圍繞著《生活在樹上》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話題又掀波瀾,箭頭直指閱卷組組長,至於是如何處理,自有相關部門介入,不作談論。我們可以先來「欣賞」一下文章。
這篇作文很多網友和老師都表示晦澀難懂,不過也是在嘗試一種創新,創新的讓人不可接受,似乎也是說不過的。
作家馬伯庸在評論稱,《生活在樹上》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
「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
單就標題,可以認為是一種理想虛幻、嚮往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很浪漫,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取法,遠離生活,自我迴避的狀態。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回應稱,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但作為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的陳建新老師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
根據相關規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經研究決定:停止陳建新老師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對網民反映的其個人其他相關問題,有關部門正在調查核實。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通報,回應了社會公眾的關切。根據處理,陳建新不但不能再擔任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而且,將不再參加包含高考評卷在內的國家考試工作。這一處理表明,高考閱卷的規定是十分嚴肅的,任何人違規,都將受到嚴肅處理。
自滿分作文引發熱議以來,媒體相繼爆料: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私下開講座,辦網課,出作文書。據參與閱卷老師稱,陳建新從浙大退休,擔任閱卷大組組長已有20年。更有媒體人實名舉報其「既做教練,又當裁判」。
對於陳建新的調查,目前仍在繼續,而網友似乎更關心:這篇滿分作文,會不會因此而被取消滿分,或者做減分處理?
其實,該考生的作文因為「評定過程符合規範」,並不會被取消滿分,同時,該考生的個人信息也被保護得很好。我們看到的作文作者,一直是「浙江某考生」。
而且我們都知道,在所有高考的內容中,唯獨作文是具有彈性的一個環節,因此,規範作文的批改,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一旦滿分文章公開,就會出現一個文章導向的問題。既然這樣的作文可以是滿分,明年、後年,大家都可能會模仿一下,得不了滿分,說不定也能得高分。
對違規洩露閱卷信息的處理,不能影響正常的閱卷信息公開。向考生和社會公眾公布滿分作文,並進行點評,有利於推進高考透明,讓考生和家長更清晰地了解閱卷標準。事實上,從這次引發爭議的滿分作文事件看,公眾對閱卷的流程和規則並不了解,有必要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
這種充斥著生僻字和哲學體的作文,可以作為學生的個人愛好,寫寫無妨,如果刻意為了博眼球,爭相模仿,就真成問題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愛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