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色情還是宗教?文藝復興的裸體藝術

2020-12-25 秋猴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讓裸體成為藝術實踐的核心,進而改變了西方藝術史的進程。古典藝術重新喚起人們的興趣,同時人物形象在基督教崇拜中的作用成為新的焦點,鼓勵藝術家參考真實人體,進而促成了充滿活力的人體表現新形式的發展。

後來,描繪裸體的能力成了衡量藝術天賦的標準,但畫裸體並非沒有爭議,尤其是在宗教藝術中。儘管許多藝術家認為,健美、比例勻稱的人體傳達的是美德,但也有一些人擔心裸體人像可能會激起人的情慾。後者看法不無道理。

正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舉辦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展」(The Renaissance Nude)展現了裸體藝術以宗教、古典和世俗的形式在整個歐洲的發展。展覽不僅揭示了裸體藝術是如何取得主導地位的,還展現了當時人們對裸體和性的態度,這些態度往往令人驚訝。

在13和14世紀,裸體常出現在基督教藝術中。正如展覽目錄的編輯之一伯克(Jill Burke)所說:「首先一再以裸體形象出現的人物是基督。」但從14世紀開始,人們對基督教藝術和基督教藝術用於個人敬拜活動的方式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伯克說,「他們對人類的同理心,以及把人物形象作為一種真正感受基督和聖人痛苦的方式產生了興趣。」

因此,藝術家們努力讓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真實,基督、聖人等宗教人物的形象逐漸變得真實可親。這一發展在揚·凡·艾克(Jan van Eyck)為其傑作根特祭壇畫(Ghent altarpiece,完成於1432年)所繪的《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表現得尤為明顯。揚凡艾克的亞當和夏娃被認為是最早仿照真人繪製的人物。畫中能夠觀察到的細節異常豐富:亞當的手被曬黑了,而夏娃微微隆起的腹部有一條黑色的妊娠線,這清楚地表明她在懷孕。

揚凡艾克和其他北方文藝復興藝術家(這是指義大利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文藝復興藝術家,如揚凡艾克等佛蘭德斯畫家,佛蘭德斯現位於比利時和荷蘭),在他們的裸體畫中遵循豐富而又複雜的地方傳統,將宗教藝術和世俗主題囊括在一起,甚至會描繪洗澡和妓院場景,其作品所藉助的媒介從書稿到象牙浮雕,範圍很廣。他們發展了層次豐富而有光澤的油畫技巧,為自然主義的寫實畫風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奠定了基礎。

肉眼

北方的藝術家也受益於人們對裸體普遍的寬容態度。伯克說,「在北方很多民間盛會都會有裸體出現。」這與義大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伯克說,在義大利,「對觀看女性身體,即便夫婦之間,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丈夫不應看到妻子的裸體。」

義大利人還認為女性的軀體從根本上不如男性,因為根據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女性的身體在子宮裡發育不足,缺乏推出產道所需的熱量。儘管義大利的藝術贊助人熱情地收集北方畫家的女性裸體畫,但15世紀的義大利藝術家卻大多選擇把精力集中描繪男性身體。這也許不足為奇,不過也有一些著名的例外,比如波提切利(Botticelli)。

利用人文文化和現成的古希臘羅馬雕像範例,藝術家們開始以古典人物的作品為原型,創作理想的人物形象。吉貝爾蒂(Ghiberti)在佛羅倫斯大教堂(約1401-03年)洗禮堂的門上創作的浮雕,以撒(Isaac)擺出了英勇的姿勢,青銅細膩地展現了他起伏的胸部肌肉。很多學者認為,這是文藝復興時期裸體藝術的開端。

同樣在佛羅倫斯,多那太羅(Donatello)創作了一尊毫無掩飾性感十足的大衛雕塑(1430-40)。伯克解釋說,雕像柔軟的身體和慵懶的姿勢是為一種欣然接受「男性會覺得年輕美男子的胴體性感誘人」的文化設計的。儘管同性戀在當時屬於非法,但實際在大程度上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常態。伯克說,「在15世紀,佛羅倫斯的男性中超過一半人被控與其他男性發生關係。」

基督教殉道烈士聖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是最受歡迎的繪畫題材,但被他的身體撩動的不僅僅是男性。伯克說,其中一個例子是,巴託洛梅奧(Bartolommeo)在佛羅倫斯聖馬可教堂(Church of Saint Marco)創作的一幅《聖塞巴斯蒂安》「不得不被移走,因為他們認為女性教徒看這幅畫的眼神太過饑渴,生出了邪念」。

儘管結果不如人意,但毫無疑問巴託洛梅奧的初衷是真誠無邪的。然而,15世紀初林堡兄弟(Limbourg brothers)為貝裡公爵(Duke of Berry)創作的插畫書《時令之光》(Books of Hours)就不是這樣了。雖然表面上是為了表達私人的情感,但他們的書中出現了聖女凱薩琳(Saint Catherine)等人物的形象。其中聖女凱薩琳腰肢纖細,胸部堅挺,皮膚白皙嬌嫩,近乎色情。

這類作品為法國宗教藝術中精神與感官的不斷融合奠定了基礎。讓富凱(Jean Fouquet)進入查理七世(Charles VII)的宮廷只是加強了這一趨勢。他以國王的情婦索雷爾(Agnes Sorel)為原型創作的聖母瑪利亞(1452-55)是最怪異的例子之一。在畫中,聖母瑪利亞圓潤的左胸裸露在外,朝著明顯不感興趣的聖嬰。

這種畫風的興起並非沒有引起教會的注意。1517年的宗教改革過後,宗教人物形象被禁止出現在宗教活動場所。對此,新教國家的藝術家的反應是轉向世俗和神話中的裸體題材,其中老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創作了76幅維納斯畫像。皇家藝術學院的助理策展人奇茲韋爾(Lucy Chiswell)說,這讓藝術家們有了「在宗教領域之外探索這些主題的選擇,得以獲得極大的自由」。

裸體女巫畫也流行開來。這類繪畫突出所謂女巫對男性的誘惑力以及控制女巫的必要,這加劇了愈演愈瘋狂的獵巫潮,成千上萬的女性被指是女巫而處死。奇茲韋爾說,「無論從哪方面來說獵巫狂熱並沒有讓裸體畫變得怪誕,但卻把裸體和這些邪惡的、非常強大的受控制人物聯繫在了一起。」

在人們對人文主義文學和詩歌的興趣日漸強烈的刺激下,義大利也越來越多地採用古希臘羅馬神話題材。威尼斯畫派的畫家喬爾喬內(Giorgione)和提香創作了一些極其豐滿性感的赤身女體畫。儘管這些畫明顯帶有色情色彩,但它們通常是基於對古希臘羅馬神話裸體形象的描述,因此這些裸體畫的擁有者能夠宣稱自己是對知識感興趣,與性無關。

無論如何,正如伯克所指出的,「藝術家技巧超凡的證明之一就是能讓觀者的身體產生反應。因此,如果你被,比如說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us of Urbino)喚起了性慾,這恰恰是提香繪畫技巧的證明。」

將純粹的古希臘羅馬的裸體人物作為題材是一回事,但這種復古風在天主教宗教藝術中的影響卻變得越來越有爭議。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和他圈子裡的基督教人文主義者及神職人員都認為,美好的胴體是人類美德和完美的象徵。在為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繪製聖經人物時,尤其是創作壁畫《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1536-41),米開朗基羅試圖以古希臘羅馬的異教徒為模特,為基督教藝術注入活力。但事實證明,他的做法超出了教會容許的範圍。米開朗基羅死後,這些人物的生殖器被畫上了遮羞布以掩飾。

儘管教會的做法屬於大驚小怪,但米開朗基羅的才華對裸體後來被視為最高藝術表現形式起了重要作用。伯克說,在西斯廷教堂的壁畫之後,「人人都希望自己喜愛的藝術家畫裸體人像。」

隨著時間的推移,裸體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可能已是女性為主,但曾在長達兩個世紀的時期裡,男性和女性的胴體之美都曾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些藝術家禮讚的題材。

「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展」將於2019年3月3日至6月2日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

來源:BBC中文網

相關焦點

  •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中看「裸體」的演變
    來源:澎湃新聞 自文藝復興以來,裸體藝術一直是歐洲藝術的核心。
  • 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裸體的真相何在?
    摘要:從不朽女神到健碩的亞當夏娃,美的意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覺醒中不斷被顛覆。在這個展覽中有很多裸體的人,通常是在去地獄的路上,或是在這世上受盡折磨,就像漢斯·鮑當(Hans Baldung)版畫《亞里斯多德和菲利斯》裡的亞里斯多德,趴在地上,在花園裡被菲利斯騎來騎去。但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到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裸體是文藝復興的一大進步。
  • 藝術和色情難分界 中國進入「泛裸體」藝術時代
    中國第一部《裸體藝術論》作者、裸體藝術研究權威陳醉今日在此間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指出,中國現在已進入了「泛裸體」藝術時代,真正的「裸體藝術」應該是遠離「商業味道」。   陳醉目前正在此間出席首屆廣東陽江「文化江城」藝術節。
  • 深度觀察 | 對著模特畫裸體就色情了?
    實事求是講,對於畫人體,美術生眼裡基本只有結構和線條,就像醫生在面對人體時眼裡只有器官一樣,既是嚴謹嚴肅的,也感覺習以為常,絕非一些人所認為的那樣汙濁不堪,更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畫人體就是在畫色情,裸體藝術就等同於色情藝術。這樣粗暴惡俗的理解顯然是外行,也是對藝術本身的誤解和褻瀆。
  • 高校裸體示範人體寫生引爭議 這是耍流氓還是搞藝術?
    高校美術專業課上,採用裸體示範人體寫生引起眾多網友的爭議,「耍流氓」、「不知羞恥」等評論撲面而來,2019年的今天,我們的藝術又被穿上「衣服」了嗎? 川美院長親自示範寫生 網友重點關注裸體 近日,有網友上傳了一組大學美術課堂教學照片,配文稱 「川美院長親自寫生示範確實厲害 」,評論區卻熱議起了「該不該畫裸體」。
  • 歷史說:人文主義,文藝復興運動,導致宗教改革運動
    百家原創作者:音音說歷史14—16世紀歐洲許多國家發生的文藝復興運動對西方文明產生了巨大的思想和文化影響。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講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哪些文學作品吧。「復興」首先指該時期人們對古代希臘和羅馬文化的強烈興趣,及著力發掘和崇尚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新現象。
  •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藝術作品賞析,文藝復興時畫家及代表作品欣賞
    文藝復興的藝術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現實與人文。文藝復興所有的創作大都圍繞著這個主題。這包括了人的感官,人的信仰,人的性慾,以及人的世界觀。這時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權,打破封建的禁欲主義。打破封建制度對人精神甚至是肉體的封鎖。這時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為主,許多評論說是借宗教作為盾牌。
  • 裸體芭蕾將登上臺南舞臺 主創表示並非色情(圖)
    裸體芭蕾將登上臺南舞臺 主創表示並非色情(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7日 2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曾因裸體演出在臺北造成話題的「臺北室內芭蕾——當芭蕾邂逅柴可夫斯基」,十一日將到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挑戰觀眾的接受度。    臺北室內芭蕾總監暨編舞者餘能盛表示,因劇情需要,在部分片段安排舞者裸體演出,但經過舞檯燈光處理,觀眾多認為呈現的是肢體之美,並非色情,給予高度評價。
  • 全裸入鐵籠表演行為藝術引爭議 焦點在是否色情
    藝術、行為都不真實,但每個人對話都是真實的。」  用個人方式挑戰精英藝術  海容天天的裸體就已經讓此次行為藝術展有了爭議性,而她的身份更讓人將此次活動與「色情」掛鈎,因為她目前的身份是淘寶網的情趣內衣賣家。對此,黃巖稱情色是其次的問題,每個人都是身份多重的,人可以主動選擇社會角色。  「海容天天為什麼不能是藝術家?
  • 帥氣的不同的哥德式和文藝復興藝術
    歐洲哥德式產生於十二~十三世紀初,當時的新宗教建築室內以豎向排列的柱子和柱間尖形向上的細花格拱形洞口、窗口上部火焰形線腳裝飾、卷蔓、亞麻布、螺形等紋樣裝飾來創造宗教至高無上的嚴肅神秘氣氛。早期裝飾特點為尖形的拱、菱形的穹隆和複雜的裝飾。採用彩色玻璃與壁畫。此外,還採用複合裝飾線腳為拱券,黑色的大理石與淺色的石灰石相配合的裝飾手法。
  • 俄富豪之妻稱裸體是藝術 裸照性愛電影連拍(圖)
    近期,歐兒嘉表示裸體是一種藝術,目前她打算獻身色情電影業,準備拍攝一部赤裸性愛電影。據了解,對於她這一瘋狂想法,俄媒體尚不清楚丈夫塞奇耶是否仍會大力支持。   歐兒嘉投身拍攝裸體照片引來俄羅斯社會各界空前的指責和議論,同時,無數男子對這些裸體圖片是如獲至寶。近日,英國媒體《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文章稱,歐兒嘉的裸體照片出現在《花花公子》和《閣樓》雜誌中。
  • 英大學女子划艇隊為慈善拍裸體日曆遭不公封殺
    雖然是以裸體為噱頭,但為避免產生限制級的感覺,隊員在出鏡時都很小心地去遮掩住關鍵部分。不過,Facebook可不這麼認為,在Warwick大學女子划艇隊設立Facebook主頁之後,Facebook三番四次以「色情照片」為由禁止她們發布,甚至在上周直接關閉掉她們的帳戶。而令人惱火的是,男子隊的裸體日曆卻並沒有遭到「封殺」,不公的雙重標準瞬間引來大量網友爭論。
  • 裸體藝術 揭示藝術之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裸體藝術 揭示藝術之美 2020-04-05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11幅情色作品
    最早記載的藝術作品中裸體源於古希臘,為什麼?古希臘人有三個公共活動場所,一是劇院,二是神廟,三是體育場。祖宗們經常進行體育競賽(在體育競賽過程中人們都是裸體),他們對體育競賽中的獲勝者極為崇拜,可以反映出古希臘人對健美人體的熱愛。
  • 人體藝術等於色情?這位美女畫家為藝術獻身,卻被網友認為亂倫
    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順利完成《東方神女·山鬼系列》油畫系列作品,她主動給父親李壯平做裸體模特,成為了中國用人體寫實油畫表現屈原筆下的「山鬼」第一人。油畫《東方神女·山鬼系列》完成後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在重慶舉辦的首屆藝術節上,大放異彩,成為了全場的焦點,無數人聚集在這個系列的油畫下方紅著臉欣賞著,但是當大家了解到畫中的裸體女模特居然就是畫家的女兒的時候,引起一陣軒然大波,好多人都不能理解,人體藝術在中國普通老百姓眼裡本來就受到諸多非議,好多人都將人體藝術當作是色情,這位畫家難道就不知道嗎?
  • 文藝復興的晚期各個地區藝術的特點及風格變化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美術也是這個樣子的,伴隨著威尼斯畫派的出現,標誌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必定會走向衰落。這個衰落的藝術就是文藝復興晚期的樣式主義。在文藝復興晚期的義大利產生。樣式主義是文藝復興之後,在前代大師所創造的輝煌藝術成果的基礎上,那些年輕的藝術家自我感覺是無法超越前輩的。他們也沒有像前代大師那樣靜下心來進行藝術創作的心態,越發浮躁起來。
  •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戰爭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也是法國宗教戰爭的活躍時期。弗朗西斯一世在1539年頒布法令,使法語(不再是拉丁語)成為政府的官方語言,隨著印刷業的迅速發展(16世紀裡昂和巴黎印刷了50000本書),作家如克萊門特·馬洛特(1496-1544),馬蓋爾。
  •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教育產生了影響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教育產生了影響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歐洲在意識形態領域發生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從14世紀到17世紀的大約300年間,歐洲在意識形態領域發動了一場以「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口號的反對封建主義和教會神權的思想解放運動,史稱「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創造了歐洲繼古希臘、羅馬文化繁榮之後的第二個文化高峰,推動了教育領域內的深刻變革。
  • 關於文藝復興(藝術福利)
    與哲共鳴,攜藝同行|第001期「藝術哲學」專題,全新啟航 藝哲史浩如煙海能乘風破浪,何必望洋興嘆借著今天的第一個主詞[the Renaissance]和大家聊聊文藝復興。(本文資料及理論來源主要為朱光潛先生的著作《西方美學史》)關於文藝復興:
  • 為什麼西方能盛行「人體藝術」,東方有些人就認為不行?
    人體藝術在西方是藝術,在我來看是原始社會,而在我國大部分地方和人來看叫「不知羞恥地扯亂談",這叫入鄉隨俗,個人而言還真不認為其是多高雅的藝術。現在都什麼年代了?西方早已不盛行人體藝術了。現代人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大家都很實際,兜裡有錢就可以到荷蘭、泰國……等等國家溜達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