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自己孩子生病了,家長們都是焦急地帶孩子看醫生,多數時候,得到的結論都是→扁桃體發炎了。很多家長有疑問:為什麼感冒了總是扁桃體發炎?有沒有什麼辦法預防?把扁桃體切了會不會好一些?
扁桃體,包括咽扁桃體、顎扁桃體、舌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咽扁桃體6個月已發育,顎扁桃體在寶寶1歲末才逐漸增大,4-10歲時達到發育高峰,14-15歲時逐漸退化。
扁桃體及周圍黏膜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組織,可以產生淋巴細胞及抗體,再者咽部是飲食和呼吸氣的必經之路,經常會接觸一些病菌、異物等等,扁桃體可以對於外界病原菌(細菌、病毒等)有一定的抵抗作用(防禦保護)。
上面已經說到扁桃體的作用,在孩子受涼感冒後,身體抵抗力下降,細菌或者病毒入侵時,扁桃體作為口咽部首要的「戰士」,衝鋒打頭陣與病菌對抗,相互戰鬥總會有所傷亡,扁桃體就容易被感染而發炎,導致扁桃體腫大,繼而出現咽喉腫痛、鼻塞流涕、發熱、吞咽困難等感冒症狀。
預防扁桃體發炎,其實就是要預防感冒。而預防感冒的重點,就是——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
對於提高孩子免疫力,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
隨著機體免疫力的不斷完善,孩子在5-6歲之後,扁桃提的免疫功能漸漸地就會弱化,並逐漸被其他器官取代,因此,6歲以後扁桃體是否摘除已經不會對機體的免疫功能產生什麼影響了。
對於扁桃體的摘除術也是有適應症的,如出現以下情況,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扁桃體:
不是說什麼情況下都可以切除,如在扁桃體炎症的急性期,是不能進行手術切除扁桃體的。還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咽部淋巴組織的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若是盲目地切除,可能會導致呼吸道抗感染的能力減弱,甚至出現免疫監視障礙等,除非是在切除扁桃體利大於弊的特殊情況系,才應當切除扁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