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政策可查看中國經濟網「中國文化產業政策庫」
以下為《通知》和《指南》全文。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指南(試行)》的通知
滬教委基〔2017〕51號
各區教育局:
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是殘疾學生開展閱讀,提高學習興趣與能力,拓寬學習視野的重要場所,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為加強本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提高圖書館的裝備、管理與服務水平,規範與促進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裝備的配置與管理,充分發揮圖書館在學校教書育人中的作用,創設有利於殘疾學生成長的良好環境,我委制定了《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指南(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各區根據特殊教育學校的實際,開展圖書館建設,配置適合殘疾學生閱讀的各類讀物,充分利用圖書館開展各類閱讀活動,並將實施中的意見與建議及時反饋我委。
附件: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指南(試行)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2017年8月22日
附件
《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指南(試行)》
前言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的裝備、管理與服務水平,規範與促進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裝備的配置與使用,充分發揮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在學校教書育人中的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特殊教育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的要求,參照《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建標156)、《無障礙設計規範》(GB50763)、《上海市聾校輔讀學校教學與康復設施設備裝備標準》(滬教委基〔2016〕43號)、《上海市普通中小學圖書館規程》(滬教委基〔2016〕55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的實際情況與發展要求,特編制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包括:總則、設施設備、文獻資源、管理與服務、其他等五部分。
一、總則
1.1適用範圍
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是指由政府依法舉辦的全日制特殊教育學校設立的圖書館。
本指南適用於本市盲校、聾校、輔讀學校、特殊職業教育學校圖書館的裝備、管理與服務。
1.2功能定位
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資源中心,是課程資源建設和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和育人陣地。
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是實現學生培養目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自主學習、持續發展,提供圖書借閱體驗與個性化服務的開放性場所。
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是為教師提供教育研究和科研環境,提升教師人文素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1.3建設原則
1.3.1適切性原則。特殊教育學校的圖書館建設,要根據學生的殘疾類別、殘疾程度、年齡階段與認知水平,以及教育教學要求,配置適合各類殘疾學生閱讀特點的設施設備,提供滿足學生閱讀需求的圖文資料、音像、數字等多樣化文獻資源,創設面向全體學生的圖書館軟硬體環境。
1.3.2前瞻性原則。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要根據特殊教育發展趨勢及科學技術發展最新動態,及時更新和完善有助於支持殘疾學生閱讀的先進技術、設備及文獻資源,優化學生的閱讀體驗,提升閱讀效果。
1.3.3便捷性原則。按照現代圖書館開放性理念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對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設施設備與文獻資源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創設舒適、個性化的閱讀環境,讓學生能與各種圖書密切接觸,方便學生取閱。
1.3.4安全性原則。充分考慮不同殘疾類別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對文獻資源呈現方式的特殊需求,依據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要求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無障礙設施與環境建設,配置的專用設備與閱讀輔助器具必須安全、環保、無毒、無害,以保證學生圖書借閱的安全。
二、設施設備
2.1選址
圖書館應位於學校安靜區域,宜設置在便於文獻資源收藏、管理和讀者利用的建築底層。
2.2使用面積
圖書館使用面積應不低於現行國家標準《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建標156)的有關規定。
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使用面積指標
學校類別 | 學校規模 | ||
9班建制 | 18班建制 | 27班建制 | |
盲校 | 180㎡ | 300㎡ | 400㎡ |
聾校 | 150㎡ | 270㎡ | 370㎡ |
輔讀學校 | 90㎡ | 122㎡ | 183㎡ |
註:1.上表不包括圖書廊、圖書角等的面積;
2.特殊職業教育學校的館舍使用面積根據學校的建制與生源情況,參照有關標準設置。
2.3功能布局
2.3.1圖書館宜設採編、加工、收藏、宣傳、展示、檢索、流通、學生借閱體驗和教師借閱等功能區域。
2.3.2圖書館宜採用集「藏、借、閱、研、休」功能為一體的大空間、全開架的布局方式。還可在教室和走廊等安全、適宜的區域設立圖書角、圖書廊,以延伸圖書館的閱讀空間。
2.3.3盲校圖書館應分設盲生借閱區域與低視力生借閱區域。
2.4基礎設施
2.4.1圖書館的採光、通風、照明、電氣及噪聲控制等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JGJ38和《特殊教育學校建築設計規範》JGJ76的有關規定。
2.4.2圖書館無障礙通行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範》GB50763和本市地方標準《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DGJ08-103的有關規定。圖書館設置在建築2層及以上時,應安裝無障礙電梯。有固定座位的閱覽室,靠近出入口處,應預留輪椅迴轉空間。
2.4.3圖書館內空氣品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的有關規定。圖書館使用的建築材料、裝修材料和室內設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GB50325的有關規定。
2.4.4圖書館應設置獨立配電箱,室內電源插座與照明用電應分設不同支路。牆面預留空調插座,空調用電應設專用線路。電源插座應採用安全型。室內線路應採用暗線敷設,嚴禁拖掛明線。
2.4.5圖書館地面應採用防滑、防塵、易清潔、耐磨、環保的材料鋪設;內牆的陽角和凸出牆面的方柱均應做成圓角;門窗開啟方式不得影響使用和通行安全;窗戶(面向走廊除外)應設有安全護欄;門與門框處應設有防夾裝置;門的雙面均應平滑、無稜角,不得設置門檻和彈簧門。
2.4.6圖書館內應覆蓋無線網絡。預留網絡、有線電視埠,數量和位置按實際需求配置。建設信息無障礙環境。圖書館出入口及館內應配置視頻監控系統。
2.4.7文獻保護:應採取防火、防盜、防塵、防潮、防黴、防蟲等文獻保護措施。
2.5設備配置
序號 | 設備名稱 | 功 能 | 單位 | 配備數量 | 備註 |
1 | 書架 | 存放圖書 | 個 | 按藏書(刊)量配備 | |
2 | 報紙架 | 陳列報紙 | 個 | ||
3 | 期刊架 | 陳列期刊 | 個 | ||
4 | 資料櫥 | 陳列光碟、音視頻文獻 | 個 | ||
5 | 書櫃 | 存放文獻資料 | 組 | 適量 | |
6 | 矮書櫃 | 存放圖書,並用於各功能區域的間隔 | 組 | 適量 | |
7 | 文件櫃 | 存放各類歸檔業務資料 | 組 | ||
8 | 書立 | 整理、陳列圖書 | 個 | ||
9 | 書車 | 搬運圖書 | 輛 | ||
10 | 裝訂機 | 裝訂期刊合訂本、修補圖書等 | 套 | ||
11 | 閱覽桌 | 閱讀、研修等;可組合使用 | 張 | 可兼放數字閱覽終端 | |
12 | 閱覽椅、凳、墊等 | 用於讀者閱覽 | 個 | 適量 | |
13 | 辦公桌椅 | 管理人員使用 | 組 | 適量 | |
14 | 流通工作檯 | 讀者借還圖書資料 | 套 | 適量 | |
15 | 條碼閱讀器 | ISBN錄入、圖書借還 | 臺 | 2選1 | |
16 | 二維碼閱讀器 | 臺 | |||
17 | 讀卡器 | 臺 | 適量 | ||
18 | 圖書採集器 | 圖書採購查重、圖書清點 | 把 | 適量 | |
19 | 展示液晶屏/展示櫥窗等 | 新書推介、活動宣傳、學生成果展示等 | 個 | 適量 | |
20 | 交互式多媒體設備 | 含播音、擴音、顯示設備,並支持互動 | 套 | 適量 | |
21 | 計算機/移動終端 | 信息檢索、數字閱覽 | 臺 | ||
22 | 計算機 | 文獻採編、加工和業務管理等 | 套 | ||
23 | WEB伺服器 | 支持圖書館文獻的信息化管理和應用 | 臺 | 適量 | 宜放置在學校中心機房 |
24 | 資料庫伺服器 | 臺 | |||
25 | 文獻管理系統 | 圖書文獻資源日常管理、數據處理與維護等 | 套 | 2選1 | |
26 | 智能文獻管理系統 | 套 | |||
27 | 數字文獻平臺 | 數字文獻的展示、利用與管理 | 套 | 1 | 宜納入學校門戶網站 |
28 | 雷射印表機 | 書標、條碼、文獻資料等列印 | 臺 | 1 | |
29 | 複印機 | 文獻資料複印 | 臺 | 1 | |
30 | 掃描儀 | 文獻資料掃描 | 臺 | 1 | |
31 | 檯燈 | 補充照明 | 個 | 適量 | 需要補充照明的配備 |
32 | 空調 | 圖書館溫控 | 臺 | 適量 | |
33 | 消毒設備 | 實施圖書消毒 | 臺 | 適量 | |
34 | 消防設備 | 安全防範 | 套 | 1 | 根據消防及行政管理部門要求配備 |
35 | 影音播放系統 | 影音欣賞 | 套 | 1 | 學校根據功能拓展需求和場地條件,選擇配置 |
36 | 大屏幕投影設備 | 套 | 1 | ||
37 | 音響設備 | 套 | 1 | ||
38 | 觀摩椅 | 張 | 適量 | ||
39 | 休閒桌椅 | 讀者休憩交流 | 張 | 適量 | |
40 | 沙發、茶几 | 套 | 適量 | ||
41 | 圖書自助借閱設備 | 提供紙質圖書自助借閱 | 臺 | 適量 | |
42 | 數字閱覽桌 | 提供低幼繪本文獻交互音視頻閱讀 | 臺 | 適量 | |
43 | 光電文字顯示器 | 提示聾生 | 臺 | 3選1 | 適用於聾校圖書館 |
44 | 智能顯示屏 | 臺 | |||
45 | 上下課指示燈 | 臺 | |||
46 | 視聽設備 | 用於視聽功能區 | 套 | 適量 | 適用於盲校或輔讀學校圖書館 |
47 | 視障者電子聽書機 | 將漢字圖書資源轉換成聽讀資源 | 臺 | 適量 | |
48 | 復讀播放機 | 可攜式,帶有耳機,用於聽讀有聲讀物 | 臺 | 適量 | |
49 | 盲用讀屏軟體 | 盲生上網閱讀瀏覽 | 套 | 適量 | 適用於盲校圖書館 |
50 | 盲文點字顯示器 | 配合盲生上網閱覽用 | 臺 | 適量 | |
51 | 盲文刻印機 | 複印盲文資料 | 臺 | 適量 | |
52 | 檯燈 | 根據低視學生不同閱讀需求調節照明亮度 | 臺 | 適量 | |
53 | 檯燈 | 可攜式,幫助低視力學生尋找和閱讀圖書 | 臺 | 適量 | |
54 | 手電筒 | 可攜式,幫助低視力學生自助尋找圖書 | 個 | 適量 | |
55 | 各類電子助視器 | 幫助低視力學生閱讀圖書 | 臺 | 適量 | |
56 | 各類光學助視器 | 幫助低視力學生閱讀圖書 | 臺 | 適量 |
三、文獻資源
3.1文獻資源類型
3.1.1圖書文獻。圖書文獻包括紙質圖書、活頁圖片和卡片、點讀書、立體書、布制書、木製書、氣味書等。
3.1.2電子文獻。電子文獻包括數字圖書、音像資料、視頻資料、光碟資料等。
3.1.3報刊文獻。報刊文獻包括紙質與數字的期刊、報紙。
3.1.4校本文獻。學校或教師研發的校本教材、教學課件、自製圖書、學生作品匯本等。
3.2文獻資源採集
3.2.1教師文獻。圖書館要依據學校教育教學、課程實施、教科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採集以教育理論與實踐、特殊兒童評估、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康復訓練等專業文獻為主,配置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具有學校特色的文獻資源。
3.2.2學生文獻。圖書館要依據學生的殘疾類別、殘疾程度、年齡階段、認知水平和閱讀需求,採集社會常識、生活技能、心智培養、社會體驗、科普知識等有利於學生學科學習、拓寬學習視野,提升整體素質的各類文獻資源。
3.2.2.1輔讀學校圖書館要根據智力殘疾學生的特點,注重為學生採集圖片、卡片、繪本、點讀書、立體書、布制書、木製書、氣味書等多種材質的圖書以及適合其學習的音像讀物等。
3.2.2.2盲校圖書館要根據視力殘疾學生的特點,注重為全盲學生採集盲文書、有聲讀物;為低視力學生採集大字體書、繪本、音像讀物等。
3.2.2.3聾校圖書館應根據聽力殘疾學生的特點,注重為學生採集紙質圖書、繪本、附有字幕或手語的視頻文獻、圖像文獻等。
3.2.2.4特殊職業教育學校圖書館應根據學校所設置的專業,注重採集有助於學生專業學習、社會實踐、素養提升等各類文獻。
3.3文獻資源數量
圖書館文獻資源數量參照《上海市普通中小學圖書館規程》,並且結合特殊教育學校的特點與發展要求配備。
學校類別 | 輔讀學校 | 聾校 | 盲校 | |
生均 | 圖書文獻 | 50冊(件) | 50冊(件) | 50冊(件) |
電子文獻 | 100冊(件) | 100冊(件) | 100冊(件) | |
報刊文獻 | 60種 | 80種 | 100種 |
註:
1.特殊職業教育學校的文獻資源數量依照學校的建制與生源,參照上述學校的標準實施;
2.各類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圖書文獻與電子文獻的最低保障數為8000冊(件);
3.紙質圖書的複本,可根據學校的實際需要確定數量;學校應具有數字圖書的永久使用權,數字圖書均無需複本,通過數字圖書平臺能實現學生同時分享閱讀。
3.4文獻資源編目
3.4.1按照《中國圖書分類法》對各類文獻進行分類標引。
3.4.2依據《文獻著錄總則》GB3792.1與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計算機文獻管理系統要求著錄入庫文獻的館藏登錄號、條碼號、索書號、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價格等MARC數據。
3.4.3製作、粘貼「文獻條形碼」標貼。文獻條形碼標貼應粘貼在書名頁的指定位置。
3.4.4製作並粘貼「分類索書號」書標。分類索書號書標粘貼在書脊的下端平口,要求整齊劃一,並在書標上覆貼透明膠貼。
3.4.5採用文獻智能管理系統的,在館藏文獻中封貼RFID電子標籤。
3.5文獻資源剔舊
3.5.1圖書文獻剔舊。圖書館應定期進行文獻資源的剔舊工作。紙質圖書年剔舊率一般不低於其總量的2%。剔舊範圍主要包括:內容陳舊過時的圖書,喪失實際使用價值的圖書,複本過多且長期無人利用的圖書,殘缺破損已無法修補的圖書等。
3.5.2電子文獻剔舊。以磁帶、光碟等為儲存媒介的館藏電子文獻,失效或無法再利用的,按照圖書剔舊的流程進行。
3.5.3報刊文獻剔舊。除教育理論、教學研究、特殊教育課程等專業期刊外,紙質期刊和紙質報紙的館藏期限一般為2年。
四、管理與服務
4.1管理
4.1.1管理機制。實行分管校長領導下的圖書館館長負責制。
4.1.2管理制度。制定圖書館設施設備、文獻資源的管理登記制度,建立健全圖書館各項規章制度、業務規範和業務檔案,明確責任人員及相應的管理職責。
4.1.3管理人員。學校應根據《上海市普通中小學圖書館規程》要求配備圖書館工作人員,負責圖書館的日常管理,開展對學生的閱讀指導等工作。
特殊教育學校宜選聘學校骨幹教師、班主任教師擔任圖書館兼職館員,參與籌劃學校讀書活動,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體驗圖書借閱,指導學生利用圖書角。還可以鼓勵熱心圖書館活動的家長、有能力的學生擔任志願者,參與圖書館活動的管理工作。
4.2服務
4.2.1服務理念。確立「以人為本、以生施策」的服務理念,提高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設施、設備與文獻資源的利用效率。
4.2.1開放時間。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40小時。
4.2.2服務內容。為學生提供圖書推介、閱讀指導、借閱體驗等個性化服務,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和專業發展提供文獻資源支持等全開架、多層次的服務。
4.2.3.1圖書借閱服務。外借辦證全覆蓋,通過圖書館的情景活動,為學生開展各類借閱服務,使學生獲得圖書借閱、文獻資源利用的體驗,激發閱讀興趣,學會利用圖書館。
4.2.3.2學生閱讀指導。利用圖書館的設施設備、閱讀空間、圖書文獻等資源,為學生每周提供至少一次閱讀指導。
4.2.3.3主題讀書活動。編制新書推介目錄、學生導讀書目,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生主題讀書活動,開展書評評選與展示。
4.2.3.4文獻信息服務。編制專題索引、專題文摘、文獻彙編等二次文獻,為學校的教學任務和教研、科研提供文獻情報諮詢與參考利用服務。
4.2.3.5網上文獻服務。建立圖書館數字文獻平臺,提供圖書館簡介、文獻檢索、圖書推介、信息導航、作品交流、數字文獻閱讀與下載、閱讀排行等服務。
4.2.3.6校本資源共享。注重各類特殊教育學校校本資源的協作開發與共享,提高特殊教育校本資源的利用效率。
4.2.3.7社會延伸服務。爭取區圖書資料中心、公共(少兒)圖書館在業務與文獻資源上的支持,藉助社會力量與志願者的參與,向所在地區的殘疾學生及其家長開放,組織教師導讀、親子閱讀、夥伴同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
五、其他
5.1各區教育管理部門應切實保障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設施設備和文獻資源購置的經費投入。
5.2各區中小學圖工委應加強對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管理。
5.3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建設納入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對特殊教育學校辦學的績效考評和督導內容。
(來源:中國上海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