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一個差點併入重慶的油城,經濟飛速發展,靠誰發展成為四川第二大經濟副中心?
南充,四川東北部的城市,主要盛產石油而聞名,因地處嘉陵江中遊,沿江而建,依山環水、山水相依,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雨量充沛,降雨頻繁,多發生與夏季夜間。南充屬於人口和農業大市,也是水果之鄉,絲綢之都。其歷史久遠,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高祖時期就有建史,有抗金名將張憲,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著有《三國志》的陳壽,再到新中國開國元勳,朱德和羅瑞卿等都是南充人。
南充地勢寬闊平坦,地形多以丘陵為主,四季氣溫各不一樣,雨熱同期,氣候溼潤,空氣清新,動植物資源繁盛,礦產資源也很富有,同時,其旅遊資源也很豐富多樣。有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朱德和張瀾故居)、閬中古城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凌雲山景區)、西南最大人工湖景區(升鍾湖景區)、始建於唐朝的天宮院文化景區、位於蓬安縣的嘉陵第一桑梓景區等等。
南充美食小吃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各具風味,繁雜多樣,美味獨特,有:鳳石核桃、大通涼粉、河舒豆腐、張飛牛肉、保寧醋、營山涼麵、順慶滷鴨子、蓬安方鍋盔、西充獅子糕、閬苑春酒、順慶羊肉粉等等。
然而,網絡上對南充的認識一直停留在南充很窮,南充要併入重慶,南充抱了重慶的大腿,依靠重慶來發展的,又有人說,南充處在成都和重慶的輻射區中間,既靠成都又靠重慶才有今天的發展。近年來,南充的經濟的確是飛速發展,可謂江河洶湧,一瀉千裡,成為了四川第二大經濟副中心。
南充的街道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綠樹成蔭,環保很是到位,第一眼看上去讓人感覺很有品味,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小清新的世界。特別是在綠植掩映的沿江綠化帶上行走,一路的野花野草,讓人心情舒暢,江水淙淙,鳥鳴蟲唱,清脆悅耳,兩岸的商品房屋和休閒山莊以及別墅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讓人賞心悅目,頓時心曠神怡、心神蕩漾。
然而,提起南充,大夥首先想到的是閬中古城的美景,正如大家說起宜賓,首先想到的是五糧液酒的美味是一樣的道理。五糧液美酒再好喝,它還是宜賓造,不管閬中古城有多美,它最終還是屬於南充的一部分。
不過,南充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不是靠了誰而發展起來的,俗話說得好,靠人人倒,靠牆牆倒,靠爹爹老。要想長遠發展,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因為靠誰都靠不住啊,大道理誰都懂的。打鐵還是要自身硬,不然,爛泥巴是永遠扶不上牆的呀!
南充如今得來的發展全是靠了自身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取長補短,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利用依山傍水的資源優勢,開發利用變不利為有利,真正的把青山綠水變成了金山銀山啊,南充人造景觀、湖泊不計其數,發展種植農業和自然生態旅遊業帶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這點是其他地方應該值得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