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一個被人瞧不起的油城,靠誰成為四川第二大經濟副中心

2020-12-24 旅遊記者甘麗霞

四川南充:一個差點併入重慶的油城,經濟飛速發展,靠誰發展成為四川第二大經濟副中心?

南充,四川東北部的城市,主要盛產石油而聞名,因地處嘉陵江中遊,沿江而建,依山環水、山水相依,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雨量充沛,降雨頻繁,多發生與夏季夜間。南充屬於人口和農業大市,也是水果之鄉,絲綢之都。其歷史久遠,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高祖時期就有建史,有抗金名將張憲,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著有《三國志》的陳壽,再到新中國開國元勳,朱德和羅瑞卿等都是南充人。

南充地勢寬闊平坦,地形多以丘陵為主,四季氣溫各不一樣,雨熱同期,氣候溼潤,空氣清新,動植物資源繁盛,礦產資源也很富有,同時,其旅遊資源也很豐富多樣。有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朱德和張瀾故居)、閬中古城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凌雲山景區)、西南最大人工湖景區(升鍾湖景區)、始建於唐朝的天宮院文化景區、位於蓬安縣的嘉陵第一桑梓景區等等。

南充美食小吃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各具風味,繁雜多樣,美味獨特,有:鳳石核桃、大通涼粉、河舒豆腐、張飛牛肉、保寧醋、營山涼麵、順慶滷鴨子、蓬安方鍋盔、西充獅子糕、閬苑春酒、順慶羊肉粉等等。

然而,網絡上對南充的認識一直停留在南充很窮,南充要併入重慶,南充抱了重慶的大腿,依靠重慶來發展的,又有人說,南充處在成都和重慶的輻射區中間,既靠成都又靠重慶才有今天的發展。近年來,南充的經濟的確是飛速發展,可謂江河洶湧,一瀉千裡,成為了四川第二大經濟副中心。

南充的街道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綠樹成蔭,環保很是到位,第一眼看上去讓人感覺很有品味,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小清新的世界。特別是在綠植掩映的沿江綠化帶上行走,一路的野花野草,讓人心情舒暢,江水淙淙,鳥鳴蟲唱,清脆悅耳,兩岸的商品房屋和休閒山莊以及別墅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讓人賞心悅目,頓時心曠神怡、心神蕩漾。

然而,提起南充,大夥首先想到的是閬中古城的美景,正如大家說起宜賓,首先想到的是五糧液酒的美味是一樣的道理。五糧液美酒再好喝,它還是宜賓造,不管閬中古城有多美,它最終還是屬於南充的一部分。

不過,南充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不是靠了誰而發展起來的,俗話說得好,靠人人倒,靠牆牆倒,靠爹爹老。要想長遠發展,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因為靠誰都靠不住啊,大道理誰都懂的。打鐵還是要自身硬,不然,爛泥巴是永遠扶不上牆的呀!

南充如今得來的發展全是靠了自身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取長補短,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利用依山傍水的資源優勢,開發利用變不利為有利,真正的把青山綠水變成了金山銀山啊,南充人造景觀、湖泊不計其數,發展種植農業和自然生態旅遊業帶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這點是其他地方應該值得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四川解讀最新發展思路:支持有條件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優化我省城鎮化布局,著力打造以成都為核心城市,以綿陽、德陽、樂山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成都平原城市群;以宜賓、瀘州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川南城市群;以南充、達州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川東北城市群,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建立健全區域發展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
  • 從"高校專項計劃"的地域分布,看四川七大經濟副中心備選城市
    劃重點,該計劃主要招收的是在邊遠、貧困和民族區縣高中就讀的農村學生一,我們先來看看,四川省的7大經濟副中心裏面,有哪些區縣入選「高校專項計劃」?,下轄區縣沒有一個入選,但由於距離成都太近,區域面積也不夠大,德陽並不能成為經濟副中心,融入成都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 《四川新聞》《四川經濟報》點讚南充現代農業!
    今日(8月25日)《四川經濟報》頭版整版圖文報導《南充:「農」情飛歌話振興》點讚南充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8月25日《四川經濟報》頭版整版)南充:「農」情飛歌話振興四川南充,以滿腔的熱情擁抱著現代農業
  • 四川「設區」競爭!南充出現「黑馬」城市,有望「領跑」南充經濟
    引言四川南充又被稱作「果城、綢都」,此地的經濟水準一直以來基本都是相對較平衡的,再加上此地自然資源豐富多彩,自然環境秀美,是一個發展很有前景的城市。可是南充的所在位置並不是非常好,由於在上海杭州的三角端點之一,因此 此地被弱化的有些情況嚴重,南充的本身經濟規模並不是非常大,假如不提,很有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南充也是在三角經濟帶的城市。
  • 四川達州:一個被人遺忘的氣都,如今卻成為四川第二大山城
    四川達州:一個被人遺忘的氣城,翻身成為了四川第二大山城達州,四川省的東北部城市,以盛產天然氣而聞名於世。達州人口多,農業發達,有中國薴麻和黃花之鄉,橄欖油和富硒茶之都,中國香椿第一縣的美稱。達州處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由於地形複雜,各地氣溫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分布也不均橫,作為四川東部最大的小商品、五金家電、家具等批發市場基地,達州商貿用品暢銷五湖四海。達州的旅遊資源很豐富,整個城市十裡開外便是青山綠水所環繞,雖然地形起伏,可上帝還是把最美的自然環境賦予了達州這塊肥沃的土地。
  • 四川「人口第二多」的地級市,地理位置優越,有望成為成渝第二城
    四川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幅員遼闊,省內城市大部分都是人口大市。眾所周知,省會成都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城市,那麼大家知道四川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是哪個嗎?這座城市比較低調,近幾年來發展突飛猛進,又因為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被很多人預估可能成為成渝第二城。
  • 在你看來,四川哪個城市可以稱得上是四川第二城?這個說法很客觀
    四川能成為第二城的是四川南充。很多人都說什麼綿陽德陽還有一些城市,這些城市雖然現在比南充略為靠前但是發展前途真的不行。離成都太近,這個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四川沒有沿海城市那種偏地開花的條件,所以不會把兩個經濟城市放在一起。交通情況內陸城市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人口內陸城市開始對外面人口吸引力很弱自己擁有住夠的人口就會獲得很多優勢。所以不是啥現在GDP高城區面積大就有優勢。
  • 綿陽、南充與德陽,在四川省內來說,你更看好誰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我國西部四川省這個巨大的省份中,其各城市的發展取得了質量的飛躍, 那麼今天除了成都,四川還有什麼樣的城市呢?綿陽、南充與德陽,在四川省內來說,你更看好誰的發展。首先談談綿陽市, 它是我國唯一的科學技術城,也是川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商業和工業比較發達, 同時綿陽的工業產值一直很高,與離成都比較近的德陽競爭, 那麼,在未來的城市發展中,綿陽還能保護自己全省第二的位置嗎? 這值得我們考慮。
  • 發展中的南充,能否真正成為成渝第二城
    南充是四川經濟實力第五大城市,位於四川東北部,是成渝的戰略支撐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支點城市,是四川的人口大市。 南充是川東北區域的中心城市,也是川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 他是張愛萍上將老部下,姓胡,四川南充人,曾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姓氏是一個家族的血緣符號,蘊含著歷史密碼,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他是張愛萍上將老部下,姓胡,四川南充人,曾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此後還歷任歷任濟南軍區參謀長,蘭州州軍區副司令員(1963年到1967年還兼任陝西軍區司令員、陝西省委書記),總參謀部政委、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四川南充這位英雄姓什麼?叫什麼名字?答案是:他姓胡。相傳舜帝後裔媯滿早年被封於胡(今河南省柘城縣胡襄鎮),號胡公,築胡襄城,胡姓出自其號。
  • 南充會成為成渝第二城嗎?還有哪些要做的?
    四川是一個非常大的省份!面積很大,人口也很多,在重慶沒有分走之前!四川省人口是槓槓的全國第一名!四川地形特點:四川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複雜多樣,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處,海拔落差巨大,地形複雜多樣,民族文化多樣,氣候以溼熱為主!
  • 四川未來最可期的3個城市,一個是南充,一個西連成都東鄰重慶
    現在的四川是一個發展速度快,城市發展的腳步,在省內的具體的省會成都以外,還有很多的城市發展能力和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然後這些城市發展的速度,另外,這些城市的發展非常大,隨著更多的城市也出現的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了。
  • 四川「不相上下」的兩座城市競爭,德陽和南充,未來誰能脫穎而出
    提起四川相信都不會太陌生,最近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慢慢凸顯出來,旅遊資源相當豐富,不僅有美景,美女還有美食等,總是能夠吸引大家的目光過去留下足跡。目前四川很多城市的發展都不錯,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成都,其次就是綿陽,不過今天要說的是四川旗鼓相當的兩座城市角逐,德陽和南充,未來誰能脫穎而出?德陽,如果對這座城市比較了解就會知道,它所處於的地段很優越,就連經濟總量也很出色,在全省的排名度並不是很低,一直都是順風順水。
  • 四川文化教育重鎮,南充高校之消失的南充大學、南充農學院
    她是川東北區域科教文化中心,現有西華師範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等院校,另外據教育部資料,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的註冊地為南充。
  • 西部大開發之下的盆地新格局,誰是繼成渝之後的第3城呢?
    主要是2018年四川提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發展戰略,此項省域戰略意圖破解成都一城獨大的局面,讓地級市擁有更廣的發展空間給予更多的資源平衡省內發展,四川還在一幹多支的政策再次提出建設「經濟副中心」。
  • 四川培育壯大的七大區域中心城市,長啥樣?
    日前 四川日報刊發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全文。《決定》明確,培育壯大七大區域中心城市,分別是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和達州。
  • 瀘州:投入重慶「懷抱」,迎來發展機遇,有望成為四川經濟副中心
    沿江生態城市四川瀘州市,地處四川東南川滇黔渝結合區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轄三區四縣,面積12236.2平方千米,人口約530萬人。瀘州毗鄰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重慶直轄市,也是重慶毗鄰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地級經濟體之一。兩地一衣帶水,互助互利的鄰裡關係親密,長江從川入渝,瀘州在上遊,重慶在下遊,瀘縣與重慶榮昌、永川接壤,合江與重慶江津接壤,合江佛寶與江津四面山同為一體,瀘縣玉龍湖水系橫跨瀘渝兩地。
  • 四川最有發展潛力的地級市:總人口760萬,正在創建成渝第二城
    但與此同時,成渝經濟圈也存在著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人們俗稱的「中部塌陷」。目前,成渝兩城的GDP早已破萬億,但餘下的地級市,還沒有一個GDP總量超過3000億的城市。其中最強的綿陽,GDP也剛剛突破了2800億元。而隨著四川創建省域經濟副中心構想的提出,宜賓、南充、達州、瀘州、德陽等城市,均成為了熱門的種子選手。
  • 四川東北部最大的城市:總人口760萬,如今正在衝刺成渝第二城
    成渝城市群是我國西部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特別隨著今年初,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為了國家戰略,更是為這兩個西部明星城市賦予了更大的使命。但和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圈相比,成渝經濟圈目前還存在著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除成都和重慶外,餘下城市的實力都還普遍不夠強大,完全無法與之同日而語。
  • 四川有很多城市都稱自己是第二大城市,它們的「第二大」在哪裡
    ,為開創樂山旅遊發展新篇章而努力,行政位置上,樂山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南益的中心城市,除北翼綿陽外,還是四川經濟部中心地區的代安城市之一,第二旅遊城市,準確定位四川第二旅遊城市。瀘州:其次是縣城大築面積,其實,樂山一直是溝通的,還沒有在公開場合吹噓自己是四川第二大城市,最自信的其實是老周,該經濟總量居全省第六位的地市市,主市區多建綿陽4.1平方公裡,喝酒利潤高,因此財政收入要比綿陽好,加上四川有最大的港口,所以有時他們自稱是四川第二大城市,但老周的消費能力(合作社消費額總額)卻居全省第七,落後於成都,綿陽,南充,宜賓,德陽,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