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開通激活了醫保電子憑證,如何驗證醫保電子憑證則成了各大醫院、藥店和醫療機構需要解決的需求。根據《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技術規範》,醫保電子憑證終端還需要具備人臉識別功能,也就是屬於可刷臉醫保智能終端。屬於醫保Ⅲ類終端。
為什麼醫保電子憑證終端需要具備人臉識別功能呢?醫保智能終端中的刷臉有什麼用?從支付功能來看,醫保電子憑證終端不僅可以通過刷臉支付,也能通過掃碼支付等完成支付,可見刷臉支付對於醫保電子憑證終端不是必需。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涉及到大金額消費,例如超過500元,用戶就需要通過刷臉進行身份認證,才能完成支付。
從這點來看,刷臉支付中的人臉識別功能就是確認在大額消費場景中是否本人消費,防止醫保資金盜刷冒用等情況。
除此之外,用戶要激活醫保電子憑證時,也需要通過刷臉才能激活醫保電子憑證。所以《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技術規範》中要求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也要加入人臉識別活體檢測功能,以確保身份核驗的準確性。
在人臉識別技術要求上,《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Ⅲ類)技術規範》提出,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要支持活體檢驗、超時處理機制等,並基於3D結構光攝像頭或者3D TOF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據了解,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還須經國家智慧醫保實驗室進行初始配置和安全證書寫入後,才能接入醫保核心業務區網絡並處理醫保相關業務。
在保證醫保電子憑證終端的安全性上,國家有關部門也作出了具體的要求標準。目前,國內只有六家企業的智能醫保終端是通過了國家檢測的醫保Ⅲ類終端(包括我們的智能醫保終端),能滿足國家相關規範要求(包括BCTC認證),採用國密算法加密、SE安全晶片、一對一對密鑰等數據保護手段。過檢的醫保智能終端需要在技術要求、物理安全、邏輯安全、通訊安全和交易安全五大部分均符合業界權威認證的金融支付級標準。
北京計劃將在2021年1月1日全面啟用就醫電子憑證並啟動脫卡結算和刷臉支付。醫保電子憑證的普及使用將是大勢所趨。但目前許多醫院、藥店、業務中心等自助服務終端暫時還不支持醫保電子憑證的識讀,需要引入具備國家認證資質的國家醫保終端,才能有利於推廣醫保電子憑證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