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P5揭示了胃幹細胞和胃癌起源

2020-12-10 科學網

AQP5揭示了胃幹細胞和胃癌起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0 9:55:37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Nick Barker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AQP5豐富了對遠端胃中的幹細胞和胃癌起源的認知。2020年2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通過沿小鼠胃腸道LGR5 +幹細胞群體的比較分析鑑定,並在功能上驗證膜蛋白AQP5可作為小鼠和人類成年幽門幹細胞的標誌物。研究人員利用新生的Aqp5-creERT2小鼠模型發現,AQP5 +隔室內的幹細胞是WNT驅動的體內侵入性胃癌細胞的來源。此外,腫瘤駐留的AQP5 +細胞可以在體外選擇性啟動類器官生長,這表明該種細胞包含潛在的癌症幹細胞。在人類中,AQP5主要在腸道和瀰漫性亞型的胃癌中(以及在這些亞型的轉移中)表達,並且與健康組織相比,常表現出細胞定位的改變。這些新近鑑定出的標記物和小鼠模型將為破譯胃癌早期形成以及人胃幹細胞的分離和表徵提供寶貴資源,這也為臨床上利用這些細胞進行再生醫學提供了可能。

據介紹,LGR5標記了小鼠幽門胃腺體基部的成年上皮幹細胞,但是由於缺乏可用於其分離和驗證的表面標記物,因此其等效的人類幹細胞群體仍然未知。在腸道癌的小鼠模型中,WNT途徑過度激活後,LGR5 +腸道幹細胞是癌症細胞的主要來源。然而,WNT信號通路失調後幽門LGR5 +幹細胞對胃癌進展的作用是未知的(這是人類胃癌中的常見事件)。

附:英文原文

Title: AQP5 enriches for stem cells and cancer origins in the distal stomach

Author: Si Hui Tan, Yada Swathi, Shawna Tan, Jasmine Goh, Ryo Seishima, Kazuhiro Murakami, Masanobu Oshima, Toshikatsu Tsuji, Phyllis Phuah, Liang Thing Tan, Esther Wong, Aliya Fatehullah, Taotao Sheng, Shamaine Wei Ting Ho, Heike I. Grabsch, Supriya Srivastava, Ming Teh, Simon L. I. J. Denil, Seri Mustafah, Patrick Tan, Asim Shabbir, Jimmy So, Khay Guan Yeoh, Nick Barker

Issue&Volume: 2020-02-05

Abstract:LGR5 marks resident adult epithelial stem cells at the gland base in the mouse pyloric stomach1, but the identity of the equivalent human stem cell population remains unknown owing to a lack of surface markers that facilitate its prospective isolation and validation. In mouse models of intestinal cancer, LGR5+ intestinal stem cells are major sources of cancer following hyperactivation of the WNT pathway2.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of pyloric LGR5+ stem cells to gastric cancer following dysregulation of the WNT pathway—a frequent event in gastric cancer in humans3—is unknown. Here we use comparative profiling of LGR5+ stem cell populations along the mous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o identify, and then functionally validate, the membrane protein AQP5 as a marker that enriches for mouse and human adult pyloric stem cells. We show that stem cells within the AQP5+ compartment are a source of WNT-driven, invasive gastric cancer in vivo, using newly generated Aqp5-creERT2 mouse models. Additionally, tumour-resident AQP5+ cells can selectively initiate organoid growth in vitro,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population contains potential cancer stem cells. In humans, AQP5 is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primary intestinal and diffuse subtypes of gastric cancer (and in metastases of these subtypes), and often displays altered cellular localization compared with healthy tissue. These newly identified markers and mouse models will be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deciphering the early formation of gastric cancer, and for isol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human-stomach stem cells as a prerequisite for harnessing the regenerative-medicine potential of these cells in the clinic.

DOI: 10.1038/s41586-020-1973-x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1973-x

相關焦點

  • 北京基因組所揭示胃癌耐藥分子機制
    研究發現,70%胃癌細胞和組織標本存在RecQL4基因上調,RecQL4表達較高的胃癌病人生存和預後也較差。  研究發現,70%胃癌細胞和組織標本存在RecQL4基因上調,RecQL4表達較高的胃癌病人生存和預後也較差。同時發現在胃癌細胞株中RecQL4表達水平與對順鉑的敏感性有較好的相關性。隨後,研究人員利用一系列生化實驗證明RecQL4可促進轉錄因子YB1的磷酸化而使其活化,YB1活化後入核並結合到多藥耐藥基因MDR1的啟動子區域調控該基因的表達。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全文共 2707 字 , 閱讀需 8 分鐘▼俗話說「十胃九病」。許多人都有胃病,一旦胃不舒服,很多時候都選擇忍一忍。殊不知,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而這常常被忽視了。
  • 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
    俗話說「十胃九病」。許多人都有胃病,一旦胃不舒服,很多時候都選擇忍一忍。殊不知,從胃炎到胃癌才5步,而這常常被忽視了。 ,胃黏膜反覆受損又修復,胃裡會長出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出現了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經過前幾步的逐漸發展累積,慢慢胃癌就來了。
  •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單分子成像揭示成體細胞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38:20 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Ulrich Steidl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利用單分子成像揭示了成體幹細胞的轉錄動力學
  • 抽血2ml能查胃癌風險,這是真的嗎?抽血進行胃功能檢查靠譜嗎?
    我國是胃癌大國,發病率在所有癌症中高居第三位,早期胃癌幾乎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近90%的胃癌病人到中晚期症狀明顯時才會就醫,此時5年生存率不足20%,而早期胃癌術後5年生存率高達90%~95%。我國胃癌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與發現時機太晚有直接關係,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 研究揭示激素抑制胃腫瘤發生機制
    他們的研究顯示,激素抑制幹細胞從而抑制對稱細胞分裂和胃腫瘤發生。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3月5日出版的《細胞-幹細胞》上。 他們表示,胃竇的+4幹細胞(SC)被Cck2r(GPCR)和Delta樣配體1
  • 還是胃癌中最兇險的一種!胃像皮革一樣硬邦邦!
    都市快報訊 上周,34歲年輕網絡歌手吾恩在微博發文,講述了自己被確診為胃癌的經歷。「之前看《人間世》很有感觸從未想過自己也會患癌,並且還是最兇險的印戒細胞癌……」據吾恩描述,部分檢查報告提示:胃黏膜充血水腫,質硬,有皮革胃可能;組織黏膜內見異型細胞,部分呈印戒樣,考慮是印戒細胞癌。
  • 胃來已來:了解胃癌的診療、護理與全程管理
    有直系親屬中有胃癌或者其他消化道腫瘤患者;5.在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方面具有胃癌高風險因素,比如說高鹽攝取、長期食用醃製食物、吸菸和飲 酒,也屬於高風險人群。通過胃鏡取到胃當中有病灶的部位,或者懷疑有病灶的部位進行活檢取樣,通過組織切片觀察是否腫瘤的特徵性細胞,病人就會最終確診是否為胃癌。第三,是通過影像學檢查,首選項為CT和核磁共振。用來判斷腫瘤播散的廣泛性,判斷腫瘤是僅局限在胃,還是出現了淋巴結、肝臟、腹膜腔、肺的轉移,甚至是骨的轉移。
  • 研究揭示陸生植物起源標誌
    研究揭示陸生植物起源標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3 12:57:13 美國康奈爾大學Jocelyn K.C. Rose、Zhangjun Fei、斯基德莫爾學院David S.
  • 研究揭示Oct4非依賴誘導多能幹細胞
    研究揭示Oct4非依賴誘導多能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8 13:17:20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醫學研究所Hans R.
  • 中國科學家揭示植物幹細胞先天抗病毒免疫機制
    中國科學家揭示植物幹細胞先天抗病毒免疫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9 15:01:37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田朝霞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WUSCHEL在植物幹細胞中觸發先天抗病毒免疫
  • 胃癌不可怕,3種病因7個症狀,可以幫助你及時發現和有效預防胃癌
    導語:相關調查表明在我國所有疾病致死人數當中,胃癌佔據了首位,甚至不少人都已經達到一種談胃癌色變的程度。但其實,胃癌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了解胃癌這幾個點就可以更好的預防和發現胃癌。胃當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液體稱之為胃酸,胃酸因為較強的酸性,可以對身體大部分組織造成傷害,誘發癌變,而消化系統大部分細胞表面都附著有一層鹼性的粘液,可以幫助細胞有效的抵抗胃酸,從而防止胃酸傷害消化系統細胞。
  • 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傳播途徑是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胃...
    [1][2]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14年第24卷第7期 ChinJNosocomiolVol.24No.72014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相關性探討 郭雲霞,王鬱傑,朱瑩,那麼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如何,傳播途徑是什麼?什麼是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 全國治療胃癌好的醫院排名-北京治胃癌專科醫院
    身邊有許多人都覺得自己胃不好,要麼是加班不按時吃飯熬的,要麼是經常亂吃東西把胃搞壞了。多年積累的老胃病,離胃癌有多遠?  你對胃癌了解多少?  胃癌是中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中國其發病率居各類腫瘤的首位。
  • 4次胃鏡都是良性,最後確診胃癌晚期——一例漏診的胃印戒細胞癌
    我曾經寫過多篇被漏診的胃印戒細胞癌的病例,不久前又有一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四次胃鏡+活檢,都是良性,最終確診晚期胃癌王姓老人,71歲,男性,漸進加重性吞咽困難四月餘,外院及本院CT均考慮胃癌;遂安排手術治療。
  • 早期胃癌可以胃鏡下切除,為什麼醫生建議切胃?
    去醫院做了一個胃鏡檢查,胃鏡發現胃裡面有一片大約5*3釐米的黏膜紅腫和糜爛。給他做胃鏡的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內鏡醫生,儘管沒有潰瘍,醫生覺得這些黏膜和正常的不一樣,有可能是早期的癌變,給他在多個部位,取了很多個活檢,就怕漏診。不出所料,病理結果出來了,低分化腺癌。接下來,醫生給他完善了CT,超聲內鏡等必要的檢查。
  • Nature:新型單細胞分析技術揭示幹細胞中的複雜突變
    2014年12月3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利用新型的單細胞基因分析技術揭示了多能幹細胞的多種遺傳突變,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為後期開發治療疾病的新型再生性療法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和希望
  • 「胃癌」多為晚期,身體會3次「提醒」,或許提醒胃已「癌變」
    「胃癌」多為晚期,身體會3次「提醒」,或許提醒胃已「癌變」(一)腹痛胃癌的疼痛多見於上腹部,疼痛性質,早期多為隱痛或僅為不適感,晚期方才明顯。報告胃癌患者有上腹部疼痛者約佔50%,癌瘤擴展至周圍組織及侵犯神經時,常引起劇痛,且有向腰背部放射之性質。
  • 醫生提醒:從胃炎到胃癌只有4步,傷胃這些事別再幹了!別不在意
    剛開始他沒在意,以為是老毛病——胃炎犯了,就自己買了點胃藥吃。但是持續吃了一段時間胃藥後沒有效果。最終,在家人的勸說下,小李來到海口市人民醫院進行了無痛胃鏡檢查,哪知結果令小李和家人都大吃一驚!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彭勃主任稱,消化道腫瘤是常見的腫瘤疾病,由於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年輕化正逐年增長。
  • 胃黏膜為何「腸化生」,會變胃癌嗎?
    醫學界公認:腸上皮化是胃癌前病變。統計顯示,胃腸上皮化生發生癌變的概率為5%。Lauren將胃癌分為:胃型胃癌、腸型胃癌、混合型胃癌。極大多數的胃癌是腸型胃癌。現醫學界公認腸型胃癌的進展模式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黏膜內癌——浸潤性癌。從胃癌發生發展過程來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是胃癌發生發展的關鍵,是重要的胃癌前病變,也是醫學界關注的重點和熱點。1、胃的腸上皮化生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