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寫這篇文章:
前日,寫有一篇文章《牙齒鬆動要脫落,中醫智慧:先別急著拔牙,旱蓮草了解一下》,有網友「福麗爹」留言,建議有牙齒鬆動等可以吃二至丸。並且也提供了一個方法,使用「五倍子」煅存性(將淨制過的中藥,置適宜的耐火容器,高溫加熱至紅透或酥脆),再打粉,擦拭牙齦和漱口。
在這裡很感謝「福麗爹」能夠給予廣大的網友,根據自己所學,提供出固齒的兩個方法。甚是感謝。「福麗爹」一定是懷有大愛之心,將岐黃之道惠與民眾。
固齒需補益肝腎
二至丸的配方及製作方法,出自清代《醫方集解》一書。是由女貞子、旱蓮草各一半,具有益肝腎、補陰血之功效。在使用中主治肝腎陰虛。二至丸作為傳統中常用的補益肝腎的良藥,一直被很多的醫家所推崇。
那為何,「福麗爹」會推薦牙齒鬆動吃二至丸呢?這個還要從「齒為骨之餘,而腎主骨」說起。
只要我們的腎經充足,就會很好的供給我們骨頭的營養,到了牙齒那裡,自然就會牙齒堅固,牢固不稀疏。若是腎氣不足那會怎麼樣呢?自然就是會出現,牙齒鬆動及頭髮乾枯等。
二至丸的傳說
汪汝桂是明末的名醫,從小長得羸瘦單薄體質較弱。家父所教需傳醫道,於是專心精研醫書。因多年苦讀,未到40歲便未老先衰,已經是鬚髮早白,且頭目昏花。
一日,遇到一位百歲老和尚,此人耳聰目明鬚髮烏黑,走路矯健,便向其請教。老和尚說,取女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他天資聰慧,為增加療效,他將旱蓮草搗汁熬膏摻合女貞子末製成藥丸,開始食之。半年後,完全恢復了健康,並顯得精力過人,生機勃勃。這就是二至丸的傳說。
所以,牙齒的鬆動和衰老都是和腎是有關係。要是出現了牙齒鬆動,自然是要從補腎做起。「福麗爹」也提供了將中藥煅制後,外用可解決牙齒疾患的辦法。
外用護齒古來有之
在浩瀚的中醫寶庫裡,自古就有用中藥配方後,打粉塗抹在牙齦(刷牙),以此來解決牙齒諸多問題的方法。已經傳承了上千年的「東桓牢牙散」,其中就有用升麻、羌活、地骨皮、膽草等,混合打粉可治治牙齦露肉,走馬牙疳腫痛,或牙齒動搖欲落,牙黃口臭等。近代還有倪師的附子青鹽方,對牙齒鬆動也有很好的效果。
市面上各種中藥牙粉是很多,可以說只要使用起來,代替牙膏,都會收穫健康。特別是有牙齒問題的朋友,只要堅持就會收到驚喜。
今天推薦 「立戶方.牢牙散」,此方記載在《清河氏傷寒總論》中,書中記載,此法方自明朝起,已傳四百多年,效果甚好。
為何叫立戶方,還是有緣由的。立戶方是指,行走在鄉間懸壺的中醫,他有一個方子,可能是自己根據經驗自製或者是師傅所傳。這個方向,不見得能解決很多疾病但解決一個疾病好使。俗話說用此方立門戶。而這個牢牙散就是師傳了十一代的立戶方。換句話說,若是不好,也不會傳下來。
原書所記「立戶方.牢牙散」配方如下:升麻:治胃熱齒痛,可減輕牙齦炎;寒水石:性涼解胃火,抑火上炎,解牙齦上火腫疼;青鹽:鹹而入腎,外用擦拭牙可固齒;羌活:因寒所致齒痛可解;梅片:殺蟲,減少蛀牙蟲洞;薄荷:透火清涼去火,減少口齒腫痛;戍鹽:益氣固腎,秘精固齒;旱蓮草:補益肝腎,解齒松晃動,固齒且鬚髮早白;女貞子:養陰益肝腎,止牙齦紅腫,牢固牙齒;
可以看出,其中就有二至丸中的女貞子及墨旱蓮,並且還配伍了升麻,羌活、青鹽等,自然效果不一般。
牙齒有困擾的,自己製作起來不僅麻煩,方法也不好掌握,給大家帶來同款「立戶方「牙粉,可以一試。
提示:中藥的牙粉使用和牙膏是不同,建議最少牙刷牙三分鐘以上,以保證草本作用時間。
後記:
在此再次感謝「福麗爹」提供二至丸的看法,隨著人們對中藥中醫的認識越來越深。更加的對中醫中藥認可。這也是對喜愛中醫的人莫大的鞭策。把傳承千年的岐黃之大道,傳承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