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6日消息:昨天上午9時許,在距寶楊碼頭客運站僅150餘米的長江口水域,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的民警合力將一顆2米多長的廢棄「航空炸彈」安全拖出灘涂。據了解,這是目前上海地區發現的最大廢棄航空炸彈。
半個月前,一名漁民在捕魚時發現了這顆依然存在爆炸危險的「大傢伙」。因彈體鏽蝕嚴重,暫時還未發現能夠證實炸彈「身份」的文字和記號。昨晚,它被運往專門儲藏廢舊炮彈的倉庫。
碼頭灘涂驚現航空炸彈
今年2月19日上午,以捕魚蝦為業的漁民田千志在寶山區寶楊碼頭附近的水域捕魚時,突然發現碼頭附近的長江灘涂上躺著一枚酷似乙炔鋼瓶的圓柱狀「鐵器」,這枚鐵器長2米多,全身鏽跡斑斑,朝向堤岸的一頭十分纖細。
「莫非是廢炸彈?」田千志不敢掉以輕心,當即撥打110報警。當天上午,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的民警趕到現場後,確認這是一枚中型航空炸彈,依然存在爆炸危險。因炸彈距寶楊碼頭客運站僅150餘米,炸彈所處的灘涂又是一個避風港,經常有漁民划船捕魚,萬一觸碰到炸彈,後果不堪設想。考慮到隨後漲潮,民警到場後當即對炸彈位置做了標記,然後安排警員在附近24小時巡邏,禁止船舶、人員靠近,以確保安全。
伴隨著潮起潮落,民警發現只有長江大潮落到最低位時才能看到這枚炸彈,漲潮時則完全沉浸在江水中。因為發現炸彈時,長江口大潮已過,民警決定在下一次大潮退潮時,等江水落到最低水位,開始打撈炸彈。期間,民警走訪了大量的潮汐、防爆專家,為打撈做好準備。
8人合力拖出炸彈
昨天早晨,農曆正月十六,恰逢長江口本月內第二次大潮退潮,寶楊碼頭的引橋下露出一片廣闊的灘涂。在寶楊碼頭引橋上遊30米處,一根竹竿孤零零地探出水面。
「竹竿做標記的地方,就是炸彈的位置。」昨晨9時零6分,長江口大潮退到最低點,但江邊卻颳起了8級大風,打撈工作面臨較大困難。「必須克服困難,在漲潮前把它打撈上岸。」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派出打撈人員,趟著齊膝的江水,來到預先做好標記的區域,從水下摸到了炸彈的位置,用繩索在炸彈身上綁牢後,借著江底淤泥的滑力,合力將炸彈緩緩拖向岸邊。9時40分許,8名民警用盡全力,將拖到岸邊的炸彈抬上岸。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顆沾滿泥漿的炸彈渾身鏽跡,尾翼上的葉片已經完全鏽蝕,只留下一根軸心。由於彈身沾滿淤泥,且鏽蝕嚴重,暫時還未發現能夠證實炸彈「身份」的文字和記號。經初步測量,整顆炸彈長約2.6米,直徑約40釐米。有關專家表示,無論是尺寸還是重量,這都是目前上海地區發現的最大廢棄航空炸彈。
運往倉庫處理成標本
發現「航空炸彈」的地方,位於長江炮臺灣水域。在寶楊碼頭建造初期,曾對這片水域進行過仔細檢測。「炸彈本來就在這個地方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被外力拖到這個水域的。」專家分析,很可能是有人用吸鐵石在深水水域打撈廢鐵時,誤把這個炮彈拖到了岸邊。
儘管這枚炸彈的身份還有待認定,但專家推斷炸彈在落水前,尾翼可能與某物相碰後,改變了方向落入長江,因而未觸發引信引爆。據有關專家判斷,這種炸彈一旦引爆,能產生巨大的威力,爆炸後的彈坑容積可達五六十立方米。
昨天下午5時10分左右,這枚炸彈起吊後,穩穩地落在鋪滿黃沙的廢舊炮彈運輸車上。
市消防局龍陽特勤消防大隊的專家告訴記者,昨晚這枚炸彈被運往奉賢區專門儲藏廢舊炮彈的倉庫。一般情況下,這些廢舊炮彈都將被引爆銷毀。鑑於淞滬抗戰紀念館提出收藏願望,這枚炸彈也可能會在拆除引信、炸藥後被收藏。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若發現炸彈等軍用品,不要隨便拆卸,更不能當作廢品變賣,應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