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新」財政收入:杭州蘇州「窮追不捨」,這個城市厲害了!

2020-12-18 嘻嘻咿呀

2020年已經進入最後一個月,前幾天也公布了過去11個月的最新財政收入數據。 迄今為止我們也基本上每月分析長三角地區各大城市的財政實力,但相對來說整體排名非常穩定。 現在上海的財政收入不僅穩定在長三角地區的第一位,也穩定在我國城市的第一位。 另外,蘇州和杭州的差距非常近。 上半年,杭州的財政超過了蘇州。 但2020年11月,蘇州再次領先杭州。我國「最新」財政收入:杭州蘇州「窮追不捨」,這個城市厲害了!

從發展模式來看,蘇州的財政收入主要依賴工業和貿易,軟實力方面的佔有率不高。 南京、杭州兩大城市的發展非常全面,財政收入來源更健康,含量也更高。 GDP和財政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長三角地區除上海外蘇州、杭州、南京、寧波和無錫五個城市的實力非常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個城市的GDP不僅突破了萬億美元,而且全年的財政收入也突破了千億元。

2020年11月,蘇州最新財政收入達到2129億元,長三角地區僅次於上海。 根據發展趨勢,蘇州今年全年的GDP預計將突破2兆。 很多人認為蘇州的發展太單一了,但城市群發展的意義在於各大城市的協同發展。 蘇州的發展模式不是用雞蛋摸石頭,一定要用力。 蘇州只是創造自己的特色,至於其他,未來還得看時機。

長三角城市群現在有6個GDP兆城市,今年並不意外,追加合肥和南通。 現在的6兆城市經濟總量排名與財政收入排名完全對應。 所以很多網民感到蘇州很難。 作為普通的地級市,各種經濟指標和人均數據可以很強地進入10強。 就硬經濟實力而言,蘇州確實是長三角第二城。

但是未來的城市模式朝著全面均衡性的發展。 所以,在各種綜合性排名中,南京和杭州的排名在蘇州之上。 2020年11月,杭州最新財政收入1959億元,逼迫蘇州。 無論是財政增速還是稅比,杭州都有一定的優勢,體現了杭州合理的經濟結構和豐富的實力。 一位行業學者建議,經濟開放40年來,三個城市最逆襲的是深圳、蘇州和杭州。

目前南京的GDP和財政收入比蘇州和杭州弱。 頭11個月,南京的財政收入是比上年增加還是有力量,已經突破了1500億。 但是,在前幾天社會科學院發表的城市功能性數據中,南京在醫療、交通、科學教育等領域得分非常突出,在杭州之上。 杭州在網絡科學技術、新興產業等方面進步非常明顯。

現在,在長三角地區幾個城市的梯隊中,上海明顯領先,南京、杭州和蘇州也可以一起比較,剩下的寧波、無錫和合肥的綜合發展也是一個梯隊。 當然在硬經濟指標上,合肥不能和寧波、無錫相比。

2020年11個月前,寧波財政收入達到1405億元,無錫還不到千億元,合肥更低。 近年來寧波的各種核心經濟數據也領先無錫。 那麼,大家對長三角各大城市的發展有什麼想法呢?

相關焦點

  • 財政收入20強城市:杭州第5,鄭州第13,廈門超西安
    但是這個指標並不能反映各個城市的內在情況,在了解一個城市的實際發展水平時,人均GDP、財政收入、城市存款、社消總額等更能從細節上反映一個城市的發展層次,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中國財政收入20強城市。財政收入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畢竟城市要發展,就要投入資金進行公共建設,財政收入越高,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可投入的城市建設資金也就越多,加快城市建設可以促進和提高城市的發展速度,而城市發展越好,財政收入就會越高,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 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蘇州領先成都!
    證券時報作為目前我國金融主流媒體,通過全面研究分析我國各地在金融競爭力方面的發展現狀與潛力,得出了這份權威的榜單。據悉,該研究院通過四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分析,分別是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以及資本市場活躍度。公開資料顯示,四大維度又分了29個核心指標,並且基本都是可以量化的數據,所以比較起來讓人更加信服。
  • 全國城市2020年前11月一般預算收入十強,天津越發困難,江浙優秀!
    所以前11月各城市一般預算收入情況已經基本決定了2020年收成如何。 1-11月一般預算收入前十強入圍城市沒有變化,依舊是四大直轄市、蘇州杭州南京寧波長三角四虎,再加上廣州深圳兩市,這幾個城市再加上成都和武漢,應該算是我國當今經濟最強的12個城市了。成都如果按照二級財政,算上上繳省級的部分稅收,是要高於南京和寧波一些的。
  • 杭州、蘇州與武漢,一季度GDP接近,城市綜合實力誰更強?
    中國近年來城市迅速發展,東部地區一直繁榮,中部地區也悄然崛起,但在GDP數據排名方面,東部和西部有三個城市發生衝突,那是武漢、杭州和蘇州,我們今天看看這三個城市誰更強?蘇州是我國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也是我國吳文化的中心,有很多歷史名勝的古蹟,比如虎丘、園林、唐寅的舊居等,當然蘇州最厲害的不僅僅是旅遊,更重要的是工業 甚至得到廣東東莞和一個拼寫,蘇州文化氣息濃鬱,素可天堂,當然可與蘇州共贏名聲。
  • 我國最不應該「埋沒」的城市,緊挨著上海,靠近蘇州、杭州、寧波
    現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是非常的喜人的,國內的各大城市在經濟上的都已經有著巨大的突破的,經濟的發展與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係的,有著好的地理位置作為後盾,交通便捷,最好周圍還有發展非常優秀的大城市帶動著發展,有這樣的地理位置的城市經濟發展的應該都不會太差的,但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座城市就比較的特殊了
  • 我國「最牛」的城市:經濟產量是蘇州杭州總和,緊追日本東京
    這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特別是沿海省的經濟更像發展之火,廣東省出現了廣州、深圳,江浙蘇州杭也逐漸嶄露頭角,廣州深圳經濟發展良好進入了國家一線城市,因此有一段時間北上廣深的名號響徹全國,但是如果說廣州深圳趕上了上海,我相信有很多人會有疑問。
  • 2020年我國最有「野心」的幾個城市,重慶、蘇州在內,那其他呢
    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城鎮化繼續推進,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亦或者新一線城市的武漢,杭州,成都和南京等地,其實對於每一座城市而言,自身的發展優勢都是各不相同的。一個城市想要發展得好,肯定是要有足夠的「野心」,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內有「野心」的城市。
  • 我國「最牛」的一個城市,經濟產量是蘇州杭州總和,緊追日本東京
    自建國以來,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經濟蒸蒸日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一直穩步持續上升,這樣的發展速度,讓國人為之驕傲,讓世界為之震驚。這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了,特別是沿海經濟越來越發達,廣東出現在廣州、深圳,浙江省的蘇杭也逐漸嶄露頭角,廣州深圳經濟發展良好,進入國家第一線城市,一度北上馳名,但是,要說廣州深圳趕上了上海,我想還是有很多人抱有疑問。
  • 蘇州和杭州齊名,但為什麼蘇州的夜生活,不如杭州豐富呢?
    兩座城市——蘇州和杭州,是我國最著名的旅遊城市,兩座城市都因境內風景秀麗,有「人間天堂」之稱,「上天堂,下蘇杭」便很好地描述了蘇州和杭州的美麗風光,但兩座城市在風景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夜晚,明明是蘇州和杭州相得益彰,為何蘇州的夜生活,遠不如杭州豐富?
  • 當前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十大城市應該是哪幾個?
    下面我們就分別從GDP總量,人均GDP,財政收入,社會資金總量,居民存款,上市公司數量,對外貿易總額,技術發明,三甲醫院數量,高校數量等多個方面據全面評估一下,目前我國在各個領域前10的城市都有哪些?1、GDP總量排名前10的城市。
  • 蘇州、南京、杭州三個城市哪個更宜居?
    蘇州最宜居人均收入蘇州最高、房價蘇州最低、夏季均溫蘇州最低、城區人口密度蘇州最低、生活成本蘇州最低。所以從收支比、環境以及氣溫來說,蘇州宜居優勢很明顯。從上圖全國主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蘇州高居全國第三,雖然杭州和南京也都是十強水平,但比起蘇州也只能甘拜下風。從宜居綜合指數來看,宜居指數、治安、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交通便捷度這五個大項當中,蘇州悉數入圍。
  • 廈門第四、重慶第八,2020年1-7月部分主要城市個稅收入情況
    2020年1-7月部分主要城市個稅收入情況 1-7月,部分主要城市個稅收入情況,北京、深圳穩居前二名,分別為892.5億元、533.25億元;其中,深圳表現較好,同比增長15.2%,拉開與杭州差距,說明深圳經濟已擺脫疫情影響,持續穩定向好,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 中國337個城市最新排名!這15個城市最有潛力!
    當然,若要考慮上經濟規模、財政收入等其他經濟指標,深圳的實力超越廣州是毋庸置疑的。比如上海的人口、GDP、財政收入、資金總量等,都領先北京;而深圳的GDP、人均GDP、財政收入、資金總量也都領先於廣州。2、最具潛力15城!
  • 世界二線城市杭州,旅遊收入4005億元,除西湖外還有什麼景點呢
    我國幅員遼闊,旅遊資源眾多,在我國眾多城市中,蘇州和杭州的景色可謂是十分秀麗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兩座城市作為我國熱門旅遊城市,深受遊客的喜愛,知名景點也是很多的。作為世界二線城市的杭州,旅遊收入4005億元,除了西湖,還有什麼呢?
  • 長沙高收入城市?剛剛,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出爐,長沙榜上有名
    以人均GDP達到1.25萬美元標準測算,24座萬億、準萬億GDP城市中,除重慶外,其餘城市皆達到了高收入城市標準。人均GDP高達2萬美元的高收入城市第一梯隊,依次為深圳、無錫、蘇州、南京、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和寧波10座城市,除武漢外全屬東部地區。
  • 深度解讀我國現行財政制度
    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構成,稅收收入中各省佔比最高的一般為增值稅,由於稅收收入穩定性相對較高,因此「稅收收入佔比」可用于衡量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質量。在我國現行分稅制體系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不同稅種享有不同的分成比例,因此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並非實際可以動用的資金,而是應當扣除上解上級支出等。
  • 杭州、蘇州、成都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編者按:後疫情時代,中國內地經濟格局重新洗牌,新生金融力量暗流湧動。在《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中,杭州、蘇州、成都分別摘得省會城市、新銳城市、西部城市金融競爭力評選桂冠。為何是這三座城市?
  • 這個城市意外奪冠!
    本篇先來看經濟硬實力的增長PK,包含GDP、人均GDP、財政收入、資金總量四個方面。在統計的42個大中城市,既包含北京、天津、重慶和上海四個直轄市,以及各個省會城市,也加上了一些傳統經濟強市,如蘇州、泉州、青島等。
  • 2020年1-10月蘇南地區個稅收入情況,其中蘇州增長14.5%排第一
    ,今年個稅將有望超過成都、寧波,位居全國第九名,僅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蘇州、天津。常州剩下的城市鎮江,個稅收入為21.98億元,僅為常州40%,量比較小,與其它城市無法做比較,但作為300多萬的城市,能達到這個數據已經很不錯的,高於泰州、揚州等城市。
  • 最新高校財政預算出爐,令人疑問的是,大學「百億」收入從哪來?
    最新高校財政預算出爐,令人疑問的是,大學「百億」收入從哪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目前大學數量已經突破3000所,放眼全球,論高校數量來說也是全球前列,當然,其中固然有人口優勢,但是,我國對高等教育的不斷重視才是大學數量日漸突破的關鍵所在,畢竟,同樣作為人口大國,印度就沒有這麼多高校。近日,一份2020高校財政預算榜單出爐後,令人震驚的並不是這些大學動輒百億的預算,而是這些大學的收入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