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山仔頂遺址挖出1800年"陶環" 具重要歷史價值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嘉義市首宗山仔頂遺址開挖重要發現,出土距今1800年前後「金屬器時代」陪葬遺物「陶環」。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嘉義市建城300多年首宗山仔頂遺址開挖工程結束,出土除距今1800年前後「金屬器時代」陪葬遺物「陶環」,還有1719世紀西班牙銀幣,對文獻記載少數民族「諸羅山社」具重要歷史價值,主持開挖的臺灣打裡折文化協會、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顏廷伃建議市府列為市定遺址公告,出土文物明年將在市立博物館展出。

據報導,「這是史前人戴在手上的陶環!」遺址隱藏林業試驗所植物園,文化局上月底委託打裡折協會考古團隊開挖56個探坑,發現大量史前遺物及金屬器時代遺物陶環,還有2枚西班牙銀幣。

顏廷伃指出,陶環是史前人佩戴裝飾,用途如手鐲,是距今1800年前後金屬器時代遺物,臺南到高雄間遺址發現許多陶環,金屬器時代涵蓋許多地域文化,嘉市首次發現,出土銀幣分析1719世紀由大陸移民帶來。

「考古不是挖寶,是找早期人生活形態」。她說,遺址分布植物園與農試所之間帶狀範圍,依出土遺物區位分析,史前人只有幾戶,蓋木造幹闌式住屋(用木頭撐高)位處河溝旁,遺址受自然衝刷,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具重要文資價值,年底提調查報告,出土文物留供地方展出。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鄂州古蹟之七窯山遺址
    七窯山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周代遺址,位於鄂州市燕磯鎮沙塘村,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5米左右,內涵豐富,地面採集到許多石器、陶器(片)。該城址對於研究這一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很高價值。 湖北省鄂州市的一個村鎮一直有制陶瓦的工藝流傳,直到1995年左右仍然保留製作著一個製作陶瓦的原始作坊。
  • 大明寶船遺址挖出文物百餘件(圖)
    大明寶船遺址挖出文物百餘件(圖)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王潤涓)在一個多月的作塘清淤施工中,大明寶船遺址公園建設工地現場挖出了他們認為,這對研究我國明代造船技術有重要意義。目前這批文物已在南京市博物館得到妥善保管。  位於河西的明朝永樂年間皇家寶船廠遺址,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中世紀造船廠遺址,現存古船塢三條,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2005年鄭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我市規劃在遺址上建設大明寶船遺址公園,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
  • 南京大報恩寺原地重建 牛首山供奉佛頂骨舍利
    南京大報恩寺原地重建 牛首山供奉佛頂骨舍利 2012年09月16日15: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走進臺灣,臺灣嘉義美食
    特色美食之臺灣嘉義嘉義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吃」的文化發祥較早。嘉義的小吃種類繁多,如新港鄉的生炒鴨肉羹、碗粿,東石港與布袋鎮的海鮮,阿里山的竹筒飯和野菜等,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另外,香酥鬆脆的方塊酥和用鮮美火雞肉製作而成的噴水雞肉飯,也都是到嘉義旅遊不可錯過的美食。噴水雞肉飯嘉義是臺灣名吃—雞肉飯的發源地,以嘉義東門圓環邊的「噴水雞肉飯」味道最香,名氣最響亮。將雞油、特製醬汁、雞肉絲、油蔥搭配在白米飯上,口感極好。雞肉飯廣受好評,成為嘉義的代表美食,現已逐漸發展到臺灣各地。
  • 廣東河源現戰國時期人類活動遺址 出土大批碎陶片
    站在山頂遺址往山下遠望,山下都是平坦的田野,一條小溪環繞山腳。因此有一種猜測稱,當時,山下應該是一條寬闊的河床,古人類為躲避山洪或戰亂而在山上用樹樁築茅房居住。專家稱,從此處遺址出土越來越多的陶片和石器來看,古人類在此處的活動遺蹟眾多,涉及範圍廣。  遺址帶給我們什麼?
  • 臺灣嘉義打卡新景點推薦
    臺灣嘉義打卡新景點推薦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說起嘉義,除了阿里山、雞肉飯、小火車,你還會想到什麼?這次小編帶你走文青、網紅路線,用不同的玩法遊嘉義,探索時下最火的嘉義景點。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餘杭玉架山遺址等10處入選
    浙江擁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它們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見證。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專家:你看挖出的啥
    每一處遺址的發掘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盲目行動只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著名的三星堆遺址一直是眾人關注的對象。從它被發現開始,社會各地都在關注三星堆的發掘進展,三星堆明明可以深入研究,專家突然不往下挖了?面對各地的質疑,專家只說出了一句話:你看挖出了啥?
  • 史前遺址挖出「龜殼」,內含宇宙之謎,考古家:至今無人參透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寶。這些珍貴的文化遺寶,構成了我國文明的重要一部分,時至今日,人們還是驚嘆於古人的創造力。但這樣的評定依據是片面的,因為幾千年前,我國的先人就已經開始思考宇宙,並留下了一些文明成果。史前遺址挖出「龜殼」1985年,安徽含山縣某一個村莊中,一個村民的母親去世了,他的心情十分的悲傷,但逝去的人是再也無法回來了。村民帶著鋤頭,到村子北部的土崗上挖掘墓穴,沒想到一挖,第一鏟子就帶上來一些石器,再挖竟然帶上來玉器。
  • 嘉義大學 - 中國臺灣網
    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1921年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1945年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1957年省立嘉義師範學校1965年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1966年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1981年「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1987年省立嘉義師範學院1991年「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 臺灣國立嘉義大學黃光亮教授訪問上海辰山
    9月9至10日,知名園藝學家、臺灣國立嘉義大學黃光亮教授一行3人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並於10日上午作學術報告,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執行園長胡永紅博士、副園長黃衛昌及園藝、科研人員參加交流。
  • 煙墩山遺址公園項目介紹
    一、項目名稱    煙墩山遺址公園。400多件玉器、原始瓷器、陶器等重要文物和多處灶臺及灰坑,是長江中下遊上古時期重要的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遺址所在的採石風景區,是國家4A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風光優美,歷史人文景觀豐富。
  • 新疆火焰山挖出5具乾屍,梳長辮戴帽子像「殭屍」,眾人嚇得報警
    導語:新疆火焰山挖出5具乾屍,梳長辮戴帽子就像「殭屍」,眾人嚇得報警。在小說《西遊記》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名,那就是火燒山。根據書中的描述,火候山的火焰不是普通的火,只有用香蕉扇才能撲滅。因此,介紹了三一香蕉扇的故事。
  • 臺灣第一個近代化制材工廠 嘉義制材所見證了臺灣的發展歷程
    這些聚落早在 17 世紀就已成莊,西側老地名「番社口」,通往的諸羅山社,正是嘉義古名「諸羅」的由來。臺鬥坑更因清代林爽文事件而出名:位於進城要道旁的臺鬥坑、埤仔頭的「賊人」與城內「反民」裡應外合,打得官兵落花流水,這一帶因而被視為「賊莊」。事件中的要角莊大田,由於父親生前就住在臺鬥坑,死後也葬於此地,乾隆皇帝「平亂」後,下令挖出莊大田的父墳鞭屍,莊民的財產則被充公。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之後,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今年開建
    玉架山遺址是良渚大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周邊遺址共同反映了臨平遺址群作為良渚文化次級文化中心的地位;反映了良渚文化的基本居住單元和社會結構,體現了良渚文化時期的自然環境及發展水平。通過對玉架山遺址分類展示(復原展示、標識展示,公共考古等),一方面可以保護遺址本體,防止遺址受到破壞,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遺址、感受良渚文化,實現遺址的社會價值。
  • 每一處遺址都是封存的歷史
    因為它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不僅具有深厚的科學與文化底蘊,同時也是極具特色的環境景觀和旅遊資源。 大遺址星羅棋布,承載燦爛草原文化 「十一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公布了100處國家大遺址,其中內蒙古的遼上京遺址、元上都遺址、遼陵及奉陵邑、居延遺址、內蒙古境內長城、秦直道入選。
  •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座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獨特地位的山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座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獨特地位的山四明山分布在寧波市西部的餘姚:鄞縣西南和奉化,因其大俞山峰頂有個「四窗巖」,日月星光可透過四個石窗洞照射進去,故稱「四明山」。1935年,蔣介石返鄉曾與夫人宋美齡在這裡避暑,並建造了消夏別墅「中洋房」,別墅旁邊還有一個人工湖「冬瓜湖」,幽雅恬靜、水平如鏡。1937 年夏季,蔣經國夫婦和被幽禁中的張學良亦先後來此遊覽。總洋房位於商量崗森林遊樂區。土地堂為民國時期所建,曾為蔣氏陸軍學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紀念館坐落在鎮東橋畔。
  • 臺灣嘉義這樣玩 三天兩夜漫遊之旅
    全家出遊、還是三五好友一起旅行,今年春節長假,可以到南臺灣嘉義,體驗這藝文之都與山海間的動線旅遊,遊山玩水或到市區嘗嘗超平價美食小吃,還有那令人著迷的鐵道風光。嘉義 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三天兩夜遊賞嘉義風光其實是不足以玩透透的,充滿文藝風情的嘉義市,依舊可看到的歷史足跡,嘉義的阿里山,鐵道、檜木、還有許多當時的舊建築都是讓旅人停留的理由,一張照片
  • 比良渚遺址更悠久!下湯遺址揭露萬年前的先民生活
    1984年,仙居縣下湯村挖出了大量石器、陶器,經科考研究,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下湯地區沉睡的文明,被無意間揭開了神秘面紗。下湯遺址年代距今有10000年2017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發表《仙居下湯遺址勘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