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一博士在日發現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2020-12-17 澎湃新聞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一博士在日發現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中青在線

2015-07-24 10:19 來源:澎湃新聞

林語堂 資料圖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今天(7月24日)透露,塵封半個世紀的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近日由該院一名博士生在日本發現。

海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翻譯家林語堂是一位著名的「紅迷」,撰寫過大量紅學研究文章,其名著《京華煙雲》即深受《紅樓夢》影響。但他翻譯為英文的《紅樓夢》多年來不知所終。林語堂之女林太乙所著的林語堂傳記中,曾附有「林語堂中英文著作及翻譯作品總目」,未提及林譯版《紅樓夢》。

此次發現林譯本的是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屆博士宋丹。2014年,她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時,從日本一家市立圖書館裡找到了這份珍貴的原稿,整個過程曲折而又幸運。

宋丹說,日本著名翻譯家佐藤亮一曾用日文轉譯過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於1983年在日本出版。順著這條線索,宋丹經過多方調查,找到了佐藤亮一的住址,卻得知他已經去世,家中早已人去樓空。

幾經輾轉,宋丹了解到佐藤亮一的夫人佐藤雅子住在一家養老院內,嘗試跟她進行聯絡,後來得到了其監護人的回覆,說佐藤雅子已經把先生的書籍資料贈送給了一家市立圖書館。

聯繫該圖書館後,宋丹得知佐藤雅子在贈書時列了一份清單,其中就有「《紅樓夢》林語堂打字原稿」一項。但由於佐藤雅子曾叮囑圖書館在其健在時,不要對外公開這批資料,圖書館進行了封存,至今尚未對外公開。在得到佐藤雅子監護人的書面許可後,宋丹看到了這份珍貴的原稿。

宋丹所看到的原稿,是用打字機單面列印的,一共859頁,厚約9cm。稿紙上有林語堂不同時期用黑、藍、紅筆對稿件作的大量修改筆記,還有兩頁英文手寫稿。原稿的扉頁顯示林語堂將《紅樓夢》的書名譯為「The Red Chamber Dream」。書名下印著「A Novel of a Chinese Family」(一部中國家族的小說),並註明「By Tsao Shuehchin(曹雪芹著)」、「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Lin Yutang(林語堂譯、編)」。

宋丹介紹,原稿包括林語堂的解說、序章以及作為主體的64章和終章,是對《紅樓夢》全本120回的編譯。

在該圖書館,宋丹還見到了佐藤亮一日譯原稿的複印件,最初他正是分7冊64章進行翻譯,只是在正式出版時,改成了4冊64章。

宋丹注意到,原稿附了一張紙,是佐藤雅子在1999年11月12日寫的:「這是最初寄過來的(稿子),後來馬上又寄來了修訂稿。修訂稿同其他書一起寄到了位於臺北市的林語堂故居。」後來,宋丹又專門到臺北林語堂故居,尋找這份修訂稿的下落,但是查看了每一件文物,都沒有發現。

宋丹對比了佐藤亮一日譯本與林語堂初稿原文,基本上能夠逐句對應。她認為,修訂稿的文獻價值與文學價值不容忽視,希望有識之士共同尋找修訂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紅樓夢,林語堂

相關推薦

評論(75)

相關焦點

  • 南開一博士在日發現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林語堂 資料圖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今天(7月24日)透露,塵封半個世紀的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近日由該院一名博士生在日本發現。海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翻譯家林語堂是一位著名的「紅迷」,撰寫過大量紅學研究文章,其名著《京華煙雲》即深受《紅樓夢》影響。但他翻譯為英文的《紅樓夢》多年來不知所終。
  • 南開博士發現塵封半世紀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原標題:南開博士發現塵封半世紀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資料翻拍) 張道正 攝   中新網天津7月24日電 (記者 張道正)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該院一博士畢業生在日本發現塵封半個世紀的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林語堂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驅者,他畢業熱愛《紅樓夢》,曾撰寫過大量紅學研究文章,其名著《京華煙雲》即深受《紅樓夢》影響。但他翻譯為英文的《紅樓夢》多年來不知所終。
  • 南開女博士在日本留學時 發現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N中新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該院一博士畢業生在日本發現塵封半個世紀的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 林語堂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驅者,他畢生熱愛《紅樓夢》,曾撰寫過大量紅學研究文章,其名著《京華煙雲》即深受《紅樓夢》影響。但他翻譯為英文的《紅樓夢》多年來不知所終。
  • 宋丹:日藏林語堂《紅樓夢》英譯原稿發現始末
    作者簡介:宋丹,南開大學博士,湖南大學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日語系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學及中日比較文學研究 在日譯本的譯者後記裡,佐藤亮一詳細介紹了林語堂委託他將自己的《紅樓夢》英譯原稿在日本翻譯出版的來龍去脈: 私が本書を訳出したいきさつは――。
  • 林語堂在美國:與賽珍珠結緣又反目,影響數代人「中國觀」
    他所採用的是方式為變譯,並非全譯的手法,即對於原著進行大量的增減、編縮的變通式翻譯,對於《紅樓夢》一書進行再創作,英譯本書名為《The Red Chamber Dream》。筆者雖然目前還無緣見到這部英譯本,但查見到了日譯本書籍。目前,林涉及林語堂《紅樓夢》共有六個版本的書,翻譯者均為佐藤亮一。在1983年的日文譯本,是東京「六興出版社」出版,共四冊。
  • 《紅樓夢》英譯品讀 (十一)
    作者:王曉輝        2015年7月, 《光明日報》刊登了一篇報導,標題是「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在日本被發現」。報導一經刊出,立刻引起紅學界和翻譯界的廣泛關注。        林語堂真的翻譯過《紅樓夢》嗎?
  • 外國語學院舉辦《時間的面孔》英譯授權儀式
    9月26日下午,著名作家安黎先生的《時間的面孔》英譯授權儀式在西安交大逸夫外文樓B912會議室舉行。出席授權儀式的有陝西省翻譯協會榮譽主席安危、主席胡宗鋒、常務副主席馬珂、副主席袁沛清、秘書長高敏娜、副秘書長蘇蕊,海外理事羅賓·吉爾班克(Robin Gilbank),原著作者安黎,西安交大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楊小渭、學科辦主任王非等,部分作家、教師及學生代表參加授權儀式。
  • 「第三屆翻譯學前沿論壇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召開
    第三位發言人是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東風,他考察了中國百年西詩漢譯的歷史,發現從詩學和譜系學兩個層面對現有定論展開追問,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如「以頓代步」是否真正解決了詩歌節奏的翻譯轉換問題等等。接下來,廣西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張旭介紹了「中國翻譯文獻整理研究計劃」的項目進展和成果。
  • 林語堂:中國文化譯出的典範
    (一)三次彌補中國文化   1916年大學畢業,林語堂被聘為清華大學英語教師,到了清華才發現:「因為我上教會學校,把國文忽略了。結果是中文弄得僅僅半通……我當時就那樣投身到中國的文化中心北平,你想像我的窘態吧。」
  • 林語堂沒拿到博士學位?留學史視野下的林語堂
    上月中旬,新京報·文化客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聯合主辦了一場「作為留學生的林語堂」研討會,邀請到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錢鎖橋、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顧鈞、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全球史研究院院長李雪濤、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院長張劍、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楊釗。
  • 特別推薦 | 翻譯學:中國古詩英譯
    馮全功南開大學翻譯學博士,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紅樓夢》翻譯、翻譯修辭學、職業化翻譯。在中國文學與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國古典詩詞的對外譯介與傳播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也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尤其是專著,如吳伏生的《漢詩英譯研究:理雅各、翟理斯、韋利、龐德》(2012)、張智中的《漢詩英譯美學研究》(2015)、魏家海的《漢詩英譯的比較詩學研究》(2017)、張保紅的《古詩英譯中西翻譯流派比較研究》(2018)等。
  • 辜鴻銘與英譯《大學》出版之謎
    因為缺乏實證,長期以來學界一直認為辜氏英譯《大學》或許並未正式出版過。除極少數幾部作品外,辜鴻銘的著作或譯作在當時的發行量極少,而且由於辜氏多用外語創作,其作品傳播範圍也極為廣泛,這自然給研究者的搜尋與研究帶來諸多不便。筆者近年來在北美的一些圖書館發現了不少相關未刊材料,同時結合自己翻譯完成並將於近期發表的「辜鴻銘私人通信」資料,來試圖通過本文揭開關於辜氏英譯《大學》翻譯及出版的些許未解謎團。
  • 佚失原稿近70年,《四世同堂》英文原稿在美發現並譯回
    明年迎來60歲「生日」的《收穫》,又與「老友」重逢——佚失原稿近70年的《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在美國發現英文原始譯稿,經由學者、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精心回譯,終於「重見天日」。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22日從《收穫》編輯部獲悉,《收穫》即將發表的是《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未曾發表過的21章至36章,計10萬多字,由趙武平發現並從英文回譯。
  • 學院風採 | 歡迎報考安徽建築大學外國語學院
    安徽建築大學 · 外國語學院學院概況 安徽建築大學外國語學院,始建於2002年5月,前身為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外語系。 學院下設英語系和大學英語教研室等4個教學研究部門;現有專任教師55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10人;有博士8人(含在讀)、碩士54人;有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優秀教師3人、省三八紅旗手1人、省教壇新秀1人和校教學名師1人、校教壇新秀2人。學院常年聘請來自美、英、德等國的外籍教師。
  • 上海交通大學胡開寶教授來南開舉辦學術講座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徐鑫濤)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胡開寶教授應邀訪問南開大學,在外國語學院開展學術講座,並就外語學科建設進行深入交流。  11月 23日上午,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鄒玉潔,院長閻國棟,副院長王凱、焦豔婷,翻譯學研究中心主任苗菊教授參加會面。
  • 第六屆全國典籍英譯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大學舉行
    5月10日,第六屆全國典籍英譯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大學舉行,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唐聞生,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潘文國,中國典籍英譯研究會會長汪榕培,《中國外語》雜誌社主編張後塵,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宏印等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研究所、出版社的170多位的專家學者齊聚河大,探討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將中國的經典文獻翻譯成優美的英文,將中國的古典文化推向世界,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
  • 江科大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諺語與格言英譯辭典》付梓出版
    9月25日,江科大外國語學院教授尹邦彥《中國諺語與格言英譯辭典》新書發布會在校舉行。《中國諺語與格言英譯辭典》是尹邦彥教授歷時5年編纂,耗費2年修訂,積累3萬餘張卡片凝成的百萬字辭典。  飲水思源,緣木思本,回顧30餘年的詞典編纂工作,尹邦彥教授特別感謝當年全國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楊治中教授將他帶入詞典編纂殿門,「30年前,我揣著一本自編的、內部發行的《英語成語英譯》小冊子登門請益,他不但沒有取笑這個『醜小鴨』,而且熱情鼓勵我以『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精神堅持到底……」尹邦彥教授後來編著《漢英常用熟語詞典》更是得到楊治中教授審校指導
  • 外國語學院舉辦2016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翻譯學博士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澤璞)5月10日,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行主題為「應用翻譯研究前沿:理論與實踐」博士論壇。  論壇由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翻譯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外國語學院共同主辦。
  • 林語堂翻譯經驗: 「之乎者也」怎麼譯?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世間》《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
  • 南開大學西班牙校友會向外國語學院捐贈圖書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肖音)日前,南開大學西班牙校友會圖書捐贈儀式在外國語學院舉行。南開大學1994級電子系校友、華為公司荷蘭分部市場部劉紹東,1994級化學系校友聶旻,向外國語學院捐贈了西文圖書五十餘冊,並與西班牙語系師生進行了親切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