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王麗新
「我們最近花了很大力氣研究綠城中國(港股03900)未來5年的戰略規劃,願景是成為『理想生活服務商』,做行業優秀企業的標杆。」8月28日下午,在綠城中國2020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綠城中國董事局主席張亞東表示,未來,公司將積極布局重資產、輕資產、「綠城+」三大業務板塊,優化業務結構,實現規模盈利與品質品牌齊頭並進。
8月27日晚間,綠城中國交出「中考」成績單。截至6月30日,綠城中國實現合同銷售金額912億元,同比增長23%;總收入達到238.96億元,同比增長28.1%;股東應佔利潤20.96億元,同比上升1.9%;利潤31.30億元,同比增長1.8%。
在綠城中國上半年912億元的合同銷售額中,投資項目合同銷售金額約661億元(同比增長34%),權益金額約382億元(同比增長43%);代建管理項目合同銷售金額約251億元,保持穩中有進;總體銷售回款率達95%,現金回流加速。
「今年上半年,綠城中國在精準投資、銷售回款提速、運營效率提升和降低融資成本方面都表現較好。」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輕重並舉的經營模式均衡了重資產模式帶來的風險,公司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局面。
進一步擴充在長三角
及環渤海等區域的土地儲備
「上半年投資工作完成得非常有效率。」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副總裁李駿表示,公司適時把握投資機會,加大投資力度。
截至6月30日,綠城中國新增土儲總建築面積1097萬平方米,對應新增貨值達175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81%;通過收併購獲取的項目預計貨值約738億元,佔比42%;預期25%的新增貨值可在年內轉化為合同銷售額;一、二線城市的可售貨值佔比75%。公司進一步擴充了在長三角及環渤海等核心區域的優質土地儲備。
「綠城中國整體上半年新拓項目預期淨利潤合計近180億元,新拓項目預期平均淨利潤率同比提升約3個百分點。」李駿表示。
據綠城中國執行總裁郭嘉峰透露,截至目前,綠城中國確權新增土地貨值達2200億元。
「綠城中國新拓項目利潤率提升,很大原因是逆勢低價拿地。」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雲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前7個月,該公司所獲土儲平均樓面價約9031元/平方米,是自2016年來的最低值,土地成本的降低,有助於未來增厚利潤規模。
「在『三線四檔』(按照「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及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的觸線標準,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的限制下,下半年土地市場可能還有機會。」郭嘉峰補充道,公司奉行「穩中有進」的投資策略,在確保2500億元新增貨值目標完成情況下,會關注利潤較高項目的投資。
截至2020年6月30日,綠城中國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4801萬平方米,總可售貨值約7427億元,遍布長三角、環渤海、成渝、長江中遊等核心城市群,一、二線城市佔比達74%,進一步了優化了公司在的全國布局。
除傳統房地產投資開發業務外,綠城中國正全力推進TOD、城市更新,以及產城融合項目的布局與落地。目前,綠城中國已落地TOD項目13個,分布在杭州、寧波、福州、佛山等多個城市。此外,小鎮業務已確權規劃總建築面積893萬平方米。
同規模增速相比
負債水平合理
憑藉穩健的財務實力和中交集團的資信支持,綠城中國債務結構優化,資金成本進一步降低。
截至6月30日,綠城中國淨資產負債率為66.1%;總借貸加權平均利息成本5.2%,較2019年同期的5.4%下降20個基點。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務比重較2019年末下降5.5個百分點,佔總債務31.1%;銀行存款及現金(包括抵押銀行存款)達628.49億元,達歷史新高;現金短債比為1.8倍,現金流充裕。
「同規模增速相比,綠城中國負債水平合理。」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兼執行總裁耿忠強表示,上半年,公司完成境內債券發行共145.95億元,平均利息成本僅3.54%,同比下降133個基點;境外通過多筆債務置換,總計7.3億美元,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優化久期。
「5.2%的融資成本,在民營企業中已經算是較低的水平。」肖雲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在中交入主綠城後,提升了公司資信水平,債務結構和融資水平得到不斷優化。
「『三線四檔』新政若出臺,會對行業起到正向作用。綠城中國過去取得好的發展是藉助融資槓桿,但沒有依賴融資槓桿,大股東對綠城中國是有控制負債率要求的,綠城中國也在持續降低槓桿率。」耿忠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公司會充分利用經營槓桿去驅動發展,比如與其他房企合作等,所以『三線四檔』不會對綠城中國有影響,也不會阻止綠城中國的發展。
展望未來,綠城中國管理層表示,將進一步優化發展結構,強化發展動能,堅守以產品為核心,以增長為主線的發展理念,提升發展品質,致力打造「理想生活綜合服務商」第一品牌,成為優秀房企的品質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