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衛生間面積小,或者圖洗衣曬衣方便,杭州很多家庭把陽臺改裝成了洗衣房。但洗衣機排出的廢水經陽臺的雨水管排出後,將不經處理地進入附近的河流湖泊,可能給城市環境帶來汙染。(詳見都市快報昨日第33版)
看了報導後,一些讀者來電說,當初設置洗衣房時,的確沒能考慮這一點。
也有讀者提出,現在的洗衣粉都是不含磷的,應該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吧?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專家朱順達說,洗衣粉是由表面活性劑和助劑組成的,都是化學成分,直接排入自然環境中,肯定是會汙染環境的,此外增白洗衣粉中所含的有機氯、螢光劑也是有毒物質。不過,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深入研究。
無磷洗滌用品,究竟會不會使水質變壞?會對水中的物種造成致命打擊嗎?為了回答這些疑問,我們專門進行了一組比較實驗。
3條鬥魚放入3種水
昨天下午,我們從杭州中河路上的一家觀賞魚店裡買了個頭相似的三條鬥魚。店家說,鬥魚原產於泰國,是一種很好養的淡水觀賞魚,即使放在小玻璃瓶裡,不裝任何水質淨化器及氧氣裝置都能存活。
然後,我們找來三個容器分別盛放清水、洗衣粉水(倒入洗衣粉的水)和洗潔精水(倒入洗潔精的水),每個容器都放上一條鬥魚。洗衣粉和水的比例大約是2升水加2克無磷亮白洗衣粉,洗潔精與水的比例是1升水加5滴高效洗潔精。
按照洗衣粉外包裝上的說明,每洗2-3公斤衣物需要30升水和一勺洗衣粉(約30克),比例接近於1升水對應1克洗衣粉。我們模擬的,就是投入正常比例洗衣粉後的水質。
鬥魚四次跳出水面
放入水中1分鐘時,所有容器裡的小魚都沒有差異,在水裡歡快地遊著。
5分鐘時,洗潔精水和洗衣粉水裡的小魚都開始減慢活動速度,前者沉在水底,後者浮在水面(這可能是因為洗滌劑的溶化方式不同,洗衣粉沉在水底,洗潔精浮在水面,魚兒努力想避開濃度高的水層)。10分鐘時,以上兩容器中的小魚開始間歇性地劇烈活動,在容器邊緣快速遊動;洗潔精水中的魚第一次跳出容器;洗衣粉水中的魚兒吐出黏液,黏在體表上。
20分鐘時,洗潔精水中的小魚靜靜地沉在水底,失去了原有的活潑;洗衣粉水中的小魚基本停止活動,懸垂在水中。
30分鐘時,清水中的小魚依然無恙,洗潔精水中的小魚已經跳出容器4次,身上的紅色魚鱗全部發白;洗衣粉水中的小魚完全昏迷,不會動彈(稍後我們將兩條魚轉移到清水中,幾小時後,身體發白的魚恢復了紅色,而昏迷的那條魚遲遲未醒來)。
洗衣廢水確定有害
整個實驗引起了辦公室裡多位同事的興趣,爭相來當見證者。看到結果後,所有人很是吃驚。
當然,我們的實驗發生在摻入比較高濃度的洗衣粉和洗潔精的水體內,現實生活中,千家萬戶排出的洗衣廢水還將匯入江河,濃度會大大稀釋,只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洗衣廢水肯定對環境有害。
(記者陳棟 糜利萍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