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仔細一點,我們會發現網際網路輿論場實在是速度太快。
因此,近期因「尾」和「真」而顯得格外熱鬧。
一邊是娛樂消費,一邊又是不能完全解釋清楚的顏值消費,不過都是適應大眾需求罷了。然而,丁真又像極了李娟《冬牧場》裡的那個哈薩克族小夥兒胡爾馬西。
在書中,作家寫道:「二十二歲的胡爾馬西像個影子,飄忽忽地就過來了,飄忽忽地就消失了。話語也飄忽忽的,眼神兒也飄忽忽的,意願也飄忽忽的。從來沒有明朗地出現過一回——除非穿上新衣服的時候。」
可想而知,網際網路時代的「甜野男孩」丁真絕非是意外走紅。
事實上,「丁真IP」的誕生和走紅,是嵌入脫貧、文旅等概念的正能量傳播創新。
那麼,他本人想要什麼呢?
是更好的生活嗎?
包括更有名、更有錢,有更大的房子?
還是有著更高的嚮往與夢想?
誠然,我們都期待著過上更富裕的生活,改變家庭和人生,仿若就可以讓我們從此提早進入「退休」階段,也可以在安逸中感恩。
只不過,打造「網紅界」清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甜野男孩」通過地方語言和視角表達自己家鄉的文旅特點,讓華春瑩連發三推,為其「打call」:
「一張燦爛、陽光、天真的微笑照片在網上走紅後,丁真最近成為了社交媒體上的明星。」
依然是湛藍的天空下、無垠的草場中,丁真笑容燦爛。
隨後,華春瑩又發了一組丁真自我介紹的動圖。
照片中,和朋友一同騎馬嬉戲的丁真介紹自己說:「他們都叫我賽馬王子。最開心的是和兄弟們賽馬。我騎馬很厲害的,村裡比賽經常拿第一。」
不僅如此,「四川廣播電視臺有了位新『主播』。
一時間,四川甘孜20歲藏族小夥丁真因一臉純真樸素的笑容,走到每個人的視線,好像人人都愛他。
但在爆火以後,丁真似乎不只是理塘縣的旅遊大使,還是各地景區的邀請名人。
從某種程度上看,「IP」決定命運,流量決定生死。
丁真有自己的底子,但現在的他適合走向娛樂圈嗎?
顯然還不是很成熟,就像籤約丁真的公司負責人表示,成為公司員工,是出於對丁真的保護,希望丁真能與當地旅遊事業共同成長。
客觀說,丁真的走紅是因著他為家鄉代言的責任感。
儘管都說他的顏值非常在線,但對各地文化旅遊景區的人來說,他們是在年輕人身上看見了一種深度責任感。
另一方面,在「扶貧」工作中,並不只是丁真才是一道符號。
所以,當全國各地「邀請丁真」,對他本人來說是一種認可和鼓勵,但不能成為阻擋類似於丁真一樣的年輕人繼續為家鄉服務。
希望丁真能既融入社會、又保持本心,借用一名網友的留言:「真正的英雄主義不是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幫助家鄉擺脫貧困!」
的確如此。只有足夠熱愛自己的家鄉,才能在一草一木間發現家鄉之美,也更有熱情去守護所有的美好。
丁真說,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還是最愛我的家鄉,我想就這樣呆在我自己的世界裡。我想留在理塘,為家鄉做一些事情。
有時候,許多本質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美好的風景需要用心靈去看,才能看得清楚。
在若干鏡頭面前,有風,有太陽,還有雲彩,還有最美好的歌聲,都是極好的,但若加上希望,能讓悲苦中的人也嘗到一些甜。
說到底,我們都不希望丁真只是曇花一現。
值得一提的上,在理塘,像丁真這樣帥氣純真的少年,應該不止一個。
所以,為了丁真箇人,或者更多類似於「丁真」一樣都年輕人的長期發展考慮,將注視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們切實做的工作上,才會更好吧。
看到丁真這麼受歡迎,希望各地景區都可以發掘一些「理塘少年」,為全國文旅做貢獻。
冷靜走出輿論圈,願丁真繼續活在對家鄉的愛之中!
(註: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