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腎病進展太快,必須解決好4個問題,腎功能才能穩住

2021-01-15 騰訊網

慢性腎病防治尿毒症的關鍵是什麼?

有些人認為是降低血肌酐值,肌酐降下來,病情就會好轉;有些人感覺是控制住尿蛋白,持續漏出的蛋白得到抑制,腎小球的損傷就會停止。其實這些僅僅是控制病情的一部分,要長久地緩解病情,降低尿毒症的風險。還有這幾方面的問題需要重視起來。

腎病發展篇

1.抑制病情的活躍狀態

腎臟內炎症反應的越激烈,對腎小球的損傷越嚴重,相應的尿蛋白、尿潛血等指標也不容易控制住。比較典型的主要是表現為腎病症候群類型的腎病,如IgA腎病,病理類型分為四級,級別越高表明病情越「活躍」,不容易控制。再比如狼瘡性腎炎,狼瘡比較活躍,補體血C3降低,整體免疫力水平下降,導致腎小球內炎症反應激烈。

因此控制病情穩定,不但要「對症下藥」,同時也要找到發病的根源加以治療,才更有助於系統的控制病情。且處於活躍狀態的病情與非活躍度狀態的用藥方案有很大不同。

再多提醒一句,如果大家出行尿蛋白反覆、血肌酐持續升高,就要查明病理因素,調整用藥, 不要乾等著或者盲目加大藥物數量或劑量。

2.明確腎功能所處的階段

部分患者往往更重視一些直觀的症狀時,包括尿蛋白、血尿、水腫、乏力、貧血等,反而忽視了整體腎功能的情況。腎功能水平的高低其實是判斷病情預後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也是治療的依據。

如果不評估腎功能,只單純針對症狀或指標來治療,反而造成治療不足或過度治療的情況。

腎功能的發展一般分為五個時期,三個階段:

腎病1、2期為早期階段,此時腎功能沒有明顯損傷,主要是出現尿蛋白、尿潛血的症狀,一般可以控制住易轉陰。腎病3期即腎功能不全為中期階段,可分為腎功能不全早中期和晚期,早中期腎功能受損較輕,血肌酐稍微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不明顯,此時指標也容易控制,同時重視腎功能的保護。晚期腎功能受損較重,開始出現下滑,除了早期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血壓升高、血脂高、貧血等情況,濾過率一般低於70,需要加強藥物治療。腎病4期、5期,就是腎衰竭階段。腎功能明顯衰竭,濾過率低於30,尿量減少,腎臟萎縮,糾正病情的同時重視併發症的發生,尤其是電解質紊亂引起的併發症及心血管疾病。5期就是腎衰竭終末期即尿毒症階段,這裡治療不多說。

防治篇

以上的是腎病發展過程中,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那麼在明確腎功能受損程度及病情活躍嚴重程度後。接下來治療還有哪些要注意?2個問題很容易被忽視。

3. 重視預防急性因素

本來病情得到控制,腎功能下降速度明顯減緩,但半路卻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一些急性因素不僅會造成病情反覆甚至加速了腎功能的衰竭。這是一些患者的真實情況。

腎病雖然是慢性發展的過程,但同樣會發生急性進展,主要與不注意預防急性因素相關,比如突發性感染包括感冒,過度勞累、劇烈運動、高蛋白飲食、腹瀉等失水過多、還有藥物性腎損、熬夜等導致免疫力急劇直下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誘發因素。

防治急性因素,一是防,二是治。一旦發生,及時明確是哪類因素,加以糾正,如感冒後及時服用感冒藥、大量喝水可以緩解,病情穩定後,腎功能損失也可以得到控制。

4. 防治合併症與併發症

我們反覆強調腎病一些併發症不僅對腎功能危害較大,本身也會威脅健康安全如繼發性甲旁亢、血栓與栓塞、心衰等等,都需要及時篩查。一方面做相關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心功能、甲狀腺功能等,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增加針對性預防的藥物,保護心血管健康,把危害降到最低。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不想腎病進展太快,2項指標必須早診斷,是治腎的關鍵
    腎病進展得快慢,主要是看腎功能下降的速度,評估腎功能的好壞,不同階段反應的指標有差異。 腎病早中期典型的包括尿蛋白、尿潛血、紅細胞、白細胞、尿蛋肌酐比等等,以尿液檢查相關指標為主。
  • 擔心腎病太快腎衰竭?醫生:4個標準自測,佔1個腎功能仍達標
    其實不只一位病友問過類似的問題。答案是有可能。尿蛋白2+說明腎臟有了損害,但不能明確腎功能受損是否嚴重,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尿蛋白定量,如果超標可以確定腎病問題,尿蛋白尚不嚴重,早期可以治好。相反如果尿蛋白長期得不到根本控制,繼續影響腎功能,發展到腎衰竭或尿毒症可能也不小。
  • 腎病不想尿毒症,必須要盯住3項關鍵指標,腎功能或可安然無恙
    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慢性腎臟病多久會到尿毒症?說實話,腎臟病並不是一個進展特別迅速的慢性病,相比於一些嚴重的慢性病尤其是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功能的進展速度並不是很快,尤其對一些不很嚴重類型的腎病,病情是容易控制的。
  • 糖尿病腎病進展迅速,如何阻攔尿毒症?穩住這2點,還有機會
    為什麼我們說糖尿病腎病進展速度非常快,堪稱尿毒症的「禍首」? 多數原發性腎病,早期就已經出現了輕微的尿蛋白和尿潛血,當肌酐升高後基本到了3期,也就是腎功能不全階段。而糖尿病腎病剛剛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到3期了,肌酐升高後基本為腎衰竭階段了。
  • 腎病管控好這3大指標,遠比降肌酐重要!尿毒症風險明顯下降
    腎病發展到早中期,需要注意的控制的主要是原發病、尿蛋白、高血壓、血肌酐等這些方面,及時糾正誘發因素及影響腎功能進展的症狀,基本上可以控制病情的穩定。
  • 要想有好的結局,腎病患者用藥必須守住這5條底線!
    如膜性腎病等原發性腎病症候群可以完全治癒,如狼瘡性腎炎可經治療後緩解、如慢性腎功能不全經治療後病情長期穩定與好轉等等,結局都很好或不算差;如膜性腎病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到位引發血栓與栓塞併發症導致肺梗塞與腦血管意外、如慢性腎功能不全治療效果差也未科學管理導致其進展為尿毒症而需依賴透析治療等等,結局很差或後果嚴重。怎樣才能保住咱們腎病患者的結局好,至少不能太差?
  • 兩大指標幫你監測腎功能進展情況,預防尿毒症
    由於腎病具有易反覆的特點,因此,即使治療好轉出院,也不並意味著治療結束,腎友還要堅持進行複查。但有些腎友由於工作或生活上的一些原因,沒時間進行複查,但是又害怕病情復發了,導致腎功能進展,那回家後如何了解腎功能變化?
  • 雖然此時腎功能正常,但是這5種腎病仍難避免尿毒症及預後很差!
    筆者今天著重說的是那些過分樂觀的腎病朋友,每次做化驗檢查時都顯示腎功能是完全正常的,從而會認為不用擔心自己所患腎病將會不好,醫生說的腎衰竭與尿毒症都是在嚇唬人,都與自己無關。果真如腎病患者認為的那樣嗎?當然不是。如下這五種腎病,雖然此時腎功能完全正常,但是其預後仍然很差並很難避免進展為尿毒症。
  • 腎病想尿蛋白降得快,4點秘訣收好,是避開腎衰竭的關鍵
    降蛋白必須要掌握四點,才能保持長久的穩定,而不是只追求一時的下降。第一點:先明確診斷病理類型腎病病理類型較多,且大部分腎病都要尿蛋白的症狀,那麼要想更詳細的針對性治療,明確診斷病理就更有益處。目前診斷病理的方法主要是腎穿刺。
  • 專家:不想腎病持續進展,做到3少3多4不
    其實對於腎病,很多人都有誤解,並不是任何腎病都會導致腎衰、尿毒症,而且如果腎病控制良好,即使長期帶病也不會走進尿毒症階段,據了解我國每10個人就有1人有腎病,但院內腎病的死亡率只有1.8%,只佔很小的比例,所以只要控制好身體指標比如尿蛋白、血壓、血脂等,尤其是尿蛋白指標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一般來說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低於0.5g,對腎功能的影響就已經很小了
  • 狼瘡腎病一般多久能治好
    腎病是很「難纏」的病,雖然這一刻治好了,但不知道什麼就又復發了,有要重新開始治療,似乎不可能完全治。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腎病種類很多,每種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病,病情進展程度不同,能治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 哪個醫院治療腎病好?尿蛋白3+腎病嚴重嗎?
    尿液檢查是判斷慢性腎病常見的一項檢查。不少患者初次檢查,大多是在發現尿液異常後,經過進一步做相關腎臟檢查,從而確診慢性腎病。 尿常規檢查中有一項指標是判斷腎功能是否受損的重要依據,即尿蛋白的情況。
  • 腎病多久之後,才會進展為尿毒症?
    有的腎友發現腎病後,幾周或幾個月就進展到尿毒症了,實際上沒那麼快,在發現腎病之前,病情已經悄悄進展了很多年了。 腎活檢、尿蛋白組分、尿蛋白電泳等檢查提示腎臟病理病變中小管間質損傷程度較輕,腎功能正常(血肌酐正常),沒有其它合併症和併發症。 此類發現早的患者,如果接受正規治療,進展到尿毒症一般至少要幾十年,更多的是終生沒有進展到尿毒症。 而發現腎病時腎功能已經受損(血肌酐升高)的患者,進展到尿毒症的概率更大。
  • 有蛋白尿水腫,腎功能卻完全正常?治療這類腎病,有2點很關鍵
    腎功能不差不代表不用治!雖然腎臟尚未發展到腎功能不全階段,但已有明顯損傷腎臟的情況,腎臟細胞也出現了而不同程度的損傷包括腎小球、腎小管等等,表明同樣有腎衰竭的風險,必須要重視治療。腎功能沒有明顯損害不代表不用治,如果等血肌酐、尿酸等指標明顯升高後,往往腎功能易出現嚴重損害,治療難度也會增加。處於「黃金階段」,腎病治療仍要注意2點!我們常說腎病2期前即腎功能代償期階段是腎病治療的「黃金時間」,這個階段是腎病轉折點。
  • 北京市腎病好醫院,尿蛋白3個加號能恢復嗎?
    尿蛋白陽性代表腎臟發生了病變,故臨床可依據尿蛋白陽性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當尿中蛋白含量超過0.15g時,說明人體排出尿蛋白量明顯增多,尿常規定性可出現陽性(+)。 如何判斷尿蛋白中的加號?
  • 重大突破:發現抗擊慢性腎病的新藥,可改善腎功能
    慢性腎病(CKD)通常是由患者過度的勞累,不合理的飲食,長期感冒等引起的。慢性腎病是一種治療過程複雜的疾病,而且目前慢性腎病並沒有徹底治癒的方法。只是用過藥物來控制病情,延緩腎臟變壞的時間。
  • 北京腎病專科醫院哪個好?尿蛋白越高越好治?
    事實也是如此,尿蛋白低對腎功能的威脅更小,治療起來難度小。那相反,尿蛋白越高就越難治嗎?先來看看前幾天一位腎病朋友給我發的消息:醫生,我腎穿刺確診膜性腎病,大量蛋白尿12g,經過治療1個月,蛋白尿已經降到了5g多,我覺得不是很理想,為什麼我們那醫生說尿蛋白越高其實好治?還有什麼好方法降蛋白更快嗎?
  • 得了糖尿病,不想被糖尿病腎病「纏上」,身體這4個症狀留心觀察
    當糖尿病者長時間處於高血糖狀態時,就會造成微血管病變,使得腎臟處的血管壓力增高,導致腎臟形態跟結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然後引起糖尿病腎病。3、小腿抽筋患該病者會出現小腿抽筋的症狀,這種症狀主要是因為腎功能下降所導致的。
  • 腎病≠腎虛,腎功能≠性功能
    我國糖尿病發病率接近7%,B肝攜帶者超過7%,這個比率是很高的,但是慢性腎病發病率更高,超過10%,所以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腎。      腎臟大小如拳頭,形狀像蠶豆。人有兩個腎臟(有人天生只有一個腎臟),每側腎臟大約由100萬個腎小球組成,每個腎小球就是一個微型過濾器,100萬個腎小球組成了腎這部精密的過濾器,過濾流經腎臟的血液,過濾出來的就是尿液。
  • 腎功能好不好,3個指標見分曉,4個傷腎習慣,現在改正還不晚
    因而,生活中,大家都很關心自己的腎臟,都想知道自己的腎功能好不好。要知道自己腎功能的好壞,不妨自己先來個初步判斷:腎功能好的人,精神好、腳步輕快、睡眠好、耳聰目明。相反,腎功能差的人,夜尿多,常常頭昏眼花,腰痛腿軟,眼圈發黑,容易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