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醫大強姦殺人案:大數據追兇 28年欠「債」終還清

2020-12-10 中國網

南醫大強姦殺人案1992年案發 一代代民警不放棄破案希望

比對上萬份DNA 案件始末披露 大數據追兇 28年欠「債」終還清

當年案發現場

南京警方當年在報紙上刊登的懸賞消息

「知道為什麼抓你嗎?」

「我作孽了。」

「作了什麼孽?」

「強姦殺人了。」

「在哪裡?」

「在南醫大。」

聽到這裡,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王海榮鬆了鬆手中的槍。

今年2月23日零時左右,「嫌疑人DNA與犯罪現場提取的DNA一致」的消息一出,一場推遲了28年的抓捕行動在夜色裡展開。王海榮一夜沒有睡覺,在23日的早上8點,他帶隊衝入犯罪嫌疑人麻某鋼家中將其抓獲。至此,發生在28年前的南京醫學院(現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告破。

案發

兇手酒後閒逛兩次進入教室

林某的生命永遠地停在了22歲,一個下著雨的春天晚上。

1992年3月24日,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學生林某的屍體在學校一處窨井內被發現,經警方調查,林某是被人用鈍器打傷頭部,遭遇強姦後頭朝下被按入窨井死亡。

在同學口中,林某在校成績很好,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經常自習到深夜。1992年3月20日晚上,去上自習的林某沒有再出現。學校聯繫了林某無錫家中的父母,確認林某沒有回家。一番尋找後,3月24日,在學校一棟教學樓牆邊的窨井內,林某的屍體被找到,在幾米開外的另一處窨井內,民警發現了林某的書包等物品。

「當天下午5點,我趕到案發現場,情況很嚴重,那個場面我一直沒忘。」72歲的俞先海說。他已經退休12年,之前是南京市公安局一名法醫,南京醫科大學是俞先海的母校,這些年每次回到學校他都會被追問這個案子的進展,「我都無言以對,這成了我的一塊心病。」

案發後,俞先海與同事提取了案發現場的生物檢材。雖然局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案件沒有第一時間破獲,但也正是這些提取規範、保存妥善的生物檢材,成為了28年後案子可以一擊即破並成為鐵案的關鍵。

當時,大家並不知道,作案的麻某鋼就住在南醫大校門斜對面不到500米的居民區裡。據麻某鋼交代,因為距離近,他經常在南醫大校園裡散步。案發的3月20日晚上,他在家裡喝了點酒,大約10點多鐘,天有些下雨,麻某鋼穿著雨靴,去南醫大校園裡閒逛,看到了正在教學樓一層一間教室裡獨自自習的林某。

那段時間,麻某鋼和朋友聊天時談到「在大學裡找個女朋友很有面子」的話題,他很感興趣。在看到林某後,麻某鋼走進去先是和林某搭訕,言語調戲了幾句。「我說帶她出去玩玩,她不同意,說是要叫校衛。」麻某鋼在審訊時交代。

被拒絕後,麻某鋼走出教室。在附近撿了一根自來水管,重新回到教室。這次,他不顧林某反抗,用自來水管擊打林某頭部,把已經喪失反抗能力的林某拉到教學樓外一個角落實施了強姦,期間幾次擊打林某頭部。

之後,麻某鋼將林某按進窨井裡,又將她的隨身物品全部扔在不遠處另外一個窨井中。

此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校衛人員開始巡邏。在事發教學樓一側的洗手間內,校衛遇到了形跡可疑的麻某鋼,剛盤問了兩句,麻某鋼突然往外跑,翻牆跨出了校園。

1992年案發後,因為是在大學校園發生的惡性案件,影響非常大。南京市公安局十分重視,調集了大量民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調查。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委宋敏在刑警支隊工作了36年。他介紹,當時,公安部、省廳多位專家來到現場協助勘查。同時,根據唯一見到犯罪嫌疑人的兩名校衛隊員的描述,南京警方前後組織民警、美術院校教授,還請了公安系統模擬畫像專家繪出了嫌犯的模擬畫像。

在調查沒有進展的情況下,警方開始動員群眾,向社會公布案情、嫌疑人特徵以及模擬畫像,在當時的條件下重金懸賞1萬元徵集線索。「我們在各大報紙上發公告,在馬路上張貼告示,但都沒有獲得有效線索。」

追兇

警方進行上萬份DNA數據比對

「90年代技術水平有限,只能檢測出犯罪嫌疑人血型。」宋敏說:「後來,公安部有了DNA實驗室,我們每次排查到可疑人員,就採樣後連夜去北京到公安部送檢,直到1998年南京市局建立了DNA實驗室,我們逐漸開始自己檢測。」

「近些年,DNA大資料庫逐漸完善,我們比對了上萬份數據,還是沒有結果。」宋敏說:「壓力很大,一代又一代的民警,都在說這個事情,是我們欠的債,必須要還。」

案發後,林某的父母每年3月20日左右都會從無錫趕到南京,前往學校案發地祭奠林某,再去南京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詢問進展,每次公安局都會安排人接待林某的父母,向他們介紹調查進展情況。

來詢問的人從林某的父母,逐漸變成了林某母親一人。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了案件破獲後林某母親寫給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感謝信,信裡寫著:「得知消息後,折磨我28年壓在我心中的一塊沉重大石頭落地,但心中仍舊不能平靜,因為她的爸爸、奶奶,沒有等到這一天。」

原來,林某從小和奶奶一起長大,與奶奶非常親近。林某死後家人一開始瞞著奶奶,但時間久了還是被奶奶知道,老人很快病倒,並於1997年離世。林某的爸爸在林某被害後,抑鬱成疾確診癌症,於1999年去世。

轉折

發現與嫌疑人相似生物檢材數據

「我在分局時的『債』,在市局還了。」現任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黨委副書記、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刑科所)所長黃偉說,該案的突破性轉折點就發生在刑科所實驗室裡。

案發第二年,黃偉調往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警大隊成為一名刑警。鼓樓區就是南醫大強姦殺人案發案所在區,黃偉後來出任鼓樓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當時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案子的責任人。」林某的母親來南京詢問辦案進展的時候,黃偉接待過幾次。「她母親就一個訴求,希望我們儘快破案。」

2018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再次成立該案偵破工作領導小組,抽調民警成立工作專班,固定人員、固定場地、集中辦公,還召集了過去歷屆專案組的老同志重新回顧梳理當年偵查情況。專案組將該案所有檔案、資料共121卷重新調集,分工閱卷、逐一梳理,期間前往安徽、浙江、江西、山東、四川等10多個省份調查。

突破性的轉折點出現在2020年2月19日下午。當時,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科所DNA室主任馮燕又一次把嫌犯的DNA信息輸入資料庫進行比對。近年來,在公安部部署下,全國公安系統DNA資料庫不斷升級、數據不斷完善,每隔一段時間,馮燕就會把命案積案的數據輸入資料庫進行比對,「看看有沒有新數據入庫,能不能比對上。」

突然,馮燕看到,電腦上顯示出一組數據與犯罪嫌疑人的生物檢材數據極為相似,二人或為近親。

「當時非常激動,這意味著我們距離犯罪嫌疑人非常近了。」馮燕說:「我雖然1994年才入警,但從入警開始,每年開會領導都會反覆強調這個案子,說是我們欠的債,我知道這個案子的破獲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冷靜了一下,馮燕給自己的直接領導黃偉打了電話。正在南京市江北新區分局開會的黃偉聽到後立刻出發趕回刑科所。「他會都不開了,讓我們大家都不要走,等他回來。」馮燕說。

抓捕

「28年的工作終於有了結果」

從馮燕初步比中嫌犯線索的2月19日16時,到2月23日早上8點麻某鋼被抓獲,對於南京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來說,是驚心動魄的88個小時。

2月19日晚,專案組成員連夜開展核查工作,圍繞DNA比中的線索,結合年齡、籍貫等信息進行排查,篩查出符合條件的人員。

2月22日中午,相關生物樣本送到了刑警支隊刑科所DNA室警務技術一級主管王旻東的案頭。正值禮拜六,一接到樣本,王旻東就在實驗室開始逐一檢測比對。23日零點左右,一條比對結果彈出,王旻東深吸一口氣,比對信息顯示,麻某鋼DNA與犯罪現場提取的DNA一致。

王旻東很激動,但隨即冷靜下來。凌晨時分,1500平方米的實驗室,只有他一個人,王旻東在座位上坐了一會兒,又站起來在空曠的實驗室走了幾步。

「我必須冷靜,這個不能出錯,我知道這個案子有多重要,這麼多年這麼多人為了這個案子做了這麼多工作,我一個電話匯報出去,影響會非常大。」他重新坐回電腦前,重新梳理了一遍流程和數據,幾經確認無誤後,他拿起了電話:「比中了,就是他。」

2月23日,一場推遲了28年的抓捕行動展開。早上8點,警察敲開麻某鋼家的門,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王海榮握著槍帶隊衝進去,將正躺在床上睡覺的麻某鋼抓獲。

「28年的工作,終於有了結果。」王海榮說。

兇手

「我再也沒敢去過南醫大」

在審訊中,麻某鋼說,自己一直覺得會有這麼一天,但也一直心懷僥倖,「現在這樣,算是解脫了。」

麻某鋼初中沒畢業就沒有再上學了。他回憶說,小時候父親長期不在家,對自己管得比較少,但因為父親作風強硬,如果發現麻某鋼做了什麼錯事,也會體罰。「挨打了我就跑出去,過幾天再回家。」

刑警支隊辦案指導大隊中隊長索皓參與了對麻某鋼的審訊。麻某鋼說,剛作案的那幾年,他每天在家裡不怎麼出門,當時他在南京一家汽車修理廠上班,也不怎麼去上班,怕被人發現,更不敢看新聞,聽周圍人說到過這個案子,知道影響挺大的,警察的調查力度也很大。

麻某鋼後來在一家國企工作,是車隊司機,一直到被警方抓獲。麻某鋼說,他很少與人衝突,「不敢衝突,怕被警察找上門。」

近幾年,公安部大力部署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命案積案被攻破的報導越來越多。麻某鋼說,自己每次看到這類的新聞都直接跳過,不多看一眼,看電視的時候就馬上換臺。

「我再也沒去過南醫大,28年,再也沒敢去過。」麻某鋼說。

10月14日,南京市中級法院依法對麻某鋼故意殺人、強姦案做出一審判決,認定麻某鋼犯故意殺人罪、強姦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本版文/本報記者 高語陽 統籌/劉曉雪

發布

今年以來全國偵破20年以上積案2476起

12月9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的主要情況。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通報,由於受當年偵查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多年以來全國仍有一部分命案積案沒有偵破,其中案發10年以上的案件超過95%。「這每一起案件的背後,都是受害人親屬難以釋懷的創傷,也留下了幾代刑偵人深深的遺憾。」

今年年初,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最大限度偵破一批命案積案。

截至12月8日,公安機關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其中,共偵破20年以上的積案2476起,佔46.8%,10年至20年的積案2269起,佔42.9%,案發時間最長達42年。

同時,公安機關破獲一大批久偵未破的大案要案,包括江蘇南京「1992.3.24」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福建三明「1995.7.6」殺害「全國文物安全衛士」、博物館副館長廖國華案、遼寧瀋陽「2003.4.30」持槍搶劫殺人案、浙江寧波「2001.3.28」搶劫殺害計程車司機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

此外,各地公安機關共抓獲命案在逃人員4601名,其中潛逃20年以上的1779名,潛逃10年至20年的2203名,潛逃時間最長達38年。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公安機關將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充分應用到偵查破案中,實現了傳統技術的新應用和現代科技的再拓展。攻堅行動中運用新技術手段破獲的案件達到全部破案數的70%,充分帶動促進了新技術手段的建設應用,有力提升了公安機關的整體打擊能力。

相關焦點

  • 大數據追兇 28年欠「債」終還清
    至此,發生在28年前的南京醫學院(現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告破。案發兇手酒後閒逛兩次進入教室林某的生命永遠地停在了22歲,一個下著雨的春天晚上。1992年3月24日,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學生林某的屍體在學校一處窨井內被發現,經警方調查,林某是被人用鈍器打傷頭部,遭遇強姦後頭朝下被按入窨井死亡。
  • 南京警方28年追兇鎖定命案嫌犯:欠了28年的債終於還了
    「強姦殺人了。」「在哪裡?」「在南醫大。」聽到這裡,王海榮鬆了鬆手中的槍。「欠了28年的債終於還了。」從28年前一名普通刑警,到今天已經是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的王海榮後來對記者說。至此,2020年2月23日,發生在28年前的南京醫學院(現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告破。1992年3月24日,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學生林某的屍體在學校一處窨井內被發現,經警方調查,林某是被人用鈍器打傷頭部,遭遇強姦後頭朝下被按入窨井死亡。案發:兇手酒後閒逛兩次進入教室林某的生命永遠的停在了22歲,一個下著雨的春天晚上。
  • B型血、一張畫像、膠鞋鞋印:南醫大強姦殺人案追兇28年
    那名不幸的女孩林某,是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年級學生,時年23歲。28年前的那一晚,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生命戛然而止,另一個惶惶不可終日。  「找個小潘西,溼搭溼搭」  「感情的漩渦很深。」看守所裡,麻某鋼這樣說道。
  • 南醫大:林同學被害案嫌犯被抓 全體師生終得慰藉
    (原標題:南醫大:林姓同學被害案嫌疑人被抓獲,全體師生員工終得慰藉)
  • 28年後,南醫大殺人案告破:受追訴時效限制嗎?
    根據揚子晚報當年的報導,那是個雨夜,林某被強姦之後殺害,然後藏屍。4日後,其屍體被找到,警方於當日立案。但由於當時破案條件不足,長期以來兇手一直未能明確。而今,在南京警方的鍥而不捨下,該案終得告破。法律問題本案時隔28年才得以告破,而根據我國《刑法》第87條關於刑事案件追訴時效的規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 「南醫大強姦殺人案」:28年裡,離殺人兇手最近的那一次
    點上一支煙,用力嘬了一口,尼古丁讓他鎮定了一些:事情鬧大了,出人命了!四天後,當學校保衛隊員撬開窨井蓋的時候,一眼看到女孩身軀倒蜷在陰冷的井下。(南京警方供圖)這就是90年代轟動全國的「南醫大女生遇害案」。
  • 遲到28年的審判!南醫大女生被殺案今日開審,全程回顧案情始末
    全體師生員工終得慰藉,正義永遠不會缺席!這是今天南京醫科大學在中午12點發布的聲明,這份聲明他們憋了整整28年!9月16日,南醫大女生被殺案在南京中院開始審判,犯罪嫌疑人麻繼鋼被被控強姦、故意殺人兩項罪名。
  • 從「南醫大強姦殺人案」看刑事追訴時效的審查認定
    從「南醫大強姦殺人案」看刑事追訴時效的審查認定梅貴友(貴州省畢節市人民檢察院 )來源:刑事實務公號一、案情回顧2020年2月23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通報,1992年3月24日,原南京醫學院發生的一起殘忍殺害女學生林某案。因破案條件不足,歷時28年,兇手沒有明確。
  • 28年裡,離殺人兇手最近的那一次【「南醫大強姦殺人案」】
    那名不幸的女孩林某,是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年級學生,時年23歲。28年前的那一晚,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生命戛然而止,另一個惶惶不可終日。 「找個小潘西,溼搭溼搭」 「感情的漩渦很深。」看守所裡,麻某鋼這樣說道。
  • 28年追兇路「南醫大女生被殺案」細節披露
    截至12月8日各地公安機關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南京「1992.3.24」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1992年3月20日,南京醫學院大學生22歲的林某在校園內被人強姦殺害,這起案件在當時轟動南京城,警方全力開展偵查追捕,卻始終懸而未決,這起案件成為命案積案,也成為了壓在南京警方心頭的一塊石頭。
  • 緝兇28年,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偵破始末
    以往每年的3月24日,林母都會趕赴南京,在這女兒被發現遇害的日子當面向警方詢問辦案進展,林母這一舉動堅持了28年。與之並行的,南京警方關於案件的專案組也持續運轉了28年,一批人離開,就會有另一批人補充進來。終於,2020年2月23日,備受矚目的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嫌犯麻某鋼被抓獲歸案。10月14日,麻某鋼因犯故意殺人罪、強姦罪,一審被判處死刑。
  • 女大學生慘遭強姦殺害,警方持續追兇28年【「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
    那名不幸的女孩林某,是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年級學生,時年23歲。28年前的那一晚,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生命戛然而止,另一個惶惶不可終日。「找個小潘西,溼搭溼搭」「感情的漩渦很深。」看守所裡,麻某鋼這樣說道。
  • 28年追兇路!「南醫大女生被殺案」細節披露【津門政法快報 2020.12...
    封面新聞【28年追兇路!「南醫大女生被殺案」細節披露】南京醫學院22歲大學生林某在校園內被人強姦殺害今年2月底犯罪嫌疑人麻繼鋼落網28年後破案懲兇今年2月19日16時左右,南京市公安局刑科所馮燕,將嫌疑人DNA數據輸入資料庫進行比對,顯示匹配到一份數據,且相似度極高。2月20日,南京警方對全市梳理出的93名人員開展專門研判,發現符合年齡特徵的人員20人,逐一開展調查核查。 2月22日晚12時許,發現麻繼鋼正是警方尋找的嫌疑人,即「1992.3.24」強姦殺人案犯罪嫌疑人。
  • 追兇28載!南京警方披露南醫大女生姦殺案細節:精液中DNA是關鍵
    28年煎熬的等待28年前,南京市公安局民警葉寧曾寫了一篇文章《難以釋懷》,寫出了案件發生後的二十年裡一個家庭的痛苦。這篇文章寫道:案發後,料理完死者的後世,死者的父母難以接受,但卻只能帶著莫大的傷痛回家去。
  • 28年前「南醫大強姦殺人案」細節披露:鋼管、窨井、去而復返……
    那名不幸的女孩林某,是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年級學生,時年23歲。28年前的那一晚,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生命戛然而止,另一個惶惶不可終日。「找個小潘西,溼搭溼搭」「感情的漩渦很深。」看守所裡,麻某鋼這樣說道。
  • 28年裡,離殺人兇手最近的那一次「「南醫大強姦殺人案」」
    那名不幸的女孩林某,是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年級學生,時年23歲。28年前的那一晚,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生命戛然而止,另一個惶惶不可終日。「找個小潘西,溼搭溼搭」「感情的漩渦很深。」看守所裡,麻某鋼這樣說道。
  •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還原「南醫大強姦殺人案」始末
    那名不幸的女孩林某,是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年級學生,時年23歲。28年前的那一晚,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生命戛然而止,另一個惶惶不可終日。「找個小潘西,溼搭溼搭」「感情的漩渦很深。」看守所裡,麻某鋼這樣說道。
  • 28年前南醫大女生被殺案案情披露
    1992年,南京醫學院一位年僅22歲的大學生小林,在校園內被人強姦殺害。直到28年後,犯罪嫌疑人終於落網。隨著案件的偵破,更多細節漸漸浮出水面。 這個被警察擒獲的麻繼鋼,就是28年前強姦殺害大學生小林的真兇。
  • 沉寂28年的「南醫大女生被殺案」一審宣判,判處麻繼剛死刑
    沉寂28年,南醫大殺人案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判處被告人麻繼鋼死刑。1992年3月20日,在南京市漢中路140號的原南京醫學院,被告人麻繼剛發現受害人林某在教室裡自學,於是通過威脅強行與林某在教學樓露臺發生性關係。
  • 「南醫大殺人案」的兇手這樣說到
    這就是90年代轟動全國的「南醫大強姦殺人案28年前,也就是1992年3月20日那天,外面下著雨,南京醫科大學一間自習室裡,一位大四的女孩,像往常一樣,正在努力學習,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的她,奮力追逐著自己的醫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