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東北名菜「醬大骨」的做法,做醬大骨,最好是選用要兩頭大,中間小的那種大棒骨,不要兩邊是扁扁的,那樣的沒骨髓。家常製作,如果時間比較充裕的話,可以採用長時間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時的焯水,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果採用焯水的辦法,因原料較大、較多,需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淨,這樣容易造成肉味的損失。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做法,喜歡的朋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香料用開水泡一下除去異味,瀝乾水分。
將豬棒骨,雞架子焯好水後用冷水衝涼。放入大桶中熬出高湯。
我們先熬一些糖色,給豬棒骨上色,鍋內燒油,開小火涼油倒入白糖5克,快速攪動隨著溫度的升高,白糖會慢慢融化變成焦黃色,這個時候最好是關掉火,繼續快速攪動,溫度過高糖色會熬老發苦,熬至糖色變成深紅色。
把熬好的糖色倒入另一個大桶中,
起鍋燒油,放大蔥,生薑炒香,倒入大骨桶中,加高湯沒過大骨,瀝乾水分的香料用香料包裝起來放入桶中,放鹽,花雕酒,雞精,味精,紅曲米水(上色用,顏色更紅亮)調味。
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兩個小時,至大骨軟爛,湯汁濃稠,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