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林寶珍 通訊員 傅伊
作為福州地區第一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何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作共建?華山醫院將輸出哪些優質資源到濱海院區?醫院正式開診後,華山醫院將有哪些高級專家團隊來福建開展診療工作?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籌建辦副主任顧宇翔作出回應。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顧宇翔教授(左一)與福建醫大附一醫院林章雅書記(右二)、康德智院長(左二)、程波副院長(右一)在濱海院區調研(資料圖)
關於合作共建——既有政府引導的層面
又有深厚的故鄉感情
為什麼是華山醫院與附一醫院合作共建?關於這個問題,顧宇翔教授用"既有政府引導的層面,又有深厚的故鄉感情"來總結。他介紹,華山醫院福建醫院是國務院統一部署的首批11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一,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華山醫院作為國家醫學中心,參與濱海院區建設也是區域化服務的職責所在。
其次,華山醫院與附一醫院合作源遠流長,每年一次的由兩院共同舉辦的"華福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了20多期,覆蓋30多個臨床科室,"兩院協作基礎非常好"。
"第三個原因,則是濃濃的故鄉感情。"顧宇翔介紹,華山醫院有不少福建籍專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國著名神經外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山醫院神經外科老主任周良輔,周院士是福建籍專家,"華福論壇"也正是在他的牽線搭橋下舉辦的。2017年6月,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戶附一醫院。
顧宇翔還表示,濱海院區正式開診後,華山醫院的專家團隊將根據學科特點以多種形式入駐,部分專家將長期入駐,也就是"一直守在濱海院區",部分專家定期來診。"目前人員安排還在醞釀中。據我所知,福建籍專家積極性很高,大家都希望多為家鄉人民服務。"
關於學科群建設——頭大 皮厚 手長 抗感染能力強
輸出最優質資源打造三大學科群
據介紹,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創建於1907年,前身為"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暨醫學堂",由中國紅十字會發起人沈敦和先生負責籌資建造。百年華山,如今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1個,是中國最著名、最具國際化特徵的醫教研中心之一。
用一種非常形象的比喻可以概括華山醫院的醫療特色,那就是"頭大""皮厚""手長""抗感染力強",分別對應的是華山醫院的神經內外科、皮膚科、骨科和手外科、感染科,這些專科的綜合實力在全國位居前列。
"頭大"是指華山醫院的神經內、外科。神經內科是華山醫院特色學科之一,由著名神經病學專家張源昌教授創立。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神經外科之一,由周良輔院士領銜,在國內素有"北天壇南華山"的美譽。
"皮厚"指的是華山醫院的皮膚科。該院皮膚科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皮膚性病學科之一,被譽為我國皮膚科醫師成長的搖籃,皮膚科的業務量全球最大。
"手長"是華山醫院的手外科和骨科方面,在顧玉東院士的帶領下,手外科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位。
"感染科一直是華山醫院的一張王牌,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張文宏主任已經被大家熟知,他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濱海院區感染樓的建設,他和團隊也深入參與。"顧宇翔教授表示,華山醫院拿出拳頭產品,輸出最優質的資源,與附一醫院在濱海院區重點建設神經醫學、骨科學和感染病學三大學科群,並以此為抓手,引領醫院整體水平,特別是疑難危重症診治能力的快速提升。
關於現代醫院管理——5G 大數據 人工智慧時代
信息化建設大大縮短空間距離
據介紹,濱海院區由華山、附一兩院合作共建。今後華山醫院如何克服空間距離,有效管理、運營濱海院區呢?
對此,顧宇翔教授表示,現代化管理依靠精準數據,而5G、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以及對信息和數據的準確獲取,能大大縮短空間距離,使得包括醫療流程、院感防控在內的各項決策能夠迅速實現到位。
"今後濱海院區的管理既有華山醫院經驗的落地,更要因地制宜。"顧教授表示,濱海院區全部建成以後,規模比華山醫院在上海的各個院區加起來還大,"這是令人振奮的!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因此,華山醫院拿出拳頭產品,與附一優勢互補,讓整個學科有長足的發展。"同時,他還表示,附一醫院也有許多先進的經驗值得華山學習,今後兩院將共同進步。
據介紹,濱海院區將於今年底開診,目前一期建設已進入內部裝修,二期規劃也即將出臺。在前期建設中,華山、附一兩院線上、線下密切溝通,在二期的感染樓設置與規劃方面,華山醫院更是早早介入,提供了大量寶貴建議。
本期人物:(閩籍院士周良輔)
周良輔,中國工程院院士、神經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上海神經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和上海神經外科急救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和上海中華神經外科學會榮譽主任委員、世界神經外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血管病變、顱腦外傷、先天或後天畸形等診治。已培養博士生和博士後35人,碩士生40人。發表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400餘篇,SCI收錄200餘篇,主編專著7本。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5次,省部級一等獎4次,1988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曾擔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被世界神經外科聯盟官方雜誌選為2011年度人物。2015年獲世界神經外科聯盟終生榮譽獎章和獎狀。
【來源:海峽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