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風靡全球,中國站在風口浪尖。2016年9月,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增補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2017年,文化部發布《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持發展體育競賽表演、電子競技等新業態;2019年4月,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的《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電子競技被列入進02大類體育競技表演活動;2019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3個新職業,其中包含「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
截至2019年6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66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在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劉昌亞司長介紹,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為3833萬人。據統計,75%以上的中國高校大學生會關注電競動態和內容。大學生是電競產業的主要參與群體,電競產業屬於朝陽產業。
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國家關工委電競科技運動項目聯合管理委員會、工信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電子競技工作委員會的關心下,由中體聯盟(廣州)體育管理中心發起倡議,聯合北京華嘉電競學院、江蘇樂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歐源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馨奕諮詢管理中心、北京五彩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創前沿體育科技交流中心等機構共同發起的「全國電競產業管理創新聯盟」今天與第17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同期正式成立,該聯盟主管單位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體育產業管理委員會。
聯盟倡導「廣義電子競技運動」推動,聯盟的宗旨是「一個指導+兩個體系+兩個認證」。整合管理電競上下遊行業,指導電競產業有序、良性發展;不斷完善我國電子競技產業教培體系;深化開展廣義電子競技運動賽事體系;進行賽事認證、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推動我國電競行業整體水準的快速、高效、有序發展,通過結合新數字體育科技推廣廣義電子競技運動並實現全民健身之目標。
聯盟將助推國際奧委會為電競進入夏季奧運會表演項目做出努力,同時開展電子競技產業發展的研究、規劃和標準制定;電子競技選手、經理人的職業教育培訓及考試頒證;國際、國內電子競技賽事的批准設立、主辦和授權;各級電競場館、電競俱樂部、電子產業園和數字體育小鎮的規劃建設;各級電競場館、電子產業園和數字體育小鎮的規劃建設、產業植入、運營管理和商業開發。
聯盟成立的目的及意義:
一、整合各方資源,促進行業交流,打造行業標杆平臺。
聯盟將積極整合主管單位、各級政府、全國各大高校、電競俱樂部、媒體、電競訓練基地、電競小鎮、網吧、商超、健身房等資源,凝聚各方力量為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我們將充分發揮聯盟的「凝聚優勢」、「榜樣力量」、「新鮮活力」,在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監督下,致力於將聯盟打造成電子競技行業的「宣傳媒介」、「交流與合作平臺」、「職業認證與發展通道」、「賽事認證平臺」、「專業選手證」,積極為國家及地方政府政策服務,為電競從業者服務,為社會機構企事業單位服務。
二、協助主管單位及各方政府,將政策有效落地,推動行業發展。
種種數據表明,電競行業的產值在逐年攀升,電競產業是帶動經濟發展的又一強大動力,國家及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電競產業的發展,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國務院等國家部委已相繼出臺各項政策文件,鼓勵發展電競產業。北京、上海、海南、西安、成都、廣州等各級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制定出電競產業的相關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和鼓勵電競產業的發展。聯盟將積極配合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落實相應政策及標準,更有效的鼓勵電競產業的發展。
三、完善教培體系,確保人才梯隊建設,提升從業者整體素質。
隨著電競產業的蓬勃發展,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快速爆發,但專業的對口人才非常稀缺,社會型的教培機制也處於萌芽期,稀缺又無序,聯盟將針對師資、營銷、職業、專業等四大方向,數十個行業緊缺型人才,對其進行專業技能、職業發展、電競價值觀、電競心理學等方面進行全面培訓,提升從業者的綜合素質,並建立電競產業人才庫,為電競產業不斷培養和輸送優質人才。同時聯盟還將從賽事認證、從業人員認證和行業標準等方面,嚴格規範電競產業,杜絕亂象,使我國電競產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