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哭爹喊娘求娃讀書?相比歐美兒童,你家孩子的閱讀量夠嗎

2020-12-14 捲兒媽教子手記

美國對抗疫情不力,但教育系統真是槓槓的。

前幾天,看到消息,因為疫情持續,孩子們借書不方便,一些公共圖書館居然進小區擺起了地攤!

你沒時間選書?不是問題,圖書館工作人員都幫你打好包了,「孩子包」裡有5本,「大人包」裡有3本,走過路過,拎包就走便是……有沒有哭爹喊娘求娃讀書的感覺?

為了讓民眾多讀書,美國教育系統什麼招都用過。

二戰期間,他們曾把圖書送往戰場,甚至提出「圖書是戰爭武器」的口號,使圖書與槍炮等戰備物資位居同等地位。據統計,二戰期間,有超過1億冊的圖書被送往前線。

2002年,美國還專門為兒童閱讀立法,就是著名的《不讓一個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簡稱 NCLB),其中有針對學前教育的「閱讀優先項目」,創設一套綜合性的、州政府範圍內的閱讀計劃,以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從小讀書。

美國從小學起就有閱讀課,而且每天回家都有雷打不動的閱讀作業。根據美國的教育機構調查,有71%的美國家長將「閱讀能力」作為「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即便是學前教育階段,老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中,也會要求學生在每晚睡前,閱讀10~15分鐘,並且,還需要將閱讀的書目寫在每月的Reading Logs上。月終時,要交給老師評論。

有這種全民閱讀的氛圍,美國家長一般從孩子剛出生時就堅持每天為孩子讀書,好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很多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讀完了1000本書。

一個帶孩子讀完1000本書的家庭

這樣的家庭有很多,他們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加入各大圖書館的讀書活動,定期打卡,展示孩子的階段性成果。

一個生活在美國的朋友經常會在朋友圈打卡她家孩子的閱讀情況,我就好奇,問她家孩子是怎麼做到每天堅持閱讀的?

朋友笑著說:「因為這是老師的任務。」

然後,她又補充說:「別誤會哈,我不是抱怨。我真的很好奇20分鐘可能會對孩子的閱讀能力產生什麼影響。老實說,我認為20分鐘不足以改變現狀。但我女兒的老師發誓,並給我發來一張圖表。」

每天閱讀20分鐘、5分鐘和1分鐘的差別

A同學每天閱讀20分鐘,一學年讀3600分鐘,共18000000個詞語。B同學每天閱讀5分鐘,一學年讀900分鐘,共282000個詞語。C同學每天讀1分鐘,一學年讀180分鐘,共8000詞語。6年級結束時分別讀了60天,12天和3天。

朋友說,看完這張表,當時她腦袋裡「嗡」的震了一下。

然後,她欣喜若狂地列印出來,跟女兒一起把它貼在冰箱上。從此雷打不動,堅持每天陪孩子閱讀,並乖乖聽老師的話,記錄孩子的閱讀情況……

看到這裡,有朋友估計會忍不住感慨:

人家有全民閱讀的氛圍,有閱讀課的硬性要求,而我們國內孩子的閱讀,還得靠家長自雞。

沒錯,哪一個閱讀量驚人的牛娃背後,不站著一個每天陪娃讀書講故事堅持不懈的老母親?

這一點歐美家長也不例外。

不過,他們跟我們一樣,也不太一樣。

西方人育兒很隨性,不過在親子閱讀上,他們卻有著宗教儀式般的虔誠,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幾乎每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美劇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溫馨畫面。

只不過,與國內不同的是,他們開始得比較早,而且是以睡前故事這種溫暖有愛的模式開始的,孩子更容易將讀書與美好的事情建立連接。讀書習慣養成之後,孩子也更容易自動自發地去讀書。

相較之下,我們身邊那些不愛讀書的孩子,往往就缺少了早期興趣培養這個環節。

這類孩子,往往是學齡前沒有培養起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上學後,直接進入看教科書、寫作業模式,孩子是在父母推動下讀書的,孩子沒有自主性,也很難提起興趣。

所以,我一直覺得,孩子愛不愛讀書,問題主要出在最初的閱讀體驗上。

猶太人最開始給孩子讀書會在書頁上塗上蜂蜜,就是為了讓孩子一接觸書,就嘗到「甜頭」。

早期閱讀,父母能溫柔鋪墊,培養好興趣,孩子上學後自主閱讀,才能厚積薄發,後勁十足。

閱讀是回報率最高的雞娃模式,拼的是家長的遠見和堅持。家長越早重視,孩子越早受益。

如果你打算在6歲之前培養起孩子閱讀的習慣,這套《寶寶第一套睡前故事》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是一套關於愛與被愛的繪本,溫暖、智慧又充滿童趣,非常適合在睡前與0~6歲孩子共讀。

作者是瑞典繪本女王,作品享譽世界

這套書的作者是享譽世界的瑞典繪本女王——艾莎·貝斯蔻。她的作品火遍全球,在歐洲各國,幾乎每個孩子都聽著她的故事長大。

為表彰貝斯蔻對世界繪本的偉大貢獻,瑞典曾設立著名的「艾莎·貝斯蔻獎」(Elsa Beskow-plaketten)。

另外,這套書還請到了諾獎翻譯獎得主陳安娜(2012年諾獎得主莫言作品的瑞典文譯者)、萬之來做審校,品質讓人放心。

成功修復原著中508張彩色插畫,讓孩子感知每一處愛的細節

插畫是繪本的靈魂。為了讓孩子通過插畫感知每一處愛的細節,創作團隊不惜血本,歷時500多天,成功修復508張原著插畫。

這套書中的插圖,無論是配色,還是畫面、文字都特別舒服

貝斯蔻有6個孩子,她深諳孩子們親近自然的特點,作品常常會突出自然元素,以輕柔明亮的色調,為孩子們營造出歡樂、溫馨、有愛的童話世界。

基本是閉著眼睛翻,本本都好看。

21本書,每晚睡前讀一本,21天養成愛讀書+規律作息的好習慣

心理學研究發現,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這套繪本正好21本,每天一本,21天幫孩子養成睡前閱讀+規律入睡的好習慣。

這套書還附贈「21天習慣養成」獎勵貼紙,孩子讀完一本書,獎勵他一枚「獎章」,孩子成就感滿滿,會很樂意一本接一本讀下去。

正因為經典,瑞典駐華大使宋蓮親筆作序推薦,童話大王鄭淵潔、《神奇校車》出版人顏小鸝等大咖也紛紛推薦。

這套書共4輯21本,誠摯推薦給你和0~6歲的孩子共讀。

原價496,團購優惠價只要218(不到五折哦)。21本書,每本只要10塊多,真的很超值!

大大的開本,滿滿一書箱!禮盒套裝,送人也特別體面!喜歡的趕緊入!

點擊連結即可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美國圖書館哭爹喊娘求娃讀書?我決定公布這份終極閱讀攻略
    這已經是疫情以來,美國大大小小的圖書館被迫關閉之後,為了方便孩子們借書讀書,出的第N招了。尤其是,對孩子一些關鍵能力的培養,依然一如既往地重視,比如閱讀,真沒感覺到一絲鬆懈,說是求娃讀書,也不為過。 正值開學,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閱讀。逃媽聊閱讀閱讀,現在肯定也是咱們國內教育的重中之重。
  • 穿越田園文,剛睜眼就被浸豬籠,奶娃哭著喊娘,家人要跟她斷關係
    接下來,笑麼給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穿越田園文,剛睜眼就被浸豬籠,奶娃哭著喊娘,家人要跟她斷關係!玉成忍不住用看傻子的眼神白了她一眼——不冷個屁,他在屋裡沒圍著圍脖都感覺脖子涼颼颼的,她身上那明顯小了兩圈的破襖子,露出來的手腕腳踝都被凍青了好嗎!
  • 5%兒童年均閱讀量超1000本,如何讓寶寶愛上閱讀?
    兒童人均年閱讀量已達到40本早在去年5月8日發布的中國首份基於兒童閱讀行為數據的《2018中國兒童數字閱讀報告》中,我們能看到一些真實又驚人的數據。(報告依託50億條閱讀數據生成,揭秘2000萬兒童的閱讀興趣。)
  •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 那都是「偷」來的!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卻是中國孩子的6倍。兒子說當然有啦,老師是這麼講的哦,假如你是個小偷,半夜闖到別人家裡想要偷東西,你是站在客廳裡才開始慢慢想該偷點兒什麼?該從哪兒先下手嗎?專業小偷肯定不是這樣的,他們早就心裡有數,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偷什麼,也知道這些東西大概在哪裡。
  • 小學生一年閱讀量超3600萬?不,我更擔心的是孩子掉入「閱讀陷阱」
    以下是魚sir對於兒童閱讀的一篇思考,在滿屏都建議你跟著買買買的氛圍中,我覺得是股清流。對了,他還是位兒童課程測評達人,深入測評過市面上大大小小上百門網課,他的公眾號信息,請見文末。原因是,心中明明白白一個大道理:最終孩子通過閱讀被塑造成什麼樣,從來不取決於閱讀量,而是閱讀質量。01 孩子驚人的閱讀量真的值得驕傲嗎?
  • 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1500,是不是不太夠?
    問: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答:在美國肯定是夠了,在海澱肯定是不夠。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1500左右,還擔心不夠?!有家長認為,這樣的詞彙量不算多,因為現在許多學齡前兒童在上英語培訓班,詞彙量超過1500個很正常,在北京海澱這樣的「教育高地」,確實很可能不夠用。
  •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差在哪?
    最近看到一組數據,這組數據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閱讀研究主任裡查德·安德森教授,他深入研究了中國兒童的課外閱讀並與美國的兒童閱讀,並對二者做了比較。這項研究表明,一個中國普通家庭和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為孩子提供閱讀材料的經濟能力大體相當,但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
  • 2020美國兒童閱讀報告出爐:孩子越大越不愛讀書,是真的
    寒假到了,老母親們都已經在摩(瘋)拳(狂)擦(買)掌(書),打算讓孩子大量閱讀了。不過問題是,每年給孩子買了那麼多書、收集了那麼多書單,孩子真的喜歡讀嗎?能讀完嗎?一份來自美國的最新報告說:很遺憾,家長給選的書,孩子其實並不喜歡。所調查的3000+孩子中,89%表示「他們最喜歡的書,都是自己挑選的」。
  • 美國最權威兒童讀物書單推薦,總算明白給孩子選什麼英文讀物了
    怎麼能找到專業的兒童英文讀物呢?每個年齡段應該讀什麼樣的書?太多問題困擾著我們。直到某天Bob跟一位美國教師交流之後,她說出了自己多年教授語言學習關鍵:閱讀,閱讀,還是閱讀!美國的小朋友從小就在努力著實現從Learn to read到Read to learn的完美過渡。
  • 孩子,你為什麼不讀書? ——公益視角下的兒童閱讀觀察
    「他們也不讀書啊,哪有空讀書啊。」靳元在河南某學校國際部教書,因為剛畢業比較年輕,他同學生私下關係比較好,對他們很了解。 靳元用「網感」很強的話語反問道,「快手不香嗎?王者不香嗎?抖音不香嗎?」但語氣裡充滿了無奈。
  • 揭秘:美國孩子的閱讀能力為什麼是中國孩子的6倍?(附權威親子閱讀建議)
    :一個中國普通家庭和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為孩子提供閱讀材料的經濟能力大體相當,但美國孩子的閱讀量卻是中國的6倍。為何中美孩子在閱讀量上有如此大的鴻溝?美國教育有何秘訣?在美國,究竟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今天啟蒙君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美國人是怎麼培養孩子閱讀力的。美國小孩的閱讀量究竟有多大?今年春節,朋友5歲的女兒從美國回國過年。在她小小的行李箱裡裝了半箱子的書,她說這些僅僅是老師給她列出的今年上半年閱讀書單的1/3。
  • 你家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找到原因,孩子才會喜愛讀書
    文|靜若樹在書韻飄香的季節,您家的孩子讀書了嗎?有的家長會說,我想讓孩子讀書啊,可是我家孩子根本不喜歡讀書,讀書對我家孩子沒有一點吸引力。請問:您家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呢?孩子為什麼覺得讀書沒有樂趣呢?是因為孩子沒有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書。試想:如果孩子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會不喜歡嗎?這就需要家長細心留意孩子的喜好,依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選擇能夠引起孩子興趣和好奇的書。
  • 為什麼國外孩子讀書多?看看這些兒童圖書館就知道了
    如何吸引孩子多讀書,國外的政府和機構可謂費盡心思,因為他們真心覺得孩子是否讀書及閱讀量的多少關係到家庭和民族的未來。
  • 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你有多久沒陪孩子一起看書了?
    我又跟她們談起繪本在美國、歐洲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作用和意義。總結一下就是這些:  ●繪本有時也叫「圖畫書」,它與小人書不同。一般認為小人書是帶插圖的文字書,圖畫是文字的補充;繪本的圖則不是文字的附庸,圖畫與文字相輔相成,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兒童繪本被公認為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學齡前兒童讀物中70%是圖畫書。
  • 孩子從小讀書,可成績還是很糟糕,原因可能就在「非虛構類閱讀」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但讓寶媽感到無力的是,即使孩子從小讀了2大書櫃的書,可上學之後的成績還是很糟糕。不是說讀書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嗎,怎麼到了自己兒子這裡就失效了?根據美國相關統計,每天閱讀30分鐘的孩子和閱讀15分鐘的孩子,他們之間的詞彙量差了7倍,閱讀的確能幫助孩子提升詞彙。
  • 德國兒童閱讀問題多,德國人正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在德國,讀書被很多人認為是一件乏味的事情,毫無樂趣可言。因此,喚醒並增強兒童的閱讀樂趣很重要。這是個很普遍的問題。因為,即便在閱讀成功的國家(例如丹麥和芬蘭)中,閱讀樂趣也沒有那麼明顯。教育專業人士認為,兒童閱讀的重點不是閱讀技巧,而是閱讀行為、閱讀習慣的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閱讀樂趣。
  • 兒童閱讀要重視什麼?閱讀不在於數量,而在於是否掌握了閱讀技巧
    不少家長在孩子還不識字的時候,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故事書、寓言以及繪本等等,希望從小就給孩子營造一個閱讀的氛圍。但是,「兒童閱讀」真的這麼簡單嗎?然而,當要孩子說出書的一些大致內容,幾乎所有的孩子卻只能夠記得其中的零星片段,說不出一段完整的內容。這樣的閱讀,實際上是一種無效閱讀。
  • 兒童睡眠時間表最新出爐,你家孩子睡對了嗎?
    兒童睡眠時間表最新出爐,你家孩子睡對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幾點睡最科學?兒童睡眠時間表最新出爐,你家孩子睡對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最全兒童身高標準圖出爐,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前段時間,首都兒科研究所發布了《中國兒童年齡身高體重標準圖》。各位家長不妨對照看一看,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 0-12歲男孩身高、體重表《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我國54.2%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僅有47.2%的兒童身高處於中等水平。也就是說,有超過一半的孩子沒有達到身高的中等水平,甚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