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京法網事 圖
微信公眾號「京法網事」消息,9月10日,北京高院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3次新聞發布會,通報近階段北京法院掃黑除惡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部署。自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截至今年8月底,北京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惡案件176件887人(其中涉黑案件4件62人,涉傘案件12件12人),一審審結162件803人,二審受理99件,審結81件,依法判處追繳、罰沒、退賠財產6億餘元。
北京高院副院長、掃黑辦主任藍向東介紹,北京法院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過程中始終保持從嚴懲處高壓態勢,切實提升審判、執行工作質效。疫情期間,全市法院在嚴格保障疫情防控安全和被告人、辯護人訴訟權利的前提下,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對40餘起案件300餘名被告人完成了遠程視頻開庭、提訊等工作。面對存在於金融、市場流通、交通旅遊、房屋租賃等行業、領域的黑惡勢力犯罪,北京法院在依法嚴懲、強化打擊、標本兼顧、綜合整治上持續發力,嚴格落實「一案一建議」要求,共發送掃黑除惡司法建議147篇,收到回函110篇,以「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助推社會綜合治理,淨化了營商環境,恢復了社會和諧,贏得了民意人心。
據了解,為打擊「套路貸」,守住百姓的「錢袋子」,全市法院依法嚴懲林國彬團夥「套路貸」涉黑案等25件金融放貸類案件,著力剷除「黑財」,對林國彬等10名被告人判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時多維度深挖案件背後問題,向公證協會、律師協會等多主體先後發送10篇司法建議,助力行業治理。為嚴懲「行霸」,有效淨化首都營商環境,全市法院依法嚴懲29件涉惡案件,對大洋路市場強迫交易案中16名被告人及5家被告單位判處罰金2700萬餘元,確保打深打透。向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等單位發送司法建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集中檢查農村集貿市場700餘次,對157個問題商戶責令整改,促使大洋路市場2000餘家商戶經營秩序明顯改善。為剷除「黑中介」,讓百姓踏實找房子、安心找工作,全市法院依法審結19起租房、求職「黑中介」惡勢力案件,並向住建委、房管局、58同城等單位發送一批司法建議。受函單位積極加大監管力度,大力提升中介市場規範化水平。為嚴打「路霸」,保障群眾出行安全,北京法院依法嚴懲17件涉惡案件,通過辦理備受關注的王海民搶劫案,向延慶區交通局發送司法建議,促進提升道路執法檢查實效,助推車輛救援行業深度整治。為打擊「黑開採」,守護首都綠水青山,全市法院就郊區非法採礦類涉惡案件向屬地政府、監管部門發送司法建議,促使屬地村鎮加強管理,礦產資源得到進一步保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發布會上,北京高院刑二庭庭長、掃黑辦副主任朱軍通報了5個北京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典型案例。據了解,此次發布的5個案例,有充分彰顯「打準」效果的寇強惡勢力勞務「黑中介」詐騙案、呂巖惡勢力「軟暴力」強迫交易案,有充分體現「打狠」標準的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組織「套路貸」案、楊明東惡勢力團夥敲詐勒索、故意毀壞財物案,也有充分落實「打深」要求的賈會琴「村霸」惡勢力敲詐勒索案。「藉助此次典型案例的發布,希望能發揮震懾效應,回應人民群眾對除惡務盡的深切期盼。」朱軍說。
藍向東表示,下一步北京法院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專項鬥爭,切實打好掃黑除惡攻堅戰、法律戰,提升司法建議發送質效,完善跟蹤回訪機制,探索長效性、規範性的綜合防控措施,以一往無前的決心和毅力,奮力奪取專項鬥爭的全面勝利。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通過京法網事官方微博在線觀看了此次新聞發布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