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15:44 |台州市委辦
擦亮台州製造「金名片」
「台州力度」解讀之二十四·品牌裂變篇
為服務台州「製造之都」建設,市質監局植入「品牌裂變」思維,實施「品牌裂變」行動計劃,打造質監工作品牌、項目品牌、形象品牌。2015年至今,連續八季度考核全省第一,連續兩屆年度系統綜合考核成績全省第一,多項工作得到質檢總局、省、市領導的認可,其中肯定批示53次,數量全省系統第一。
實施「品牌裂變」新計劃——
兩年落戶「國字號」項目16項
堅持以項目為關鍵,長遠謀劃台州優勢產業坐標,引項目、做增量。兩年來,累計引入國家級項目16項,數量全省第一。
抓「一大熱門」做大千億新興品牌
關注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及的智能馬桶製造,以創建全國首個智能馬桶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為切入點,統籌全市力量,打響「智能馬桶台州造」品牌。目前,已獲批智能馬桶浙江區域名牌,啟動全國首個智能馬桶產品質量攻堅行動,發布引領全國智能馬桶行業的國家標準,籌備召開智能馬桶國際標準研討會,洽談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核心零部件企業入駐。到2025年,台州將培育總產值超1000億元的智能馬桶產業集群,成為「中國智能馬桶產業之都」。
抓「十大重點」做強百億傳統品牌
複製嫁接經驗,選取模具、家具、汽車用品、縫製設備、太陽鏡、電飯鍋等十大產業實施質量提升行動,一個一個行業抓,一個一個產品抓,打造傳統產業升級版,推動產業上百億、百億上千億。目前,全市的國家級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總數達5個,佔全國示範區總數的21%,居全國第一;有望今年獲批創建縫製設備、太陽鏡等3個示範區,正在培育衝鋒衣、竹木草製品等產業。
抓「三大載體」做優眾創服務品牌
爭取國家質檢中心、國家標準分技委、國家標準化試點等落戶台州,搶佔更多行業領域內的產品監督評判權、市場競爭話語權,優化創業創新環境。投資近1.7億元建設電機及零配件、智能馬桶產業國家質檢技術「雙中心」,配套布局省級質檢中心12家、國家CNAS實驗室356家、3C指定實驗室2家,檢測服務項目覆蓋汽摩及零配件、醫藥化工、機電、水泵、水暖閥門、智能馬桶、休閒用品、橡膠等20多個產業集群。獲批創建行政審批國家級標準化試點,正在爭取智能馬桶等國家標準分技委,爭創小微金融國家級標準化試點。
鎖定「第一方陣」總目標——
連續八季度考核獲全省第一
堅持以考核為軸線,台州市質監局瞄準各線全省「第一方陣」乃至第一的定位,抓排名,創亮點。
重點指標抓排名
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市的重點考核任務,深化台州「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建設,健全市、縣、鎮三級聯動質量工作機制和考核體系,推動產品、建築、環保、服務四大質量協同提升。抓好浙江名牌創建,挖掘八大萬億級產業、本土新興產業中的優勢個體,做好名牌增量文章。台州已連續兩屆獲得省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優秀;浙江名牌擁有量達268個,創建水平晉升全省第四,首次進入「第一方陣」。
特色工作創亮點
將「三強一製造」行動擺在中心大局中定位,列入全市「先進位造十大行動」之首,在全省率先出臺一系列政策,率先設立每年高達2000萬元、涉及36項的配套獎勵措施,單項可高達100萬元。挖掘產品、企業、產業背後的質量元素,打好轉型升級質量「組合拳」,標準備案改革、質量信用等多項工作在全省領跑。兩年間,有53項工作被評為特色亮點,數量全省第一。
整體推進促落實
建立「月評價、季通報、年匯總」相疊加的市局對縣級局考核機制,編制市局處(室)、直屬事業單位「一室一冊」的年度考核手冊,每月檢查、每季督查,市、縣聯動「一盤棋」,整體工作抓落實,在全省系統力爭上遊。相關工作曾先後被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副省長朱從玖高度稱讚「全國的旗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台州樣板』」。
擦亮「台州製造」金名片——
讓「好產品台州造」成為響亮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名號
堅持以品牌為導向,引領台州品牌向「浙江製造」、全國知名品牌、「中國質量獎」攀升,提升台州製造整體形象,打響「中國製造的台州品牌、全球製造的台州產品」。
創建全國知名品牌
支持名牌產品、企業品牌向集群品牌轉化,扶持模具、植保與清洗機械獲批創建國家知名品牌示範區,實施品牌提升工程。模具產值達150億元,佔全國總量1/10,產品服務電器、IT產業、工程、交通等領域,並配套奔馳、寶馬、奧迪等國際品牌汽車製造,個別優勢產品佔到國內高端市場70%、國際市場30%;植保與清洗機械產品的生產總量和出口額,分別佔到全國的30%和35%。今年已提前1年,啟動申報全國智能馬桶知名品牌示範區創建。
打造「浙江製造」精品
落實「浙江製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以工業縣為優先試點,優選市政府質量獎、台州名牌、行業「單打冠軍」等142家企業進行培育,提升台州製造品質,打造全省品字標「台州軍團」。全市「浙江製造」試點縣達到7個,居全省第一;發布「浙江製造」標準19項,認證產品16個、企業11家。2016年,全市「浙江製造」、浙江名牌企業品牌產業銷售額和出口額、企業總收入額、利潤額分別達582億元、41億美元、775億元、88.5億元,同比增長14%、8%、8%和17%。
加速台州智造升級
實施「標準化+」行動計劃,與「機器人+」、「網際網路+」共同形成疊加效應,推動科技成果創新轉化先進標準,提升要素生產率,做強做優產業。真空設備集團制定全市首個國際標準,並在國內真空技術領域實現國際標準「零」的突破;傑克縫紉的智能縫製產品標準在智能控制等指標優於國家、行業標準,部分主要零部件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蘇泊爾、愛仕達被評為全省不鏽鋼壓力鍋「標準領跑者」。目前,全市企業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地方標準達921項,其中2016年專利成果化標準達到85項。
短評:讓「製造之都」名至實歸
半個月前,一位長期在重慶工作的台州鄉賢回鄉,一開始他對台州「製造之都」的提法提出異議,認為口號有些誇大了。後來,通過對台州製造業,尤其是吉利汽車、智能馬桶、醫藥行業等一大批知名品牌的近距離了解,改變了原先的想法,認為台州「製造之都」的提法是有底氣的。
省黨代會期間,袁家軍代省長在參加台州代表團討論時說,浙江裂變發展最大最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在台州。他指的是吉利集團。
全國民企500強,浙江佔134家,吉利集團在134家中排第一位。目前,台州有74個工業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其中31個產品國際市場佔有率第一。智能馬桶已佔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高新技術產業也有了長足發展,如無人機、通用航空、軌道交通等高端裝備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目前,台州正以打造「製造之都」為戰略目標,加快培育百億級工業企業、千億級產業集群、萬億級製造業總量,打造高新高端、智能智慧、集聚集群的產業高地。
要探尋「名品」之路,加強品牌培育、策劃包裝,擦亮「台州製造」金名片,讓「好產品,台州造」成為一句響亮全國乃至全球的名號,讓「製造之都」名副其實!
(原標題《「台州力度」推出品牌裂變篇》,編輯:羅亞妮)
1499845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