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以高中為突破口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

2020-12-17 搜狐網

  [問題背景]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以知識教育為主,一切追求考試分數,「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把通過考試作為教育的惟一目的,而忽視學生健康活潑的天性和多方面才能全面發展。許多學校跟著考試「指揮棒」轉。

考什麼,教什麼;怎麼考,怎麼教。生硬灌輸、死記硬背、應試演練、刪減課程、淘汰弱生等傾向日益嚴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成了全社會勞動時間最長的群體,嚴重危害了廣大青少年的身體健康。違背了教育「為人」的根本目的,已經引起教育決策者的高度重視。

  目前對於素質教育的認識認為是在中小學,忽略了高中。發端於招遠市的中考改革和煙臺的初中分流做法為山東的教育決策者進一步擴大視域、提高決策的著力點提供了重要借鑑,但是二者皆因其地域局限性和難以直面高考的影響而遭遇政策梗阻。

  [決策過程]

  2008年1月16日,山東省政府在濰坊召開了500餘人參加的高規格的全省中小學素質教育會議,這次會議標誌著經過一年統籌規劃、精心設計的素質教育政策正式拉開帷幕。

  2007年1月2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頒發了《關於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魯政發〔2007〕7號,這標誌著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主題,成為全省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使命,是當前教育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全面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幾項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分工,山東省教育廳責成相關處室及各市教育局制定工作計劃和調研方案,並且同時展開了全面的調研工作。改革的基本框架式是以高中為突破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同時圍繞這一突破口,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制度。這是山東省教育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大決策。

  以高中改革為突破口的素質教育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推行:1.規範高中招生;2.高中招生考試評價進行改革;3.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4.制定並實施高中學校管理基本框架;5.加強高中的教師和校長的隊伍建設;6.規範高考信息管理,規範高考改革;7.推進高中課程改革,強化素質教育推進。

  圍繞這一突破口,山東省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制度:1.建立與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相互銜接的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電子管理系統,構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保障制度;2.制定並出臺《山東省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基本規範》和《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校管理基本規範》,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加強對學校辦學行為的紀律約束,引導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辦學施教;3.建立合格學校;4.強化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為高中奠定素質教育奠定基礎;5.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建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素質教育素質評測制度和質量監控制度;6.制定《山東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高中學校違反有關教育法律法規處理辦法》。7.強化問責機制。

  [具體措施]

  山東素質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一、以高中改革為突破口的素質教育改革

  規範高中招生。2007年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規範普通高中招生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魯教基字〔2007〕10號),具體政策措施包括:第一,堅決制止招生工作中的各種違規行為;第二,加大對招生工作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第三,加強制度和能力建設,為規範高中招生行為提供保障。

  規範高考信息管理,推進高考改革。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2008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先後專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魯政辦發〔2008〕36號)及《關於切實加強高考信息管理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的通知》[魯政辦發明電(2008)125號],要求切實加強高考信息管理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體政策措施主要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教研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統計、公布各市、縣(市、區)及所屬高中學校的升學人數、升學率、升入重點大學的情況等高考信息,不得用高考成績對各市、縣(市、區)及高中學校進行排名排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各市、縣(市、區)及高中學校進行高考表彰獎勵,不得以升學考試成績為標準獎懲校長、教師等,切實減輕學校的高考壓力。除考生本人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招生機構一律不準向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考生報名信息、考試成績以及錄取信息。各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各高校在通知高考成績和錄取結果時,要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將考生成績和錄取通知書直接發放給考生本人。

  嚴格組織學業水平考試。2007年山東省開始在全省高校招生錄取過程中參考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邁出了高校錄取標準多樣化的第一步,並將研究制定並下發進一步加強考風考紀的文件,對於敢於在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素質發展報告中作弊的學校、老師和學生本人,都將予以嚴肅處理。學校作弊的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學生作弊的將直接記入個人成長記錄進入發展報告。

  以課程改革為載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山東省教育廳《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對未來幾年全省如何深化課程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主要是五點:一是深化文化課教學改革,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是要把開齊音樂、體育、美術課程作為2008年的重要任務,全面推動音樂、體育、美術課程的開設。三要加強實踐類課程的教學。要把勞動技術、通用技術、研究型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真正作為課程來對待。四是從2008年秋季開始,全面規範地方課程。五是從2008年開始,要規範高中文理分科問題。《規範》要求,高中指導學生選擇發展方向不早於第二學年末,尊重、保障學生通過選擇課程實現選擇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的權利,不強迫學生選擇文、理或藝、體發展方向。

  改革招生考試評價制度。山東省教育廳在改革評價、考試、招生制度方面將採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概括起來,這些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2008年春季開學開始,實施中小學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二是2008年要著力制止違規通考、考試排名等違規辦學行為。三是2008年要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啟動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為2010年啟動新高中招生制度做準備。四是繼續深化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改革。

  二、出臺相關措施作為保障制度

  出臺《規範》,全面規範辦學行為。山東省教育廳把2008年作為規範辦學行為的關鍵一年,規範全省中小學辦學行為是2008年推進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也可以說,2008年是山東省辦學基本規範的落實年。《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辦學管理基本規範》共計40條,關鍵有五個核心問題。第一要規範課程,全面開齊課程。第二要規範課時,開足開好課時。第三要規範學生的作業量。第四要規範學生的作息時間。第五要規範評價考試招生制度。

  建立教育質量檢測和課程評估制度。山東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重點領域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質、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學業水平和學習素養、藝術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和影響六個方面。為此,建立健全全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網絡體系,成立全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指導委員會,根據監測結果每年向社會發布一次監測公報。

  建立素質教育運行監控機制。一是從2008年起,啟動山東省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制度。二是從2008年起,實施全省基礎教育質量檢測制度。三是要強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四是2008年起,每個縣(市區)都要建立素質教育隨訪責任區制度。五是自2008年起實施對市級政府素質教育工作專項督導。六是建立素質教育運行監督機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要設立公開電話、電子信箱,接受社會各界對違規辦學的舉報。

  加強校長、教師隊伍建設。2008年暑假,山東省組織了「十萬高中教師遠程培訓」。校長和教師的素質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之一。2008年7月12日,「山東省高中教師遠程研修」正式啟動,總共有106719名高中教師、1122個班級的2193名指導教師、130多名課程專家參與此次培訓。這是山東省首次利用遠程網絡研修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對全省十萬高中教師進行「大培訓」,這是山東省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政策舉措,這在山東省教育發展史上乃至在全國教育發展史上還是首創的,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強化執行,加強問責。對因違反規範造成嚴重影響的或重大損失的,要追究學校責任人或直接責任人的相關行政或法律責任,教育行政部門將根據幹部人事管理權限對相關責任人建議給予相關處分。山東省教育廳不定期地組織落實辦學規範的督查組,到各市、各學校進行督導檢查。督導組的工作採取「三不政策」:不打招呼,不用當地同志陪同,不接受地方接待。被督導的學校,凡看到山東省教育廳統一的督導標誌,必須履行接受督導的義務,否則視同該校存在違規辦學行為。導組可以要求學校對已經查明的違規事實予以現場籤字確認。對違反規範的各種行為要採取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資格,撤銷先進稱號,包括規範化學校、教育工作示範縣稱號,用這樣一系列的措施來制止違規辦學的行為。

  [制度創新]

  與以往的素質教育改革嘗試相比,山東省的創新之處表現在:

  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重點不同。總結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從工作一開始,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就強調,要把「建章立制」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重點,要先立規矩,後抓落實。把教育法律、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要求系統地梳理出來,作為中小學辦學管理的基本規範。總之,把建章立制、抓規範、抓落實作為工作重點,目的就是要使全省教育運行儘快回歸到以法規政策秩序為基本約束的制度基礎上來。

  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策略不同。與以往的素質教育主要在義務教育階段試行,然後待條件成熟後再向高中推廣不同,山東省首先先在一些高中抓試點,然後總結經驗逐步推廣。教育廳黨組經過反覆研究,做出重要決策:統一行動,高中突破。沒有全省「統一心動」,高中素質教育就動不起來;沒有全省「高中突破」,小學、初中問題就永遠解決不了。

  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機制不同。從一開始山東省教育廳就考慮,推進這一工作,必須有一整套的工作機制問題,就是必須解決建立素質教育的保障機制問題,各項方針政策如何落實的工作機制問題等。

  [實施效果]

  山東省新一輪素質教育政策的實施,引起了全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08年高考之後,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課題組要求,山東省成立子課題組。為了更好地制定《綱要》,同時為全國推進素質教育提供決策依據,山東省子課題組力求客觀、準確評估素質教育政策的實施效果,並於2008年9月上旬在濟南地區、菏澤地區、煙臺地區展開大規模調研。調研對象包括40位教育局長(均為正職,其中包括山東省17地市的教育局長)、57位高中校長(均為正職,採用了隨機抽樣,樣本比例佔總人數40%)、174位高中在校生家長(其中城鎮99位、農村75位,採用了隨機抽樣)。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對於「當前,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題」,即所有的教育局長都認同了素質教育工作在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重要地位。39位局長和55位校長認同目前的素質教育政策。對於支撐保障素質教育政策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60%的教育局長認為政府是重中之重,而高達82%的校長持此觀點,這也充分說明了「政府主導」對於山東省素質教育政策的重要性。

  對於山東省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取得的成效,90%的教育局長認為成效顯著,57位校長中有50位認為成效顯著。具體到素質教育的直接目標群體來看, 41%的城市家長和37%的農村家長認為:讀高中以來孩子在學習習慣方面變得比以前好了,41%的城市家長和35%的農村家長認為沒有變化,只有15%的城市家長和14%的農村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如從前了。(如下表1)

  表1:學生學習習慣變化情況

地區/選項

A 不如以前

城市/農村

B 沒有變化

城市/農村

C 比以前更好

城市/農村

D 不知道

城市/農村

濟南

6/2

7/11

11/13

0/4

菏澤

3/6

11/6

15/6

1/7

煙臺

6/3

23/8

15/9

1/0

總計

15/11

41/25

41/28

1/11

  44%的城市家長和32%的農村家長認為:讀高中以來孩子在學習方式方面變得比以前好了,40%的城市家長和24%的農村家長認為沒有變化,只有11%的城市家長和12%的農村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如從前了。(如下表2)

  表2:學生學習方式變化情況

地區/選項

A 不如以前

城市/農村

B 沒有變化

城市/農村

C 比以前更好

城市/農村

D 不知道

城市/農村

濟南

3/4

11/8

9/7

1/11

菏澤

4/2

7/4

17/9

2/9

煙臺

4/2

22/6

18/8

1/4

總計

11/8

40/18

44/24

4/24

  40%的城市家長和11%的農村家長認為:讀高中以來孩子在參與校外活動方面變得比以前好了,48%的城市家長和41%的農村家長認為沒有變化,只有10%的城市家長和1%的農村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如從前了。(如下表3)

  表3:學生參與校外活動方情況

地區/選項

A 不如以前

城市/農村

B 沒有變化

城市/農村

C 比以前更好

城市/農村

D 不知道

城市/農村

濟南

3/0

9/18

11/3

1/9

菏澤

1/1

15/5

14/3

0/14

煙臺

6/0

23/8

15/2

1/10

總計

10/1

47/31

40/8

2/33

  49%的城市家長和46%的農村家長認為:讀高中以來孩子在親子交流方面變得比以前好了,36%的城市家長和39%的農村家長認為沒有變化,只有12%的城市家長和10%的農村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如從前了。(如下表4)

  表4:親子交流情況

地區/選項

A 不如以前

城市/農村

B 沒有變化

城市/農村

C 比以前更好

城市/農村

D 不知道

城市/農村

濟南

2/4

5/10

13/16

4/0

菏澤

2/2

13/13

14/8

0/1

煙臺

7/2

17/6

21/10

0/2

總計

11/8

35/29

48/34

4/3

  30%的城鎮學生家長和12%的農村學生家長對當前的素質教育政策持「不太滿意」態度。顯然,這種不太滿意更多的是由於對於素質教育政策的理解片面所導致的,因為素質教育政策的本意是既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又讓孩子順利升學。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於高中教育持理性的態度,尤其是城市家長,調研發現,68%的城鎮學生家長和32%的農村家長認為孩子讀高中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為孩子未來發展奠定基礎」,23%的城鎮家長和53%的農村家長認為目的就是升大學。

  

(責任編輯:劉昭華)

相關焦點

  • 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
    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 (2000年3月21日 教育部印發)     為了貫徹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
  • 關於印發《山東省素質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結合《山東省素質教育推進計劃(2011—2015年)》,制定此方案。  5.實施特色高中建設計劃,以特色課程帶動特色高中建設和發展。實施高等學校與普通高中聯合育人計劃。推進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合作辦學。  6.建立校內外結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形成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有效銜接、學科學習與實踐學習有機結合的學生培養機制。以學校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和傳統文化節日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實踐活動。
  • 以評價改革為突破口,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掃清障礙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考試與評價改革的問題日益凸現出來。對學校的教學質量如何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評價?尤其是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結果,如何納入新的評價體系,除了卷面成績之外,其他方面的成果如何呈現出來這些問題是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必須面對而又必須加以解決的問題。下面根據我的實踐經驗及觀察分析,分享一下我對評價體系改革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 積極應對新高考,杭州銘師堂教育堅持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湖北省宜昌市歷來崇文重教、文人輩出,近年來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適應新高考,堅持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近日,「新高考背景下學校建設及教學管理研討會」在湖北宜昌盛大舉行。這是在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的時代背景下,共商共研學校建設的一次思想盛會,也是深入推進湖北新高考改革的一次全省大動員。
  • 張樹華委員: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實行基礎教育一貫制
    「基礎教育一貫制以及配套的教學體系改革,可能是發揮我國公立教育制度優勢,提高素質教育質量,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協調發展,遏制校外培訓熱的釜底抽薪之策。」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常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呼籲,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實行基礎教育一貫制。
  • 教育部關於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
    為了貫徹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充分發揮中等職業教育在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制定了《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遵照執行。
  • 山東省優化教育政務服務 高考綜合改革打破「一把尺子選才」的局限
    魯網12月25日訊(記者 馮明月)近年來,山東省教育廳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以「一次辦好」為標準,實施流程再造攻堅行動,全面推行「進廳辦、網上辦、掌上辦、放權辦」,全力打造「教育服務、叫您滿意」工作品牌。
  • 山東省高中全面推行「選課走班」減少必修學分
    高中階段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從未成年走向成年、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山東將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和質量,到2020年,全省形成100所全國知名、有影響力的特色普通高中。
  • ...菏澤市教育局局長孔祥巖 |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推進教育改革...
    齊魯名師名校傳播山東先進教育理念,解讀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在實踐中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以及向全國宣傳山東教育成就,為全國教育改革的推進貢獻山東經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教育局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以「教育質量提升」為目標,緊緊圍繞「打造一個高地」「打贏兩個戰役」「實現三個清零」「推進四個工程」的工作要求,加快推進全市教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菏澤是山東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脫貧先立志,扶貧必扶智。所謂扶智,就是要加強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貧困人口素質,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 我省全面推進教育體制機制改革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深入推進教育強省建設,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就我省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山東省實驗中學新課改證明:高中素質教育不是夢
    新華社濟南6月14日電(記者 張曉晶)在一些高中還在為如何開展素質教育苦惱的時候,山東省實驗中學通過實施新課程改革,證明了高中並非不能實行素質教育。    2004年,山東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省份正式開展高中新課程改革。在部分學校等待觀望之時,山東省實驗中學率先進入了操作階段。按照山東省的課改安排,高中整個課程體系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兩大部分。必修課除了學術類必修課程如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以外,還包括通用技術、藝術、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等新增設科目。選修課分為國家選修課程和校本課程兩種。
  • 教育部: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2022年前全面實施新課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長呂玉剛表示,2017年,教育部頒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目前已完成新教材的編寫修訂工作,結合推進高考綜合改革,2022年前全面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呂玉剛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快速發展,普及水平顯著提高,截至2018年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8.8%,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5.2%。
  • 教育改革開放30年成就宣傳――素質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  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迎接激烈國際競爭的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在第三次全教會上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2001年,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啟動了建國以來最為廣泛和深刻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 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3+3」方案實施平穩
    4月23日下午,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進展新聞通氣會獲悉,去年3月,山東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同時結合山東實際進行了制度創新,發布了《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
  • 【高中改革】普通高中要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
    指導意見》)為標誌,普通高中教育進入了以育人方式改革統籌推進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階段。《指導意見》提出了明確的改革目標和時間節點,即「到2022年,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立德樹人落實機制進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基本完善,科學的教育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師資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 推進素質教育究竟難在哪兒
    素質教育實施十幾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較大的改變,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科研活動相對增加了,教學水平提高了。「儘管如此,但實施素質教育還是遇到不少困難。」山東省德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韓炳軍不無憂慮地說。
  • 熊丙奇:期待中考改革帶來真正的素質教育
    昨天,教育部發布會披露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具體細節。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這次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建立一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招生錄取模式,以克服唯分數論。
  • 江西出臺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意見:減少高中日常考試
    近日,江西省發布了《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圍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多樣特色辦學、深化考試招生改革、強化辦學條件保障等五個方面提出18條改革內容,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
  • 周濟:素質教育是「老大難」問題 多難都要推進
    從全局來說,實施素質教育正處在國家推進、重點突破、全面展開的過程中,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第一,從1999年召開的第三次全教會到黨的十六大,素質教育已經提升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第二,在加強德育、課程改革、教師隊伍建設、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的改善、教育信息化等關鍵環節上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
  • 「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如何推進?
    從今年開始,全省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配套課程標準,全面推廣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三新」背景下,江蘇高中教育改革的快車已經啟動。在視導海州中學時,省教育廳領導指出,「以前學校在改革上有顧慮、有依賴,缺乏向前變革的推動力,現在考試評價的新變化,倒逼我們進行實實在在的教和學方式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