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管理類聯考大綱對演繹推理部分,對假言命題及其推理這一知識點的要求,與2013年考綱相比並無變化,同學在學習中應按照大綱的要求,了解假言命題的定義,記憶並掌握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下面我們重點學習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的概念和運用。
必要條件是指,如果沒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沒有事物情況B;如果有事物情況A而未必有事物情況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條件,簡稱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一般形式是:只有B,才A。符號為:B←A(讀作「B逆蘊涵A」)。在「B←A」中,B稱為「前件」,A稱為「後件」。根據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叫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前件反映的情況通常只是後件情況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它往往需要與其他條件相結合才能共同導致後件所反映的情況。例如,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即,同心協力←把事情辦好。
日常生活語言中,必要條件通常有如下表達方式,如:只有B才,才A;(僅當、必須)B,才A;沒有(不)B,沒有(不)A;B是A的重要前提;B是A的根本(關鍵/前提/動力/保障/重點/核心/基礎);B對於A來說是必不可少的;A取決於B;除非B,否則不(則不、不、才)A;等等。例如,「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才能考上MPAc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科技創新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關鍵」,「除非真的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否則他不會改變初衷。」這些日常用語,在歷年聯考中都有體現,同學們要在學習中不斷理解和識記,達到在考試中能夠快速識別和運用。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只有B,才A,即B←A。在「B←A」中,B稱為「前件」,A稱為「後件」。「 ←」的規則是:
有前件(B)未必有後件(A),
無前件(B)則必無後件(A),
有後件(A)則必有前件(B),
無後件(A)未必無前件(B)。
下面,我們舉一個複雜的例子來運用一下這個規則。例如,愛不一定親!不愛一定不親!只有愛,才親!愛才親!不親不一定不愛!
愛不一定親!
有前件(愛)未必有後件(親),
不愛一定不親!
無前件(愛)則必無後件(親),
只有愛,才親!愛才親!
有後件(親)則必有前件(愛),
不親不一定不愛!
無後件(親)未必無前件(愛)。
這樣一分析,上面複雜例子的邏輯關係就清楚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同學們在學習中,要不斷去體會理解,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
綜合能力聯考中,必要條件的考察,每年都是重點,我們要快速解答題目,就要熟練掌握運用必要條件,其中「除非B,否則不(則不、不、才)A」是幾乎每年都會考察的命題點,而且這一命題點很容易出錯,需要同學們牢記並根據題目靈活運用。例如,除非真的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否則他不會改變初衷,即,真的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會改變初衷。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道真題,來熟悉必要條件的考察。
例如,【2008年55題】
生活節儉應當成為選拔國家幹部的標準。一個不懂得節儉的人,怎麼能盡職地為百姓當家理財呢?
以下各項都符合題幹的斷定,除了:
A。一個生活節儉的人,一定能成為稱職的國家幹部。
B。只有生活節儉,才能盡職地為社會服務。
C。一個稱職的國家幹部,一定是一個生活節儉的人。
D。除非生活節儉,否則不能成為稱職的國家幹部。
E。不存在生活不節儉卻又合格的國家幹部。
【答案】A
【解析】:題目中給出,「生活節儉應當成為選拔國家幹部的標準,」表明「生活節儉」是「稱職國家幹部」的必要條件,也就是「生活節儉←國家幹部」,B、C、D、E選項均表明「生活節儉」是「稱職國家幹部」的必要條件,而A項把「生活節儉」看成是「稱職國家幹部」的充分條件,因此不符合題幹的斷定。答案為A。
2015年考研資訊及備考輔導 >> 新東方網考研頻道
我要報班》》》新東方考研輔導課程
考研熱門課程新東方無憂考研課程
全國新東方考研課程搜索
(責任編輯:張嬋)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