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很多同學都對假言命題的考點感到十分頭疼,將其轉化時經常出錯,但是,只要我們掌握方法,這部分題還是很簡單的。下面,小編就簡單給大家總結一下假言命題「如果,就」的相關知識。
一、 學習目標
1. 掌握假言命題的特徵,學會判定題型;
2. 掌握假言命題「如果,就」的解題技巧。
二、 基礎知識
1. 假言命題如何判定題型?
題幹中出現典型的關聯詞:如果…就…,只要…就…,如果…那麼…,只有…才…等。
2. 「如果,就」解題技巧。
(1)做翻譯
「如果,就」連接兩句話,做題過程中用簡單的形式表示句子內部的邏輯關係,稱之為翻譯的過程。
「如果P,就Q」,翻譯為「P→Q」。
口訣:如果就,前推後。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麼地就溼。可以直接翻譯為「天下雨→地溼」。
「如果,就」的替代表達方式:只要P,就Q;為了P,一定Q;凡是P,都Q;P離不開Q;P必須Q。題幹出出現類似關鍵詞,仍然是「前推後」。
(2)用技巧
逆否等價:
P → Q 等價於 - Q → - P
口訣:肯前推肯後,否後推否前。
例如:「天下雨→地溼」,「地沒溼→天沒下雨」這兩個式子是一定正確的。但是「天沒下雨,地可能溼,也可能沒溼」,「地溼,天可能下雨,也可能沒下雨」。所以「肯前和否後推出肯定的結論,肯後和否前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
三、 經典例題
例1. 如果某人是殺人犯,那麼案發時他在現場。據此,我們可以推出( )。
A.張三案發時在現場,所以張三是殺人犯。
B.李四不是殺人犯,所以李四案發時不在現場。
C.王五案發時不在現場,所以王五不是殺人犯。
D.許六不在案發現場,但許六是殺人犯。
E.許六在案發現場,因此許六是殺人犯。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定題型,翻譯題幹。
「如果,就」假言命題;「如果就,前推後」,可以翻譯為「殺人犯→在現場」。
第二步:逐一翻譯選項並利用「逆否等價」判定選項的正誤。
A項:在現場→殺人犯,屬於肯後,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排除;
B項:不是殺人犯→不在現場,屬於否前,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排除;
C項:不在現場→不是殺人犯,屬於否後否前,正確;
D項:因為不在現場可以推出不是殺人犯,否後否前,所以許六不在現場,一定不是殺人犯,錯誤;
E項:同A項;在現場→殺人犯,屬於肯後,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排除。
溫馨提示:為幫助廣大考生有效複習備戰聯考,都學網聯合MBAChina將於11月22日舉辦第三批萬人公益大模考,不同於其他同類型的模考,都學網此次的模考試卷全部由教學經驗10年以上的頂級名師出題,完全遵循近年考試風格、真題題型、考查範圍、命題趨勢等進行模擬彙編。
歡迎廣大考生加入2016年管理類聯考備考交流群:416403790 / 205853940,關注MBA中國網微信公眾號:mbachinaV。
更多聯考新聞推薦:
MBA備考:這三點教你聯考論說文寫作不跑題
邏輯中的假言命題:「只有,才」
精彩推薦:
2016管理類聯考倒計時衝刺專題
2016年管理類聯考第三批公益大模考
點石成金-2016年備戰管理類聯考名師面對面
欲了解更多聯考新聞請點擊:http://www.mbachina.com/html/lk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