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中的假言命題 「如果,就」

2020-12-13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很多同學都對假言命題的考點感到十分頭疼,將其轉化時經常出錯,但是,只要我們掌握方法,這部分題還是很簡單的。下面,小編就簡單給大家總結一下假言命題「如果,就」的相關知識。




一、 學習目標


1. 掌握假言命題的特徵,學會判定題型;


2. 掌握假言命題「如果,就」的解題技巧。


二、 基礎知識


1. 假言命題如何判定題型?


題幹中出現典型的關聯詞:如果…就…,只要…就…,如果…那麼…,只有…才…等。


2. 「如果,就」解題技巧。


(1)做翻譯


「如果,就」連接兩句話,做題過程中用簡單的形式表示句子內部的邏輯關係,稱之為翻譯的過程。


「如果P,就Q」,翻譯為「P→Q」。


口訣:如果就,前推後。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麼地就溼。可以直接翻譯為「天下雨→地溼」。


「如果,就」的替代表達方式:只要P,就Q;為了P,一定Q;凡是P,都Q;P離不開Q;P必須Q。題幹出出現類似關鍵詞,仍然是「前推後」。


(2)用技巧


逆否等價:


P → Q 等價於 - Q → - P


口訣:肯前推肯後,否後推否前。


例如:「天下雨→地溼」,「地沒溼→天沒下雨」這兩個式子是一定正確的。但是「天沒下雨,地可能溼,也可能沒溼」,「地溼,天可能下雨,也可能沒下雨」。所以「肯前和否後推出肯定的結論,肯後和否前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


三、 經典例題


例1. 如果某人是殺人犯,那麼案發時他在現場。據此,我們可以推出( )。


A.張三案發時在現場,所以張三是殺人犯。


B.李四不是殺人犯,所以李四案發時不在現場。


C.王五案發時不在現場,所以王五不是殺人犯。


D.許六不在案發現場,但許六是殺人犯。


E.許六在案發現場,因此許六是殺人犯。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定題型,翻譯題幹。


「如果,就」假言命題;「如果就,前推後」,可以翻譯為「殺人犯→在現場」。


第二步:逐一翻譯選項並利用「逆否等價」判定選項的正誤。


A項:在現場→殺人犯,屬於肯後,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排除;


B項:不是殺人犯→不在現場,屬於否前,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排除;


C項:不在現場→不是殺人犯,屬於否後否前,正確;


D項:因為不在現場可以推出不是殺人犯,否後否前,所以許六不在現場,一定不是殺人犯,錯誤;


E項:同A項;在現場→殺人犯,屬於肯後,無法推出肯定的結論,排除。


溫馨提示:為幫助廣大考生有效複習備戰聯考,都學網聯合MBAChina將於11月22日舉辦第三批萬人公益大模考,不同於其他同類型的模考,都學網此次的模考試卷全部由教學經驗10年以上的頂級名師出題,完全遵循近年考試風格、真題題型、考查範圍、命題趨勢等進行模擬彙編。


歡迎廣大考生加入2016年管理類聯考備考交流群:416403790 / 205853940,關注MBA中國網微信公眾號:mbachinaV。


更多聯考新聞推薦:


MBA備考:這三點教你聯考論說文寫作不跑題


邏輯中的假言命題:「只有,才」


精彩推薦:


2016管理類聯考倒計時衝刺專題


2016年管理類聯考第三批公益大模考


點石成金-2016年備戰管理類聯考名師面對面


欲了解更多聯考新聞請點擊:http://www.mbachina.com/html/lkxw/

相關焦點

  •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巧解邏輯中的假言命題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巧解邏輯中的假言命題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巧解邏輯中的假言命題,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0省考公務員行測備考:巧解邏輯中的假言命題
    其實這就涉及到了我們邏輯中假言命題的逆否命題這一知識點。逆否命題考查難度相對來說不是很大,但是在我們考試卷中經常出現。那麼拿到一道假言命題的題目我們如何區分是不是考查逆否命題這個知識點?如果確定是考查這個知識點我們該如何解題呢?跟著中公小編學習一下吧1.
  • 2017考研邏輯複習:假言命題P位Q位推理
    考試大綱對於邏輯部分的考查內容是這麼定義的:綜合能力考試中的邏輯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綜合,以及相應的判斷、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能力,不考查邏輯學的專業知識。試題題材涉及自然、社會和人文等各個領域,但不考查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
  •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假言命題推出關係應用題型指導
    在公務員考試中,行測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邏輯假言命題推出關係應用題型指導;一、假言命題推出關係在考試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假言命題,首先要根據我們學習的關聯詞和關鍵詞,分析出題幹的充分條件以及必要條件,再根據假言命題的本質是由充分條件推向必要條件寫出命題推出關係。
  •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題之假言命題
    假言命題是反映某一情況是另一事物情況存在的條件的判斷 ,或者說 ,假言命題是有條件地陳述某種事物情況存在的判斷 。 如 :如果天下雨 ,那麼地下溼 ;人只有正視自己的無知 ,才能擴展自己的知識 。假言命題由兩個肢判斷構成 ,其中 ,表示條件的肢判斷叫做前件 ;表示依賴條件而成立的判斷叫假言命題的後件 。
  • 管理類聯考2015考研邏輯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知識點學習
    2014年管理類聯考大綱對演繹推理部分,對假言命題及其推理這一知識點的要求,與2013年考綱相比並無變化,同學在學習中應按照大綱的要求,了解假言命題的定義,記憶並掌握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下面我們重點學習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的概念和運用。
  • 2019安徽省考行測技巧:行測邏輯假言命題推出關係應用題型指導
    2019安徽省考行測技巧:行測邏輯假言命題推出關係應用題型指導 對於行測考試而言,邏輯部分的必然性推理假言命題為考察重點,而假言命題推出關係的運用也為考生解題的重點與難點。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展開分析。
  • 翻譯推理之假言命題秒殺技
    從今天開始,吾谷公考持續為大家整理公務員行測筆試秒殺技巧,覺得有用,請文末點個在看或轉發收藏哦~ 這是吾谷公考為大家整理的第期秒殺技巧:行測邏輯判斷翻譯推理之假言命題。 一、什麼是假言命題?
  • 事業單位判斷推理:假言命題關聯詞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邏輯判斷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邏輯判斷中假言命題是常考考點。對於假言命題一般會考兩種對當關係,分別是「矛盾關係」和「推出關係」,難度並不是很大。但是很多同學的問題就在第一步,翻譯題幹信息,那麼今天我們具體來學習假言命題題幹中的關聯詞,了解如何把信息換成簡潔明了的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公式。
  • 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之假言命題題目解題技巧詳析
    考試中會涉及到邏輯判斷的題型,考的題量比較多而且難度相對較大,對於考生們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些。邏輯判斷裡會考到一個重難點的知識——假言命題,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解答這種題目呢?一起往下看吧!一、含義:判斷命題間條件關係的命題二、連接詞1、如果A,那麼B;只要A,就B;若A,則B;一旦A,就B……,當出現這組關聯詞的時候,可以表示為AB
  • 判斷推理:必然性推理之假言命題
    假言命題屬於判斷推理中的必然性推理部分內容,考察較多,在省考當中,幾乎每年都有一道題考察假言命題的綜合性推理。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假言命題表示的是兩個支命題之間關係的命題,而不是兩個支命題的真假性。舉個例子,如果明天疫情結束,那麼我們就一起出去逛街。
  • 公務員考試行測:假言命題
    公務員考試行測:假言命題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公務員考試行測假言命題的「兩換與兩不換」
    筆試階段是大家進入公務員門檻的第1步,那麼在行測的考試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我們注意的呢?今天玉溪中公教育挑選了行測考試中的一個知識點來為大家講解,就是行測假言命題的「兩換」與「兩不換」。什麼是兩換和兩不換呢?接下來的文章中來聽小編細說。
  • 2020國考行測備考:假言命題解題技巧
    給大家梳理一下行測邏輯判斷當中的一個重頭戲:假言命題,因為必然性推理是邏輯判斷中必考的一部分,而假言命題則是必然性推理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們一定要會假言命題。   假言命題:假是假設,言就是說話,所以假言命題實際上是表示假設關係的一句話。其實,說到假言命題,考試時就可以直接看成是充分必要條件和必要條件的推理關係。   那麼到底該如何推呢?
  • 考研邏輯知識點講解:假言判斷
    假言判斷就是反映事物、現象之間條件聯繫的判斷。它通常由假設複句和條件複句來表達。   例如:   (1)如果兩手磨擦,那麼就會生熱。   (2)如果沒有雨雲,就不能下雨。   這兩個判斷都是假言判斷。例(1)和例(2)中的「兩手磨擦」,「有雨雲」都表示條件,表示條件的支判斷,邏輯上稱它為前件;「會生熱」、「能下雨」都表示依賴條件而成立支判斷,表示依賴條件而成立的支判斷,邏輯上稱它為「後件」;「如果……那麼……」、「如果不……就不……」是聯結項。假言判斷就是由前件、後件和聯結項三個部分組成的。   假言判斷前後件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
  • 2020省考公務員考試:行測假言命題的「兩換與兩不換」
    國考已過,多省公務員考試的號角再將吹響,無論對於初學者,還是對於有過經驗的考生在獨立學習的時候,假言命題都是在複習過程中的攔路虎。換就話說假言命題的題目在考生自身複習的時候往往是無從抓手的一種題型。因為假言命題的題型是「邏輯」的題型,因為其測查的是純邏輯的思維,換句話說就是形式對應。那在這裡就教給大家一種方法,假言命題的「兩換與兩不換」。在講解假言命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了解下假言命題的基本要點。
  • 2014省考行測假言命題如何快速推理
    假言命題的等值(等價命題)或稱推理規則,都是指逆否命題,所謂逆否命題是指原命題與它的逆否命題是相互等價的關係,也就是說:A→B就等於非B→非A。 逆否命題就是假言中最重要的考察點。舉例來看「如果考上公務員,那麼給你買汽車」就等價於「如果沒有買汽車,一定推出沒有考上公務員」。這一看似簡單的等值考察,在考試中的考察方式卻變化多端,需要大家對題型有較強的辨別能力。
  • 2020寧夏省考備考:行測假言命題的「兩換與兩不換」
    如有疑問請加【寧夏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國考筆試已經結束,即將迎來各省公務員考試,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假言命題在備考中都屬於重難點,今天寧夏公務員考試網
  • 公考行測翻譯「擼串」小技巧——假言命題
    上一期我們一起學習了公考中翻譯推理的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同時也總結了一個解題技巧,即「如果……那麼……,前推後」,可以非常輕鬆地將題幹文字描述轉化為邏輯表述進行解題。也給大家預告了這次要學習的必要條件假言命題,我們一起看看它的標誌詞是什麼,有哪些轉化形式。
  • 2017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假言命題的負判斷
    假言命題推理是邏輯判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關於其負判斷的考查和運用在公務員考試中也是非常普遍的。下面京佳教育公考研究專家就結合幾道真題來對「假言命題的負判斷」的相關考點、解題方法進行闡述,希望對廣大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真題回顧1】 1. 一次邏輯考試後,蘭蘭、晶晶、玲玲在一起討論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