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落下帷幕已經有10天的時間了,高考成績也即將公布,是不是想到這心就又懸起來呢?
先別想這些啦,今天小高老師打算給大家分享些有趣的內容。說起來,日本作為咱們的鄰國,他們的高中升學考試是不是和中國很類似呢?他們的考試難度和選拔制度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先帶著問號看下去吧~
我最近在視頻網站上看到一個中國小哥投稿了自己去日本上高中並參加了日本的高考的經歷。
B站up主:卡衛門
滿分700分的日本高考,這位卡衛門同學一共考了254分,具體每科的成績如下:
日本語:64分(滿分200分)
數學Ⅰ:57分(滿分100分)
數學Ⅱ:38分(滿分100分)
歷史:20分(滿分100分)
英語:75分(滿分200分)
有點意外的是成績不是很理想,這些科目成績沒有一科及格的。
我猜有些同學心裡會想,如果自己去日本上高中的話,參加高考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呢?說到這,小高老師有必要和大家普及下日本高考的考試內容和選拔制度了。
整體來看,日本高考和我們有幾個不一樣的特點。
考試周期長&考試次數多
不同於咱們的高考一錘定音,日本高考一般分兩次進行,他們從1月開始一直持續到2、3月份,打的是一個持久戰。
日本大學的入學考試一般分兩步進行,分別是「センター試験(中心考試)」和「二次試験(各個大學的校內考試)」。
這個中心考試就和中國高考比較類似了,是日本最大規模的全國統一考試,每年1月中旬開考,歷屆考生人數都有50萬以上,試卷內容全國各地統一。
日本的中心考試不分文理,共有6大類,分別是:國語、地理歷史、公民、數學、理科、外國語,來測定考生們的基礎知識能力。
中心考試,其成績一般會在考試後10天內公布,然後考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再決定要報考的學校及專業。
而接下來是2、3月份的校內二次考試,就是日本各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考試題目由大學自己來安排,一般好大學的二次考試難度都比中心考試要高,用來測定考生的專業能力和思考能力。
復讀浪人
和中國一樣,參加高考的學生,除了應屆生,其實還有很多復讀生,在日本被稱為「浪人(ろうにん)」,一次高考失利稱「一浪」,二次失利稱「二浪」,三次以上統稱「多浪」,在家自學的被稱為「宅浪」。還有一種情況是已經升入大學,但由於自己所在的大學不理想,想再考一個好的大學而參加高考的學生,這類學生被稱為「假面浪人」。
▲三浦春馬在電影《殺人偏差值70》中
飾演高考多次失利的「浪人」
在日本的高中是沒有復讀生的班級的,想要復讀的話,要麼就在家自學,要麼就要去補習班交費學習。
當然,「復讀」的代價是及其高昂的。除了極其高昂的學費,全科補習班的學費可以達到100萬日元(6萬RMB左右),考生還不得不佔用近乎全部的課餘時間,接受高強度的考題訓練,可以說非常考驗考生的毅力。
日本民間流傳一個俗語:「四當五落」,即如果你每天睡四小時,就能考上你心儀的大學,但是如果你每天睡五個小時就會名落孫山。
看到這些,是不是也讓你深有感受呢?是不是想到了自己被高考支配的感覺呢?其實無論在中國還是外國,想要上一個好大學都不容易,唯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成功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