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已經成立了93年,連續執政60餘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巨大的成就與長期執政的穩定和安逸讓我們一些領導幹部、機關產生鬆懈情緒,貪圖享受,從而嚴重脫離了人民群眾,缺乏憂患意識,使我們黨面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就是黨中央強調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這四大考驗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這四大危險。如今,要想經受住這些考驗和化解這些危險,我們就必須走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經受住「四大考驗」防火牆
走群眾路線能豐富我們的執政經驗,堅定我們的執政理念,在執政考驗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在60餘年的執政實踐中,我們黨帶領人民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取得了輝煌的執政成就,積累了寶貴的執政經驗,堅定我們的執政為民的理念,在執政考驗中可以說取得滿意的成績。但也要看到,與執政初期相比,長期執政的最大危險是容易脫離群眾。若此,黨就有可能被人民拋棄,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我們黨奪取政權不容易,而執好政尤其是長期執好政則更不容易。這就要靠走群眾路線,要把群眾利益作為黨的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執政為民。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才能經受住執政考驗。
走群眾路線能夠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力,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們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使我國各領域的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突破,綜合國力迅速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今天,我們的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面臨著改革開放考驗。要想順利度過這個考驗,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走群眾路線,尊重群眾的智慧和首創精神,打好改革攻堅戰。
改革開放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全新事業。但是,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難免出現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形式深刻變動,產生了貧富分化等問題。因此,要領導好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黨就必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帶領億萬人民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們的前途命運也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我們黨要領導好國內各項建設事業,就一刻也不能忽視外部環境的影響。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發展問題更加突出;主要大國對外戰略出現重大調整,各種國際力量博弈更加複雜,綜合國力競爭更加激烈。而要更好地應對日益複雜的外部環境,關鍵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使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
「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這四大考驗,是長期的、嚴峻的,而群眾路線就是一道防火牆,只要我們築牢這道牆,我們黨就能經受住這些考驗。
群眾路線是抵禦「四大危險」有力武器
走群眾路線堅定了宗旨信念,有助於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險。精神懈怠往往產生於取得成績之後。無論個人還是政黨,創業之初大多能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而一旦取得巨大成績後,就容易出現精神懈怠的危險。我們黨成立已經93年,執政已經60多年,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的豐功偉績,有些黨員幹部出現了精神懈怠的現象。要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群眾路線。走群眾路線,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會清醒地看到我們取得的成績是階段性的,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就會更加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就絕不會有任何的精神懈怠。
走群眾路線,向人民學習,有助於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險。能力不足與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關。毛澤東曾提醒全黨將面臨一個「本領恐慌」的問題,他指出:「我們隊伍裡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也提醒全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有一個能力不足的問題。今天,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使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錯綜複雜,我們已有的經驗、能力還不足以完全有效地應對這些考驗。要想提高各方面的本領和能力,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基礎和力量源泉就是人民群眾,因此,走群眾路線,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向人民學習,就能在適應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中不斷提高我們各方面的能力。用毛澤東的話就是「拜人民為師,這就靈了」。
走群眾路線,能轉變幹部作風,有助於化解脫離群眾的危險。在四個危險中,脫離群眾的危險更帶有根本性。胡錦濤同志曾指出「全黨同志必須牢記,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但有的領導幹部、機關官僚主義作風和脫離群眾的現象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如果這種現象不加以警覺並有效改變,必將動搖我們黨執政的根基。而走群眾路線,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密切聯繫群眾,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會使我們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因此,走群眾路線可以說是開啟與人民群眾心心相通的一把鑰匙,是抵禦脫離人民群眾的一方盾牌。
走群眾路線,受人民監督,有助於化解消極腐敗的危險。消極腐敗是危害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我們黨對於開展反腐敗鬥爭的認識是清醒的,態度是堅決的,成績也是明顯的。但是,當前消極腐敗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成為直接破壞黨的形象、損害黨執政公信力的嚴重問題,是目前我們黨面臨的一個大敵。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治和消除腐敗是我們黨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課題。黨中央指出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的積極作用」。毫無疑問,根治腐敗就必須讓廣大領導幹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就必須走群眾路線,受人民監督。只有把權力關在籠子裡,建立一套較完整的機制,才是化解消極腐敗危險的有力保證。
總之,群眾路線作為黨的一件法寶,絕不能丟棄,而要始終在手,越用越靈。只有如此 我們才能戰勝「四大考驗」,才能化解「四大危險」。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