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網民參考。
選詞填空這種題型比較成熟,是公務員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非常重要的一種題型,無論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是地方公務
員考試都涉及到對這種題型的考察,尤其是2007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更是出了20道選詞填空的題目,可見該題型在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所佔比例是相當重的。因此作為備考的考生,首先要足夠重視這種題型,進行重點複習。其次要明確該題型的考核點,從而有針對性地練習提高。
事實上選詞填空主要考察了考生準確掌握、運用、辨析常用及特定詞語的能力,能夠在給定上下文的語境中選擇最恰如其分的表達方式,從側面可以考察考生的語言文字功底及文學感知能力等較高的素質。因此考生在平時複習時要注意培養自己對語言的規範表達,以及一種良好的語感。這兩點就基於對詞彙、短語包括關聯詞等熟練、紮實的掌握。因此我們為考生精心編排了三個詞表,以歷年考點所涉及的詞彙短語為中心點,通過辨析和誤用舉例的方式進行引申,同時配以例句幫助考生更好理解,以期達到熟練掌握,準確運用的效果。
詞表(一)
近義詞辨析和誤用
l "遏制"和"遏止"
"遏制"和"遏止"的差別在"制"和"止"上體現的很明顯,"遏止"側重抑制、迫使其停止,強調使之停止。而"遏制"則側重抑制、控制、壓制,強調製約性。
如"雖然他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是沒能遏止住對方凌厲的攻勢,痛失獎盃"。這裡的"遏止"應該換為"遏制",因此"遏止"既然已經表示停止,就不能再有"住"搭配。
l "權利"和"權力"
"權利"是指依照法律和章程應當享有的權力和利益,其和"義務"相對。而"權力"表示政治上的強制力量,也可以表示在職責範圍內的管理和指揮權。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如下面句子中的"權利"就是誤用:
"而'四人幫'一夥,則利用篡奪的權利,假公濟私,揮金如土。過著窮奢極欲的資產階級腐朽生活。"這一句子中的"權利"指的是某中職責範圍內的支配力量,因此不應該使用"權利",而應該改為"權力"。
l "推脫"和"推託"
"推脫"和"推託"讀音相同,意義相近,但略有差別。"推脫"側重指擺脫、開脫,使之與自己無關,多指推脫責任、問題或與自己相關的事情等;"推託"側重藉故拒絕,指婉言謝絕、表示不接受,後面經常帶有託詞或者表示拒絕的原因,多指推託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兩者不能混用。
如:"我們來你們公司領取材料,你們的保管員卻相互推託,支吾搪塞。",該句中的"推託"應該是"推脫",因為作為"保管員"發放材料是其責任,而不是其不願意做的事情,因此用"推託"不妥,應該改為"推脫"。
l "偵察"和"偵查"
同"考察"與"考查"類似,"偵察"和"偵查"的區別也在"查"和"察"的意義區別上,"偵察"指的是了解敵方的情況;"偵查"的意思則是檢察機關或公安機關的調查行動。兩者不能混用。如:"為了了解對手的情況,球隊專門派了一名助理教練去對方訓練場地偵查情況"。這裡的"偵查"是誤用,應該改為"偵察",意思是了解對方的情況。
l "起用"和"啟用"
"起用"有兩個意思,一是重新任用已經退職或者免職的官員,二是指提拔、任用。
"啟用"只有一個意思,是開始使用。一般來說"起用"的對象應該是人,而"啟用"的對象則是事物。
如:"機場新建的候機大樓已經起用了。"這一句子中的"起用"應該改為"啟用",因為其賓語是事物,表示的是開始使用的意思,因此應該用"啟用"。
l "謀取"和"牟取"
"謀取"和"牟取"都是指想辦法得到的意思,但是"謀取"是一個中性詞,可以指合法的取得,也可以指非法的獲取。而"牟取"則是貶義色彩較強的詞語,多指非法的獲取。因此下面句子中的"謀取"屬於誤用:
"必須堅決打擊不法商人制假販假謀取暴利的犯罪行為。"這一句子中的"謀取"顯然是錯誤的,句子表達的意思是非法地獲取的意思,應該改為"牟取"。
詞表(二)
關聯詞及虛詞辨析與誤用
l "凡是……不少……"
"凡是"強調主語的總括性,強調主語所涉及的範圍內的"所有"性,常常與"都""總"等搭配組成關聯詞組,而"不少"強調的是大多數,很多,但不是所有,所以"不少"和"凡是"在語義上是相互矛盾的,不能構成搭配,屬於誤用。
如:"凡是在學問和科學研究上有成績的人,不少是在客觀物質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經過頑強刻苦的努力才獲得成功的。"這一句子中應該刪掉"凡是",保留"不少",因為並不是每個成功的人都缺乏"客觀物質條件"的。
l "雖然……但是……"和"即使……也……"
"雖然……但是……"和"即使……也……"表示的都是讓步關係,但是"雖然……但是……"側重讓步和轉折,"雖然"引出的讓步的事實只能是已然性的事實,而不能是未然的、假設的情況;"即使"引出的讓步的事實則多是未然的,假設的情況,側重假設和讓步。因此,把"雖然……但是……"用於對假設事實的讓步,則是誤用。
如:"雖然我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絕對不能驕傲,何況我們的工作作得還並不好呢?"這裡因為實際上"工作作得還並不好",可見"我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並不是已然的事實,而只是一種假設,因此不能用"雖然"引出,而要用表示假設的"即使",後面也相應地換為"也",構成"即使……也……"結構,表示假設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