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節聖經#
我的分享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聖經希伯來書第5章12節——不熟練仁義道理的吃奶嬰孩。
從這聖經希伯來書第5章12節中,我們可以看出,聖經希伯來書的書寫者所描述的是——在仁義道理上的「巨嬰」。
不熟練仁義道理的吃奶嬰孩
在深入了解這一節經文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一節聖經當中的幾個關鍵詞——「工夫」、「小學」、「開端」、「吃奶」、「乾糧」的含義。
在查考完這節聖經當中的幾個關鍵詞以後,我們下面來深入了解一下這節經文的含義。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
說明按照這些人學習的時間來算,他們原本應該都能夠做別人的師傅了。
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
說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人竟然還需要有人另外將有關神話語的基本道理教導他們。
並且成了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的嬰孩。
說明這些人不但需要別人的重新教導,他們還變成了只能等待別人教導他們,而不能自己主動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的「巨嬰」。
在談到吃奶的嬰孩(就是巨嬰)與成人的區別時,聖經希伯來書的書寫者,說:
【希伯來書5:13/14】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們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
我的看見
這節聖經使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的自己。
那段時間的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最可怕的是我明明知道自己有錯誤,卻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昨天的錯誤在今天繼續重複。
那種內心裏面的掙扎與痛苦,還有擔心在我的內心裏面不斷交織融合,讓我深受其害。
與那些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只能被動等待別人教導自己的人相比,我的認知雖然更加清晰,但卻更加痛苦。
喻道故事——同樣的工夫,同樣的經歷,不同的收穫
無奈看著眼前的兩個徒弟勤奮和懈怠,說:「十年前,你們倆上山的時候,我曾經問過你們是否願意跟我學習文武之道,當時你們倆滿臉興奮的答應了。五年前,當我問你們是否願意下山回家時你們放棄了!到今天為止你們倆跟我整整十年了,當初八歲的幼童也已長成今天的模樣。懈怠!我問你,我可有偏待勤奮,或者花更多的時間教導他(勤奮)而忽略你?」
懈怠聽到師傅的問話後,趕緊回道:「沒有!相反,師傅教導我的時間要比教導勤奮的時間更長。」
「那你告訴我,為什麼你到如今連入門基本功都沒學會、基礎的漢字到現在還認不全?你能告訴我嗎?我也知道勤奮腦子靈活,能夠經常舉一反三,學什麼都快,但是最起碼你也要用心啊!一會兒,你們的父親就會來到這裡,你們自己去向他們解釋這是為什麼?明白嗎?」
「是!師傅!」懈怠和勤奮同時答道。
不久之後,懈怠和勤奮的父親一同來到了山上。
當懈怠的父親聽聞自己的兒子竟然用了十年的時間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學會後,就指著懈怠大聲吼道:「你是豬嗎?十年的時間竟然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學會,你簡直……」
這時,無奈說:「懈怠!勤奮!你們倆先下山吧!到山下等待你們的父親,我跟他們有一些話要說。」
懈怠聽到師傅的話語後,就說:「是!師傅!」說完轉身就跑下山了!
勤奮看到懈怠如此利落的表現感慨地說:「這是他這十年來反應最迅速的動作了!」
勤奮的父親聽到兒子的感慨後說:「不要在感慨了!你也下山去吧!我與你二叔還有一些話同你師傅講。」
「是!父親!」勤奮無奈只好轉身向山下行去。
當勤奮走後,無奈說:「兩位家主對於懈怠的問題也都了解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已經沒有時間再教導他們了。勤奮我並不擔心,該學的他都已經學會了,只是懈怠卻……」
勤奮的父親聽到無奈的話語後,說:「先生,您就直接說解決之道吧!我知道你在他們身上的付出並不比我們少,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知道您這十年來幾乎把所有的心血都用在了他的身上。我們兄弟二人完全相信您,您就直接說怎麼辦吧!」
無奈聽到勤奮父親的保證後,說:「我知道二位家主是異性兄弟,比親兄弟還親。因此,我的方法就是讓勤奮教導懈怠,也許他會因為感到羞恥而用心學。對於懈怠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只要他能夠認識文章看懂帳目,能夠守住兩位家主這份家業就成。懈怠有一年的時間,一年後我會帶著勤奮進入國子監,京城已經來信了,我最多能夠拖一年。」
懈怠的父親說:「先生!你這方法管用嗎?」
無奈苦笑著說:「我們只能希望這個方法管用,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你們知道我沒有兒女,我以後也需要他們養老,所以我也擔心……」
勤奮的父親說:「這些您在山上也能做啊!」
無奈說:「我怕我心軟,看不得勤奮打他。前幾次,都是因為勤奮把他大的太兇而失敗。不過懈怠的武功卻有了一定的長進,這也是我堅持要勤奮教導懶惰的原因,即使最後知識學不成,至少保命的本事能夠增加不是嗎?不過,我勸你們二位,把家交給勤奮,一起到山上來與我同住,不然你們……」
……
勤奮的父親看到懈怠被勤奮大的鼻青臉腫的模樣說:「勤奮!你就不能輕一點嗎?」
勤奮笑著說:「您知道師傅為什麼把我們趕到山下來嗎?其實那封信我們倆都知道,也見了!在山上我們曾經試了幾次,但由於懈怠……所以每次即將成功的時候,師傅受不了懈怠的哭求,只好讓我停手。您要是堅持,那我沒話說,師傅說,我的能力可以跟隨他一起去國子監,只是您的這份家業以後怕是就要不保了!」
「大哥!無奈先生說的沒錯,我們最好是上山與他同住,不然我們只能像勤奮所說的那樣任由懈怠敗壞我們倆兄弟辛苦攢下的家業。」懈怠的父親說道。
「好吧!我們這就上山,家裡就交給勤奮和管家吧!」勤奮的父親道。
懈怠聽到後馬上喊道:「大伯啊!您不能走啊!您要是走了我會被勤奮打死的!」
勤奮的父親說:「我……想一想!」
懈怠的父親看到自己的大哥又陷入了猶豫,說:「沒事!如果勤奮把你打死了,我在把他打死就行了!」懈怠的父親說完拽著自己的大哥就走了。
看到遠去的父親和大伯說:「我怎麼這麼命苦啊!竟然有這樣一個爹呀!我……」
懈怠還想再說,卻看見勤奮已經來到了他的面前。
「勤奮!你……你要幹什麼?」
「我要幹什麼?剛才可是有人說我會把他打死的,所以……」
「哥……我叫你哥還不行嗎?您今天就饒了我吧!」
「沒事!我不在乎,反正從小到大我都已經習慣了,其實我也只比你大三天而已,無所謂了!」
「……救命啊!……救命……」
院子中不斷傳出懈怠的求救聲。
一年後,懈怠的知識還是沒有見長,不過保命的本事卻是增加了不少。
從上面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擁有同樣時間,同樣經歷的人,會因為他們各自不同的心態得著不同的收穫。
小結
⒈吃奶的嬰孩——不熟練仁義的道理。
⒉擁有同樣時間、同樣經歷的人,會因為他們各自不同的心態,而導致他們的收穫有多有少。
聖經筆記|愛是什麼?愛是持久和寬廣的,是為對方著想
每天一節聖經|不要被罪迷惑,要彼此相勸——希伯來書3章12/13節
聖經筆記|埋怨不休的百姓——聖經希伯來書第3章分享
聖經筆記|得勝的救恩——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