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稱呼一定要注意,你的稱呼可能會讓孩子出現認知錯誤

2020-08-27 白老師講課堂

家長對孩子的稱呼一定要注意,你的稱呼可能會讓孩子出現認知錯誤

在以前,人們給孩子取名都非常的隨便,甚至還會取一些比較難聽的名字,尤其是在農村中,覺得給孩子取這種名字孩子好養活。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不再這般隨意,會給孩子取一些比較有意義的名字,希望可以給孩子帶來一個很好的寓意,還會給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小名,平時在家中就會叫孩子的小名。

孩子在小時候認知能力有限,有的時候會根據父母叫自己的名字的聲調語氣來判斷父母的心情如何,並且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一些稱呼也會讓孩子的心理發生變化,所以在稱呼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因為平時不注重對孩子的稱呼,最後讓孩子有了錯誤的認識。朋友小李前幾年生了一個女兒,今年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幼兒園的老師向她反應,自己家孩子平時在學校裡面總是覺得自己是男生,不僅和男生玩耍,甚至還會去上男廁所。小李聽到以後非常的驚訝,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等到孩子放學以後就問她。孩子天真的回答,因為自己就是一個小男生,當然要和男生一起玩了。小李愣住了,說誰說你是男生的?孩子回到說因為媽媽就經常喊自己大兒子呀,兒子不就是男生嗎?小李聽到這裡就明白了,因為自己一直稱呼這樣稱呼孩子,讓孩子出現了思想上的錯誤,自己之所以這樣稱呼是想要孩子長大以後可以和男孩子一樣堅強獨立,但是孩子竟然出現了性別上的認知錯誤。


看完上面的這個例子,大家應該知道稱呼有多重要了吧,寶媽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稱呼。不僅是這種性別上的稱呼對孩子的成長不好,還有這些叫法也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一、叫孩子名字時,會帶有情緒去大聲喊叫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不要馬上就用一種嚴厲的語氣去稱呼孩子的名字,這樣會讓孩子非常害怕,內心會惶惶不安,所以家長切記不要帶有情緒的大聲喊叫。

二、孩子不喜歡的稱呼,我並不想讓很多人都知道

還有父母平時給孩子起一些小名的時候,不要取一些孩子不喜歡的小名,這樣的小名讓外人聽見了以後,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

三、不可以對孩子的稱呼過於寵溺

還有父母對孩子的稱呼不要太過於寵溺,過於誇大孩子的稱呼,會讓孩子心中自負自滿,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相關焦點

  • 家長對孩子的稱呼是有講究的,很有可能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性格
    一不小心,小琳兒子把桌上的乾果盤推到地上了,婆婆看到這個場景沒有指責孩子,只是一口一個「小祖宗」,小琳聽到這個稱呼,覺得有必要找婆婆談心。小琳正經的去看過育兒書,孩子面前是無小事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日常稱呼上。很多媽媽的育兒總結過來,發現家長平時對孩子是啥稱呼,孩子長大就是啥態度。家長都寵小孩子,但是家長對孩子的稱呼是有講究的,很有可能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性格。
  • 當稱呼從「爸爸」變成「爸」,孩子心理可能發生變化,家長別忽視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相信每個孩子出生後,學會的第一個詞語都是「媽媽」,但突然有一天,孩子不稱呼「媽媽」了,而是稱呼為「媽」,可能很多家長不能很快適應。但如果突然某一天,孩子對家長的稱呼開始轉變,很有可能是他們與家長產生了隔閡,兩者之間出現了誤會或者矛盾,這個時候家長要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行為,並及時與孩子解除誤會。
  • 「藝術」地稱呼孩子
    家長們注意過沒有,當我們叫孩子不同名字的時候,往往正好反映出我們內心的一種動向,孩子由此預知我們的情緒與思想動態。 這真的是家長與孩子間一個很有意思的生活互動。聯想到孩子教育問題,我覺得這件小事背後有值得我們好好探討的問題,其實如何稱呼孩子可能也是父母要修煉的一堂課。
  • 莫忽視,孩子從「媽媽」稱呼變成「媽」,家長要注意娃的心理變化
    從寶寶咿呀學語的開始,「媽媽」一直都是每個做母親最自豪聽到的稱呼,當孩子叫出一聲媽媽的時候,相信每個母親都會感到非常欣慰。可是你有沒有發現當孩子從媽媽兩個字的稱呼,變成一個字媽的叫法時,孩子內心的那些細微的心理變化,你有沒有察覺呢?
  • 父母對孩子稱呼背後,代表著家庭的相處模式,叫小名和全名有區別
    小彤回答女兒道:那是她爸爸對她愛的稱呼,像我平時叫你寶貝是一樣的。聽到女兒這麼一問,小彤對家長對孩子的稱呼產生了興趣,那天她仔細地聽了班級裡家長們喊孩子大多數都是直呼小名或是寶貝的,好像很少有人直呼大名。不同的家庭喊孩子的方式還真是不太一樣,也能直接地看出這個家庭的相處模式。
  • 孩子對你的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這4個心理變化,別忽視
    這是錯誤的想法,如果一直秉持著這樣的錯誤想法,只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親子關係也會隨之冷淡,孩子就會不願意再用代表著親暱的「媽媽」來稱呼母親了。隨著孩子的身心更加成熟,孩子會開始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使用疊詞稱呼媽媽可能會被同齡人打上幼稚的標籤。
  • 孩子對你的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這4個心理變化,別忽視
    這是錯誤的想法,如果一直秉持著這樣的錯誤想法,只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親子關係也會隨之冷淡,孩子就會不願意再用代表著親暱的「媽媽」來稱呼母親了。 3、 孩子身心更成熟 隨著孩子的身心更加成熟,孩子會開始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使用疊詞稱呼媽媽可能會被同齡人打上幼稚的標籤。
  • 不要再這樣稱呼你的孩子了,家長們鍾愛的小綽號,傷透娃的自尊心
    家長們停止這樣稱呼孩子,給孩子取乳名要注意1)侮辱性的稱呼有的家長很喜歡開玩笑,平時日常生活也不太注意,像一些老一輩的也很愛給孩子取名叫「狗蛋」「臭蛋」「蠢豬」等等這種比較低級的詞彙,老一輩認為起這種賤的稱呼,孩子會很好養活。
  • 父母不要這樣稱呼孩子,對自己和孩子都沒好處
    父母不要這樣稱呼孩子,對自己和孩子都沒好處家長對孩子會有很多稱呼,可是家長知道嗎,無意間的一個稱呼,將會對寶寶造成極其嚴重的困擾,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因此,對於孩子稱呼父母可不能馬虎。
  • 在職場當中,稱呼很重要,其中的一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在稱呼別人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將對方的名字念錯,對於把握不準的字要先請教然後再進行稱呼。不要把字念錯或者是發音錯誤,如果發生了錯誤,對於交往對象的年齡輩分婚姻植物等一定要拿準了。拿不準時千萬不要當面的去稱呼,而要摸準了情況再去選擇適合的稱呼。
  • 孩子的稱呼也有講究,高情商的爸媽都會注意這四個要點
    一般家長都會非常溺愛自己的孩子,除了給孩子起個大名,也會給孩子起乳名或者有比較親切的叫法,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家長的一些稱呼方式,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本文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參考。最常見的是一些老人稱呼孩子的時候,稱呼「小祖宗」「小心肝」,這雖然是表達親密和疼愛的稱呼,卻會讓孩子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什麼事都要以他為中心,認為家長或者長輩為他做什麼都是應該的。
  • 父母對孩子的稱呼影響孩子的性格?第二種叫法,多數家庭都愛用
    平時叫孩子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很多叫法,有時候會叫他們的全名;有時候會叫他們的小名;有時候會叫他們寶貝;也有時候會叫他們"小皇帝"、"小祖宗".....我們可能會覺得那只是一種稱呼而已,那是無關緊要的,可是並不是這樣的。身邊的人如何稱呼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性格。
  • 你對孩子的稱呼裡,藏著家庭教育的智慧,你發現了嗎?
    我們平日裡對孩子有著各種各樣的稱呼,每個階段也都有不同的稱呼,也都體現了對孩子滿滿的愛和期待。雖然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稱呼變化多端,可它有時卻是我們調整情緒的閥門,也是家庭教育的催化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哪兒些稱呼吧?
  • 當著外人面媽媽最好別這樣稱呼孩子,不僅難為情,還可能帶來傷害
    媽媽稱呼自家孩子的稱呼總是有很多種,大名、小名,還有愛稱,甚至是各種綽號。平時在家裡的時候,媽媽想怎麼稱呼都行,但是到外面以後,當著外人面,媽媽就要注意了,這是不能隨便稱呼的。當著外人面媽媽最好別這樣稱呼孩子,不然不僅孩子難為情,還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家長可別不在意。
  • 稱呼由「媽媽」變成「媽」,可能是孩子心理產生變化,父母別大意
    如果孩子依舊叫媽媽,很可能就會被其他同學所嘲笑,漸漸的孩子也會認為叫媽媽比較矯情,所以直接就改了口。2)孩子漸漸長大孩子在小時候更喜歡說一些疊詞,比如吃香香、喝水水等,這是因為孩子小,沒有那麼多詞彙量,所以會將字重複去說。
  • 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媽」,說明心理發生變化,家長別忽視
    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媽」,說明心理發生變化,家長別忽視寶寶出生後,喜歡叫媽媽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寶寶孩子成長發育過程,只能發出單音字,並且有研究表明,「ma」是寶寶最會說話前最容易發出的音。寶寶再大一些,還會叫媽媽,因為這個時候寶寶的認知能力不足,對外界具有天生的防備能力,又因為從小都是由媽媽哺乳餵養,所以心理和生理上都對媽媽有依賴感。
  • 孩子長大之後,稱呼從"媽媽"變成了"媽",是因為不愛了嗎?
    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改變稱呼。孩子剛剛學說話的時候,家長都會教孩子喊媽媽,懵懂的孩子自然是教什麼就學什麼。並且,年紀較小的孩子更喜歡用疊詞說話:吃飯飯、要抱抱、汽車車,這樣的詞語符合寶寶的心境和年齡特點。但是慢慢的,孩子的語言系統開始發育完善,就護選用更言簡意賅的方式說話,只不過家長感受最明顯的就是稱呼上。
  • 女人們要注意了,當男人這樣稱呼你時,可能是喜歡上你了
    1當一個男人喜歡把一個女人稱之為笨蛋的時候,可能就是看上這個女人了。雖然說笨蛋並不是一個褒義詞,但是他並不會覺得這個是不好的稱呼。他會覺得這種稱呼裡帶著一絲親暱,是對你的一種表示愛意的方式。伊伊的男友就喜歡喊她小笨蛋,比如看見伊伊在生活中犯了一些小錯誤,這個稱呼便會從他的嘴裡脫口而出了,但是事實上男友想表達的並不是她很笨這個意思,雖然嘴上這麼說著,心裡也不一定這麼想著,伊伊也明白男友對自己的這一點,所以每次都不會計較,甚至有的時候還有一種自己被寵溺著的感覺。
  • 老師對學生三個字稱呼,讓家長氣憤,網友:為人師表,要注意言行
    老師對學生的稱呼讓家長氣憤,網友:為人師表,言行要注意現在在老師如何對待學生的這個問題上,風波四起,越演愈烈。以前尊師重道的言論和風尚到現在好像已經不再延續。很多次網上爆料,老師和學生多次發生衝突,家長和老師之間又有很多矛盾。教師職業難當。
  • 當孩子對你的稱呼,從媽媽變成「媽」,做家長的要警惕其心理變化
    ,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對媽媽的感情,一般情況下,孩子出生後都會叫寶媽為「媽媽」,因為家長就是這麼教孩子的。孩子在開始學話的時候,家長會教孩子叫「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等,都是這樣的疊詞,所以孩子學會的也是這樣的。但如果有一天,孩子對自己家長的稱呼,從媽媽變成了單字一個媽,這裡面其實另有隱情,值得每一位家長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