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復工、視頻會議、健康碼、在線醫療、碼上招聘等等一系列數位化工具,在此次新冠「黑天鵝」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諸多數位化工具得以應用,都要歸功於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強力支撐。
青島武船麥克德莫特海洋工程(以下簡稱「青武麥」)IT經理薛瑋娟在接受ENI採訪時如是說。此時,青武麥已復工兩月有餘,在這個期間,公司大力投入在保證企業員工健康條件下積極推動復工復產.一方面企業要在原有數位化推進基礎上不斷優化,另一方面,在「新基建」加速的大背景下,著眼未來的規劃,為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化建設加速積極熱身。
科技保證員工健康,數位化護航企業運營
青武麥屬於重工企業,主要生產與石油、天然氣相關的重型大型設備。區別於傳統製造業,該行業青武麥具有人員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等特點。因此,復工後人員的檢測和防護問題尤為重要。
為了保證復工人員的健康防護和產品的順利建造,企業除了最基本的生命體徵檢測和嚴格的隔離措施外,也積極利用科技手段進行實時監測,採取了指紋掃描進出防控,安裝自動感應酒精消毒設施,引入紅外感應測溫、網上遠程辦公等一系列措施。
同時,企業也不斷進行員工和分包商意識上的培訓和強化,協同安全部門,開發微信小程序等移動應用,進行日常信息的記錄。通過傳統模式和數字應用技術結合,及時準確收集行程信息,實現信息的快速實時上報,確保每一個員工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公司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實時在線溝通等。
新冠疫情使得過去習以為常的社會實體連結被強制阻斷,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來一系列挑戰的同時,也使得企業更加重視自身的抗風險能力,由此對於智能製造、產業鏈協同等數位化建設的價值有了更加具體的認知,加速數位化建設也成了各企業的共識。轉型過程中企業所面臨的諸多痛點和需求,正是推動新基建發展的最大內驅力。
著眼業務,五維發力數位化
對於企業數位化建設,薛瑋娟認為應對後疫情時期的挑戰,首先還是應該著眼於業務。市場大環境的改變,業務的需求和訂單都會產生變化,企業的IT管理者應時刻保持對行業和技術的敏感,基於企業的戰略規劃,順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對IT規劃做適度的調整,包括實施方案和周期的安排等。
借力於「新基建」加速大環境,薛瑋娟將青武麥的數位化目標總結為「立長遠、打基礎,找痛點、補短板」,依託自身行業特點,著眼於數據、流程、架構、安全和人才這五個維度進行了長期規劃,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規範數據,打造業務閉環
企業數位化轉型中,規範有效的數據是基礎。因此,青武麥以數據為著眼點,紮實基礎,分步推進,從業務數據收集和主數據的規範開始,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梳理,再建立不同部門的數據連接,實現了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業務鏈條的整合。
基於從國際上引入業界穩定的第三方數據平臺,企業自主開發了人事管理系統、工時管理系統、建造工作包進度追蹤系統、質檢系統、HSE管理系統等等,並與三維建模工程軟體,項目管理軟體和財務軟體等做了系統接口和數據的交互,實現了產品的建造過程中的人、工時、材料、設備、進度、質量、安全等數據信息的系統化管理,對業務流程通過數據平臺做了一體化打通。特別是質量和安全的管理,通過一體化系統管理,使質量活動管理連接材料控制系統、施工系統、機械完工系統、壓力測試系統等,集人員資質管理、材料管理、焊接檢驗、焊接歷史、無損檢測、報告籤署、放行管理、數據查詢、完工資料整理於一體的綜合質量管理。從產品建造項目開始到最終交付,涵蓋了項目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各個階段。同時自主開發了手機移動應用系統,結合車間無線全覆蓋和標籤技術,完成車間現場的報檢檢驗、進度更細等數據實時傳遞,提高了業務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並在一體化系統開發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業務數據加以規範和標準化管理。
圍繞業務,梳理優化業務流程
在數據規範的基礎上,青武麥基於不同的業務單元進行流程的梳理,匹配不同的業務場景對流程的不斷的優化和簡化,以爭取業務活動效率的最大化。從單部門到跨部門,再到公司整體業務協作流程,從公司全局發展的角度逐步推進業務流程的規範和優化。
架構靈活部署,按需上雲
以數據和流程為核心,並基於這兩方面進行相應的架構規劃。隨著公司發展,靈活調整或升級架構。
據薛瑋娟介紹,青武麥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需求規劃部署相應的架構支撐。核心數據目前依舊部署在企業內部,根據業務特點和業務活動的波動部署靈活的私有雲架構。對業務周邊活動,同時依託合作的第三方平臺,進行內部資源的管控和分解,藉助基於SaaS平臺的應用系統,快速部署,快速上線,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也降低前期硬體架構設備投入和維護。
嚴把信息安全關
如果說當下口罩等防護措施是員工健康的護城河。那麼,信息安全則是數位化時代企業正常生產運營的護城河。
基於行業特性,青武麥的產品建造周期長,專業多而複雜,需要多家分包商和業主們共同完成,因此信息安全是其重點關注的方面,也是非常大的挑戰。要嚴把安全關,也要順應靈活多變的業務需求。
在信息安全和防控方面,青武麥除了必要的安全設備外,在信息防衛領域則採用了靈活的配置,按規則調整,規範化管理。通過建立一系列的規範來推動業務活動的安全管理,達到合規的管理要求。
人才的賦能與激活
在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員工是核心的要素之一,公司也將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到戰略層面。。青武麥通過連續地多樣化的培訓,讓員工更加適應數位化轉型,積極應變,並跟隨企業的發展,調整學習方向和解決方案,適應企業整體業務的推進和優化,並為員工提供廣闊的鍛鍊平臺,激發主動性,提高業務和技術綜合素質,以「一個團隊」的理念共同推進數位化轉型。
新基建不是閃電戰,要搭骨骼,塑肌肉,立足長遠
如果說傳統基建是「搭骨骼」,那麼新基建就是「塑肌肉」,前者是儲備硬體基礎,後者是積聚軟實力,後者為前者的補充。新基建與傳統基建並不矛盾,新基建除了滿足智能技術開發和智能產業發展,提高社會經濟運行智能化水平外,還肩負對傳統基建進行數位化、智能化改造重任,助力實現傳統基建轉型升級,跟上並滿足智能時代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
薛瑋娟認為,數位化轉型並不是一步到位的全方位的轉型和創新。而是立足行業,打牢根基,聚焦企業痛點或發展點,逐步去融合探索和提高的過程。新基建也不是閃電戰,可以一蹴而就,而是一場持久戰,以新基建為支撐的產業網際網路發展更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成立於2008年的青武麥,在數位化建設路上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索著,對於新基建也是處於關注的階段,期望在不久的未來,可以藉助新基建進行產品建造環節的優化,獲取更多、更大、更準確的數據信息,使整個的建造過程更加可視、可控、可預測,在質量和安全上快速獲取有精準信息,實現快速決策。
對IT管理人自身而言,薛瑋娟認為還是要深入業務實踐,並進行階段性回顧和總結,學習內部業務和外部的先進技術應用,不斷提升,再進行實踐,再總結......在持續地一學一用中,形成良性循環,逐步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