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集實驗小學:蘭靖老師研討課《爬山虎的腳》

2020-09-17 彭城教育網

  為了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本著「研讀新教材,培育新教師,強化師資隊伍,提升教學質量」的宗旨,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教學研訓處於2020年9月中旬舉行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研討活動。

  本次銅山區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於9月16日在新區實小藝術廳舉行,參與人員是2017—2019年入編的小學語文教師。本次報導針對劉集實小蘭靖老師的研討課——《爬山虎的腳》。

  「我喜歡鑽研,但不僅僅是鑽研,更喜歡將鑽研所得運用於教學實踐。」

  蘭老師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於2017年入職劉集實小,入職以來,在崗位上不斷沉澱積累,曾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2篇,獲得省級論文二等獎1篇,三等獎1篇,市級論文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

  蘭老師不僅獲得了這些獎項,而且還是江蘇省徐州市第四屆鄉村骨幹教師培育站優秀學員。人如其名——惠蘭猗猗,如蘭花般高雅,美好盛放,不斷在專業的道路上綻放光芒。

  每個人對課文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蘭老師又是如何設計這篇經典課文的呢?

  「由扶到放,引導學生自主發現。」

  導入部分複習字詞,選擇本課生字,直指說話訓練;品讀感悟部分,先讓學生自主整體感知課文,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分享感受,教師順勢小結,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靜動之美,讀出自己的感受;在課堂的仿寫練筆環節,通過回顧課文片段,提示課文寫作層次,出示仿寫事物的圖片,進一步給出仿寫評價標準。

  一篇經典的課文有很多種教法,蘭老師此次在教學上採用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形象的板書、真實的爬山虎生長的視頻,流暢的過渡,讓學生和在座的教師迅速走進情景,更深刻地認識了爬山虎腳的生長過程。

  在教授爬山虎的腳如何生長的過程中,重點抓住「觸」、「巴」、「拉」三個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自主體會動作由輕輕觸碰到附著牢固的感覺,體會到作者語言表達的生動。

  「世界上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執教後,蘭老師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刻地教學反思: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過程推進以及如何拉近師生距離,依據學生情況確定教法。

  課後,陳瑾老師進行了積極評課,對蘭靖老師的課作出了肯定的評價以及提出了小的建設性的意見。

  蘭靖老師用自然的語言和教態,成熟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語,給所有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紮實的基本功。她執教的《爬山虎的腳》以課為例,將課文內容落實到了寫作,最終實現了語文學習的兩個目的:訓練學生閱讀和寫作。閱讀是對課文內容的內化和吸收,而寫作則是將已經內化的知識進行外在表達,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實際運用。

  本次劉集實小的新教師團隊認真觀摩,積極學習。蘭老師的授課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和鼓勵,對我們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極大幫助。

  我們年輕,但年輕的我們不懼困難;我們年輕,但年輕的我們砥礪前行;我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我們腳踏實地,努力沉澱!相信我們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為教育事業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我們會在這個舞臺上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通訊員:杜單單

相關焦點

  • 銅山區近三年入編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在劉集實驗小學舉行
    開幕式精彩瞬間 12月2日,2020年徐州市銅山區近三年入編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在劉集實驗小學舉行、體育教研員石冰冰老師、劉集鎮小學中心校副校長王豔梅、許文忠、耿向陽等出席開幕式。劉集實驗小學、郭橋小學、李莊小學、棉布小學的部分師生參加本次活動。
  • 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預習指導
    其中,《爬山虎的腳》以準確形象的語言,描寫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細微變化,以及爬山虎向上攀爬的過程。同學們要體會觀察的樂趣,養成連續觀察的習慣。早年任小學教師,並從事文學創作。1949年後,曾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館館長等。突出成就: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他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70多個春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撰寫了大量有關教育教學的專論、專著。他先後創作、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較早出現的重要長篇小說《倪煥之》。
  • 解答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課後習題
    今天,這節課講解第十課《爬山虎的腳》的課後習題。在第四自然段朗讀的過程當中,應當重讀「觸、變、巴、拉、貼」等動詞可以拉長聲音,突出細絲的變化,讀出對爬山虎的欽佩之情。第五自然段在朗讀時應當注意讀出對爬山虎的腳巴牆之牢固的驚嘆感,注意語氣一定要堅定。
  • 教師資格考試面試 四年級上冊 第10課 爬山虎的腳
    (2)能說出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感受作者連續的觀察。教學建議:課文結構清晰,可在讀通的基礎上,先了解圍繞爬山虎的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從「發現位置、觀察葉子、探究腳的秘密」等方面理清課文順序,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 給《爬山虎的腳》劃分結構,從生字、葉子、腳三個方面講解
    同學們,大家好,這裡是梁老師語文補給站,給你的語文學習充滿能量。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爬山虎的腳》課文是從三方面來寫爬山虎的腳。第一方面:寫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第二方面:寫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第三方面:寫爬山虎腳的特點。
  • 劉集實驗小學:最是書香能致遠——正心書苑讀書人
    讀書是教師重要的學習方式,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這種特殊的職業就決定了必須把讀書作為一生中的頭等大事,應該不斷學習新形勢下的教育新思想,為此我們劉集實驗小學特成立「正心書苑」,營造濃鬱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以讀書構建師生專業成長平臺,引領大家讀書成長。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分享各自的讀書心得,品味著一本本好書帶來的精神大餐。
  • 教師招聘面試《爬山虎的腳》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並掌握文章的重點字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和生長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初讀和研讀,掌握描寫爬山虎腳的特點的修辭手法,並且能運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這篇爬山虎的學習,一方面建立起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建立起對身邊大自然的喜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教學難點: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的。
  • 忻州市實驗小學教學研討活動拉開帷幕
    「關注常態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實驗小學近年來的工作重點。新的學期剛剛開始,實驗小學的常態教學研討活動便拉開了帷幕。 研討活動從9月7日起,本次活動持續時間長,參與人數多,全校50歲以下的教師人人做課
  • 延安市寶塔區實驗小學:聯合觀摩促發展,教研教改共提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聯合教研的日漸深入,為了進一步加強區域間的教研合作交流,努力實現教育教學上的資源共享,促進教師發展和教學質量提高,11月5日,寶塔區實驗小學名師工作站的部分語文教師赴延職附小師範校區參加了「聚焦要素,凸顯語用」陝西省第六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車會玲工作坊第二輪教學研討活動。
  • 小學英語教師國培班走進惠濟區實驗小學觀摩研討
    河南商報 杜世民 通訊員 崔顯元11月11日上午,河南省小學英語教師國培班走進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小學,在學校閱覽室進行了英語課堂觀摩及研討。國培班老師們首先在閱覽室觀摩了由惠濟區香山小學英語教師閻鑫給惠濟實小六三班學生帶來的《The Snake and the Rat》。上課伊始,閆鑫老師用富有節奏感的自我介紹歌曲迅速和孩子們熟悉起來。
  • 四上課文《爬山虎的腳》,預習課文,講解生字
    同學們,大家好,這裡是梁老師語文補給站,給你的語文學習充滿能量。上課前,我們先來猜一個小謎語吧!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十課《爬山虎的腳》當中的爬山虎。爬山虎,依託牆面而生長,吸收陽光和水分的滋養,長勢非常壯觀。
  • 德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培訓研討活動在德州市實驗小學舉行
    10月14日,德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培訓研討活動在德州市實驗小學舉行。  首先德州市北園小學道法教師宿婷婷上了一年級道法課《拉拉手、交朋友》,以培養學生樂於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達到體驗為集體一員的快樂。
  • 講解《爬山虎的腳》三到五自然段,深度剖析課文知識點,值得關注
    這一章節,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爬山虎的腳》,來看一看它的腳到底有什麼特點呢?思考課文三到五自然段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呢?作者清楚地交代了爬山虎的腳所處的位置、形狀以及顏色。我們來看「巴」這個字,巴字尤為典型,這個字很清晰地寫出了爬山虎的腳緊緊地粘貼在牆上的樣子。下面我們就一起梳理一下,看一看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 【杏北 聚焦】同課中碰撞,異構中精彩——記集美區杏北小學和清流縣實驗小學教育研討暨教學開放周活動
    ——記集美區杏北小學和清流縣實驗小學教育研討暨教學開放周活動為進一步提升我校語文教師的執教水平,積極構建高效課堂。
  • 山東省實驗小學唐冶學校舉行整本書閱讀研討活動
    為進一步探索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提升教師整本書閱讀教學水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習慣,12月11日,山東省實驗小學唐冶學校舉行了整本書閱讀研討活動。活動上,山東省實驗小學唐冶學校教師孫文靜展示了二年級童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導讀課。她通過輕鬆幽默的方式,帶領學生讀封面、看插圖、看目錄、大膽猜想情節、制定閱讀計劃,層層深入,將閱讀方法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了學生想要去讀「整本書」的欲望。
  • 榆林實驗小學舉辦「語文主題學習」教學研討活動
    為落實市教育局推進「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要求,促進我校語文課堂積極探索「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方法、積累我校「語文主題學習」的教學經驗,讓語文主題學習更有效地在我校開展,成為我校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有力抓手,6月2日、4日我校在報告廳舉辦了 「語文主題學習」教學研討活動。市教研室教研員朱豔、榆林實驗小學副校長寇永勳、郝小剛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
  • 《爬山虎的腳》課後練習全解!
    寫爬山虎的腳的樣子:「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寫爬山虎的腳的顏色特點:「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等。第4自然段中寫爬山虎是怎樣用「腳」向上爬的,使用的動詞也可以看出作者觀察的特別仔細。2、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10-11(爬山虎的腳\蟋蟀住宅)一課一練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10-11(爬山虎的腳\蟋蟀住宅)一課一練作品關鍵字: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課堂同步練習
  • 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成功舉辦鹽銅協作教學研討觀摩活動
    12月19日—20日,由鹽城市鹽瀆實驗學校和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主辦的「立足學科實踐 聚焦素養導向」教學研討觀摩活動在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舉行,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高濤主持。市教育工委副書記樊蘊華、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錢冬義、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潘濤出席,來自市內外26所學校的400餘名老師參加。
  • 你還記得葉聖陶先生那篇小學語文課文《爬山虎的腳》嗎?
    讀書時期我的語文還算可以,當然這大約是自己的喜歡使然,今天很多小學語文課文至今記憶猶新,許多甚至能夠背誦。除了那些雋永的古詩詞,散文也是我喜愛的類型,魯迅的《故鄉》節選的《少年閏土》雖然是小說,更像散文,《落花生》、《白楊禮讚》等等至今覺得很有感覺。而葉聖陶先生寫的《爬山虎的腳》,更讓我覺得很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