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尚書》中寫道:「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就是說,在夏朝君主昏庸的時候,百姓就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了。「生靈塗炭」的景象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它一般出現在政治極端混亂的時候,而政治最混亂的時候就要數戰爭期間了。戰爭沒有絕對的勝利者,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必然要在戰爭中付出的代價之一就是人民的生命。
01
對於我國來說,近代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就是抗日戰爭了,在長達14年的戰爭中,我國軍隊死亡總人數超過了300萬人,平民死亡人數則達到了驚人的900萬人,甚至有人曾估計我國因抗戰造成的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在4100萬人以上。雖然我國歷來是人口大國,但是這樣的損失也絕對稱得上傷筋動骨。
戰爭的另一方——日本在人口上的損失也不小。因為戰爭並不在日本本土發生,所以日本平民傷亡人數很少,在我國境內的日軍數量最多時達到了近200萬,在侵華戰爭中總共損失約44萬。相比於中國,日本的損失算是很小了,但是之於日本這個原本就不大的彈丸小國來說,這樣的人口損失,特別是主要是青壯年男性的損失,足以讓男女比例達到失衡狀態。
經濟發展需要以人口作為保障。1945年日本投降時,國內總人口數為7199萬人,截止到2018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1.26億。那麼日本在戰爭時期損失那麼多人,在戰敗後是咋讓人口快速增長的?事實上,這個辦法說出來讓人非常不齒,堪比禽獸,因為它讓日本的婦女幾乎淪為了生育工具,簡直不把女性當人看。
02
日本女性的地位一直比較低,時至今日日本很多女性都還奉行著以夫為天的原則。因而,在戰後急需恢復人口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幾乎沒有考慮到女性的感受,他們頒布了《確產人口政策綱要》,將女孩子的結婚年齡降到了13歲。13歲是一個身體發育不成熟的年齡,即便是在中國古代,女子嫁人的年齡也多在14-15歲,其中一個重要的區分就是生理期有沒有到來。13歲的女孩子中,還是有很多人還沒有遇到生理期初潮的。
除此之外,這份《綱要》還規定了每個家庭起碼要生5個孩子,這在現在看來幾乎是不可想像,更無法理解的。戰後的大部分家庭並不富裕,能否養得起五個孩子還是問題,國家卻出臺了政策規定必須生5個。對於女子來說,每一次生產都意味著身體要遭受很大的罪,一生之中能生產3、4次就很不容易了,生產次數多了之後子宮壁變薄,女子很容易產後大出血而亡。顯然,日本政府完全沒有考慮這些。
最為荒謬的是,日本還規定了一個「目標」:在1960年之前,全國人口必須突破一億。這個政策的目的是十分清楚的,人口增長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日本的這個政策的代價就是犧牲掉了一代日本女性。她們又何其無辜呢?日本戰敗後人口的快速恢復成為了當代日本政府的「功績」之一,而這一代淪為生育工具的婦女,卻很少有人提及。
日本人口當時快速增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有很多美國大兵駐守在日本,日本建立了專門的「慰安所」供這些美國士兵玩樂,很多女性自願或非自願地成為了慰安婦,因而一段時間內,日本出生人口中的混血兒比例急劇增加。據統計,日本每20個左右的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混血。當然,這種政策顯然也沒有考慮到日本女性的感受。
從日本二戰以來的行事風格來看,「未達目的不擇手段」幾乎可以成為這個國家的標籤之一。對我國發動戰爭時可以以莫須有的理由,甚至自己製造藉口開戰;侵入我國後製造了南京大屠殺,以及臭名昭著的「731部隊」。近年來,竟然還想要把福島核電站的處理汙水倒入太平洋中。
結語
《孟子》道:「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成人要有底線,要有「不為」之事。不過顯然日本政府更深諳「事急從權」的道理,他們的底線可以隨著國家的情況隨意調整,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犧牲掉很多無辜的人。
參考資料:
《尚書》《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