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財貴:一生學問,13歲之前教給孩子(3歲前應該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

2021-02-17 愛讀經o濟謙文化

真正關心胎教早教(0~8歲)的朋友們

歡迎聯繫王老師的電話或微信:13960 360 210
長按添加王立基微信

重磅好消息:

1、每周三、四晚上19:30~20:30都會有YY語音 胎教早教免費課程,YY語音頻道號碼:7214 1399(諧音:妻兒一世,一生久久)趕緊加入吧!實在抽不出時間學習的,可以加入微信群,都會有錄音分享到群裡!不會使用YY語音的可以諮詢上面的電話或微信!

2、我們免費贈閱《古今中外胎教早教資料彙編》與《嬰幼養生講座:讓孩子健康成長》,而您只需要聯繫我們留下收貨信息!

3、我們建立了【福建讀經寶寶胎教早教】微信交流群,已有五六百位非常用心的爸爸媽媽們了!聯繫上面的電話微信加入吧!

王財貴教授

核心提示:「孩子在13歲之前一定要不管懂不懂,先把重要的東西放到肚子裡面。」這就是臺灣省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王財貴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孩子的啟蒙教材應該是《論語》,3歲前應該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7月24日,他將應邀到河南省人民會堂進行演講。7月14日,王財貴先生接受了《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的專訪。

王財貴,臺灣省臺南縣山由鄉人,臺灣省國學大師、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全球「兒童讀經教育」的首倡者、實踐者和推廣者。美國和科技教育協會研究員,臺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長。

「一生學問13歲前教給孩子」

鄭州晚報:在您的演講中,您一再強調「教育是非常簡單的事;教育是非常輕鬆愉快的事;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這對於現代教育思想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你的根據是什麼?

王財貴:事實上,我強調的是孩子在13歲之前的教育很輕鬆的,一定要把他一輩子應該有的學問全部教給他,讓他自己終身去開發領悟。科學研究證明右腦的學習力是左腦的100萬倍,而現代世界流行的教育95%的都是抑制右腦潛能的教育。而誦讀經典恰恰是開發右腦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鄭州晚報:為什麼這麼說?

王財貴:人的右腦是一個專用於知識儲存的大腦,也就是說是存檔的。在人生的任何階段,右腦的東西都存在著,它就像計算機的硬碟,在你想用時,就可以調出來用。而左腦則不存檔。兒童在3~6歲,右腦發育成熟60%~80%,13歲前右腦發育成熟能達100%。這段時期孩子潛意識中耳聞目染的知識和內容往往能全盤吸收。如果用國內外最經典的文化薰陶,包括古典音樂、傳世名畫、經典書籍等,就等讓孩子全盤吸收,終身受用。當年齡超過13歲之後,那種直覺的能力消失,深度學習的習慣也就消失,之後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需付出比13歲以前千萬倍的努力了。

「您的孩子為什麼不聰明」

鄭州晚報:不少人感覺自己的孩子在3歲之前什麼都不懂,字沒認多少,給他灌輸那樣高深的古代文化精髓,他能懂嗎,真有用嗎?

王財貴:根據西方的醫學研究,人類在胎兒,3個月到5個月,就開始腦神經的發育。人類的腦神經,有140億個腦神經元細胞。這些細胞與細胞之間本不相溝通,但是,接收到世界上的任何信息,腦神經元就會長樹突,如果樹突跟隔壁的神經元樹突接觸叫突觸。突觸是神經與神經之間溝通的管道,如果信息重複30次以上,這個管道就鞏固起來,終身可以用,如果神經元根本沒有受到外界刺激,它不長任何樹突。有的神經元接受很好的外界刺激,它可以長1萬到兩萬根突觸。長兩根與長兩萬根的人,將來他的思考能力、才華就相差1萬倍。所以,你問你的孩子為不聰明,你要好好想一想你怎麼不教他聽古樂、誦古書。

鄭州晚報:為什麼非要教他聽古樂、誦古書?

王財貴:我們的家長認,小孩子懂什麼?小孩子當然不懂,但是人生的學習只有懂才行嗎?你現在不學,將來一輩子不懂。現在學了,每一年都有它的懂,乃至於懂一輩子。假如你說,我現在一邊教孩子音樂,一邊告訴孩子音樂的知識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告訴大家,孩子事實上己經有了鑑賞音樂的能力。你想他曾聽過幾百首世界名曲,如果他想要知道音樂這些理論,那麼,等到他長大,兩個禮拜就可以全部學完。你怕什麼?為什麼現在就要告訴他,這個叫貝多芬,這個人是18世紀的人……所以,知識是比較簡單的事,而心靈的開發卻是很難的事。

「孩子的啟蒙教材越高深越好」

鄭州晚報:誦讀中國經典文化叢書的孩子與普通的孩子到底有多大區別?

王財貴:根據實踐,我們發現誦讀經典的孩子的注意力漸漸地集中。記憶力漸漸地提升。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提升,理解力和學習就跟著增長。而讓數學學科等理科知識學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就是挖掘好孩子內在學習能力。人類總是先發展語文能力,然後才發展思考能力的。在孩子小的時候,訓練他的思考能力,是沒有用的。要讓他誦讀,並且要趁早。

鄭州晚報:孩子多大開始學?從哪些經典開始入門的?

王財貴:孩子最初的記憶沒有深淺可言的,你要把握教育的內容,越高深越好。所以,孩子的啟蒙教材應該是《論語》,第二年開始讀《大學》、《中庸》、《莊子》,第三年讀《孟子》、《詩經》、《易經》。到了第四年以後,可以讀經一年,國文程度可超越高中,讀經兩年可凌駕大學,讀經3年則應有中文研究所的水準。每天花個二三十分鐘,一年就可以背下3本書。千萬不能讓孩子讀那些小兒科的東西。另外,我非常鼓勵「親子共讀」,及早讀經,越早越好,13歲之前,一定要把他一輩子應該有的學問全部教給他,讓他終身去開發,所以越早越好。你說越早越好,早到什麼時候?千萬不要再說早到胎兒,因為很多人會捶胸頓足。

「3歲前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

鄭州晚報:在現實教育中,你推廣的這種教育理論有沒有具體操作方法?

王財貴:再次強調,一定要在13歲之前打基礎。打基礎的方法就是,「不管懂不懂,先把重要的東西放到肚子裡面」。因為兒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時候越是全盤吸收,像海綿一樣地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處,將來慢慢地發酵。就好像種子種下去一樣,將來慢慢地生根、芽、開花、結果,如果你不播下這棵好種子,他就播下壞種子」!所以,家長、老師要有意識地給孩子誦讀、傾聽、觀看經典的文化,不需要他懂什麼意思,只是誦讀,而誦讀本身也能協調身心,開發大腦,它簡單而有效。

鄭州晚報:請詳細談一下。

王財貴:比如說藝術教育,從腦神經的發展原理發現,在3歲之內教育孩子,音樂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孩子在跑、跳或者睡覺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播流行歌、重金屬、搖滾音樂,你就播放古典音樂,只有最優雅的聲音才能浸潤孩子的心靈和大腦,越豐富的聲音,越能建構和開發孩子腦神經系統,這叫做「耳聰」。所以,我建議全天下的孩子0歲到3歲聽盡世界名曲。一首曲子,只要讓他聽兩三遍,終身不忘,終身受所用。

美術教育也是這樣,讓一個孩子3歲之內,看世界名畫——有名的風景、建築。只要圖片就可以了,一幅名畫看過3次,就終身不忘。這叫做眼睛明亮,「耳聰」加上「目明」就叫做聰明。而這個孩子一輩子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就比別人輕鬆愉快,人才的基礎就奠定了。所以,教育不要花錢,不要花時間,不要花精神,就靠著簡單輕鬆的辦法執行。

「聽眾的熱烈反應讓我預想不到」

鄭州晚報:據了解,很多城市的聽眾在第一次聽了您的演講之後,便深受啟發,馬上學以致用,辦起各類讀經誦讀推廣班,並開展得有聲有色。

王財貴:在演講活動中,大家聽講的氣氛和聽後的熱烈反應,讓我預想不到。一位徐州的聽眾聽到一半,就忍不住打電話告訴他妻子說:「今天我來對了,我們的孩子有救了。」南京有一位聽眾對我說:「|你講的這些話,應該讓我們的教育部門參考。」大陸的有識之士對讀經運動認識很深切,近年來做出的成績很是斐然。讀經不是幾個人或幾個地區的事。因為把子女教養成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關切所在,並且「必須同時提升所有人的文化品質,人類才有共同的前途」。


讀經寶寶,簡而言之,乃是從孕前開始,至於孕中及嬰幼兒時期,接受以東西文化精華為內容,集聽、感、賞、讀為教法之全幅開發教育的人才種子。此種教育參贊天地,合乎人性,簡單易行,成效深遠。一個孩子依此胎教與蒙養三兩年,其性情的涵養與全腦的開發,將奠定一生無限發展的基礎。此教法若能推而廣之,將引領家庭教育之革命,成為未來世界教育之主流……

【泉州讀經寶寶宣導中心】

1、電話/微信:13960360210

2、微信關注公眾號:泉州讀經寶寶

3、免費領取《古今中外胎教早教資料彙編》

4、免費領取彭鑫博士嬰幼養生《讓孩子健康成長》

5、免費欣賞整套讀經寶寶。公益宣導讀經胎教早教理念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泉州讀經寶寶

傳說中只有0.1%的人知道

電話/微信:13960360210

福建泉州市鯉城區學府路泉州一中門口

相關焦點

  • 【特別推薦】臺灣王財貴教授:一生學問,13歲之前教給孩子
    這就是臺灣省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王財貴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孩子的啟蒙教材應該是《論語》,3歲前應該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7月24日,他將應邀到河南省人民會堂進行演講。7月14日,王財貴先生接受了《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的專訪。王財貴,臺灣省臺南縣山由鄉人,臺灣省國學大師、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全球「兒童讀經教育」的首倡者、實踐者和推廣者。
  • 國學經典對13歲前的孩子是如此的重要!——王財貴教授專訪
    王財貴:事實上,我強調的是孩子在13歲之前的教育很輕鬆,一定要把他一輩子應該有的學問全部教給他,讓他自己終身去開發領悟。科學研究證明右腦的學習力是左腦的100萬倍,而現代世界流行的教育95%的都是抑制右腦潛能的教育。而誦讀經典恰恰是開發右腦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 王財貴:教育,13歲前才是最好的時機
    所謂教育的時機要把握,就是在一個特定時期內要完成哪些必要的教育,是有相當固定性的,這叫「教育的關鍵期」,過關鍵期,將一生後悔。如果後悔了能立即改善,還沒有關係,但如果後悔而來不及呢?那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教育的時機是教育的第一大關鍵。
  • 王財貴: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2015年3月5日至4月13日,王財貴先生將在美國及加拿大的18座城市就讀經教育及儒家文化傳承等話題展開巡講。在王教授赴美之前,本刊圍繞兒童該不該讀經典、讀哪些經典、用什麼方式讀經典等話題對其進行了獨家專訪。
  • 王財貴:《一場演講,百年震撼》
    ,使無數父母痛哭流涕,使無數兒童一生受益,將解決您和孩子面對教育的一些問題!9.假如你來不及,零歲到三歲人的聽覺神經發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所以三歲之內要聽盡世界有名的音樂,只要聽一遍兩遍終生不忘,深入到他心靈的深處。10.所以幼兒所學的東西,都影響他一輩子,好像深入到骨髓一樣,一輩子洗刷不掉,好的東西,就有好的背景。11.你如果讓他去學些靡靡之音、暴力之氣,到十八歲就發作給你看!
  • 0-13歲兒童經典教育與潛能開發
    念過這些書的人都知道它們是沒有標點符號,也沒有白話文解釋,但當時的孩子卻可以輕易地把這些書當作打發時間的休閒排遣,這是今天的大學生可能也做不到的,胡適在9至10歲間將中國古典小說全部念完,奠定了以後作文章的基礎,而在13歲前也將中國書籍都念完了。
  • 為了孩子、為了理想的教育——家長今生必看的視頻
    孩子應該接受教育的時候而不開始,浪費的不僅是時間,更是生命的潛能,甚至是一生的發展。所以,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不容忽視。猶如宇宙有一定運轉規律一樣,人的發展也有一個大體的定數。違背這一定數,或者逆道而行,近則失卻學習大智大慧的機遇,遠則失卻終生發展的文化空間。 那麼,學習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王財貴教授認為,學習應當從有生命的時候開始。
  • 井深大零歲潛能教育法
    ——義大利教育專家蒙臺梭利博士    嬰兒智力的發達,因有無刺激而有顯著的差別。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教授    從出生到三歲是人的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  ——英國心理學家平特納    教育的基礎主要是在三歲前奠定的,它佔整個教育過程的80%。
  • 王財貴教授:讀經是大功大利,終身之利
    孩子聰明嘛,首先要聰明嘛,功課要好嘛,最後才要說他品德好一點也不錯,這些人顛倒,他把這個顛倒了,他把讀經的目的顛倒。他應該說第一步我先要我的孩子品德好,秉性好然後呢他要聰明,功課好,有才華,應該這樣排下來。他現在不是,他要功課好,先要聰明,這樣子我們哪裡能等這麼久呢,我還是要補習比較快,其實他錯了。這是他自己依照自己不良的見解,所產生出來不合實際的觀念。
  • 王財貴教授:孩子的第一本課外書應該讀什麼?
    王財貴先生在群中給予建議和回復。分享如下。幾乎每年各地報社出版商或學校,都會請名人學者對青少年或社會大眾開列一些建議書目,有的是眾所共認,有的是自有見解,有的是年年上榜,有的是隨時更替。可以參考。其實,所謂閱讀,本應博覽,即幾百幾千本的去讀,到最後,什麼書都讀到。又,讀書貴有心得,小小孩子,讀什麼?
  • 0-3歲與3-6歲孩子不同的教育引導方式
    種種的研究都在向我們展示這兩個階段學習方式的巨大不同,但同時也向我們暗示,這兩個階段是孩子最關鍵最重要的學習階段,也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階段。中國的古話講3歲看大7歲看老也向我們展示了這兩個階段對人的一生學習的重要性。那我們針對這兩個不同的階段,成人和環境應該給孩子提供怎樣的協助呢?
  • 日本臺灣幼兒園孩子3歲開始學習論語;經典背誦是必讀功課!
    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民族,一直還保留著素讀背誦經典的傳統,孩子們從3歲就學習「素讀」,從《大學》開始,然後讀《中庸》、《論語》和《孟子》,讀完四書後又讀五經,還開始學習唐詩選等。中國孩子在幹什麼?
  • 王財貴先生與「兒童讀經」(上)
    這些問號在我的頭腦裡徘徊良久,上海孟母堂被教育局取締的風波,是我最大程度關注兒童讀經的開始,多年的記者和編輯的經驗告訴我,應該也有必要去探求整個事件背後的原因,而不是跟著或批評或讚揚的人云亦云。很快的,我就在網絡上找到了那場有名的演講,當我聽王教授說道:「有些科目是懂了才能教,有些科目是不懂就可以教,什麼學問不懂就可以教?
  • 王財貴先生演講語錄精華169條--讀通了,悟到了,心開了,命立了,人成了,嘆曰:有為者亦若是!
    一個孩子能夠在胎兒時期,接受十個月的良好的教育,這輩子他就順理成章一路順風,步上人生康莊大道了,這輩子就不必再費力教他了,教育是何等簡單而自在!1、不要浪費了他,因為這種高度的文化教養,必定要在十三歲之前完全完成。2、語文能力好了,理解力好了,閱讀能力也好了,他就喜歡讀書。3、記憶力什麼時候培養?十三歲之前!用什麼培養?
  • 3歲前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父母做好這些,孩子受益終身!
    3歲前的孩子,是最需要父母的! 3歲之前,孩子處於飛速成長的階段 從牙牙學語到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在3歲之前,孩子還沒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還沒有完全的認知,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都還處於了解世界的階段。
  • 6歲前的孩子,家長到底應該教他們些什麼?
    作者:菠蘿老師早期教育不等同於早教機構,很多家長認為在孩子上小學之前的教育,只要送到早教機構就能滿足。但其實未必,很多東西在早教機構是學不到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3-6歲的孩子。
  • 這樣親近世界名畫,孩子更喜歡
    想讓孩子與世界頂級藝術品親近,但看不懂、不會給孩子講解,拽著孩子聽館內講解,孩子沒興趣……該換換思路了!下次帶孩子去欣賞世界名畫,不妨把孩子放在前面,讓孩子帶你看。,什麼是「古代」和「現代」,也根本不要對孩子解說,孩子聽不懂,而且會厭煩。
  • 《溫迪嬤嬤講述1000幅世界名畫》|藝術啟蒙不要錯過這本3-99歲都能看懂的名畫賞析哈
    但是,問題又來了,不是誰都能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觀賞美術館,也不是隨時隨地環遊世界四處參觀博物館的。我們希望,那些沒有辦法帶著孩子親臨國外各大展館現場觀賞名畫的爸爸媽媽們,能通過今天我們讀的DK溫迪嬤嬤,在紙上欣賞到一個「名畫博物館」,還能藉助點讀筆聽到名畫的介紹。
  • 走進0-3歲孩子的塗鴉世界
    ——畢卡索0-3歲塗鴉講座回看連結在接下來的文章分享中,我們將細緻地品讀0-3歲這個生命重要的前三年裡,塗鴉對於孩子來說所具有的重要性及意義對於我們成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守護好孩子的這種能力、天性,為孩子創造適合塗鴉的環境和氛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等到孩子小學階段,更為專業的繪畫技巧教學才有意義,在這之前教孩子畫畫反而是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