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財貴教授影音視頻連結集
/0922/1580.html11、王財貴教授主講——新儒家的志業http://www.hkkzxt.org/lnzl/yysp/2010/0919/1066.html12、山東衛視《天下父母》之 你的孩子讀經了嗎?
-
王財貴教授:讀經是大功大利,終身之利
王財貴教授: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市場經濟衝擊下大家都急功近利!你要告訴他經典教育的功利最大。所以誰真的求功利,就趕快教他的孩子讀經,其它的都是小功小利,一時之功一時之利,讀經是大功大利,永久之功永久之利;所以讀經是最大的功利,你要什麼有什麼,你要他功課好,讀經功課好,你要他聰明,讀經聰明,你要他品德好孝順,讀經品德好孝順,所以你要什麼就有什麼,所謂的求男子得男子求富貴得富貴,有求必應(笑),這是最大的功利。
-
王財貴教授:孩子你該讀資治通鑑了!
居然還自責「志學不早」!不過比起其它人,曾國藩的讀書經歷確實有點「晚」了。且舉一代名人胡適之為例:胡適之四歲就背詩,五、六歲開始背古文,九歲就讀古典小說,十一歲點讀資治通鑑。十三歲就讀完左傳了。而沈剛伯(當代歷史學家)自敘說:「四歲時先祖父便教我識字,六歲正式背書寫字,先祖父安排的順序是:第一朱子小學集解、第二孝經、第三論語、第四孟子、第五大學、第六中庸、第七詩經、第八書經、第九易經,這九本書在兩年內背完,而且詩經、書經和四書是連註解都要背的。以後兩年(八歲到十歲)便讀完了左傳、國語、國策、周禮、禮記、公羊傳、穀梁傳、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這樣大氣魄的讀書法是很平常的。
-
王財貴: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後來,我讀了許多古人的傳記,突然發現一個秘密——雖然古人和我們一樣,也是從小讀書,但他們讀的大多是有智慧的書,而我們從小讀的只是長知識的書。當時,我自己就開始找一些古文、詩詞看,結果我的語文進步很快,當時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讀經典。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從小讀書還是應該先學經典,經典才是根本,它的含金量更大。所以,慢慢就形成了我的讀經理念。
-
王財貴教授對於「體罰」的見解 | 愛之體罰
體罰得當,可以給孩子正面的教育指導;體罰失衡,則會給孩子帶來身體的傷痛與心靈的陰影。如何體罰,是每個為人父母以及教育者都要面對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教授也有獨到的見解。如果國家用法規來規定教師一概不能體罰,會讓老師感到為難,不過如果要開放給老師去體罰,就應該培養老師的素質,或是增加一些配套。什麼配套呢?西方大部分的國家也不是沒有體罰,但是他們可以不打戒尺,他們可以用別的方式。比如罰站,或罰做某項服務,犯規嚴重的,會請家長帶回家幾天反省等等。如果打戒尺,也規定了哪些人可以執行,執行到什麼程度。
-
「讀經教主」王財貴背後的產業鏈條
他們選擇了一條獨立於應試教育的「成才之路」——讀經。 近二十年來,臺灣教授王財貴在大陸建立起一套名為「老實大量讀經」的理論體系,以培養聖賢為目的,以全日制讀經為手段。 這套理論被全國近百家讀經學堂執行,招收大量生源,未來能流利背完30萬字中外經典的學生,有機會進入位於浙江溫州的「讀經界」最高學府「文禮書院」。
-
可大可久之業----一篇舊文:王財貴和兒童讀經
舉例:目前讀高二的大女兒在國小四、五年級時讀經讀了半年多,後來雖因「別人都沒讀」她也不讀,但從上國中到現在,她的國文一直不需太多的準備;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讀經到國一,目前為了準備跳級考試才中斷。他從小作文就很好,學習能力也強,才上國中,老師就覺得這個孩子和別人不一樣。
-
王財貴先生與「兒童讀經」(下)
讀得快的孩子,一年能讀到五六百本課外書,讀得慢的也能讀一百多本,學期結束,這個班上的小朋友各科都排在第一,學習第一、閱讀第一、創意第一、紀律第一,連體育比賽都是第一。於是有人調侃的說,讀經的孩子學遊泳都比較不會沉下去。升上三年級,班級換了新的老師,玉鉉老師重新回到一年級教剛入學的新生。這一班和上一班一樣,也是如此輕鬆自如的學習。
-
【特別推薦】臺灣王財貴教授:一生學問,13歲之前教給孩子
這就是臺灣省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王財貴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孩子的啟蒙教材應該是《論語》,3歲前應該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7月24日,他將應邀到河南省人民會堂進行演講。7月14日,王財貴先生接受了《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的專訪。王財貴,臺灣省臺南縣山由鄉人,臺灣省國學大師、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全球「兒童讀經教育」的首倡者、實踐者和推廣者。
-
國學經典對13歲前的孩子是如此的重要!——王財貴教授專訪
王財貴:事實上,我強調的是孩子在13歲之前的教育很輕鬆,一定要把他一輩子應該有的學問全部教給他,讓他自己終身去開發領悟。科學研究證明右腦的學習力是左腦的100萬倍,而現代世界流行的教育95%的都是抑制右腦潛能的教育。而誦讀經典恰恰是開發右腦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
王財貴先生與「兒童讀經」(上)
面對這些三到十歲的孩子,我覺得自己才是個小學生,整堂課下來,臉紅心跳不止。這便是我今生來到的第一個讀經課堂——天津養正學堂。它的創辦者王逸夫先生賣掉家中收藏的字畫,購下一套房產做教室,並且聘請教員,免費教孩子們讀經,推廣古典文化。
-
「讀經教主」王財貴背後產業:學堂年入4百萬
他們選擇了一條獨立於應試教育的「成才之路」——讀經。 近二十年來,臺灣教授王財貴在大陸建立起一套名為「老實大量讀經」的理論體系,以培養聖賢為目的,以全日制讀經為手段。 這套理論被全國近百家讀經學堂執行,招收大量生源,未來能流利背完30萬字中外經典的學生,有機會進入位於浙江溫州的「讀經界」最高學府「文禮書院」。
-
臺灣華山書院教授王財貴:以儒釋道全盤「化西」
中新社北京七月一日電 題:誓以「儒釋道」全盤「化西」 ——訪臺灣華山書院教授、全球兒童經典教育推廣人王財貴博士 中新社記者豐冰 他提出,以德行為本,以知識為謀的教育理念,不僅是讓孩子誦讀聖賢的經典,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具備成聖成賢的德行,以德治國安天下。 在此次活動中的一個研討會上,臺灣華山書院創辦人林琦敏先生介紹說,社會風氣日下,人的習氣難改;改造人心,兒童最重要。一九九四年開始,王財貴博士開始在臺灣推廣兒童讀經教育。
-
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 立於不敗之志與業(4):徹上徹下語
最後珍藏發售:王財貴65文集(全六輯共30冊)【讀經學堂必備】【讀經家長必讀】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先立乎其大(1)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先立乎其大(2)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先立乎其大(3)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 先立乎其大(4)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 立於不敗之志與業(1):立於不敗的學問
-
王財貴:人生只有一件事
假如不行,讀經教育也是不合理的。那假如行,而且唯有讀經教育才能夠做到,那你就非做這件事情不可。讀經教育的本領最核心的能力,就是你的誠意;而你的誠意來源於你的認知。不是勉強地撐場面,而是從內心裏面真的是綿綿密密的,不容自已的就要這樣做,那是你生命自我的意願。你以這樣的心態去做任何一件事情,才有真正的價值,你才對得起自己;也才能把事情做好,對得起別人。
-
王財貴65文集(全六輯共30冊)限量印刷版:每套1600元(含超值贈品)【讀經學堂必備】【讀經家長必讀】
(價值50元)+實木閱讀架一套(價值260元)+王財貴教授書寫作品的高仿真精裱畫心一副(價值180元) 先前就有消息,等了好久了 公曆2013癸巳年,王財貴教授推廣讀經教育將屆廿載;一張嘴,公益演講逾千場;兩條腿,行跡遍及海內外。
-
王財貴:一生學問,13歲之前教給孩子(3歲前應該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
實在抽不出時間學習的,可以加入微信群,都會有錄音分享到群裡!不會使用YY語音的可以諮詢上面的電話或微信!2、我們免費贈閱《古今中外胎教早教資料彙編》與《嬰幼養生講座:讓孩子健康成長》,而您只需要聯繫我們留下收貨信息!3、我們建立了【福建讀經寶寶胎教早教】微信交流群,已有五六百位非常用心的爸爸媽媽們了!聯繫上面的電話微信加入吧!
-
王財貴教授親臨!六地讀經私塾聯誼會(京冀遼吉黑蒙)成立大會公告
1996年起,師從王財貴教授,系統學習中國義理之學及兒童讀經教育理論,同時在先生指點下開始研讀新儒家思想專著,正式修習儒釋道三家學統。 歷任中學、大學講師及讀經教師。臺灣大謙讀經學園校長、臺灣讀經教育學會理事長、臺灣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臺灣大謙讀經學校籌備處校長,文禮師範學校校長。
-
王財貴教授:是否要糾正孩子寫字的筆畫順序?
王財貴先生回覆:會認繁簡字是學問上的問題,會寫字又把字寫好,是技術問題,技術有其原則,原則把握好了,則只要認得字或看到字,都能寫好。寫字的原則只有筆法(含筆順),和結構兩者,如從藝術層面看,再加一層神韻,而總以筆法為先。筆法或結構甚至神韻,是不分繁簡字的。
-
【教育】王財貴先生與中國「兒童讀經」教育,附《一場演講百年震撼》(完整版)
沒有基礎的讀經教育推廣,便沒有國學之真實傳承!便沒有民族文化之真實復興!便沒有和諧社會之真實實現!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許許多多的人們擁護王財貴教授,絕非一時盲從,皆為教授所示大仁風範,高潔德行,至深至簡教育之道所感召引領也!民心所歸,所向披靡,天地加被,不可不重,不可不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