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華山書院教授王財貴:以儒釋道全盤「化西」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七月一日電 題:誓以「儒釋道」全盤「化西」

  ——訪臺灣華山書院教授、全球兒童經典教育推廣人王財貴博士

  中新社記者豐冰

  一紅一白,兩大束百合花,在臺灣華山書院、全球兒童經典教育推廣人王財貴博士下榻的北京湖北賓館房間,散發出淡淡的幽香,那是剛剛聽完王博士《回到孔子·莎士比亞》精彩演講的北京聽眾對房主人的問候。茶几上一大袋子新鮮的荔枝,從南方來,那是從廣西南寧市趕來北京的聽眾,對十餘年不辭辛勞推廣儒家經典的房主人的慰勞。

  在北京海澱區的北京四海兒童經典導讀中心主任馮哲的引薦下,王財貴博士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中國和平崛起 文化復興此其時

  王博士說,很多人預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意味著中國人要領導全世界。中國人要守住人類傳統文化結晶,要用備受西方人推崇的中國儒、釋、道的人性哲學、理念引領世界走向天下大同。

  兩年前,王博士在北京師範大學一場推廣兒童經典教育的演講,掀起了中國大陸讀經風,他的經典教育理念從此深入人心。

  「回到孔子·莎士比亞--二00四四海兒童經典教育周」活動,剛剛在北京結束,王財貴博士在北京國家圖書館音樂廳的兩場演講,場場爆滿,中國各界專家、熱心教育人士及家長從各地趕到北京。他的睿智與博學傾倒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場內掌聲連連。

  他提出,以德行為本,以知識為謀的教育理念,不僅是讓孩子誦讀聖賢的經典,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具備成聖成賢的德行,以德治國安天下。

  在此次活動中的一個研討會上,臺灣華山書院創辦人林琦敏先生介紹說,社會風氣日下,人的習氣難改;改造人心,兒童最重要。一九九四年開始,王財貴博士開始在臺灣推廣兒童讀經教育。一九九九年,王財貴博士看到中國大陸和平崛起,預示中國不久就能成為經濟大國,還要成為文化大國。王博士將兒童讀經教育推展到大陸,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參與。

  中華民族復興不能遠離聖賢之道

  北京師範大學郭齊家教授聽了王財貴博士的演講和事跡後,稱他自己「有所感悟」。郭教授說,王博士的演講把海峽兩岸中國人的熱血激起來了。兩岸同胞都是一顆心,希望中華民族復興。要實現中國政府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萬物要和諧,就不能遠離聖賢之道。他盛讚王博士是世界上推廣兒童讀經第一人。

  現在美國已有二百萬人在學習中文,「西方中文熱,中國外語熱」,這一非常奇怪的現象,令王財貴博士激情滿懷。他致力推廣東西方經典文化,就是「把中國經典文化送出去,把西方經典文化請進來」。要使中國成為書香社會,國民要好學上進,中國才能走在世界前列。而把經典文化帶入廣大的農村,這是中國近幾年所要做的偉大工程。

  位於北京海澱區的北京四海兒童經典導讀中心,是中國大陸推廣兒童讀經的典範。記者陪同王博士參觀了這裡的幼兒國學啟蒙館。園長馮濤指著牆上的圖片一一介紹,王博士仔細觀看,並不時詢問。孩子們在教師的引領下,圍在王博士的面前,興奮朗誦《論語》、《大學》和《唐詩》。

  道德傳承寄望孩子 十年演講一千場

  教育周活動一結束,許多人趕到這裡,向王博士索要籤名、題字及合影。錦州的家長要回去,王教授親手抓出荔枝送給她留在火車上吃;他的書法題字從上午十點一直寫到中午一點半。王博士滿足了每個人的要求。

  從臺北走到大陸,歷經十年,王博士演講一千場次。六次回大陸,王博士的足跡遍及長江南北。這次演講從瀋陽、撫順、錦州、錫林浩特到北京,然後去天津、香港、長沙、成都、汕頭、深圳、東莞、陽江、廈門、福州共十五、六個地方。每處呆兩三天,每天講兩場,估計會講四十場。

  記者問:「你對哪個城市印象最好?」王博士說,很少有時間出去玩。只去過中山陵、西安終南山、四川峨眉山、桂林灕江,頤和園漂亮。他說:「大城市跟臺北差不多,小城市跟臺南差不多。」

相關焦點

  • 返本開新 以文化人——文禮書院 《王財貴65文集》網絡學習平臺 (試行版)
    文禮書院順應時勢,積極倡導誦讀經典,願意協助各地政府、機關、教育主管部門、及有志之士大力推動「中華經典誦讀工程」,以期達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2014甲午年,適逢王財貴教授65壽辰,故有《王財貴65文集》出版計劃,欲為王教授心繫天下、無私公益之行跡,留下完整記錄。
  • 王財貴教授影音視頻連結集
    /lnzl/yysp/2010/0901/815.html15、王財貴教授:讀經的孩子不會壞(中)http://www.hkkzxt.org/lnzl/yysp/2010/0901/816.html16、王財貴教授:讀經的孩子不會壞(下)http://www.hkkzxt.org/lnzl/yysp/2010/0901/817.html
  • 文禮書院院長寄語(院長、學生與千年書院的願景)
    王財貴先生,字季謙,文禮書院創始人兼院長,臺灣臺中教育大學退休教授,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臺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長,美國科技教育協會研究員
  • 全新升級:文禮書院第五期《王財貴65文集》精修營招生公告
    每周觀看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教授(季謙先生)的文禮晨話、國學院答疑和晨夕訓勉,並有機會參加牟學和相關教育、文化主題講座。 誦讀文集和經典之外,每日輔以經典短文、詩文吟誦、日常禮和心(形)意拳等,內外兼修,動靜結合,以導其志意,理其性情,肅其威儀。
  • 文禮書院《王財貴65文集》 | 講師培訓營(首期)招生公告
    報名諮詢電話∕微信:18958732205志道老師  王財貴(季謙)先生  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先生,字季謙,臺灣臺中教育大學退休教授以一元帶動多元的理念,提出「全盤化西」的理想,為全人類文化融會及文明發展指出方向。1994年,季謙先生正式向社會倡導兒童讀經,以振聾發聵之聲起百年之沉痾,二十年傳道誨人不倦,二十年心憂天下奔走呼號,效法先師孔子周遊列國,知其不可而為之。自臺灣一隅延至全國並推廣至全世界,全球演講二千餘場,上億人因之而受益。2012年發起創設文禮書院,2015年書院定址浙江泰順竹裡。
  • 王財貴教授:孩子你該讀資治通鑑了!
    --司馬光原文的資治通鑑,其中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可驚可嘆的人品,有君子小人的大是大非,有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本,有憂古憂民的情懷,有歷史興亡的勸戒。--千萬不要讀翻譯而改造過的白話本,因為原來的精髓醇醪,都被參了水了。以我們教的臺北華山書院讀經實驗班為例,這五、六年下來,已有兩個兒童讀完了資治通鑑。第一個是莊鴻宇,六年前小學三年級來讀經,到六年級就讀完資治通鑑、史記、漢書、後漢書。
  • 「讀經教主」王財貴背後的產業鏈條
    近二十年來,臺灣教授王財貴在大陸建立起一套名為「老實大量讀經」的理論體系,以培養聖賢為目的,以全日制讀經為手段。  這套理論被全國近百家讀經學堂執行,招收大量生源,未來能流利背完30萬字中外經典的學生,有機會進入位於浙江溫州的「讀經界」最高學府「文禮書院」。
  • 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儒釋道西四家的基本原理(一)
    【鎮宅之寶 教育良方】王財貴65文集(全六輯共30冊)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先立乎其大(1)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先立乎其大(2)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先立乎其大(3)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  先立乎其大(4)金花讀《王財貴65文集》  立於不敗之志與業
  • 北京讀經教育「六小篇」研習會暨王財貴教授講學網絡直播公告
    收費:學費免費(參學資料每本50元,自願購買)【第三期】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教授「道家的玄學——老莊的智慧」講學活動網絡直播6月21日(周四) 16:30-18:00 報到/安排住宿6月22日(周五)上午:第一講 前言——講學模式與文化源流下午:第二講 道家義理特質——實踐共法與儒道異同
  • 【特別推薦】臺灣王財貴教授:一生學問,13歲之前教給孩子
    這就是臺灣省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王財貴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孩子的啟蒙教材應該是《論語》,3歲前應該聽盡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畫。7月24日,他將應邀到河南省人民會堂進行演講。7月14日,王財貴先生接受了《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的專訪。王財貴,臺灣省臺南縣山由鄉人,臺灣省國學大師、臺中師範學院博士生導師,全球「兒童讀經教育」的首倡者、實踐者和推廣者。
  • 「讀經教主」王財貴背後產業:學堂年入4百萬
    近二十年來,臺灣教授王財貴在大陸建立起一套名為「老實大量讀經」的理論體系,以培養聖賢為目的,以全日制讀經為手段。   這套理論被全國近百家讀經學堂執行,招收大量生源,未來能流利背完30萬字中外經典的學生,有機會進入位於浙江溫州的「讀經界」最高學府「文禮書院」。
  • 王財貴教授親臨!六地讀經私塾聯誼會(京冀遼吉黑蒙)成立大會公告
    張麗華,就讀於臺灣中央大學博士班哲研所。1996年起,師從王財貴教授,系統學習中國義理之學及兒童讀經教育理論,同時在先生指點下開始研讀新儒家思想專著,正式修習儒釋道三家學統。 歷任中學、大學講師及讀經教師。
  • 財貴教授的《一場演講,百年震撼》
    2001年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王財貴教授在北師大的演講-----《兒童經典導讀》。在當時這場演講,號稱《一場演講,百年震撼》。現在國內一些國學培訓機構都是師從於王財貴教授。所以胡適之非常容易就寫出來了,因為十三歲前就讀完了,而且他寫出來以後美國教授看不懂,所以糊裡糊塗地讓他通過畢業了。 二十八歲回來北京當北大教授。他憑什麼當教授,十三歲之前的功力。他後來寫了一本書叫做《中國哲學史》。
  • 復旦大學王雷泉教授一行到訪文禮書院
    王雷泉教授是在溫州參加了「從永嘉大師到南懷瑾先生」永嘉禪學主題研討活動後,來到文禮書院參觀訪問的。王雷泉教授很早就關注讀經教育,早年和南懷瑾先生交往甚多,後來和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季謙)先生亦有許多交往。王教授在學術界聲望頗高。作為復旦大學宗教學系創系系主任,王教授對涉及中西印相關教育也早有關注。了解了文禮書院之中西印教學格局,王教授給與了肯定與讚賞。
  • 文禮書院院長開講:如何做一個永不嘆氣的人?
    本次WOW課堂邀請到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教授(季謙先生),讓這樣一位孜孜不倦行走在全人類生命教育大道上的學者、思想家、教育家啟發您生命本有的智慧光明,讓您在人生歷程中活出本來的自己!
  • 王財貴65文集(全六輯共30冊)限量印刷版:每套1600元(含超值贈品)【讀經學堂必備】【讀經家長必讀】
    經各界湧躍提供資料,《王財貴65文集》總結為五百萬字的中文書稿,內容共分六輯,其主題分別為季謙先生文稿、讀經教育推廣、文化關懷演講、經典系列講座、網絡回復集成、講學與問答;由其中文字記錄,亦能見出臺灣全球讀經基金會、北京季謙教育諮詢中心以及文禮書院等機構由籌備至成立、運作之蓽路藍縷、一步一腳印的歷程。
  • 王財貴: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不久後,五四新文化運動又進一步將經學無用化,其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價值與傳統學術價值,也被從根本上否定。儘管諸多學者曾撰文呼籲「中小學讀經一科不宜盡廢」「東方文化有諸多優點」,但終究沒能扭轉「廢經」的事實。80多年後,王財貴以一己之力在臺灣發起讀經運動,推廣大量誦讀傳統經典的教育理念,一時吸引了數百萬臺灣兒童的參與。經過20多年的耕耘,王財貴的讀經理念若星火之燎於原,開始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並踐行。
  • ——王財貴教授專訪
    美國科技教育協會研究員,臺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長。「孩子在13歲之前一定要不管懂不懂,先把經典的東西放到肚子裡面。」這就是臺灣省臺中師範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財貴倡導的教育理念。7月14日,王財貴先生接受了《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的專訪。鄭州晚報:在您的演講中,您一再強調「教育是非常簡單的事;教育是非常輕鬆愉快的事;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這對於現代教育思想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你的根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