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接連發文!研究生教育或將迎來重大變革!

2020-10-22 青塔







時光流轉70年,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優異的成果:1949年,我國研究生在學人數僅為629人,到2020年,這一數字預計突破300萬,研究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發展的今天,研究生培養質量成了高等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文件政策,高校作為政策執行者也是大動作頻繁,讓人感覺「風雨欲來」。明確導師的權責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針對此前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國對博士生、碩士生畢業考核體制,給予導師決定博士生、碩士生能否畢業的自主權」,教育部認為該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具有很大啟發,決定充分採納。教育部表示,研究生導師要正確履行指導職責,遵循研究生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因材施教;合理指導研究生學習、科研與實習實踐活動;合理制定與學位授予相關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論文」傾向;實行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評價制度,嚴抓培養全過程監控與質量保證,在綜合開題、中期考核等關鍵節點考核情況,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議;學位論文答辯前,嚴格審核研究生培養各環節是否達到規定要求。培養單位要切實保障和規範博士生導師的招生權、指導權、評價權和管理權,堅定支持導師按照規章制度嚴格博士生學業管理,增強博士生導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但在進一步擴大導師權益的同時,教育部也對導師的權益範圍進行了限制。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導師選聘辦法,堅持公正公開,切實履行選聘程序,建立招生資格定期審核和動態調整制度,確保博士生導師選聘質量。健全導師分類評價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將研究生在學期間及畢業後反饋評價、同行評價、管理人員評價、培養和學位授予環節職責考核情況科學合理地納入導師評價體系。考評結果將作為績效分配、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作為導師年度招生資格和招生計劃分配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評價考核的教育、引導和激勵功能。導師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將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不得放縱研究生發生學術不端行為,不得侵犯研究生學術權益,不按實際貢獻排序署名。不得諷刺、挖苦、辱罵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為,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任何形式的不正當關係。此外,健全導師變更制度,明確導師變更程序,建立動態靈活的調整辦法。因博士生轉學、轉專業、更換研究方向,或導師健康原因、調離等情況,研究生和導師均可提出變更導師的申請。重點發展專碩事業
教育部發布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開展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優先新增國家發展重點領域、空白領域和亟需領域的一級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原則上只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向專業學位傾斜。西部地區、民族高校在申請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時,申請條件可降低20%。已獲得學位授權自主審核資格的學位授予單位,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高等學校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的意見》增列學位授權點,不參加本次新增學位授權點審核工作。爭取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實行導師動態調整機制

作為教育的主體,學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上的各項舉動,或許更能表明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決心。天津大學從2014年開始實施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進行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全面實行博士生入學「申請-審核制」,對研究生進行分類培養,打破導師終身制,實現導師資格嚮導師崗位轉變,並率先提出導師崗位與職稱「脫鉤」,對師德失範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嚴禁上崗。而華南理工大學自2012年起開始探索導師資格與招生資格的分離,嘗試開展導師年度招生資格審核,該工作已連續開展9年,在調動研究生導師培養積極性和提升導師培養質量意識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深圳大學自2014年全面實行導師資格遴選(確認)與招生條件審核相分離的制度以來,深圳大學每年博導的招生條件審核通過率為75%-80%,碩導的招生條件審核通過率一般為70%-75%,基本達到了以適度競爭激活導師隊伍活力的制度效能,研究生教育質量也取得了顯著提升。分流機制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在對導師提出更嚴格要求的同時,天津大學將研究生培養質量檢查關口前移,加強研究生培養關鍵環節質量監控,在課程學習、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學位論文評閱與答辯等培養關鍵環節,以及學術規範、學習年限等方面,明確質量標準,開展考核評價,實施分流選擇。這一舉措旨在嚴格培養質量標準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給學生及時調整和選擇發展方向的空間,避免臨近畢業退出導致學生時間成本的損失,以及學校和導師教育資源的低效利用。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期間,共有超過30所高校公布了研究生退學名單,涉及學生數量超過1300人,其中還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是清退的主要原因。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對超過全日制博士 (含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最長學習年限的59名博士生的學籍管理作出分類處理。


江蘇大學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4月研究生學籍清退名單的通知》,決定對李**等35名研究生清退學籍並做退學處理。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江蘇大學已對該校至少60名碩博研究生給予退學處理。
吉林大學陸續至少有15個學院發布《關於給予部分超期研究生按退學處理的公告》,對所屬學院的超期研究生進行學籍清理。這次清理所涉研究生數量規模不小。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這次學籍清理至少涉及93名研究生。


被清退顯然不是學校和學生願意看到的結果,該舉措雖然殘酷,卻是有效控制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分流機制。質量始終是研究生培養的唯一落腳點,「嚴進嚴出」應是高校管理的常態,這既是建設人才強國的重要基礎,也是大學嚴謹治學的應行之義。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對研究生質量的嚴抓,不僅體現在清退分流上,對學術不端的「零容忍」更能體現我國辦好高等教育的決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布《關於開展學位論文規範管理和學風建設工作的通知》,對該校近五年碩博學位論文正式進行全面排查,並覆核近五年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位論文的過程管理。擴大推免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縱觀近年高校發布的招生章程,能明顯發現名校專業碩士的錄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轉變。

中國人民大學官網發布了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招生調整的公告,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

在中國人民大學之前,已有不少大學陸續壓縮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如武漢大學2017年全日制會計專碩僅招推免生,其餘全部為非全日制;華中師範大學則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應用心理學專碩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專碩。專碩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決定了專碩針對在職人員招生更妥帖,也更合適。有專家表示,「非全日制是專業碩士的未來發展趨勢」來源:教育部、各大學校官網。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傳統農林教育將迎來重大變革
    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農科建設北京指南工作研討會,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應對農林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教育部正在布局新型農林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傳統農林教育將迎來重大變革。傳統農林學科怎麼變,教育部提出將進行專業優化改革,設立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目錄,建設面向智能農業、農業大數據、休閒農業、森林康養等農林產業發展前沿的新興涉農專業,主動適應農林產業結構調整,用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對傳統涉農專業提檔升級
  • 2021考研注意:研究生招生制度將迎來重大變革?
    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影響考研的招生、初試、複試等各方面,自2017年起,教育部就提出「推進分類考試,優化初試科目和內容,強化複試考核」。近日,一個省份明確將採取「能力素質+專業能力」的研究生招錄方式,這是否意味著其他省份也將迎來變革?「十四五」規劃就在眼前,研究生變革也近在眼前,那麼研究生招生制度到底會如何變化呢?
  • 教育部接連發布新通知,「研究生」或迎來新變化,這4點要了解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學歷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研究生教育也成為了國家關注的重點。這不,最近教育部就接連發出了多條關於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文件。 教育部接連發布新通知,「研究生」或迎來新變化 教育部最近發出來多條關於研究生教育的通知,而這些通知多數也是為了之後的研究生發展做準備,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教師職稱將迎來重大變革,教育部終於動真格了,教師:早該如此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相關意見。意見發布後,引起學者丶教師的廣泛關注,教師職稱將迎來重大變革,主要圍繞以下四點,眾多一線教師表示
  • 第五輪學科評估將有重大變革
    第五輪學科評估將迎重大變革!近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對《關於完善高校學科評估制度,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提案》 的答覆,其中透露了有關第五輪學科評估的重大變革。教育部在提案答覆中稱,學科評估堅決破除「五唯」頑疾。
  • 第五輪學科評估將有重大變革!快來看呀
    第五輪學科評估將迎重大變革!近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對《關於完善高校學科評估制度,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提案》 的答覆,其中透露了有關第五輪學科評估的重大變革。教育部在提案答覆中稱,學科評估堅決破除「五唯」頑疾。
  • 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將迎來變革!學碩、專碩也將不同於往日
    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影響考研的招生、初試、複試等各方面。自2017年起,教育部就提出「推進分類考試,優化初試科目和內容,強化複試考核」。近日,不管是從中傳破除「唯分數」論,過國家線即可進複試,還是安徽省明確將採取「能力素質+專業能力」的研究生招錄方式。是否意味著其他省份也將迎來變革?專碩、學碩的考試是否將區別更大?
  • 研究生教育改革!非全日制研究生迎來春天?
    近日關於研究生的話題不斷,教育部和各大高校針對研究生教育也發布了系列政策及公告,從其中幾項「大動作」可以看出,研究生招生將更偏向於專碩,未來研究生會更加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同時非全日制研究生將成為專業碩士的發展趨勢!
  • 教育部權威發文,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迎來春天了
    這不,為了更好地推動畢業生就業,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了一個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這個文件的核心,就是為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撐腰。文件中明確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 有何重大變革?以往評估情況如何?
    近日,教育部對第五輪學科評估作出最新回應,透露出重要信號。作為國家及地方「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和一流學科增選的「風向標」,熱度始終不下的學科評估話題今再持續升溫。那麼,到底什麼是學科評估,為什麼要開展學科評估?第五輪學科評估將迎來哪些重大變革?以往的學科評估情況又是怎樣的?
  • 教育部發文:教育類研究生、公費師範生可免試認定教師資格
    前言:今年年初,一直在傳師範類畢業生可以面試獲得教師資格證,9月份教育部發文通告了,教育類研究生、公費師範生可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據悉,9月4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印發《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 教育部又發新通知,「研究生」或迎來重大改革,學生聽了拍手叫好
    說起考研,無論是研究生考試還是讀研,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甚至還會有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發生。而教育部前不久又發了一則通知,為了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權益,研究生或許會迎來一些重大改革,同學們聽了以後拍手叫好。
  • 第五均雙一流學科評估將迎來重大變革
    第五均雙一流學科評估將迎來重大變革
  • 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將迎重大變革,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近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對《關於完善高校學科評估制度,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提案》 的答覆,其中透露了有關第五輪學科評估的重大變革。  教育部在提案答覆中稱,學科評估堅決破除「五唯」頑疾。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避免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片面做法。
  • 長沙中考明年將迎來重大變革?總分制或將回歸?
    長沙市明年中考會迎來重大改革?!明年長沙中考的計分方式會不會發生變化?2006年,長沙市教育局與廣州、武漢等地教育部門率先開展中考制度改革,改變分數制,實施等第制。本想當做一項探索發展素質教育的創新舉措,可是實施十多年來,在全國也沒有哪個市州效仿,下面的市州都仍然是總分制,可見等第制或許並不值得推廣學習。回看當年一期參與試點的廣州、武漢等城市,都早已改回總分制:最先試行中考等級制的廣州,2007年已恢復按原始分錄取。
  • 長沙明年中考將迎來重大變革?!總分制或將回歸?
    據可靠消息,長沙市明年中考將迎來重大改革據說,明年長沙中考的計分方式將發生較大變化。本想當做一項探索發展素質教育的創新舉措,可是實施十多年來,在全國也沒有哪個市州效仿,下面的市州都仍然是總分制,可見等第制或許並不值得推廣學習。
  • 教育部發文明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十不得」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指出,《準則》明確提出導師要堅持嚴謹治學,支持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加強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
  •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兒園將迎來「大變革」,家長:幸福來得太突然
    由於公辦園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而且國家資金投入也比較大,所以相對來說教師隊伍穩定、受教育程度較高,普遍得到家長們的認同,而且收費也比較合理;但由於身份的限制、位置等原因,很多家長最終只能在就近的一些學費昂貴的私立幼兒園中作出選擇。
  • 教育部再發文:機關事業單位等不得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
    去年10月考研報名前夕,#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話題引爆網絡,話題閱讀量近4億,約28萬人參與討論。隨後,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央廣網等接連轉載發聲,聲援非全日制研究生。如今,五部門聯合下發重磅文件,可以認為是國家層面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獲取公平就業機會的最好支持。
  • 我國研究生學科迎來重大調整,新設第14個學科門類
    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據報導,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