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研究生、博士生這麼多卻出不了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

2020-10-18 英語時代

#教育#

借用施一公校長的三句話,辨析為什麼中國的研究生、博士生很多,卻獲不了諾貝爾獎。

觀點一:鼓勵科學家創立企業是本末倒置的事,是對科學家研究這一資源的浪費。

施一公教授認為,術業有專攻,鼓勵研究人員去創辦企業、當總裁當管理者,是將科學家的智慧用錯地方了。他覺得,科學家是要專注於科研,然後把科研成果轉嫁給企業。事實是,從中國上下無一不為能夠獨立創辦一個企業為榮,無一不為在能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為榮,這已經是一種共識:這樣的人生才叫成功。我們國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基礎還是單薄,社會急需這樣的企業、急需這樣的大佬。但是一個人不可能一邊在大學做教授,一邊搞研究,還要管理一個企業,這確實是,到最後什麼都沒做成功。

觀點二:研究性大學就不能以就業為目的來辦大學。

施教授還舉了個例子,說他最想培養的學生對他說,我想去金融公司。清華大學70%至80%的高考狀元去了經管學院,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現在的熱門是金融、是跟錢有關的所有事和物,而不是搞學術。一來現在的社會不注重經濟來源生活來源,真的媳婦都娶不到;二呢,搞學術研究太耗時間了,況且出不出成果還不一定,還不如出來賺大錢改善生活,促進經濟發展;三呢也是很無奈的事實,國內有多少科研平臺呢?有多少科研基礎設施呢?真正想搞學術研究、基礎研究的都往國外跑不是沒有道理啊!

現在國家已經很重視這方面的發展了,而且很多有識之士也願意回國發展研究條件。相信在未來不久,國內也是一塊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熱土!

觀點三: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是,要知書達理、要努力讀書;不然就像隔壁家的小王一樣,在一線城市拿著三千月薪苦逼苦逼地過日子。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什麼呢?努力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出來找份好工作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所以,我們拼命地背啊、記啊、做啊、培訓啊,學這個學那個,會加分的,學;對提高成績有效的,學……做中國的學生真的累。有一個事實是,做中國學生不逼自己學習將來更累!

慢慢地,我們就成了考試的機器;我們都知道自己禁錮在了一個四四方方的規矩內,但我們卻很少能夠跳的出這個框;甚至我們覺得這樣也挺好。後來有一天我們的素質教育終於來了,可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前,各種應試仍橫行一時,這是我們現階段的國情決定的,大勢!

對於教育,施教授也是一嘆,大勢可為,獨筏舟!我只能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創新確實在社會上流行了起來。

總結,這樣看來,一堆空有學歷不專注研究的能有什麼成果呢?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英語時代。

相關焦點

  • 諾獎評選也以GDP論英雄?中國何時迎頭趕上?|諾貝爾科學獎|諾獎|...
    周程在對1901-2020年間諾貝爾科學獎的頒獎數據進行處理後指出,諾貝爾科學獎史上出現過三大奇觀:1. 20世紀早期德國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獨佔鰲頭;2. 二戰結束後美國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遙遙領先;3. 21世紀初期日本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出現井噴。
  • 南開大學博士生再獲王大珩光學獎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日前,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揭曉。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2016級光學專業博士生謝博陽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至今,南開大學已連續16次獲得該獎項。
  • 中國最牛的三所大學,清華北大出諾獎,中科大出諾獎女婿,都厲害
    中國最牛的大學是誰?肯定是清華北大,當然也有人說中科大最牛,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是國內最頂級的大學,而中科大曾經也和清華北大扳過手腕,也是頂級大學。那麼中國大學培養出多少諾獎獲得者呢?目前對於諾獎,國內大學只有清華北大培養出了諾獎,其他高校目前都沒有培養出,不過中科大有一個離科學諾獎最近的中國人:潘建偉,而且中科大培養出了兩個諾獎女婿,所以中科大也是非常牛啊。
  • 深圳大學又一在讀博士生榮獲王大珩光學獎
    近日,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以網絡視頻形式成功召開,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7級博士生張峰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h代表「高引用次數」,一名科研人員的h指數是指他至多有h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h次,數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一個人的學術成就,h指數越高則表明他的論文影響力越大);兩次榮獲深圳大學「騰訊創始人」獎學金,榮獲儀器儀表學會「金國藩」青年學子獎學金,主持深圳大學研究生發展基金重點項目一項。
  • 為什麼,猶太人能出18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只有5位?
    為什麼猶太人教育能出18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教育出的諾貝爾獎得主只有5位?之間的差別不只是天才和傻子的距離!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都大相逕庭,其中的差異讓人議論不休,縱觀教育最成功多,很多人都舉薦猶太人教育。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猶太人至今為止,出過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大得驚人,猶太人至今出過18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180位是科學、文學和經濟學獎的獲得者,9位則是和平獎獲得者。
  • 深圳大學在讀博士生張峰榮獲王大珩光學獎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4月1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以網絡視頻形式召開,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7級博士生張峰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據悉,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共評選出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獲得者2名、高校學生光學獎獲得者30名。
  • 電子科大博士生再獲王大珩光學獎!從33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
    近日,中國光學學會(COS)公布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選結果。在學生光學獎的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蔣亞東教授指導的博士生袁震從來自31所高校的33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榜上有名。繼去年光電學院博士生羅鴻禹首次獲得該獎項後,成電學子再獲此殊榮。△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獲獎者名單袁震同學在蔣亞東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2年起一直從事敏感薄膜與傳感器技術研究。
  • 中國人民大學多位師生榮獲2020年寶鋼教育獎
    近日,2020年寶鋼教育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人民大學多位師生榮獲2020年寶鋼教育獎。商學院教授王化成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理學院物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徐升獲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學勤、經濟學院教授韓松、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珠英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哲學院林修能等7名本科生、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楊文等4名研究生榮獲寶鋼優秀學生獎。
  • 材料學院博士生祝祺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優秀研究生獎
    近日,浙江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祝祺榮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2020年度優秀研究生獎銀獎(Graduate Student Award,Sliver Winner,是材料、物理、化學、生物、能源等多學科和領域富有盛名的國際學術組織。
  • 深大在讀博士生榮獲王大珩光學獎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馬璇)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日前以網絡視頻形式舉行,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7級博士生張峰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這是深大在校博士生第二次獲得該獎項,此前,該校博士生葛顏綺曾獲得2018年第十五屆「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
  • 中科大選拔優秀博士生參加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
    中科大將選拔優秀博士生參加第70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發布了《關於挑選優秀博士出席德國諾貝爾獲得者大會的通知》。中德科學中心是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微會員和德國研究聯合會共同成立的科研資助機構。
  • 浙大博士生祝祺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優秀研究生獎
    近日,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祝祺榮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2020年度優秀研究生獎銀獎(Graduate Student Award,Sliver Winner),並作為獲獎者以 Atomistic Insight into the Deformation
  • ——記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
    從「科研小白」到「學術牛人」——記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張金松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3-9-18 高毅哲  在大學物理專業的課堂上坐了一段時間後,張金松開始有點後悔。而他個人,則從對科學研究一無所知的「科研小白」,到榮獲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成為同學們眼中的「學術牛人」。兩次不服氣,走上科研道路  在朋友眼中,張金松是個幽默的人。即便已在物理學領域嶄露頭角,他依然對自己的專業幽了一默:「當初選物理,那是『誤上賊船,想下就難』了,只能硬著頭皮走到底。」
  • 大連化物所研究生參加第59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
    6月26至7月12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生紀娜、申強、任澤峰作為「中國優秀博士生代表團」成員赴德國參加了第59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與來自世界各地近60個國家的500多名博士研究生和青年學者一起,與諾貝爾獎得主近距離接觸,聆聽大師們的精彩演講,並於會後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參觀訪問。
  • 浙大竺可楨學院,性價比超越清華北大;曾培養出美國總統獎獲得者
    他叫周如鴻,浙江大學第一屆混合班畢業生、2009年美國總統獎獲得者、2011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Fellow)、美國物理學會(APS)會士(Fellow)。12月22日上午,我來到浙大玉泉校區12號教學大樓,趕在這場導師見面會的間隙,與周如鴻老師相約一見。坐在曾經學習過的12號教學大樓,周如鴻掐指一算,從初入校門到如今已有27個年頭。
  • 中國藥科大學「豪森」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獎——李萍
    1導師個人簡介李 萍 中國藥科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生藥學科帶頭人,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江蘇省十佳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美國藥典委員會草藥法典東亞專家組成員等。
  • 劉登攀教授博士生團隊獲2020年中國信息經濟學烏家培優秀博士生獎
    劉登攀教授博士生團隊獲2020年中國信息經濟學烏家培優秀博士生獎 2020-12-12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多名清北研究生、博士生,都跑去中學應聘?卻被質問第一學歷?
    最近報導了一個事件,十多位身為清華北大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沒有選擇去大品牌的國企,有沒有選擇去網際網路巨頭,而是選擇了走進中學,進入事業編制安分守己的去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老師。這麼多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怎麼會甘願去當一名中學老師呢,他們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可以選擇更高的年薪和更輕鬆的工作。
  • 從崎嶇中學到的(1)統計學大獎考普斯總統獎獲得者的職業生涯回顧
    很多青年統計學者認為考普斯總統獎的獲得者的職業道路總是是一條坦途——這顯得他們取得學術上的成功順利成章。但對我而言,事實絕非如此。因此在這一章裡,我將回顧我曲折崎嶇的職業道路,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見解(用斜體標出),希望可以給後來人以啟迪。 2.   學生時代1984年到1988年,我在多倫多大學讀本科。
  •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介紹!
    中國農業大學設置有完備的研究生獎助體系,包括國家助學金、學校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專項獎學金、「三助」津貼及國家助學貸款等。保障性資助「一個不漏」國家助學金、學校助學金及助研津貼100%覆蓋。同時,中國農業大學通過「綠色通道」、「臨時困難補助」等,建立保障性資助資料庫,確保保障性資助「一個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