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機來回穿梭 牛背鷺田間飛舞 秦嶺腳下「江南水鄉」的插秧季真美

2020-12-12 西安發布

近日,秦嶺腳下東大街道西莊村又到一年一度的插秧季,插秧機在水田裡來回穿梭,百餘只牛背鷺在周圍覓食嬉戲、結伴飛舞,呈現出一派江南水鄉的風光。

5月27日一大早,東大街道西莊村水田裡,一臺插秧機便開始忙碌起來,所到之處留下了一行行翠綠秧苗,整齊劃一的秧苗把田間裝點得生機盎然。「插秧機就是好,既省力又省時,而且插得整齊。」69歲的靖師傅對插秧機讚不絕口,過去人工插秧,光著腳下到田裡,不僅衣服上粘的泥,一天下來把人累得腰酸腿疼的。記者看到,成群的牛背鷺也在剛翻過的水田裡忙著啄蟲覓食,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園。「每年插秧地裡放水時候,成群的牛背鷺都會從遠方飛來,一直要到水稻成熟後才會離開,早都成了咱村的常客了。」村民楊師傅說,西莊村有著連片水田,優良的生態環境,充足的食物來源,每年都吸引了成群牛背鷺來此棲息,村民與牛背鷺和諧相處,同時也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田間插秧和牛背鷺飛舞的美景。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黃亞平

相關焦點

  • 榮昌廣順:示範推廣機插秧
    華龍網訊(通訊員 文明燕)「機插秧確實安逸,省時省力不說,還比人工栽插得更加勻淨。」4月9日上午,3臺插秧機開進的廣順街道天常村的田地裡,該村2社的村民倪先碧正在給插秧機遞秧盤,她指著自家田塊裡栽插好的秧苗對筆者如是說道。    筆者看到,村民提前做好了準備,將田塊平整了出來,只見一臺臺插秧機不停的來回穿梭,所到之處便留下一行行新綠,煞是好看。
  • 長城腳下的江南水鄉 -古北水鎮
    從北京大興機場出來,翻山越嶺車行一個半小時,到達司馬臺長城腳下的古北水鎮。入住的古北水鎮大酒店依山勢而建,大廳立柱宏偉,空間開闊,迎面的階梯分三段層級而上,平臺臥居鳳凰,詮釋了酒店鳳凰臺的設計主題。古北水鎮大酒店相對於南方的酒店,給人以氣勢恢宏的京城古韻之美。鳳凰臺本是一個浪漫的傳說。
  • 又是一年小滿至 西小站村稻田插秧全面鋪開
    在合作社的水田裡,工人們正在給插秧機裝載秧苗,在司機的熟練操作下,插秧機來回穿梭,「隆隆」的馬達聲不絕於耳,一排排秧苗整齊的「鑽」進泥土中,一派農耕繁忙的景象展現在我們眼前。為了確保此次插秧工作圓滿完成,西小站村也提前做了充足的「功課」。
  • 牛背鷺表情包正式發布
    牛背鷺表情包正式發布 2020-08-01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過境嘉義的牛背鷺,在微信群也火了一把
    故事的主角是牛背鷺(Cattle Egret),而不是紅嘴鷗。地點則是臺灣嘉義縣太興村,距離昭通大關縣有1700多公裡。除了滇池,紅嘴鷗也會到深圳越冬差之千裡,謬以千裡牛背鷺的分布極為廣泛,見於亞洲南部、澳大利亞、南鷗、非洲和美洲,根據分布區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牛背鷺(亞洲南部、澳洲)和西方牛背鷺(南歐、非洲和美洲)。在繁殖期,它們的頭頸部是橙黃色,因此又被叫做黃頭鷺。
  • 湖南常寧:秧苗連排「站」 農民田間地頭學技術
    紅網時刻衡陽4月30日訊(通訊員 錢輝 周少賁 記者 蔣楠)專業技術人員講解機械插秧技術、插秧機操作常識及常見故障排除,現場技術操作演示……4月27日,湖南省常寧市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機插秧)技術培訓」在田間地頭舉行,讓常寧市農機事務中心的黨員幹部和40多名農機推廣員「告別」昔日坐在會議室「枯燥無味」的學習。
  • 水鄉不止在江南 7月15棣花古鎮荷花旅遊節開幕
    一到夏天,秦嶺腳下棣花古鎮的千畝荷塘便綿延成一片花海。從西安出發,穿越秦嶺隧道,只需兩個多小時便可抵達這座極富人文氣息與歷史底蘊的古鎮。7月15日,由陝西商於古道文化景區管委會丹鳳辦公室、陝西商於古道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音荷而來·遇見你」棣花古鎮荷花旅遊節盛大開幕,誠邀遊人聚集於此,賞荷花、聽秦腔、觀民俗、品美食、攝美景、玩抖音,在暢快遊玩中體驗古鎮魅力生活,本次旅遊季活動將持續至8月31日,為期45天。
  • 秦嶺腳下再添695畝水面 昔日荒灘華麗變身天橋湖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秦嶺腳下再添695畝水面 昔日荒灘華麗變身天橋湖 來源:西安網
  • 玩江南水鄉,逛周莊燈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水鄉古鎮片區水鄉古鎮片區將古鎮雅韻、江南悠然、水鄉趣味和周莊詩畫貫穿於一體,打造了嶄新的夜景隨處可見的傳統彩燈展現了濃鬱的水鄉特色,綽約美景讓人大飽眼福~臺灣老街片區臺灣老街片區將江南文化與臺灣風俗相融,用現代時尚的燈藝,將崑山故事與中國臺灣特色文化相融合,譜寫「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華章~香村祁莊片區
  • 江南10水鄉古鎮啟動「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
    江南10水鄉古鎮啟動「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   記者3日從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獲悉,甪直、周莊、烏鎮、西塘等10座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已正式啟動文本調研和申報工作,在古鎮典型性論證、田野調查等方面展開學術研究。
  • 2020年海水稻「十百千」工程啟動,全國各地聯合插秧,推廣面積達十...
    6月5日,2020年海水稻全國聯合插秧活動在各地陸續啟動,此次活動由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團隊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組織發起,與山東濰坊、青海格爾木、浙江溫州等四地同期啟動插秧儀式,連同近期陸續插秧的內蒙古杭錦旗、新疆阿克陶、新疆嶽普湖、陝西延安南泥灣、山東東營、黑龍江鐵力、大慶等地,覆蓋了我國主要鹽鹼地類型
  • 來江南水鄉就知道什麼叫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江南水鄉是什麼樣子的呢?江南的話,你去那些古鎮沒什麼意思的,都是遊客的東西。事實上,江南很多時候現代造的民居也很有特色,比如秦淮河畔的那些臨水建的房子,江南最美妙的事就是下雨,陰雨綿綿的,雖然舊傷會發痛,但是很清爽。來江南水鄉就知道什麼叫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 長白山下第一鎮,二道白河鎮,如江南水鄉般秀美
    而且在長白山腳下,還有一個小鎮,這裡風景秀美,來到這兒,你非但看不出這裡是長白山下,還會以為自己來到了什麼江南水鄉呢。這座小鎮就是被譽為「長白山第一鎮」的二道白河鎮。二道白河鎮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具有十分豐富的森林自然資源,離長白山僅僅34公裡,這裡還被稱作是「白樺故鄉」、「美人松故鄉」。
  • 返鄉大學生新娘用插秧機當婚車 寓意愛情付出有回報
    新娘穿中式禮服坐在插秧機上笑得開心,後面跟著一臺收割機和四臺旋耕機。新娘夏女士說,插秧機和收割機也寓意愛情有付出有回報。 返鄉大學生新娘用插秧機當婚車
  • 40多年前發行的《水鄉新貌》聯票,依然獨有一番韻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集郵者,ID:jiyouZ】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T.34《水鄉新貌》聯票最近《江南百景圖》火爆朋友圈,讓遊戲玩家們玩得不亦樂乎。這個遊戲以明朝江南遭劫,百廢待興為背景,主打山水畫風的經營類遊戲。T.34《水鄉新貌》(5-1)機械插秧遊戲設定讓玩家真實感受到了江南小鎮原汁原味的生活,無論是小橋流水,還是白牆青瓦,又或是小鎮居民之間日常生活的對話,都讓人能輕易地代入情景。
  • 湖南隆回:「插秧比賽」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4月22日上午,湖南隆回縣2020年迎「五一」國際勞動節暨早稻插秧技術技能比賽在該縣七江鎮千古坳村緊鑼密鼓地進行,來自25個鄉鎮的手插秧選手和來自19支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機插秧選手現場比拼,水田成了「戰場」,也成了大家展示「技藝」的舞臺。
  • 周莊,一個很值得去一次的江南水鄉(內附精美圖片)
    粉牆黛瓦、飛簷翹角、長街曲巷、小橋流水、古樸安謐,夢中的江南水鄉大抵就是這副模樣。沒錯,就是這個樣子,等你真正來到了水鄉小鎮,你會發現你好像來到了夢境一般,有是曾到過的感覺。也許是看了好友的一篇遊記,讓我有了去周莊的衝動;也許是為了證明夢中的水鄉之景,我踏上了去周莊的路途;也許是為了心中的一個念想,背上背包便置身於這如潑墨大畫般的水鄉岸邊。周莊,我來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隨意、隨性享受你的柔美安靜。周莊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到處的水、到處的橋、房屋構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小橋流水人家。
  • 江南「夢裡水鄉」,枕水人家寧靜柔美,有一種驚豔叫「烏鎮夜色」
    這是江南水鄉的最佳寫照,而水鄉的最佳典範,人們通常都會第一個想到烏鎮,這個地處江浙滬長三角腹地的美麗小鎮,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無疑是最出名的江南水鄉之一。烏鎮之美,眾人皆知。這裡有著「夢裡水鄉」描繪的一切美好:深幽古巷,亭臺樓閣,粉牆黛瓦,烏蓬穿梭,千百年的歷史積澱,賦予這裡濃濃文化氣息。最適合沏一壺好茶,看船來船往,悠閒地享受小鎮的慢生活。
  • 江南水鄉文化特色學校的形成與構建
    江南水鄉文化既有「水文化」的共性特徵,又獨具自身優點,是一種地域特色鮮明的先進文化,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其一,水之韻——柔美。江南水體「不染紛華,修美於內」,滋養出江南水鄉文化的柔美、細膩、溫婉等優雅氣質。其二,水之智——尚真。《孟子》有云:「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
  • 打赤腳卷褲腿擼袖子,他們的主題黨日活動是在田間助農插秧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2日訊(袁禮成)5月中旬,在新晃侗族自治縣魚市鎮華南村,村民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平整好的成片水田上,一群人打著赤腳,捲起褲腿,擼起袖子、埋頭彎腰,左手握秧苗,右手飛快地分苗、插秧……這正是湖南日報社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在開展主題為「精準幫扶在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