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字溫暖心靈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卷首語:
生命中有許多你不想做卻不能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生命中有許多你想做卻不能做的事,這就是命運。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人生的路,難與易都得走;世間的情,冷與暖總會有。別喊累,因為沒人替你分擔;別言苦,因為沒人替你品嘗;別脆弱,因為沒人替你堅強。你是什麼人便會遇上什麼人;你是什麼人便會選擇什麼人。永遠不要太依賴一個人,因為依賴,所以期望,因為期望,所以失望。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所以,文字覺得,走進四十,這四個人會讓我們流淚,而家鄉已遠在天涯。
◆第一個人:漸漸老去的父母。
孟子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從古至今,古人以孝道治天下。《勸孝歌》說,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正所謂「百善孝為先」,當我們一天天的長大,父母也慢慢地老去了,在我們不懂事的年紀裡,我們總是以為父母給我們的所有東西都是理所應當的,殊不知父母給我們的愛,是那麼的深沉,那麼的無私。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後悔,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就是我們的天,後來,他們老了,作為兒女的我們,也要為他們撐起一片天!「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是啊,人到四十,「找點時間,找點空閒,常回家看看」,因為在我們的家門口,有著老父母期盼的身影!父母的期盼,我們,該回家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恍然大悟,父母在的,有家可回,父母不在的,家鄉已遠在天涯了。
◆第二個人:童年的夥伴。
歲月匆匆流走,模糊了很多的往事,但童年的時光總是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醞釀出歷久彌香的回味兒。那一些些兒時的趣事,那一個個童年的夥伴,想起來都還那麼親切,歡聲笑語仿佛就在昨天。其實,轉眼已過了很多年。那些年一起下河溝摸魚捉螃蟹,一起去冬水田裡扯茨菇吃,一起去偷摘鄰近隊裡的櫻桃,一起去田野裡扒地果兒,一起上學讀書,一起……很多一起的日子已經漸行漸遠。我們漸漸長大,各奔東西,這些年,連故鄉都很少很少回去了,只是突然間會接到一些不祥的消息,說某某又因為飲酒過度等已經辭世。是啊,人到四十,紅塵漸遠,即使我們和童年的夥伴,有過太多的趣事囧事傻事,如今,我們卻也再難聚在一起,回憶唏噓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童年的家鄉已遠在天涯了。
◆第三個人:分離的知己。
康生說,既為知己,當無所顧及,無所不談,故也不用忌諱男女之身有別。男女之間因共同理想與愛好者聚之有之。高山流水之事,今天猶在流傳。一個知己能讓你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而一個藍顏知己,卻默默地為你打開另一個世界。 比友情多一點,比愛情少一點,介於丈夫與情人之間,有精神交流,無肌膚之親。是啊,「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千金易得、知已難求。」人生如茶,靜心以對。對錯無辜,緣由前生。認得清,放下是聰慧。看不透,一場夢無痕。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夜繾綣,影成雙,天涯知己訴衷腸。是啊,曾經我們有緣在一起,而現在卻各奔東西,各自忙碌,漸漸地,就少了往來。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人到四十,紅塵漸遠,而我們和知己的友情,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漸行漸遠,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明白我們之間的那份情誼已經遠在天涯了。
◆第四個人:故鄉的戀人。
《傳道書》裡說,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關於這點,我真的理解不了。我曾經和他青梅竹馬,然後年華老去,青梅幹了竹馬枯了,此生不願再見。如同古人難見今世月,除非在夢中,否則便是心頭的一顆硃砂痣,只能回憶罷了。原來再好的《傳道書》也抵不過洶湧的現在啊。原來,《傳道書》也寂寞。是啊,琉璃一捲雲霞,契闊一痕素裳淡雅。是誰的往昔,依戀著萋萋月夜。一指一泣,傷千裡霜華,紫陌上,傾歌誰的天下。風乍,風涼了的青梅竹馬,青梅還在,那隻竹馬風華已枯。觥籌千盞,曲幽心寒,舉觴無措,情深緣淺,人生奈何。是啊,人到四十,紅塵漸遠,那童年的戀人,已經帶走了我們很多對過往紅塵的念想,往後餘生,我們已經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的了。人到四十,當我們突然想起故鄉時,我們才發現,我們已經回不去了。家鄉的戀人也已經遠在天涯了。
◆結束語:
朋友們,給奔四的80後:走進四十,這四個人讓我們流淚,家鄉已遠在天涯,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