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戰:北京人大附中副校長兼網校校長,數學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中科院博士,有「中國第一班主任」之稱。
王金戰長期備戰在高考一線,2003年把全班55名學生中的37人送進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10人送進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一本上線率100%。2006年又將自己的女兒送進了北大法學院。他是怎麼做到的?
王金戰回憶,距離2008年高考還不到30天的時候,一位考生來找他,說自己數學很差,一般只能考75分,問自己高考數學能不能考過80分?
王金戰回答:「你來問我,那麼我可以回答你,我能讓你高考拿到100分!」
「一張高考卷子,考題的難易程度比例是352。30%的是基礎題,50%的是中檔題,20%的是難題。
去掉20%難題的部分,也就是說在高考數學試卷裡,30%+50%=80%,80%×150=120分,有120分是中檔偏下的題目。
通常來說,只要大量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點,120分的高考數學分,是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得到的。
如果學生高考沒有拿到120分,不是智力不高,也不是做題量不夠,很可能就是把會做的題做錯了。
所以,你現在要做的,是該拿分的題確保拿分,決不放棄;該迴避的題迅速砍掉,決不浪費時間和力氣!」
在數學老師王金戰看來,高考數學只能考70來分的學生,可能連一些數學的基本概念都沒有弄清楚。
如果能打消他的顧慮,鼓勵他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點,那麼從70分提升到100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王金戰跟學生分析說:「高考數學100分是個什麼概念呢?第一,8個選擇題你可以錯1個,暫時做不到沒關係,我們可以這麼練習:
首先,橫向把全國各地的高考模擬試卷中的選擇題,從頭到尾做一遍,突擊訓練,不用追求速度,但是,你必須保證命中率。
你可以做10道選擇題花兩個小時,做一個,必須對一個,做不對就重來,翻書,請教老師同學,都行。
如果每一題都能爛熟於心,我擔保三天之內,你這個選擇題就過關了。填空題你也這麼練。」
「接著是後面六個大題,第一個題是三角函數,一般是12分,要保證拿滿分。
暫時拿不到沒關係,和剛才一樣,多訓練,不追求速度,但是必須完全做對。做上十個題,你的高考三角函數就過關了。第二個的概率題也一樣,訓練到拿滿分。」
王金戰問學生:「後面幾道題目,會難一點,你覺得哪些你有把握做出來?」
學生說:「立體幾何可能可以。」
王金戰說:「那我們就主要練習立體幾何,從38套模擬題中挑出10道,一個一個地練熟,做透。」
接著繼續問學生:「最後那道大題還行嗎?」
學生回答:「解析幾何那道題,第一問還行,第二問肯定不行。」
王金戰說:「那我們就做第一問。其他的題,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要它了。看都不看,你覺得這樣做難不難?」
「不難。」
就這樣,王金戰和學生一道題一道題分析計算,最終規劃出了高考數學100分的方案,不知不覺間,就比學生自己的原本目標80分,整整高出了20分。
2008年高考後,學生向王金戰報喜:「老師,我的數學考到了110分!我用這個排查分析的方法同步複習其他學科,現在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
一門學科,在老師2小時的指導下,就能在短短20多天時間裡提升20分,高考5門複習下來,整體就能提升100分!這個進步放在任何一個考生身上,都是相當可觀的。
王金戰常常說,在輔導前,考生們都覺得單科提升20分不可思議,但往往輔導完,他們離開時都胸有成竹。
因為學生們得到的不僅僅是技能,還有信心。信心一足,效率一高,他們就不僅僅是提高20分了,最後的成績往往能大大超過自己的期望。
所以面對一張試卷,要有明確的目標,容易題不丟分,中檔題多得分,難題能得分,這就行了,兩小時20分,就這麼提上去了。
那麼王金戰在輔導的2小時裡到底做了什麼呢?
他並沒有誇誇其談,大放厥詞,總的來說,他做了兩件事:
第一,他告訴學生,提高考分,需要做的事情並不算多;
第二,提高考分需要做的事也並不難。只要照著試卷條分縷析,一分一分算,讓一個中等基礎的學生單科提高20分,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長期研究高考動向的王金戰眼裡,每一位學生的潛力都是無限的。
那麼阻礙他們學業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呢?王金戰認為就是心態。心態的關鍵,就在於自信。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個人最終的成就,實際上是由心態引導的。
《戰國策·秦策》裡曾說:「行百裡者半九十。」前面走過的90裡路,實際上,才僅僅是做事進度的一半,後面僅剩的10裡路,看似短暫,卻要承擔整個進度的另一半。
換句話說,當一件事情的進度越接近終點,往往也就越關鍵、也越艱難。誰能在最後時刻一鼓作氣,保持心態,誰就能笑到最後,笑得最好。
隨堂小測驗是這樣,中考高考更是這樣。
據統計,20%考生會出現考前焦慮,導致臨考發揮失常,分數大幅度下滑!甚至有考生不堪忍受高考帶來的壓力,選擇輕生或者逃避。
2019年,衡水中學就出現一位高三優等生,因為心理壓力太大,擔心高考失常,每到自習課就躲去廁所,當時他的成績已經從名列前茅,下滑到了年級2000名之外,家長和考生都是心力憔悴,叫苦不迭。
考試焦慮,是讓廣大考生和家長共同頭疼的攔路虎。這不像具體的身體疾病,能夠定向擊破,考試焦慮帶來的心態問題,實際上源於複雜的心理因素,一時半會很難根治。
有些考生越到考試臨近,腦袋越是清醒,想要好好休息,精神卻處於極度興奮狀態,不斷翻來覆去,擔心自己考不好,人生感覺都完蛋了,好不容易想睡覺,結果發現天亮了,只能筋疲力盡去考試。
有些考生還能強撐著答題,有些考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直接在考場上犯困,原本很熟悉的複習內容,拿起卷子一看,全都像是天書,根本不能集中精力作答。
很多人本就為做不出的題目感到焦慮,嚴重的考場心態失常,甚至會影響到原本會做的題目正確率,用這樣的慌張狀態下答題,在每分鐘都很珍貴的高考考場上,不亞於軍心潰敗。
孩子的考試焦慮,很多家長卻只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找不到對症下藥的指導方案,只能小心安慰,好吃好喝伺候,卻不知道,其實這樣做只會加重學生的焦慮心理,變成更大的心態壓力。
就這樣惡性循環,學生最後的考試成績,往往根本不及平時的70%,很多家庭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那如何戰勝考試焦慮呢?
獲得奧斯卡獎、託尼獎和新聞普立茲獎,專長於提升個人表現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本·伯恩斯坦,經過50年的一線教學,通過對大量考生心理進行研究分析,將緩解焦慮的方法總結成冊,記錄在了書籍《戰勝考試焦慮》中。
在《戰勝考試焦慮》中,本·伯恩斯坦通過9大核心工具,幫考生快速進入「三腳凳模型」,適應考場環境,回到備考最佳狀態。
當一個人自信、冷靜、專注時,就能有效緩解焦慮,從而正常甚至超水平發揮,有效提高考試得分。隨書還附贈練習音頻,讓孩子全方位自如應對考試環境,贏得考場佳績!
人生的重大改變往往就來源於這一場場考試,眼下的高考更是廣大孩子的人生轉折點!這本書中的方法,幫助考生有效解決考試焦慮問題。
《孫子兵法》曾說:「上兵伐謀,次而伐焦,善戰者,首攻其心」。心理戰術的重要性,自古以來就被各位謀略家重視,各位高考中考狀元,更是調控自身心態,戰勝考試焦慮的範本。
一位大學二年級學生說,「B 博士的方法幫助我在考場上充分地發揮出了自己的能力。在採用 B博士的理論模型之前,我無法將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在考場上展現出來。現在我有能力成功且熟練地應對考試。」
2020年高考和中考在即,今年的特殊情況,讓廣大考生比以往多了一個月的複習準備時間。怎樣利用最後的寶貴時間,不拋棄不放棄,繃住情緒戰到最後一刻?
擁有50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心理學博士和教育家本·伯恩斯坦的新書——《戰勝考試焦慮》,或許就是助考生一臂之力的強力定心丸!
距離高考倒計時不到50天,距離中考倒計時不到60天,父母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幫孩子掃清攔路虎,減少考前焦慮,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
不要讓考場發揮失常成為孩子的終生遺憾,只需要55.9,每天只要花上一塊錢,就能讓這本《戰勝考試焦慮》為孩子助力這最終的臨門一腳,在考場上如虎添翼,邁入理想學府!
點擊下方連結,將這本考場助力工具書帶回家,送給孩子一份貼心的禮物,讓他感受你的愛,我們一起等著孩子考試中榜的好消息!
歡迎關注@松蝴蝶,和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