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子4歲確診,被3家幼兒園勸退終入普校

2020-08-14 大米和小米

文|沐沐媽


沐沐媽,職場二娃媽,與ASD抗爭8年到慢慢共生的家長,曾翻譯《我跳躍的原因》(未出版)在ASD圈內小範圍流傳分享。手握一對ASD哥哥沐沐(今年11歲,正就讀於普校)與NT妹妹組合。


孩子的就學問題,是每個家長都繞不開的話題。


它是我們ASD家長心裡共同的痛,但又對此充滿期待,尤其是能力尚可的孩子。其他家長盼著孩子鶴立雞群、出人頭地,而我們,則畢生都在追求「泯然眾人矣」,卻大多求而不得。

上篇推文《與自閉症抗戰8年,孩子順利融入普校,媽媽寫下反思與收穫》中,11的自閉症少年沐沐潛伏在普校,有家長說,沐沐入學順利到不像ASD。


但其實,沐沐入學能夠看起來「順利」,是因為在入學前,我們已經走過了一條漫長而荊棘密布的學前融合路——


1

融合第一坎,親子班試讀後被拒絕


沐沐出生前,我就開始關注北京的學區政策。出生後,我把目標鎖定在一個開在公園裡的幼兒園A,並早早報了親子班。據說讀了半年周末親子班,就可以直升入園。

幼兒園的方方面面都讓我滿意:教室就是湖畔,大大的落地窗可以直接觀湖,唯美而靜謐;飲食不錯,上過此園的鄰居都稱讚有加;老師親和而富有經驗……


但尷尬的是,沐沐每次親子課都會哭,不能參與所有的課堂活動,哪怕在我的耐心輔助下,有時,甚至哭得累睡著了。


為了讓他有安全感,每個周末我都和奶奶一起陪他去親子班,學了親子班的東西再回家陪他練。為了讓他習慣幼兒園的環境,我甚至把幼兒園裡的教具和玩具都置辦了。


老師從沒表示過對他的嫌棄,始終都在集體活動中鼓勵,哪怕睡著了,老師也會關照地說蓋好被子,別感冒了。



半年的周末親子班,有美好,有焦慮,也有期待,我們期待他能融入環境,順利入園。但填寫正式入園報名表時,老師給所有家長發了表格,唯獨跳過了我們。


我主動去找老師要,她面露難色地說,真的不行,沐沐的狀態,還不具備入園條件。

我再三乞求,老師拿了教室裡一個帥氣的男孩照片給我,說:「這個孩子是我去年親自帶的,和沐沐一樣的狀況,我投入了很多心血,身心俱疲,但最後孩子還是沒有上下去,已經休學去訓練了……」看得出,拒絕我們入園,她也很無奈。


我理解老師的難處,沒有再軟磨硬泡,但失落與迷茫卻真實地圍繞著我。那天,我帶著沐沐在公園裡坐了很久,腦子裡一片空白。


公園裡有個拿著話筒唱歌的男人,他面前是坐在輪椅上歪著腦袋的貌似腦癱的成年女兒。他的眼中無悲無喜,臉上卻寫滿滄桑和疲倦。


看著他們父女,我的眼淚像水一樣流下來。沐沐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但他至少還可以自己走路,不用年邁的父母推著輪椅。擦擦淚,拉著沐沐的手回家。


2

入園後,老師當眾告訴我孩子是自閉症


上這個夢想幼兒園親子班的同時,為了保險,我們同時報了另一個周末親子班,這是一所半民辦半公辦的平價幼兒園B,據說還不錯。


這個親子班的環境和老師都比上一個幼兒園遜色些,沐沐融合得也差一些,有時別的孩子圍成圓圈跟老師家長做遊戲,我則可能在外圍追著抓他回來,或者抱著哄著哭鬧的他。

正是在這裡,老師在課上當著全班孩子和家長的面,跟我大聲聊天,當眾告訴我孩子是自閉症。


看著眼前的老師拉家常一樣當眾宣布對沐沐的診斷,我是錯愕的。這位老師不修邊幅,但確實閱人無數,有自己的經驗,之後她還建議我帶沐沐去做語言治療。我們也就此開啟了漫漫確診路。


正式入園時,知曉了沐沐情況的園長來看了沐沐兩眼,意外的是,並沒有拒絕。


入園後,日子過得並不輕鬆,每天送沐沐上學就是一場磨難。他對我極度依戀,哭著不肯進園、抓著我的衣角尋求安全感的模樣,讓我的心撕裂了一樣疼,恨不得馬上抱他回家,但理智又催我狠心放手。


他幾乎每天早晨哭著進去,放學哭著出來。老師說,每天放學前那節課他就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等著爺爺來接他了。


此外,沐沐飲食刻板挑食,在幼兒園基本不吃飯,為了他吃飽,我只能把各類蔬菜和蛋白質切碎做成炒飯進去餵他。


趁著飯間我正好順便觀察一下班裡的情況,幫沐沐籠絡和尋找可以輔助他的夥伴。沐沐上了半年多,依舊沒能跟哪個同學建立起連續的互動,本來班裡有個和他一起玩到大的夥伴,但沐沐除了念叨人家名字也沒有其他互動。



園長說,過了3個月,再慢的孩子也該適應了,一直哭是不正常的。我沒有看到沐沐和其他孩子更多相處細節,但曾經看到他臉上深深的一道傷痕,很明顯是外力劃傷的,老師說是孩子不小心撓的。


我理解老師擔心家長追究的心情,我也沒有追究,只把心痛埋在心底:看得見的傷痕不可怕,怕的是看不見的。後來,我跟幼兒園申請請特教專家入園觀察溝通,但老師拒絕了。


為了多跟幼兒園和老師溝通,我做了一個家園聯繫,每天跟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解釋孩子在校出現的某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也感謝老師們每天做出的努力。


這個聯繫本起到了不少幫助作用,至少讓我從老師的筆述中了解到沐沐在幼兒園的部分表現,記錄下了成長的軌跡,哪怕是經過美化和篩選的。當然它沒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依舊退園了。


園長通知我們退園的理由是接到一些家長的負面反饋,很多時候園裡都過濾處理了,但時間久了,園裡也有壓力。園長說,自己學過特教理論知識,也見過這類孩子,但目前幼兒園孩子和老師的配比確實無法支撐孩子再走下去,也還要在意其他家長的意見。


退園前 ,我特地申請在留在班裡觀察沐沐上課的情況,在知識量較大的英語課上,儘管課堂很活躍,但沐沐只做了一小部分跟隨,其他時間都在邊上跑,另一個老師把他拉回來後,他也自顧自地玩著一根繩子。


課後,老師感慨:「沐沐今天太給力了!」這句話告訴我,這是沐沐表現得最好的情況。於是,我放棄了園長3個緩衝期,當天就帶著沐沐退學了,我不能再等了,親眼看到孩子在園內游離的狀態,我已經明確知道沒有了融合的意義。


3

從機構幹預直接轉換到全天幼兒園的失敗


從幼兒園出來後,我們為沐沐找到一家全天幹預機構,老師對他將近4歲才去訓練,表示了遺憾。機構裡一些同齡的孩子,有訓練時間久的,成為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我們則成為了那個機構裡不好不壞的普通學員。


為了沐沐幹預,爺爺奶奶也搬家到機構附近住著,而我則聽著懷有妹妹的大肚子邊上班邊兼顧沐沐的家庭幹預,一天三地奔襲。休產假期間,我一邊帶妹妹,一邊無時不刻找機會教沐沐,連晚上躺在床上都可以口頭練習一些內容,這段時間確實明顯感受到了沐沐的進步。

機構幹預一年後,沐沐的評估結果建議可以上半天機構半天幼兒園了。


那時北京的融合幼兒園少,普通孩子想進理想幼兒園都不容易,何況一個要插班上半天的ASD。上哪個幼兒園,如何兼顧幼兒園和機構的質量與距離,我考量許久,而家裡老人考慮到孩子的能力和經濟條件,認為可以直接上全天幼兒園。


最終,我們在爺爺家附近找了一所民營幼兒園C,上全天,每月1500元,價格很親民。

這所幼兒園在一棟破舊的樓裡,樓道裡光線昏暗,但招生老師樸實熱情,我們如實說了孩子的情況,老師們都表現願意接收。幼兒園只有小班、中班和一個學前班,沐沐進入了中班。


可喜的是,我們跟老師談話時,把沐沐放在了一個正在搞活動的班級,他有些興趣,躍躍欲試,但不知道怎麼加入,其間返回來好幾次,不知道回來是求助還是怕我們跑了。但終歸算是對集體活動有了興趣。


對於全天幼兒園,我還是充滿了擔憂的:撤出了特教和家長輔助,他怎麼適應?沒有了及時的強化,他的行為如何塑造?沒有了小班授課和個訓,他能否在大集體中夠快地學習?會不會因為不適應而滋生出新的行為問題……


我心裡的問號排了一長串,心也是提著的,因為之前我諮詢的醫生和老師都建議我們不要馬上上全天。我在上班,為了上學方便,沐沐工作日也住在奶奶家,他平時若遇到問題,如何給他及時的輔助和疏導?想到這些,真有種百爪撓心的感覺。老師拍著胸脯打包票說沒事,勸我要放手。一再拜託老師多幫忙,請老師安排小朋友給他認識並輔助他。



2014年6月19日,沐沐正式入園報到。


剛開始他不想進班,要呆在老師辦公室。老師給了他蠟筆在那畫畫,讓爺爺奶奶先撤退了。我遠程接到消息,提心弔膽了一天。


下午收到老師發來的照片,照片上,沐沐在座位上坐著,旁邊安排了幾個小朋友陪他,他也有關注同伴。老師也反饋沐沐第一天的表現超出他們的預期,沒有哭鬧,也基本能跟隨,只是下課會說要去找奶奶。(之前在機構課間都是有大人帶著喝水、上廁所和休息)


第一天戰報總體順利,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甚至開始臆想,是不是幼兒園、學前班、小學,就這麼一下子順利地開始過渡了?幸福突然降臨,我的心裡卻還是不踏實。

周末沐沐回家,我問了他幼兒園的事,他說畫了打洞機(聽說是小朋友幫忙畫的),還說小牛表現不好,天一表現不好,他們離開座位,亂動柜子,大牛表現好,沐沐表現好,沒有亂動。


後來問老師,她輕描淡寫地說沐沐確實認識了幾個小朋友。我猜那些表現不好的小朋友,應該是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批評,才會引起沐沐那樣的關注,他應該還不具備自己悄悄觀察並直接評價的能力。


周末沐沐在家表現正常,跟家人也有一些交流,但周日晚要送他回爺爺奶奶家時,他卻一反常態,馬上說不去爺爺家,要跟妹妹一起回自己家,嗖嗖跑上了樓,極其喜歡的電瓶車也不玩了,回家就躺在地墊上準備睡覺的姿勢,堅決不下樓。


在機構訓練的一年多,他已經習慣了每周的來來去去,可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況。


後來我們用各種他喜歡的東西把他誘導到爺爺家附近,但他堅決不下車,一直反覆乞求我們帶他回家。看著他那可憐無助的模樣,我心裡難受極了。


那天在爺爺奶奶家,他一直看著不讓爸爸媽媽走,直到困睡著了。半夜醒來還還問爸爸媽媽去哪裡了,還要下樓去找。這種情況之前從未遇見過。


第二天他也不肯入園,老師也反饋在園情緒不好,甚至激動地衝出過教室。這一周,我每天提心弔膽,但又不知道來緩解孩子情況,又不敢去看他。隱隱中,我覺得有所異常:他是不是遇到了什麼,才那樣恐懼幼兒園?但他的表達能力不足以敘述自己的難處,只能千言萬語彙聚為一句話,我要回家。


孩子的異常反應,讓一切變得不確定了:接下來到底怎麼辦?還要繼續全天幼兒園嗎?要不要回機構?要不要半天幼兒園?我沒有答案,但總覺得沐沐需要一個更適合的環境。


接下來的那個周日,沐沐繼續撕心裂肺的哭號和竭盡全力的抵抗,不要說幼兒園,似乎連往那個方向走,都讓他充滿了恐懼。


我很是不解,表面看起來園裡是上下都接納了他的,開頭也還可以,到底為什麼會這樣?但是他的恐懼告訴我,他一定是遇到了自己過不去的坎兒,他是用他的方式在向我求救。


這讓我下決心解決這個難題。


3

半天機構,半天幼兒園,孩子終於成功融合

再次退學後,一個熟識的特教老師,建議我到已經排隊兩年的那個機構去,這個機構只上半天,我們依舊要再找個幼兒園。於是我們繼續在家附近展開地毯式搜索。


遇到幼兒園D時,園長親自接待了我,那是一所很小的家庭園,沒有操場,她自己又做園長,又當老師,又負責採購,本沒有抱什麼期待。


但聊起來,卻發現她性格溫和,對孩子溫柔包容且有頗有些特教的手段,她在面試時,會先對著孩子說「沐沐,看著老師的眼睛!」,然後才開始講其他內容。


後來,她聊起她辦幼兒園前,跟外國人做過特教。我也告訴了她沐沐在上一家幼兒園出現過的過激反應和我的擔憂。園長提醒我問問孩子,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只是沐沐不會表達。她還告訴我,這不是正常的,如果去她那裡,她不能保證他不哭,但是他應該是一天比一天適應,而不是倒退。


那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站在教育系統內卻肯跟我這麼說的人,一般人都說,剛上幼兒園都是要哭的,哭是正常的。


沐沐到了這家幼兒園也哭過,但並不激烈,而且一天比一天平靜,半個月以後就基本渡過了入園適應期。


園裡只有大中小三個班,沐沐在大班,班裡只有10來個孩子,在園期間沒有發現過欺辱事件。連第一次換牙的慌亂,都是園長陪著渡過的。


大班相當於幼小銜接班,帶班的是個退休的小學老師。她沒有特教背景,不能像園長那樣給孩子專業的行為矯正,但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期間有過磕絆,但後來她也由衷地喜歡沐沐,接納沐沐,她說沐沐有自己的特殊才華。我們對她很尊敬,她也為我家在孩子康復上所做的努力而感動,一直說,很佩服我們全家齊心協力的努力,包括爺爺每天風雨無阻地到處接送。


這個幼兒園很小,沒有操場,有時老師會利用小區裡的空間和設施帶孩子去玩,老師們會引導沐沐參與到活動中,圖片中能看到他和小朋友互動時有眼神交流。


每天入園,都要像大人上班一樣要打入園卡,沐沐很喜歡這種儀式感,我能感覺到他在這裡的開心。


幼兒園每年的小型運動會和文藝表演,沐沐也都有表演的機會,哪怕是隨便吹一首簡單的葫蘆絲曲子,也總是獲得老師和小朋友的掌聲,能感覺到他們掌聲裡的真摯。


我跟園長聊對小學入學的恐懼,她認為沐沐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規則意識,勸我不要擔心,還教了我一些溝通方法。她甚至跟我承諾,如果入學後有問題,可以讓小學老師跟她隨時溝通,她可以協助。


雖然後來實際上並沒有請她介入,但是那種背後有人支持、有退路的感覺,還是給了我很多力量。


最後在幼兒園D的順利融合,為了後來沐沐成功進入和融入普校打了基礎,這既是我們的幸運,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結果。


後來班上也招了一個跟沐沐差不多大的男孩,也有些狀況,但因為沒有受到訓練,學業基礎也薄弱,後來進展並不順利,導致家長對幼兒園並不滿意,幼兒園也覺得家長不夠配合,最終孩子退園了。但其實,這個孩子在互動方面看起來比沐沐更好。


這個事給我的啟發是,再好的學校和老師,也無法替代家長的作用。


訓練和家長的努力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在同樣條件下,有支持和沒有支持的差距,還是一目了然。


— END—


編輯|春桃 主編|潘採夫 圖片| 包圖網

相關焦點

  • 當14歲自閉症兒子在普校讀初二被勸退
    但這次,我很忐忑,因為這次,我去見校長的身份是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我的兒子大鴨梨當時14歲,在我工作的學校就讀初二。 他2歲時,被西安兒童醫院確診為精神發育遲緩,自閉症傾向,表達能力落後,行為刻板。
  • 孩子被8家幼兒園勸退,原因竟是因為自閉症?
    作為公立小學的幼兒特教班,我們無條件接受居住在學區範圍內,所有3-5歲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在這裡,滿3歲的孩子會在八月開學時統一入校,學期中則會陸續有過了3歲生日的孩子加入。四五歲的大孩子,如果學期中插班,多半是因為家裡剛搬到附近居住,只有極少數是剛被發現有特殊需要。 而Mike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 打算讓自閉症兒童上普校,你得提前培養孩子具備這些能力
    說起自閉症,無論是現在對著一個陌生孩子進行初步判斷,還是後期的幹預訓練,我可能還有些經驗能與大家分享。一旦孩子進入普校這個階段,我也成了摸著石頭過河,什麼都是被動的,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只能過後想辦法應對和解決。
  • 15歲自閉症男孩成中國版東田直樹,3年寫70篇文章記錄生活
    這篇小短文的作者是程天佑,他從3年前開始學習寫作,不善言辭的他在文字上卻頗有天賦,每一篇小作品總能讓人眼前一亮。有的家長羨慕佑佑能力高、認知強,佑佑媽媽卻說,佑佑從2歲確診自閉症,如今15歲的他依然伴隨著許多典型自閉症的症狀。
  • 「你家孩子我們不收」,3歲兒子連被4家幼兒園勸退,老師也很無奈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文丨圓圓媽育兒(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通常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是在3歲左右,幼兒園是孩子進入學堂的第一個階段,雖然在孩子初入幼兒園之際父母有很多不舍,但是不管怎樣還是要學會放手
  • 自閉症兒童的入學困境:拼盡全力,還是被勸退了
    健康時報 記者徐婷婷 實習記者譚琪欣「從孩子3歲被確診自閉症開始,我們從城市被趕回農村老家,又被農村老家被趕到城市,我們就這麼被趕來趕去,身心都很疲憊。」楊真真(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她患有自閉症的兒子楊洋(化名)曾相繼被合肥市區的幼兒園和小學勸退。
  • 3年教會自閉症兒子獨立上廁所,今年上普校!媽媽的秘籍是?
    3年前,3歲半的俊俊還穿著尿不溼,但眼看著孩子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俊俊媽決定立刻開始培養俊俊的如廁能力。現在,俊俊已經能自己獨立上廁所,也順利進入到普通小學讀一年級。自閉症孩子去普校讀書,可一點都不容易,父母和孩子在背後的付出和努力都是超出想像的,就拿訓練俊俊獨立上廁所這件事兒,俊俊媽費了不少心思。
  • @衢州人,自閉症兒童的入學困境:拼盡全力,還是被勸退了
    (健康時報 記者徐婷婷 實習記者譚琪欣)「從孩子3歲被確診自閉症開始,我們從城市被趕回農村老家,又被農村老家被趕到城市,我們就這麼被趕來趕去,身心都很疲憊。」楊真真(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她患有自閉症的兒子楊洋(化名)曾相繼被合肥市區的幼兒園和小學勸退。為了讓孩子正常入學,她決意帶著楊洋返回老家就讀當地小學,可是2020年的新年還沒到,楊洋再次被勸退。
  • 自閉症孩子上學屢屢被拒,普校老師真的「排斥」他們嗎?
    「普通學校很不包容,老師們對我們孩子都有偏見」「老師都不喜歡難管的特殊孩子」「自閉症孩子要上普通學校太難了,老師總是會找我們談話,給我們勸退……」今年下半年的這個學期已經過半,很多孤獨症孩子嘗試去普校融合,又無奈重回機構。
  • 原以為只能教會自閉症兒子吃喝拉撒睡,但現在他能獨立生活!
    他們認為自閉症幹預的成功是——36.62%的人認為,能自由地享受生命就是成功@彭X我的兒子今年4歲,經過兩年科學幹預,已經逐漸擺脫了典型自閉症特質,現在就像一個有些偏執的普通小朋友。@付XX我兒子墨墨今年15歲,2歲多被確診為精神發育遲滯和自閉症傾向,在機構幹預過一段時間,之後一直在普通幼兒園和普通學校接受教育。但最近,他在學校因為愛摸女生頭髮,勸退了。我又幫他聯繫了一個烘培學校,過段時間就可以去學習。
  • 3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症卻表現出驚人天賦
    &nbsp&nbsp&nbsp&nbsp3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症卻表現出驚人天賦&nbsp&nbsp&nbsp&nbsp錯過「出彩中國人」舞臺 他四戰泳道頻頻出彩&
  • 6年幹預,譜系娃順利融入普校,媽媽總結這7點經驗——
    在經過整整6年機構和家庭的幹預配合下,今年9月,8歲的自閉症少年陽陽終於得以進入普校,和數百名小學生一樣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你家娃怎麼這麼優秀?」「你不說我都不知道他是ASD!」「陽陽入學順利到都不像是個ASD。......
  • 瀋陽4歲男孩被四家幼兒園勸退,媽媽感嘆沒想到…
    現在升學競爭比較激烈 家長們擔心孩子升學擇校困難 便有意識從小要培養孩子 但瀋陽這位家長 4歲的孩子接連被四家幼兒園勸退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3歲孩子被幾家幼兒園勸退,寶媽質問卻被打臉:哪個敢收你家孩子
    但有些家長就沒那麼輕鬆了,孩子上幼兒園後不但不是件好事,反而成為「災難」。比如一位寶媽3歲的孩子,剛開學就連續被幾家幼兒園勸退,甚至沒有幼兒園敢收。寶媽理直氣壯找老師質問卻被打臉,自覺羞愧並且且後悔!」3歲孩子多次被幼兒園勸退,寶媽質問後羞愧張女士和老公都是職場大忙人,平時忙得都不著家。
  • 與自閉症抗戰8年,孩子順利融入普校,媽媽寫下反思與收穫
    手握一對ASD哥哥沐沐(今年11歲,正就讀於普校)與NT妹妹組合。今年,北京整整一個學期都沒能複課。正式復工時,我的兩個神獸(自閉症哥哥沐沐與NT妹妹)在家互鬥,我在辦公室各種擔憂、糾結、分裂,晚上再回家忙活娃沒有交的作業,幾乎天天最後交。到後來,沐沐居然白天可以自己用電腦上網課,接收當天各科作業通知,寫作業,還學會了拍合格的照片,自己上傳作業,改正作業。
  • 自閉症爸爸曾怕受歧視,連聚會都不敢去,現帶著孩子跑到處馬拉松
    感覺到孩子的情況不對勁,盛哥帶著以曦接連去了兒童醫院、中山二院跟中山三院問診,最後在中山三院確診為典型自閉症。「跟所有家長一樣,孩子確診的那一刻,我整個人如同從天堂掉到地獄,眼前一片昏暗,無法呼吸。」以曦的進步很大,在特教老師的建議下,盛哥下定決心嘗試著帶以曦去普校參加融合教育以曦到了普校不到兩周,就被學校勸退。
  • 4歲女童被3家幼兒園勸退,溺愛孩子的危害,上幼兒園初現端倪
    014歲女童被3家幼兒園勸退,家長無奈,溺愛的危害,父母要了解小區裡的鄰居寶媽劉梅(化名),家裡有一個4歲的女兒。然而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因為劉梅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她們夫妻倆把女兒視作寶貝,把她當成小公主來養。在父母的溺愛下,女兒基本沒有自理的能力,已經4歲了不會自己穿衣,不會自己上廁所,甚至連吃飯都要父母餵才肯吃。女兒3歲那年,劉梅帶著她去小區周邊的幼兒園去上學。
  • 「兒子2.3歲時好好的,怎麼4歲就成了自閉症」老家長淺談倒退型
    過了兩歲以後,甚至有的地方三歲多才敢被確診,而現在十分專業的醫生可以在孩子10個月左右,一歲多的時候就能診斷比如,有一類孩子屬於「倒退型」,也就說之前跟正常孩子無異,但是在三歲以後四歲多慢慢變得不愛說話,不回應家長,有些自閉症症狀就開始凸顯了。說到這裡,我們接第一段話的疑問,自閉症既然是天生的,為什麼會在之前都好好的,到了四歲左右才出現症狀的問題呢?
  • 兒子被4家幼兒園勸退,寶媽質問反被打臉
    文|秘籍君都說孩子上幼兒園,是寶媽最操心的時候。因為好不容易把「神獸」送進去,還有可能被請出來。鄰居家寶媽最近就很發愁,她家兒子不算調皮,但卻接連被4家幼兒園勸退了。在被最後一家幼兒園勸退時,寶媽實在忍無可忍,質問老師:「憑啥不收我家孩子?」
  • 「自閉症兒子一開口,我就擔心他挨揍」譜系爸媽日常語言教學實錄
    龍仔媽孩子情況:龍仔4歲確診自閉症,目前18歲,在普校讀高二我的兒子龍仔4歲時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從小說話特別直白,直白到他一開口,我就擔心他挨揍。月時被確診自閉症目前5歲8個月,就讀普通幼兒園最近我有一個困惑,是不是兒子經常和姥爺待在一起,所以說話語調好像個老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