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成功選育出水晶柚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0-12-22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海口10月9日訊(記者範南虹 通訊員謝瓊)昨天下午,「水晶柚優質品種選育及豐產栽培技術研究」成果,通過了專家組鑑定。它表明,我省成功選育出了一種優良的柚子品種———水晶柚,海南水果大家庭裡又添新成員。

  該項目由省農科院熱帶果樹研究所承擔。從2002年起,該所研究人員先後從國內外引進了18份柚子品種資源,經試種研究,篩選出農藝、品質性狀俱佳,適合我省推廣種植的優良品種———水晶柚。與此同時,該所對水晶柚開展了砧木篩選、控梢促花、人工授粉、疏花疏果、保花保果、果實套袋等配套綜合栽培技術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研發出水晶柚綜合栽培技術,使開花率、座果率、單果重均比對照有了顯著提高,單株產量超過36公斤,果實品質和商品率有了明顯改善,優質果率達84.30%。

  在此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果樹所還總結出水晶柚栽培技術規程,編寫出版了《蜜柚高產栽培技術》,使水晶柚在海南的栽培有了地方規程,並在海口、瓊海、澄邁等市縣和廣東深圳示範和推廣種植水晶柚近1萬畝。

  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創新性強,應用推廣潛力大,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應在我省加快該項成果轉化與示範推廣,進一步加強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

  

相關焦點

  • 無籽口感好 熱帶水果新丁水晶柚將上市海南
    新華網海南頻道訊:據海南經濟報報導,海南瓊海大甲農場引進的馬來西亞水晶柚試種成功。將於7月份上市。該柚子的上市,使海南產熱帶水果又添新品種。
  • 中國熱科院新選育出海南本土良種「熱科3號沉香」
    海南日報海口12月3日訊 (記者王玉潔 通訊員李瑩 實習生李愛美)沉香向來都是種香易、結香難,優良品種是沉香產業發展的基礎。12月3日,海南日報記者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獲悉,歷經10多年,該院又參與選育出海南本土白木香良種「熱科3號沉香」,現已在瓊中、儋州、文昌等地示範種植和推廣。
  • 瓊北舌尖上的富硒果珍山口貢柚成功上市
    原標題:瓊北舌尖上的富硒果珍山口貢柚成功上市 海南澄邁縣山口貢柚是馬來西亞水晶柚樹苗與本地苦柚品種嫁接而來的新品種,海南柚鄉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與海島專業合作社共同種植的山口貢柚(無籽水晶蜜柚),經過多年品種的原生態式改進培育,日前成功上市,首批1000箱果已發往深圳,打響瓊北地區水果品牌市場。
  • 我省入滬推介清水灣信息產業園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這是我省單個重點產業園區走出海南,走向國際大都市的一次嘗試。  省工信廳負責人介紹了海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情況,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董事長陸鵬對產業園作了詳細說明。  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位於海南清水灣、海棠灣高端休閒旅遊區,規劃用地面積約4000畝。園區以信息服務業、軟體外包、能源研發、雲計算、動漫產業為主導產業,以法國索菲亞科學城為樣板,「高規格、高起點、高品質」地打造一個旅、居、業協同發展,集產業、商業、文化、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綠色科技新城。
  • 坡崗地撒種畝產過千斤 黃岡成功選育湖北首個節水耐旱稻
    湖北日報訊 (記者柯利華、通訊員李維)不育苗,不栽秧,水稻像小麥一樣,在山坡崗地直接撒種。11月26日,黃岡市農科院自主選育的節水耐旱稻「節優804」,被湖北楚創高科農業有限公司以50萬元買下生產經營權,明年春季將成批制種進入市場,在我省大面積推廣應用。
  • 海南周刊| 海南山柚油:「液體黃金」藥食俱佳 種植山柚大有可為
    好在我省已經制訂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有導向有計劃地提振這一產業,畢竟,山柚油不僅具備經濟效益,還會帶來廣泛的社會效益和長遠的生態效益。  苗瓊海市某油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油茶種苗。海南日報記者蘇建強攝  寶島物阜民豐,號稱「美食島」。
  • 5135 羊角嶺水晶礦地質公園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羊角嶺水晶礦地質公園位於屯昌縣城南4公裡處,又叫國家701礦。該礦體賦存於燕山第三期花崗閃長巖與海西———邱支期混合花崗巖接觸帶,由變質巖殘留體與花崗閃長巖受後期熱液交替形成的矽卡巖中。礦床類型屬矽卡巖中英脈型。主礦體長240米,寬90米—130米,延深150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水果「嘗新記」
    這是王俏3年前在大路鎮成功試種的新品種——來自厄瓜多的黃皮火龍果,售價高達100元/斤至120元/斤,且供不應求。而普通的紅皮紅龍果,在這個季節才賣到10多元/斤。  海南被譽為全國人民的「果盤子」。尤其在冬春季節,當省外水果還未大規模上市,海南的菠蘿、蓮霧、芒果、百香果、木瓜等水果已在各地的超市、市場上展露身影。
  • 本報記者 程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我省150件商標喪失「海南省著名商標」資格的公告甫一發出,立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記者今天在街頭隨機採訪部分市民,有市民認為,對於他們並不太熟悉的著名商標,失去資格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可惜的,但那些在海南甚至全國市場上赫赫有名的知名企業,也自動放棄繼續申請「海南省著名商標」,實在令人費解。
  • 思源學校裡的幸福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10月9日訊 (記者董純進)今天,光明日報分別在一版以《思源學校裡的幸福娃》為題,在第九版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迎接十八大特刊」對我省「思源模式」的教育扶貧移民工程進行了詳細報導。報導稱,這一民生工程不僅讓農村孩子免費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而且為我國農村扶貧及實現教育公平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 蘭洋海港溫泉度假村股權轉讓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3月23日訊(記者高虹 通訊員楊謙 王國慶)昨天,海南產權交易所以電子競價方式成功處置了儋州蘭洋海港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100%股權,海南國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3360萬元競得,比掛牌價高出1960萬元,增值率高達140%。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今年招聘2000名護林員
    本報訊 (記者孫慧)今年我省林業部門計劃招聘2000名生態公益林護林員,優先從各市縣所在地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中選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這是文椰3號,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後經篩選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種,我們管它叫『金椰子』。」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有了「範本」
    本報海口8月10日訊(記者周元)記者今天從省外辦獲悉,我省首部公共場所外文標識語「範本」
  • 創新學生社團模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6月2日訊 (記者周元)海南華僑中學「陽光英語社」是一個普通的學生社團,然而隨著海南教育對外交流不斷增多,這個社團每年都要接待300多名外國學生,成為對外展示海南學子風採的一個亮麗窗口。   海南僑中對外交流中心主任丁穎告訴記者,「陽光英語社」成立於2007年,在我省大力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英語社的隊伍不斷壯大,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新加坡企發局局長張永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李國梁也向張永昌介紹了海南省基本情況,以及海南正積級與新加坡進行項目對接、合作的情況。他表示,海南省政府非常重視與新加坡的合作,希望雙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實現雙贏的合作。  據了解,近年來,海南與新加坡各層面往來密切,在經貿、旅遊、產業等多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從2009年至今,我省兩家企業在新加坡投資天然橡膠和醫藥產業。
  • 海口出島火車票緊俏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今天上午,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口火車站看到,售票大廳人頭攢動,購票長龍從售票大廳一直延伸至廣場,前來購票的大多為返校學生。據海口火車站有關人士介紹,每天前來購票的旅客多達數千人。  據了解,因學生集中返校,目前出島火車票十分緊俏。今天下午16:00時,海口火車站電子餘票信息顯示,在車票預售期內,K408次列車無座票已售罄,22日至27日有座票全部售完。
  • 交流日益密切 合作日益廣泛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11月19日訊 (記者羅霞)近年來,隨著北部灣經濟區的快速發展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推進,海南廣西兩省區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從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中國—東協博覽會到博鰲亞洲論壇,從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論壇到兩省區領導的高層互訪等,雙方合作不斷深化,合作領域日益廣泛,內容更加務實,成效更加明顯。這是記者今天從我省相關部門獲悉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評選出1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本報訊(記者陳雪怡)我省日前公布了2019年海南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認定海口金綠果熱帶水果產業園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檸檬躋身果中「貴族」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海南長年氣溫偏高,在街頭形形色色的飲品中,老鹽檸檬水無疑是最受歡迎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