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兩個稚氣未脫的孩子穿著喜慶的服飾,並排坐著吃東西,桌上擺滿美味佳餚,他們不是在參加某個大人的婚禮,他們竟是這場婚禮的主角,新郎是。來自廣東潮陽區的18歲男孩盧某而新娘是鄰村只有14歲的女孩莊某,兩人在1年多前開始自由戀愛,而今年11月26日雙方家長竟按照當地農村風俗為他們舉辦婚禮。
為何會發生如此荒唐的事情
看著兩個一臉稚氣的孩子遭受不該屬於他們的經歷,本是喜慶令人慶賀的場景,只因主角年齡過小,怎麼看都覺得彆扭。官方聲稱父母法律意識淡薄,兩人未到法定年齡無法在民政部申辦婚姻登記。可僅僅只是這樣嗎?為什麼到了2020年了,還會有如此荒唐的事情發生,這背後都有哪些根源呢?
1、在村民心當地固守的風俗高於法律法規
很多農村地方確實存在很多陋習,大家因為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習以為常,甚至將這些習俗看得比規章制度還重要。由於當地很堵村民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法律法規更是不熟悉,也不懂法,習慣地認為當地的固守習俗和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一切的行事準則,覺得理所應當。
2、孩子的父母覺得婚姻比受教育更重要,落後的思想太可怕
我國法定結婚年齡男性是22周歲,女性是20周歲,明顯兩個孩子都小太多了,女孩還剛是青春正好的少女,如何可以談婚論嫁,結婚生子?
對於邏輯正常的父母來說,這麼小的孩子可能連談戀愛都會制止(怕影響學習),怎麼可能還會為他們舉行婚禮?但是在他們的觀念中,結婚乃人生大事,什麼都沒有結婚重要,因為傳宗接代是他們的首要職責,「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及「多子多福」一直是他們恪守的人生信條。
只能說農村的思想太可怕,父母可能覺得女孩遲早要嫁人要生孩子,還不如早點進行,甚至覺得結了婚還能早點拿到彩禮。如果這樣的思想沒有意識到錯誤,而是一代代相傳,只會惡性循環,令人唏噓。
3、傳統的思想根深蒂固,教育若無法普及,眼界無法提升,將禍害很多孩子
很多出生於農村孩子不是早早的輟學去結婚生孩子,就是早早地輟學去大城市打工,也許前者的人生無非就是生完孩子圍繞鍋碗瓢盆虛度一生,然後他們的下一代也是這樣循環往復。對於選擇後者的人來說,也許他們還能有機會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但也有可能依舊回到農村繼續他們的生活。
雖然他們沒有條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至少有機會選擇不一樣的人生。前段時間,在廣東茂名有一位17歲的女孩因為疫情期間,被父母逼著去相親,還未成年的她和一個隔壁村的22歲男子只見了6次面就被父母應允協商婚禮事宜。
而女孩根本不想結婚,她還想繼續讀高中,考大學,這些都是她一直的心願,但是父母卻根本置之不理。好在女孩最後聽從了同學的建議,將此事告知當地婦聯,最終在警方與婦聯工作人員的協調下,女孩的婚約被取消,從而恢復了自由身。
女孩的做法很值得點讚,她身在農村無法改變這個既定事實,但是她勇於抗爭父母的墨守成規,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也抓住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雖然面對未來她多了不少的挑戰,比如父母不會支持她上學的費用,但至少她有了不一樣的選擇,為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些機會與挑戰。
結語
18歲高中生與14歲初中生的「荒誕婚禮」最終在有關部門的審查後落下帷幕,要求男孩與女孩重返校園,去做他們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情。父母也要為此做出承諾,保障孩子的學業與身心成長。
對於孩子們來說,接受教育是他們無法逃避的職責與任務,因為如果他們無法通過教育提高自身的眼界,並改變自身的看法與提升自己的閱歷見識,也將難以擺脫來自農村以及家人施加的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
我是笑媽聊情感,關注社會熱點,看生活百態,用文字聊情感品人生。歡迎大家點讚、關注和評論,後續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