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 2020年7月7日,高考正式拉開帷幕。而今年的高考生,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屆。 疫情之下,他們在家裡完成了大部分衝刺時光。 少了不停在耳邊叮囑的老師,嬉笑打鬧的同伴,這屆少年是真正要孤身一人,披荊斬棘地走向高考!
早上9點,南京2.4萬名考生、江蘇共34.8萬名考生、全國共1071萬名考生進入考場,迎接這場遲到了30天的人生大考。 這場註定被載入史冊的高考,牽動了千萬人的心。 圖源:江寧發布 與往年不同,今年江蘇在每個考點都設置備用隔離考場。 考生進入考場前需要測量體溫。 若體溫經複測和確認還是超過37.3℃,將由專人護送到備用隔離考場,一人一間進行考試。
疫情雖未結束,但絲毫影響不了考生們的信心! 高考,我們來了! 考生們邁著堅定的步伐來到考場外。身穿印著「滿分」字眼的T恤,自信的笑容和眼神,處處透著最好的狀態。 經歷過困難後,才更加從容不迫! 進入考場前,考生們在帶考老師的囑咐下,一遍一遍核對自己的準考證、身份證、文具等用品。 在進考場的最後幾分鐘,還有不少考生手拿複習題,抓緊最後一點時間,反覆背誦關鍵知識點。 在這場有關青春的戰鬥中,不僅僅是考生們在奮鬥,更是身後每個家庭在奮鬥。為了給孩子們應援,南京媽媽們穿著早已準備許久的、熨得整整齊齊的旗袍,期盼孩子能夠在考試中,「旗開得勝」!
爸爸們把「逢考必過」穿在身上,拍拍孩子的肩膀,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明白,不管怎樣,自己都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除了考生和家長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這一天裡不辭辛勞,堅守在崗位上,為眾多考生保駕護航。 你們安心考試, 其他的交給我們! 一大早,交警們就在交通要塞處引導人群、疏散交通,設立高考服務站,開通綠色通道……為考生們保駕護航。
早上7點,南京各區的城管們早早就位,在護考點等待。高考還未開始,他們已經汗流浹背。 南京的計程車,在高考這天早上化身為「愛心專車」,憑著多年來「穩中帶甩」的車技,將考生們安全準點送往各個考場。
南京地鐵也設立了許多護考點,準備了許多物資,為考生們應援加油。 還有志願者們為考生們準備了「高考快樂糖」,「如果感到緊張,你就吃顆糖」,送去一份舒緩緊張的甜蜜。 他們用盡一切力量,排除所有影響考試的因素,讓他們安心的將12年的努力全部釋放出來! 你們只管在考場上拼盡全力,剩下的放心交給他們!
今年高考不僅推遲了一個月,今年的江蘇考生,也成了最後一屆使用「江蘇卷」的高考生。 2019年,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江蘇2021年高考改革方案—— 自2021年起,語數外將統一使用全國卷。總分也從480分改為750分,並採取3+1+2模式…… 三百多萬江蘇考生的青春,就此變成回憶。別了,江蘇卷! 往後高考,不用在數學考試中默念「答不上來的都選C」; 不用看著「葛大爺」出的題倒吸一口涼氣; 不用對著「清明上河圖」般長達16頁的英語捲髮愁; 也不用經歷魔幻刁鑽的語文作文題…… 那些年承載著無數人青春回憶的江蘇卷,將在兩天後「解甲歸田」,退出高考江湖! 那些塗滿了標記的課本、翻爛了的詞彙本、卷了邊的錯題集、裝訂成冊的試卷、做了數十本的「五三」…… 那些為高考拼搏的歲月,遠在天邊卻又近在眼前,回憶起來,竟是又想哭、又想笑…… 江蘇卷陪伴了12屆江蘇考生,屬於江蘇卷的時代,終於在2020年夏天落下帷幕。 屬於江蘇考生獨有的熱血青春,也結束了。再見了,江蘇卷! 高考,是人生中難得的一場冒險。 而2020年的高考,更是一次乘風破浪的歷險記。 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許多未知填充他們的日常生活,但也激發出考生們不服輸的勇氣。 再沒有哪一刻會像這段時光一樣,立下flag,不計後果,全力以赴。
高考後,再也沒有窗外班主任突然出現的驚心動魄; 沒有周考月考模擬考的步步緊逼; 沒有縮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看書的艱苦歲月; 沒有早上四五點就跑去教室早讀的風雨無阻; 沒有每天氣喘籲籲喊著口號的跑操…… 那些日子,只有經歷過,才知道自己小小的身板裡,究竟能迸發出多大的力量。 圖源:網絡 我們在屬於自己的黃金年代與高考相遇,盡情感受著這段時光的熱血沸騰。 它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讓我們意識到「高考」在我們人生中的份量有多重。 而這場人生大考,也成為我們18歲ZUI難忘的成人禮。它飽含著無數人的淚水與汗水,值得用一生來銘記。
不管今年語文作文題目有多魔幻,數學最後一道大題又有多難,都請暫時忘記。 明天、後天,心無旁騖地迎接接下來的考試。努力過了,命運便不會虧待自己! 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的我們,高考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