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浙江金華。網友爆料一名男孩子毆打4名外國小女孩,而男孩父親明知孩子先動手打哭女孩卻拒絕道歉,引網友不滿。
事發18日晚上,4個小女孩相約在蹦床公園玩,有個小男孩看到4個外國小女孩就罵她們「死老外,滾出去」,於是女孩就開始與小男孩對罵,小男孩便過去拳打腳踢把4個小女孩全部打哭了。
女孩家長找男孩子父親理論,男孩父親調看了監控後仍拒絕道歉,說小孩打架很正常,不是說你們報警嗎?那你們就報警吧。
網友紛紛對男子的做法不滿。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言一行,父母的行為處事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處事方式,父母的為人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為人,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做好的榜樣,這位父親的做法有些欠思考。
學校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再教育,但是現在我們的學校對學生為人處世的教育極為弱化,從幼兒園到高中甚至更高學府更看重了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小孩子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正是接受新事物養成良好品性的好時期,建議小學階段強化學生的養成教育,重點教孩子怎麼做人,怎麼做好人,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醜惡,學會尊重人、善待人,孩子最終一定會成人。
再一點,一定讓孩子遠離暴力,絕不能成為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
1.遠離暴力電視,動畫、遊戲等。
現在網絡很流行,一部手機就什麼都可以看到。孩子沒有分辨能力,模仿力卻很強,會模仿自己所看到的的事情。如果孩子長期看暴力電視,或者是打暴力遊戲,就會給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家長要注意孩子看的是什麼,可以經常給他看正能量、陽光的東西,拒絕看暴力相關的視頻。
2.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面前不要吵架或者打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言行舉行,不要對孩子動粗。不想孩子有暴力傾向,就不要在孩子面前有暴力動作。
3.學習環境是否順心?是否安全?
多問問多關心一下孩子所處的環境裡,有沒有被人欺負,或者欺負他人的現象,主動溝通,如果有,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同孩子商量後再解決,甚至可以善意跟蹤孩子幾次,發現問題和被欺負的現象,及時出手解決。
孩子的學習環境和學校的校風,可能比學校的老師更需要!
你對打人男孩和男孩父親有什麼要說的嗎?
孩子暴力總不是好事,暴力遇到暴力定為一的敗俱傷。
2018年4月27日一段視頻裡可以看到,公交車上一名男子暴起之前,小男孩曾經多次用腳踢他。
突然之間,男子就抱起孩子摜到地上,並對他的頭部猛踹幾腳。
被男子連摔帶踹之後,地上的小男孩蜷縮成一團,半天沒有反應。
雖然小男孩前面的一系列動作看的人很生氣,可又摔又打的暴力行為卻還是讓人覺得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