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華中師範大學第165期「華大論壇」在數學與統計學學院6401報告廳舉辦。國際著名數學家、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張壽武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從正整數的冪和談起」的精彩報告。副校長夏立新教授,數統學院負責人、教師代表和100多名研究生參加。
報告會現場
人物簡介
張壽武,國際數學大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因在數論和算術代數幾何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著稱於世。張壽武教授是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2011年),美國數學會會士(2016年)和Simons基金會Fellow(2016年),199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特邀報告人。他曾榮獲斯隆研究獎(1997年)、晨興數學金獎(1998年)和古根海姆獎(2009年)。他的傑出工作包括:Bogomolov猜想的證明,橢圓曲線上的Gross-Zagier公式在全實域上GL(2)型阿貝爾簇上的推廣,平均Colmez猜想的證明等。
副校長夏立新為張壽武教授頒發「華大論壇」主講嘉賓聘書
9月4日上午,華大在線記者對張壽武進行了一個小時的專訪
華師第一印象
張壽武笑著說,「我是第一次來湖北武漢,以前我並不了解華師,來了武漢之後才發現這兒是一個人才培養基地,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地方。」在他看來,華師的文化積澱深厚、人才濟濟,好好培養人才是關鍵。張壽武接觸了我校數學與統計學學院的一些老師,覺得不少老師對做研究蠻感興趣。但是,由於時間原因與學生接觸不多,這也是他此行最遺憾的。他希望下次來華師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師生深入交流,聽聽大家的想法。
張壽武說,「我與彭雙階院長交流很多,數學學院做的很好,更多地去關注學生和青年教師的發展,這是對的。如果有青年老師願意到普林斯頓學習,我可以幫助做一點工作」。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院長彭雙階主持報告
張壽武認為,作為一名學生,考高分當狀元不是目的,而是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對於那些學得較好的同學來說,畢業之後不應當為工作擔憂,而應該為自己能做出什麼事情擔憂。現代人們的生活保障比起以前好了很多,學生要想的不應該是就業問題,而應該想更廣更寬的東西。
張壽武坦言,北大清華與華師的差別其實並沒有很大,華師也是一所很好的大學。如果說有差別,就是北大清華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學生,這樣會更激人上進,促使人不斷學習新的東西。
如何學好數學
對於想當數學家的學生而言,張壽武表示,學好數學就要「想大問題,要對問題本身感興趣」。他認為,數學是活的,其內容本身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
張壽武把人的大腦比作一個硬碟,如果一個人覺得某個東西有用放進去,另一個東西有用也放進去,過不了多久這個硬碟就滿了。所以東西並不是放得越多越好,硬碟的容量是有限的,它應該使你能以較快的速度恰好解決某些問題。平常情況下,老師會告訴學生們:「基礎要打好。」這意味著所有的課都要學好,但其實有些知識在某個階段或許沒有必要去學,該學的時候再去學。數學的基礎原理了解起來並不是很困難,只不過學細學精要花很長時間。
張壽武建議,對於學工程、物理方面的學生而言,數學要學得紮實一點,按部就班。
要把前面的重要的東西都學好,才能更好地進行後面課程的學習。人的大腦就像胃一樣,需要消化時間,因此人要吃一點、消化一點,過一段時間再重複這個過程。為了多一點時間去消化,就要儘可能早一點去學習,使效果達到最好。
他說,對於文科生而言,學習數學有兩個目的,一是為看懂數據並學會運用,二是為學會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
文科生可以學一兩門數學課程,更重要的是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每個概念的由來,在這種情況下,看一些描述性的數學著作比單純計算更為實在些。因此文科生學數學最好先消化主要內容再計算,這個過程與那些學物理、工程專業的學生恰好相反。他建議開設一些數學欣賞類的課程,比如可以和魔術等結合起來,目的不是為了掌握什麼,而是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樂趣,使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學習數學要充分理解,死記硬背是要不得的。
中美數學教育差異
張壽武認為,數學有兩面性,一為藝術性,二為科學性。
它是一整套邏輯系統,不可能用形象的語言完全描述出來。對於一些基礎的東西,如九九乘法表,掌握最快的方式還是背誦。當你真正記在腦海中後,它就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一看便知。
張壽武說,在中國的小學教育方面,像這種公共基礎知識的傳授是很棒的,老師們知道如何把一些知識公式化,然後用最簡潔的方法交給學生。而美國講授數學更注重數學的藝術性,不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傳授和基本能力訓練,因此美國普通人與中國普通人相比,數學要差很多。
但中國數學課程與美國相比,最欠缺的一方面是老師們很少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很多老師會直接告訴學生們正確答案,告訴他們怎樣算對、得高分,而忽略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頂尖數學人才方面,中國與美國差距就很大了。這個差距不是一點,而是一個世紀。
我們國家人口多,學生基數大,在這種國情下,不能照搬美國的教學方法,我們要因材施教。中國老師除教授學生們一些基礎的基本技巧之外,剩餘時間儘可能多多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不是簡單草率地再多加一門課,這樣會更加重學生的負擔。
▼▼▼
歡迎大家關注
©華師官方微信公眾號
☟☟☟ 了解華師最新資訊
那麼問題來了
看完訪談
你對學習高數的感受是
↘↘↘【我們在留言區見】
推薦閱讀
華中師大校長趙凌雲在2018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丨胸懷責任 發奮讀書
華中師大宣傳部輿情與新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劉志強
文字:黨波濤郝雅馨
圖片攝影:陳希昌
投稿郵箱:huadaguanwei@163.com
歡迎大家積極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