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嚴格,功夫到家:聊聊哈工大的校訓故事

2021-01-21 騰訊網

這兩天,哈工大因為兩位學生作弊開除被頻頻推上熱搜。

哈工大的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也是屢屢被大家提起。覺得這校訓真是直白、嚴謹、踏實。

校訓是一所學校的精氣神,學生身上會帶上校訓的烙印。哈工大的校友出來,像孫家棟院士、欒恩傑院士、劉永坦院士等等,大家一看,哇,真的是哈工大規格。

那哈工大的校訓是怎麼來的?昨天已經有好幾位網友在問我。我今天就來聊聊這件事。

哈工大歷史

哈工大在建校的初期,其實是一所外國人控制的大學。哈工大在1920年創建,原名叫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用俄語教學,招的是中國、蘇聯和波蘭的學生,學歷被歐洲國家承認。中間,哈工大曾被中蘇共同管理過。

到1935年之後,東三省被日本人佔領,哈工大轉成日語教學,招的是中國和日本的學生。

到了1945年後,日本投降,我們再次拿回哈工大,還是中蘇共管。一直到1950年6月7日,哈工大才正式只歸中方管。所以,哈工大的校慶日定為6月7日,今年是哈工大百年誕辰。

哈工大建國初期歷史

哈工大在建國初期,在中國大學裡面屬於非常出類拔萃,因為一直是蘇聯主管,教員也大部分都是蘇聯人,學術水平和工業水平比其他大學要高一截。蘇聯人辦學也非常嚴謹,要求高。

大家都知道,之前,在歐美拿博士學位的難度要低於在蘇聯拿博士學位的難度。我們有一些留蘇科學家,只拿到了副博士學位,沒有拿到博士學位。

因此,國家決定,把哈工大作為高校學習蘇聯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在全國選派講師、助教和研究生,到哈工大學習,學的是俄語,兩年畢業之後,再到其他大學任教。

早期,哈工大只有140多位老師,中國教員只有20多位。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多,師資不夠用。當時,不少優秀的哈工大學生邊上課,邊當老師。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哈工大」八百壯士「。

哈工大八百壯士,平均年齡只有27.5歲,他們一手挑起了哈工大的科研和教育,為哈工大創造了輝煌。

在這裡面出來了很多院士,像馬祖光院士、劉永坦院士等等。在八百壯士的努力下,他們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雷射專業、第一個航天學院、第一部新體制雷達、第一臺弧焊機器人……

李昌和校訓

哈工大取得這麼大成就,跟哈工大建國後的校長李昌分不開。李昌是哈工大最傑出的校長,哈工大的輝煌由他一手奠定。

李昌是個革命家,他1933年參加共青團,1936年入黨。李昌也是個學霸,他在1935年考入清華物理系。李昌參與了很多抗日救亡和愛國學生運動。

1953年,他被調到哈工大當校長,兼黨委書記,一直到1964年,他才離開哈工大。李昌自己說,他39歲到哈工大,50歲離開,壯年的心血全在哈工大。

哈工大八百壯士的提法是李昌總結出來的。校訓也是李昌提出來,後面的校領導再歸納、精煉的。

在1958年,哈工大招了一批工農兵學員。這不單單在哈工大,可以說全國高校都有這個情況,清華裡面也有。這些工農兵學員本身是工人、農民,是勞模,他們文化基礎很差。到了大學跟不上,考試經常不及格。

李昌開會和大家討論,怎麼辦。有的人說,就降低一點標準,他們已經很努力,但基礎差,不容易補。也有人不同意,說讓他們延後一年畢業。

李昌最後說,既然要拿到哈工大的畢業證,就要達到哈工大的要求,不能破例。李昌提出了」規格要嚴格,功夫要到家「這個要求。

後面,1998年哈工大的校長發現哈工大沒有校訓,就把這句話凝練了一下,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鐵將軍俞大光

其實,雖然到1997年才定為校訓,其實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這個精神一直流傳著。這句話代代哈工大人都知道。

下面聊個哈工大人嚴格要求的小故事。

俞大光院士在早期的哈工大名聲極大,被人稱為」鐵將軍「,他上的電工基礎課被學生稱為」老虎課「。據說,俞大光院士離開哈工大幾十年後,再回學校,學校裡的某位博導說起,當年俞大光院士給了他一個3分,因為有一個概念錯了。而且說,鐵將軍翻了很久的記分冊,其他都是5分,如果不是,很有可能就不給他及格。

在哈工大裡面,類似的小故事很多,有四大名捕。據說,還有一位老師給一個班批試卷,全班只有3個人及格,學生抱怨,老師答應回去再看看。看看的結果是,只有兩個人及格,又增加了一位不及格。

嚴格是更深沉的愛

名校裡面,都有類似的故事。錢學森在中科大考學生考一整天,沒幾個人及格,他讓他們延後半年畢業。清華裡面也有四大名捕。前一個月6月9日,清華電動力學期末考試,3道題,從晚上6:30考到11:30,一共5個小時。

就是這些嚴格要求,才造就一代代的英才。很多人回憶起來,對這些嚴格要求的老師都充滿了感情,學得特別紮實,一輩子受用。

前幾天,哈工大開除了兩位畢業班替考的學生,有不少人都在叫屈,說太嚴苛了,什麼國家、社會、家庭培養一個優秀大學生不容易。一位大學生在期末考試中,找人替考,明明知道這是嚴重違反校規,還這麼做。如果他得逞,以後會如何?即便他很有才華,又會如何?

一位人才如果連基本的規則都不遵守,對社會究竟是有害還是有利?

我想,哈工大這件事,對這兩位學生應該是一個很好的人生教訓,要遵守規則;如果你想破壞規則,那麼請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現在很多人既想走捷徑,又不想承擔責任,世上哪有這種好事?

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多一點」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精神,也希望哈工大能培養出更多的大國工匠出來。

相關焦點

  • 也談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哈工大報訊(李瑋/文)與南方大學的校園相比,哈工大校園少了幾分靈動與秀氣,多了幾分樸實和厚重。鐫刻著「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這8個遒勁有力的朱紅色大字的校訓石就靜靜地矗立在圖書館前。每值畢業季和開學季,它都會吸引無數學生爭相與之留下難忘而永恆的一瞬。  乍看起來,「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這幾個樸實得不能再樸實。
  • 規格嚴格 功夫到家 真抓實幹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對幹部隊伍來講是很適用的座右銘。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哈工大上世紀50年代確立並延續至今的校訓,簡單樸實的八個字散發著濃鬱的個性內涵和時代特徵。「規格嚴格」有兩層意思:首先要有「規格」,其次要「嚴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兩層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點子上,下到程度。
  •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哈工大2名大四學生因作弊被直接開除!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中國青年報、知乎、前瞻網、GitHub技術社區、新浪微博@鳳凰周刊近日,哈工大威海校區一份處分決定引起網友熱議「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眾所周知,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向以嚴格著稱
  • 規格嚴格 功夫到家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求真務實。受惠於這一優良傳統,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也正是堅持了這一人才培養優良傳統與特色,賦予了哈工大畢業生踏實肯幹,追求卓越,勇於迎接挑戰的優秀思想品質以及一絲不苟、追求真理的優良學風。
  • 哈工大(深圳)校訓石亮相
    該校訓石長12.1米,高2.5米,厚0.55米,重約55噸,是一種名叫海浪花的花崗巖石,可謂厚重堅實。校訓石坐落於哈工大(深圳)校園中軸線、活動中心前的草坪上,與美麗的校園相得益彰。除了「顏值」一流,校訓石「內涵」滿滿。校訓石的正面鐫刻著哈工大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 「規格嚴格」做人 「功夫到家」行事
    【我看哈工大這五年】  光明日報記者 趙洪波採訪整理  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孫家棟:  這五年來,在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進程中,哈工大始終站在世界航天科技的前沿,為航天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哈工大建校100年 55噸校訓石亮相深圳校區
    &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校訓石的正面鐫刻著哈工大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背面鐫刻著哈工大精神「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海納百川,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
  •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百年工大,國之驕傲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百年工大,國之驕傲。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為祖國培養了大量的科學人才,如今國防工業領域的多數重要崗位上都是哈工大的畢業生。在母校百年華誕之際,祝福哈工大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優質人才,不辱使命、砥礪前行。
  • 西交通大、哈工大、東南大學這三所大學的校訓,你了解多少?
    ,功夫到家哈工大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20世紀50年代由時任校長的李昌等領導同志歸納概括而成。在一次座談會上,有教師和學員代表提出:哈工大是不是可以有兩個規格,對工農速成中學學員是否可以考慮降低培養標準。李昌校長等領導同志面對現實做出了影響深遠的政策抉擇,明確提出『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這一指導原則。
  • 「哈工大」以前的校訓是十六個字?網友:另外八個字太「帥」了
    校訓代表著一所大學的價值追求,並且也是一所大學的靈魂。6月7日晚上,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子為母校百年校慶送上了精彩的無人機表演,在校園上空,無人機相繼組成了多個圖案,其中就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那麼,這八個字是怎麼來的呢?
  • 哈爾濱工業大學: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百年歲月沉澱深邃精神
    曾被譽為「中國工程師的搖籃」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為我國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哈工大,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擁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
  •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排名靠前的專業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哈工大的校區,同時工大是一所軍工背景很深的學校,每年的科研經費那是譁啦啦的,總之,從老師到領導,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科研項目,所以自然不缺錢,因為好多成果涉密,不便宣傳,所以工大一直是前
  • 精育良才、傳承創新:哈工大「八百壯士」故事走進新生心田
    哈工大報訊(吉星 文/圖)「在哈工大人,馬祖光像很多人,很多人像馬祖光。今天的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宣講會讓我真正認識了這一點。」「聽完今天的報告,我更加堅定了科研報國的信念,希望自己今後能學以致用,一生奮鬥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薪火相傳,一代代哈工大人精育良才、傳承創新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我,願得此身長報國,我也將接過前輩的火炬,繼續奮勇前行。」
  • 疫情大考下,在線教學何以「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這篇「觀察」記錄的就是這一個月來,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下,全校上下為實現在線教學與面授教學「同質等效」,是如何保障「網絡」不卡頓、「質量」不掉線的,以及記者目光所及的有限範圍內,那些值得記錄的哈工大師者和他們的故事。
  • 工科大學校訓盤點,哈爾濱工業大學太樸實,大連理工大學很低調!
    而在其中,校訓則是最具有特徵和特殊意義的存在,你或許聽過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或許聽過武大「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或許聽過上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而理工科院校給人嚴謹務實的一貫印象在校訓中同樣可見一斑。
  • 2020從哈工大畢業的學子,去了哪裡?保研清華北大、入職這些名企
    我將帶著在哈工大美好的經歷,開始人生一段新的旅程,並在旅程中牢記:規格嚴格,功夫到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5.張馨戈 經管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畢業去向:黑龍江省選調生感想:留在龍江,建設家鄉,是我最初的夢想。
  • 喜迎母校百年華誕,哈工大校旗在威海站「點亮」
    作為哈工大一校三區辦學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威海校區創立三十多年來,在哈工大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守著「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初心,傳承著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優良傳統,發揚著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哈工大百年強校建設提供了有效增量。
  • 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紀念印章啟用 | 紀念郵票首發
    為確保光學器件和精密結構尺寸的穩定性,印章膜片採用哈工大研製、具有專利技術的零膨脹鋁基複合材料製作,用此材料製作的印章膜片穩定性強,精度和尺寸不會隨環境溫度變化,此種材料也在航空航天、精密儀器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太空返回-建校100周年紀念印章膜片體現著哈工大人的「功夫」,滲透著哈工大人敢為人先,勇於超越的精神。
  • 哈工大,來了!
    漫步在校園裡一股濃鬱的歐陸風情撲面而來娓娓訴說著時光留下的故事這是獨屬於她的時代印記哈工大創建於1920年以鐵路建築和電氣機械工程起家「媳婦兒,哈工大校訓是什麼來著?」「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啊!」「沒錯,我花了那麼多功夫,就是為了把你拐回家。」「你更喜歡看哈爾濱的冰雕還是雪雕呢?」
  • 家國情懷、師者仁心: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薪火相傳
    在哈工大,「八百壯士」既是一個群體的代名詞,也是一個個鮮活的面孔;既是「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校訓的締造者,也是校訓的踐行者;既是哈工大精神的源頭活水,也是一個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八百壯士」精神就是哈工大百年發展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