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惠民升級
佛山市公共文化設施聯盟工作成效初現
去年8月,佛山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宮、兒童活動中心、科學館、體育場館中心和佛山中奧廣場管理有限公司共9個單位結成聯盟,成立「佛山市公共文化設施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建立「文化圓桌」聯席會議機制,實現文化共建共享,至今成效初現。
盤活現有公共文化資源
「各設施資源整合在一起,做起活動來腦洞大開,策劃、組織、宣傳都活起來了。」一名佛山市文化館工作人員說。
今年5~11月,由市文化館牽頭,我市多家文化、工會、教育等單位將聯合舉辦全市第二屆廣場舞展演和全市第二屆群眾合唱展演。其中,前者在嶺南明珠體育館舉辦,將打造成一場5000人參與、極具觀賞性的舞蹈盛會。
該活動負責人稱,通過聯盟搭建的陣地共享工作平臺,有效調度活動安排和場館使用,靈活實現場館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讓廣場舞有機會走進大型體育館,市民有機會走上大舞臺。
文化服務送到市民手中
今年2月,一條《佛山韻律文化生活導航》微信刷遍佛山人朋友圈。這條微信對全市範圍內的文化體育活動信息進行了推介,內容還製作成紙質畫冊,至今已編輯製作發行3期。
聯盟通過搭建信息互通工作平臺,聯合各成員單位自有宣傳平臺(官網、官微等),對文化服務進行多方位、多渠道的立體宣傳,有效地打破各成員單位間的信息壁壘,促進信息資源共享、集約服務,實現「兩微一網」互聯互通。
隨著聯盟各單位的深化合作,今年4月,聯盟確定了「佛山文化雲——設施聯盟板塊」建設方案,未來將通過該平臺匯集各成員單位的服務、活動、場館預訂等信息,統一對市民發布,統一宣傳推廣,接受市民報名預訂和留言評價。
推進基層文化設施共建共享
聯盟還通過搭建機制共建、品牌共創、人才共育的互動雙贏工作平臺,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覆蓋面、活動規模、品牌效應、隊伍力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品牌共創上,聯盟嘗試通過實行服務分類品牌戰略,把以往分散的、同質化的內容整合起來,形成較為集中、較具規模的活動項目,推出一批響亮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
人才共育方面,聯盟建立佛山市「文群共建」優秀文藝文化骨幹人才庫,為入庫人才「量身訂做」成長培養計劃。2017年底以來,在市文廣新局的指導下,由設施聯盟統籌主辦,多家成員單位牽頭承辦了舞蹈、合唱、音樂劇等主題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工作者培養工程」共9期,培訓學員逾2000人。
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群共建」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各區正著手籌建區級公共文化設施聯盟,預計將於今年內建成。未來,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將向各區延伸。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呂文斐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