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公共文化設施聯盟實現文化共建共享

2020-12-19 佛山在線

原標題: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惠民升級

佛山市公共文化設施聯盟工作成效初現

去年8月,佛山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宮、兒童活動中心、科學館、體育場館中心和佛山中奧廣場管理有限公司共9個單位結成聯盟,成立「佛山市公共文化設施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建立「文化圓桌」聯席會議機制,實現文化共建共享,至今成效初現。

盤活現有公共文化資源

「各設施資源整合在一起,做起活動來腦洞大開,策劃、組織、宣傳都活起來了。」一名佛山市文化館工作人員說。

今年5~11月,由市文化館牽頭,我市多家文化、工會、教育等單位將聯合舉辦全市第二屆廣場舞展演和全市第二屆群眾合唱展演。其中,前者在嶺南明珠體育館舉辦,將打造成一場5000人參與、極具觀賞性的舞蹈盛會。

該活動負責人稱,通過聯盟搭建的陣地共享工作平臺,有效調度活動安排和場館使用,靈活實現場館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讓廣場舞有機會走進大型體育館,市民有機會走上大舞臺。

文化服務送到市民手中

今年2月,一條《佛山韻律文化生活導航》微信刷遍佛山人朋友圈。這條微信對全市範圍內的文化體育活動信息進行了推介,內容還製作成紙質畫冊,至今已編輯製作發行3期。

聯盟通過搭建信息互通工作平臺,聯合各成員單位自有宣傳平臺(官網、官微等),對文化服務進行多方位、多渠道的立體宣傳,有效地打破各成員單位間的信息壁壘,促進信息資源共享、集約服務,實現「兩微一網」互聯互通。

隨著聯盟各單位的深化合作,今年4月,聯盟確定了「佛山文化雲——設施聯盟板塊」建設方案,未來將通過該平臺匯集各成員單位的服務、活動、場館預訂等信息,統一對市民發布,統一宣傳推廣,接受市民報名預訂和留言評價。

推進基層文化設施共建共享

聯盟還通過搭建機制共建、品牌共創、人才共育的互動雙贏工作平臺,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覆蓋面、活動規模、品牌效應、隊伍力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品牌共創上,聯盟嘗試通過實行服務分類品牌戰略,把以往分散的、同質化的內容整合起來,形成較為集中、較具規模的活動項目,推出一批響亮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

人才共育方面,聯盟建立佛山市「文群共建」優秀文藝文化骨幹人才庫,為入庫人才「量身訂做」成長培養計劃。2017年底以來,在市文廣新局的指導下,由設施聯盟統籌主辦,多家成員單位牽頭承辦了舞蹈、合唱、音樂劇等主題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工作者培養工程」共9期,培訓學員逾2000人。

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群共建」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各區正著手籌建區級公共文化設施聯盟,預計將於今年內建成。未來,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將向各區延伸。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呂文斐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佛山9家單位共同成立「公共文化設施聯盟」
    南都訊 記者關婉靈 通訊員 嚴慧 昨日上午,佛山市舉行「文群共建」工作會議,市圖書館、市文化館、市博物館等9個單位共同成立「公共文化設施聯盟」,將從機制、陣地、信息、品牌、人才等方面,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共建共享。
  • 佛山堅持文化導向 實現「文化惠民」到「文化悅民」
    2015年以來,政府和社會共投入103.49億元用於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新建佛山市文化中心、高明西江新城文化中心、三水新城文化中心、南海樵山文化中心、順德區容桂文化中心等一批文化設施,並對禪城區圖書館、博物館,順德區群藝館等原有公共文化設施進行升級改造。
  • 常州:多方共建共享機制,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
    我市首創多方共建共享機制,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到明年年底,全市將建成30家「秋白書苑」提到公共圖書館,你會想到什麼?書籍借閱、文獻典藏研究,或是讀書交流活動?帶著這樣的觀念走進常州的「秋白書苑」,你可能會處處感到驚喜。
  • 北部灣圖書館服務聯盟加碼區域公共文化同城化建設
    據悉,2018年4月,經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批准,由北海市申報的「北部灣經濟區圖書館服務聯盟示範項目」正式成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項目旨在整合北部灣經濟區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六市八所公共圖書館的各類資源,構建功能強大的區域性公共圖書館服務共同體,實現本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同城化、一體化發展。
  • 文教結合共建共享 開闢文化服務新路徑
    福建省泉州市自2018年4月取得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以來,圍繞「以人民為中心,開展共建共享,推進泉州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探索、創新,初步形成了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體制機制和亮點。
  • 推動「公共文化+」,上海長寧模式怎麼做?
    圖說:長寧區蕭邦草地音樂節 官方圖公共文化+國際化近年來,長寧區對照國際一流標準,高起點規劃、高水平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先後建成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劉海粟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虹橋藝術中心等市、區級重要文化場館;長寧文化大廈、臨空1號音樂公園、武夷路飛樂地塊等標誌性文化設施也即將落成開放。
  • 佛山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兩翼齊飛 託起「文化佛山」
    早在去年8月25日,佛山市召開動員大會,正式拉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大幕之初,就明確提出要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統領,市區同創、全民共享,高標準完成示範區創建各項任務,以此促進城市升值、增進民生福祉,全面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一體化,讓800萬市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並相應推出九大文化惠民重點工程。
  • 助力軍地文化融合發展 海南軍地文化共享共建文藝演出拉開帷幕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劉成出席並致辭。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劉成、武警海南總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周繼虎共同啟動軍地文化共建共享活動。劉成表示,省旅文廳將充分對接整合軍地文化資源,在三亞開展試點工作;在駐地武警部隊開設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或設置基層服務點;實施「公共數字文化進軍營」項目,為武警部隊搭建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網絡,合作開發特色數字文化產品;開展軍地文藝精品聯合創演,支持武警部隊文藝團隊參加評獎、優秀文藝作品演出,共同創作主旋律文藝作品;開展軍地文化人員交流互助,探索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建設文化智庫
  • 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瞄準精細需求
    老舊小區集中的下城區,通過推行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許多小區都實現了這樣的全面提升改造,社區文化空間得以煥然一新。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是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課題之一。下城區依託近5年來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總結出一系列創新機制,在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享共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務實管用的路子。
  • 別樣總分館 共享圖書館——南京市公共圖書館共建共享服務體系經驗分享
    ,走出了「別樣總分館 共享圖書館」的共建共享新路子,實現了市域內不同層級、不同體量、不同類型公共圖書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共生共美」的生動局面。活動時間線規劃清楚,流程明確,方便各館規劃和安排一年的工作,按時而作的運作規律,不僅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春耕秋收、春華秋實的文化精髓,也彰顯了當下圖書館轉型發展的創意創新,更是「共建共享」之於閱讀推廣活動分層級運作模式的真實體現。3.
  • 全民閱讀館校聯盟直通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啟動儀式在市圖書館舉行
    8月19日,全民閱讀館校聯盟直通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啟動儀式在青州市圖書館舉行,青州市圖書館與濰坊理工學院圖書館就今年首批共享圖書文獻資源辦理交接手續,並就進一步深入合作達成共識。近年來,青州市文旅局積極創新公共服務新模式
  • 促進圖書館數位化建設 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動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已在各省、市、縣公共圖書館建成省級分中心31個、縣級支中心2814個、基層服務網點45.8萬個,國家中心已建設擁有近100TB的數字資源。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帶動和促進了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的數位化建設,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資源資料庫的建設。但由於軟硬體技術條件的限制,共享工程在建設和服務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 山東: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新華社濟南12月13日電(記者閆祥嶺)記者近日從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當前,山東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全省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分別達到154個、157個,建成數量和上等級率均居全國前列。
  • 常態防控下,公共文化服務「不打烊」|北部灣圖書館聯盟走出公共...
    成立於2018年4月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圖書館服務聯盟(簡稱「北部灣圖書館聯盟」),是全國首個經濟區域內跨城市的圖書館聯盟共同體,也正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該聯盟的服務工作覆蓋北部灣經濟區的北海、南寧、玉林、防城港、欽州、崇左6市,惠及近2000萬人。
  • 虹口建成十大辦學聯盟 課程資源「共建共享」輻射廣
    「三新」教育聯盟的優質課程資源輻射共享,魯迅學校辦學聯盟聯合打造「魯迅精神」、「魯迅文化」的教育品牌,華師大一附中教育集團深化委託管理模式 ,使新建校、薄弱校快速提升辦學水平…… 虹口區教育局表示,該區將通過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實踐研究,樹立公共治理的理念,創新辦學體制和管理機制,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區域教育體系。在此基礎上,該區不斷整合學校資源和社區資源,加強學區和集團內校際間教育資源的共享、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縮小校際差距。
  • 依法保障公共文化服務普惠、均衡
    經濟發達地區優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城市及近郊地區優於鄉村及偏遠地區,致使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化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障礙,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普及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制約著社會文明程度提升。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尤其要在「協調」「共享」方面下大功夫,實現文化服務保障的普惠、均衡。
  • 中國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張素 梁曉輝)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情況的報告23日提請審議。報告說,中國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 漢中:加入「大巴山·大三峽」文化旅遊聯盟
    11月29日,達州市第二屆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召開,會上,成立由川陝渝三地轄區內的3市3區8縣組織成的「大巴山·大三峽」文化旅遊發展聯盟,14個成員單位共同籤訂了《「大巴山·大三峽」文化旅遊發展聯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十三五期間 煙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十三五期間 煙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2020-12-10 10:44:31
  • 【名詞解釋】文化共享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即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其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將中華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位化加工整合,通過工程網絡體系,以網際網路、衛星、移動存儲、鏡像、光碟、有線電視/數位電視網等方式,使文化信息能夠經濟、快速地傳送到各地。該工程有助於消除不同地區在獲取文化信息資源上的不平等,使老少邊窮地區的群眾也能享受到優秀文化精品,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範圍的共建共享。